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能完成任务的人(1)
      
          在美国内战中,有一件事让我掩卷深思,难以忘怀。在战争初期,林肯总统用
      了几年时间来寻找他的将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了战争的需要,林肯总统先
      后任用了四位联邦军队的总指挥官:第一任:斯科特将军
      
          第二任:麦克道尔将军
      
          第三任:麦克莱伦将军
      
          第四任:哈勒克将军
      
          在战争最危险的时候,由于他的指挥官百般寻找借口推卸责任,林肯不得不自
      己亲自上阵指挥。在林肯的“总指挥官”标准中,这个人一定要勇于对自己负责,
      勇于冒险,勇于在困境中追求胜利。他对那些懒惰、胆怯、谨小慎微的指挥官无比
      失望。
      
          当这些自以为是的将军们每天细数自己的困难、百般寻找借口、在总统百般催
      促之下还踌躇不前时,林肯就已经放弃了对他们的信任。
      
          为什么像格兰特这样的人最终会成为总指挥官?
      
          用林肯总统的话说:他是一个可以把重任交给他的人。
      
          用士兵的话说:在他的手下打仗,永远就是向前,不要想着找一点借口。
      
          用属下的话说:这个人太不可思议了,他是一个用任务每天激励自己的人。
      
          用他的对手的话说:他常常创造了我们认为不可能的机会,从而把这个机会变
      成最大的利益。
      
          在美国内战的最后一年,德国《柏林日报》曾经这样评论格兰特的海洋计划:
      “现在只有两种前途,他或者以世界军事史上最笨拙的战略家遗臭万年,或者以世
      界军事史上最伟大的将军流芳百世。”
      
          当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像走马灯一样调换他的指挥官时,他一直苦苦
      地在寻找这样一个人,他知道一定有这样一个人存在,他是林肯的希望,也是美国
      的希望。
      
          所有过去的人都不是。当林肯的信心也开始动摇时,格兰特出现了。
      
          他为什么出现的这样及时?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在一战时,美军攻到夏提隆高地。夺取夏提隆高地,就能动摇德军整个防线。
      
          美军不断发动攻击,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仍然不能突破德军防线。
      
          麦克阿瑟率领的第84旅担任主攻任务,向夏提隆高地发起攻击。为了守住山头,
      德军施放大量毒气,因为没戴面罩,麦克阿瑟中了毒,但他仍然没有下火线,边简
      单治疗边进行指挥。第二天,麦克阿瑟又吸进了毒气,躺着吐了大半天,他还是坚
      持在阵地上,指挥部队继续作战。
      
          连续两天攻击不利,第5 军长萨默罗尔亲临前线督战。战斗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萨默罗尔声嘶力竭地对麦克阿瑟喊到:“要么给我拿下夏提
      隆,要么给我一份5000人的阵亡名单! ”
      
          自到欧洲战场以来,麦克阿瑟从来没有受过这等窝囊气。他的部队从来都是所
      向无敌。军长的话严重地刺激了他,麦克阿瑟立即回答道:“我不因为任何借口而
      退缩。如果第84旅拿不下夏提隆,你就公布一份全旅阵亡的名单,第一个就是旅长
      的名字。”
      
          萨默罗尔本来想用这种方式督促一下麦克阿瑟,没有想到他却立下军令状。军
      长几乎要哭出来,走出指挥部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凌晨6 点,麦克阿瑟指挥官兵冒着蒙蒙细雨,在黑暗中向夏提隆高地发起攻击。
      他一夜没有睡觉,双眼红肿,焦急不安。几小时过去了,部队仍没有取得进展。麦
      克阿瑟沉不住气了,他离开指挥所,径直来到前沿。麦克阿瑟要率领他的战士向山
      上拼死硬冲。对麦克阿瑟来说,退路已经没有了,不是生存就是死亡。他对站在身
      边的一名步兵说:“如果是活,我与大家一块活;如果是死,我也与大家一块死! ”
      
          在麦克阿瑟的带领下,第84旅继续向前压。德军的阻击更加猛烈,美军伤亡惨
      重。部队从早晨一直杀到天黑,当天共发起了5 次正面冲击,但均告失败了。每次
      冲击刚被打退,麦克阿瑟就召集手下,鼓舞士气,率领他们再次向山上冲击。在他
      周围,不断有人中弹倒下,到处都是受伤的、垂死的和已经死去的士兵。勉强占领
      了夏提隆高地中的一个小包,但仍然没有突上山顶。部队精疲力竭,等待次日早上
      发起新的进攻。
      
          麦克阿瑟被逼到绝路上,不成功则成仁。他清醒地知道,给他的机会已经不多
      了。如果进攻失利,他的军旅生涯或许就此结束。如果进攻胜利,他会一举成名。
      
          麦克阿瑟决定豁出去了。
      
          为了保证进攻成功,他决定亲自侦察一番。当日夜间,麦克阿瑟带领一支由10
      多人组成的侦察分队,潜入前沿地带进行侦察。
      
          除了麦克阿瑟以外,所有的人都被德军的炮火打死了! 麦克阿瑟含着眼泪,独
      自爬回阵地。
      
          侦察付出了巨大代价。通过这次侦察,麦克阿瑟终于找到敌人阵地的弱点。
      
          不久,夏提隆高地被攻下。
      
          在攻打夏提隆高地的战役中,担任辅助攻击的83旅旅长和165 步兵团团长先后
      被解职,只有麦克阿瑟以义无反顾的执行任务到底的精神,在赢得了战斗胜利的同
      时,也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攻占夏提隆高地的次日,一直对麦克阿瑟抱有成见的潘
      兴将军也称赞说:“麦克阿瑟不折不扣地执行任务的能力,使我们接近了最后胜利。”
      随后,潘兴又赶到“彩虹”师,亲自给麦克阿瑟戴上了服役优异勋章。这是对参谋
      军官的最高奖励。获得这两种荣誉的军官在参加一战的美国远征军中很少,麦克阿
      瑟是其中一个。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