一
      
        新店子的帽塘村,依山傍水,后面是馒头山,前面有一片大竹林,老远看去,
      活像竹海,要不是几缕炊烟袅袅升起的话,根本不知道林间有房子。其实呀,这个
      房子很大,住着十几户人家,姓崔和姓金的占了一大半。崔、金、江、马四家最有
      名望,成梯形分布在帽塘村四角,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话还得从姓崔的说起。崔富贵,四十出头,中等个儿,体格粗壮;妻子孔兰仙,
      年少两岁,不高不矮,黄皮乌发,为人厚道。他两特别争气,被村子里的人誉为
      “造人专家”。这话有来头,不光是夫妻两会生育,更主要的是他们有六个男娃子,
      年龄成等差数列递增,哥都比弟大两岁,算得上计划生育。由于六兄弟长得很相像,
      村人不好区分,名字更难记住,便按排行叫出去:崔大、崔二、崔三、崔四、崔五、
      崔六。现在六兄弟已经成人了,村邻还是这样叫。崔富贵家族庞大,但并非多子多
      福,几个孩子体质和智力又成等差数列递减。崔大是虎彪彪的大汉,个子一米七八
      ;到了崔五、崔六,不但体型矮小,还有生理缺陷和智力障碍,崔五是瞎子,崔六
      是哑巴。这样,崔家在帽塘村特别出名,因为,他家有六条光棍,说起他们家的事,
      没有不摇头的。
      
        崔家也有辉煌的时候,亮晶晶的光彩要数文革时期。那时候,崔六已经出世,
      一连六胎都是男孩的暴炸新闻响彻了帽塘村,惊动了新店子,好些人纷纷来取经,
      都想多子多福。崔富贵夫妇是“造人专家”的美名也是从那时开始的。“求学”的
      人里头,也有很痴的,话起话来让人笑掉牙:
      
        “崔大叔,你光做男孩的经验在哪里?”
      
        “崔大叔,你们夫妻两同床是什么姿势?”
      
        “崔大叔,帮我老婆做一个男孩!”
      
        “崔大叔,你的那个是不是与众不同?”
      
        “崔大叔,你一晚上做几次?”
      
        ……
      
        这些话说得让人身上起鸡皮,孔兰仙窘红着脸进屋去了,崔富贵在门口自豪地
      乐着,龅出黄霜霜的门牙,唾沫随声音而出:“嘿嘿嘿……我有什么经验呀,……
      和你们一样……”
      
        众人问不出什么名堂,便是一阵瞎猜疑。有的说肯生男娃子是崔富贵有造人技
      术,更多的人认为是孔兰仙的功劳。单看她的名字,就是一个会生男娃子的女人。
      “孔”,“子”字加一个勾柄,能抓住儿子:“兰”,就是“男”娃子:“仙”,
      生娃子比谁都先进。这样一分析,大家对“孔兰仙”这个名字更感兴趣了,众人们
      没完没了地研究着,惹得孔兰仙发火,从屋里出来,双手叉腰喝道:
      
        “快滚,不许拿我的名子开玩笑!再在这里胡闹,我给队长说去!”
      
        其实,江队长早就在竹林底下了。这个人,嘴扁鼻高,望而生畏,正攥着拳头,
      从竹林里冲出来,两眼闪着寒光,站在最高处的屋檐下,众人望着他,连屁都不敢
      放了。一刻钟工夫,江队长开始发话了,铿锵有力之声从齿缝里一字一字挤出来:
      
        “你们这群资产阶级分子,革命觉悟哪里去了?现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搞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你们却躲在阴暗角落里研究封建迷信,通通斗争!”
      
        众人一听不寒而栗。因为他们都不止一次亲眼目睹过“打倒反革命被踏上一万
      只脚”的惊险场面。一时间,颤音此起彼伏,纷纷向江队长求饶。
      
        江队长看着百依百顺的村民,心软下来,口气也缓和了一些:“好吧,我相信
      你们。凭什么相信你们呢?这样吧,都背毛主席语录,能背的,今天的事一笔勾销。”
      
        众人一听这话,心里乐了。背毛主席语录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村子里,三
      四岁的小孩都能背很多,何况这些在革命和生产第一线的人?于是,大家自觉排好
      队,纷纷到江队长跟前背诵: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
      列宁主义。”
      
        “我们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
      级的烙印。”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
      
        一会儿,大部分人都背了,江队长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听别人背诵,不管流利,
      不讲停顿和错漏。过关的村民,像猫躲老鼠一样从竹林里溜了,最后只剩下金正兴
      的婆娘殷琴玉。这个少妇,眉清目秀,颇有几分姿色,就是肚子不争气,连三胎都
      生了女娃子,要不是她那一身动人曲线的话,村里不会有人知道她。现在好,好些
      饥渴的男人拿她取乐,借机给孤独的生活营造生机。她最后到江队长面前,见他色
      迷迷的勾眼一阵恐怖,侧身背诵起来: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不行、不行……”江队长不住摆手,“不能背前面的人背过的……”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
      
        “不行……”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会经常发生的……”
      
        “不行……”
      
        一连串“不行”之后,殷琴玉不知所措,仰头苦苦思索。这种姿势相宜于江队
      长,正好从侧面瞅到她更加夸张的曲线,巴不得她就这样冥思下去。时间一长,也
      觉得这样不剌激,于是站起身来凑到她跟前打官腔:
      
        “看你……怎么像革命的样子?我看哪,你中资产阶级的毒不浅,这个样子,
      像革命者吗?故意撩摆肥臀大胸,逗谁?实足的腐化堕落!鼓起的地方,要不要我
      帮你按下去?”
      
        殷琴玉吓坏了,忙合臂环抱胸部。
      
        正在这时,有人喊:“江队长,村长叫你马上去一趟!”
      
        “好,这就去!”江队长答应着狠狠盯了殷琴玉一眼,边走边警示殷琴玉,
      “你在这里站着好好想想,待会儿我转来再背!”
      
        殷琴玉被画地为牢,不敢轻举妄动,腿站酸了,不忍蹲下。这一站就是好几个
      时辰,崔富贵出门来,实在痛心,拿出两个烙粑,劝说:
      
        “殷妹,吃吧,到我家里歇去。”
      
        殷琴玉害怕。自己生一串女娃,在村子里抬不起头,要是再戴一顶“腐化堕落”
      的帽子,还不如死了好。这时她认为,在这里站着就是求生,求清白,这是革命的
      需要,人生的需要。所以,她拒绝崔富贵的盛情,啃完烙粑后,仍像塑像一样地立
      着。崔富贵最后说:
      
        “进屋歇着吧,我替你站。这里太阳大,细皮嫩肉的,非晒坏不可,到时候更
      背不上毛主席语录,我家里有红宝书,你趁快去翻翻,也好应付江队长。”
      
        殷琴玉觉得这话有道理,思想开始动摇。正在这时,孔兰仙又在门口喊:“殷
      妹,进来吧……”
      
        结果,殷琴玉进屋去了,崔富贵像巨人一样站在了那里。直到擦黑,江队长终
      于来了,他见崔富贵顶着,心里极度不悦,晃着脑袋指着崔富贵的鼻尖上政治课:
      
        “革命是亿万人民的头等大事,你包庇腐化分子,惰落!惰落啊!是不是你和
      妖精有勾绞?明天的批斗大会,有你好受的。”
      
        殷琴玉从屋里冲出来,鼓足勇气说:“我和他是清白的,不能斗争他!你不是
      要我背毛主席语录吗?来吧,背多少不睬!”
      
        江队长看了看天色,然后皮笑肉不笑地盯着殷琴玉:“好吧,晚饭后,你到我
      家来背,不到半夜不罢休!”
      
        “我不怕,半夜就半夜!”殷琴玉毅然回答。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