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的原理用来概括刘邦的谋权与固权之道,那
      就是大阴大阳,无形无色,让人家看不到摸不着想不明白。
      
          历代谋取天下的开国皇帝中,论打仗,刘邦属于比较差的,论学问,也是比较
      低的,但如果是比用人,那他绝对要数顶级高手。正因为他是用人的高手,注定了
      他的谋权与固权也是最富有艺术性的。
      
          谋权之道:用侠义之气网罗手下谋权的人都有征服人心的手段,那么,用什么
      来征服人心?
      
          用金钱征服人心,钱尽而人散;用权势征服人心,势败而心离。这些在成大事
      者的眼中都不是正道。干大事的初期,征服人心最高明的手段是展示你的人格魅力。
      当一个人身上表现出豪气、义气的时候,才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才
      会让人觉得跟着他干一定会有光明灿烂的前程。
      
          刘邦的英雄之气不单单是他的个性,还是一种手腕,一种用于征服人心的手腕。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 年,据说他母亲是与神龙相交才受孕的。他长得非同寻
      常。史书上说他眉骨挺耸,鼻梁高大,天庭宽广,丰满的额角上隐隐约约呈现出龙
      的图案,颏下留一副漂亮的五绺长须,左腿上生有七十二颗黑痣。
      
          刘邦年轻的时候非常懒惰,浪荡成性,好嬉游,好说大话,喜欢交际,史书上
      说他“不农桑”。其父刘太公,为人勤俭,面对着不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刘邦,十
      分着急,先是规劝刘邦,要他好好干活,哪知道刘邦不理,刘太公火了,斥骂刘邦
      “不能治产业”、“不成器”、“不如老二有出息”。刘邦挨了骂,心里冒火,一
      怒之下,卷了铺盖,离开家门。
      
          刘邦离开家门,无人管束,每天东逛逛西混混,倒也十分自在,只是每天的吃
      饭成了问题,好在他朋友多,可以在朋友那里东一餐西一顿的。但久而久之,刘邦
      觉得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便琢磨着怎么找一个既不用干活,又吃得好玩得好的地方。
      他将这个想法与他的一帮朋友说了之后,不久,就有了一个机会。公元前224 年,
      秦王嬴政派大将军王翦攻灭楚国,在沛县设立泗水郡,需要一个亭长,在朋友的帮
      助下,刘邦当上了泗水亭的亭长。
      
          刘邦当亭长后,温饱问题解决了,他高兴了几天。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又不
      满足了,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刘邦是一个好酒好色的人,他想解决自己这两方
      面的问题。
      
          刘邦瞄上了泗水河畔开酒店的女掌柜王媪与武妇。王媪、武妇在那里各开了一
      家小酒店。
      
          刘邦刚开始去酒店里喝酒的时候,还会付一点钱。混熟了以后,他每次喝酒时
      都要一边喝酒一边与老板娘打情骂俏,说些醉话。两位老板娘也是风流的主儿,刘
      邦的一张油嘴哄得她们很高兴。刘邦见她们很高兴,就开始耍赖了,对两位老板娘
      说:“先记着,下次再付。”或者说:“忘了带钱,先欠着吧,下次一起带来。”
      久而久之,他连这些客套话都不说了。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他不但自己每天到酒店里来,还邀请朋友也一起来酒店喝,
      不管是喝多喝少,只是吩咐两个老板娘记到他的账上,但到了年底,却从不提还欠
      清账之事。奇怪的是,两位老板娘也从不要求他付账。刘邦算是彻底征服了两位老
      板娘。
      
          久而久之,刘邦喝酒不付钱的消息传出去了,有的泼皮无赖就也想效仿刘邦,
      在王媪和武妇那里喝酒不付钱。两位老板娘向他们要钱的时候,他们就拿刘邦来说
      事,说:“他都不付钱,凭什么要我们付钱?”两位老板娘想了一个办法,对那帮
      泼皮无赖说:“你们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刘邦股下有七十二颗痣,酒醉睡熟后,
      头上常常有神龙出现,是天下难见的异人,老娘我见他不是凡人才免了他的酒钱。
      你们是什么?”说得无赖们哑口无言。
      
          刘邦听了王媪与武妇的话,心里十分得意,后来这些话越传越远,还被写进了
      史册。
      
          当然,刘邦征服人心的手段如果只限于征服女人也就不可能谋取天下权力,与
      跟妇女打交道相比,他更善于跟男人打交道。
      
          当上亭长之后,他与县里的官吏、来往客商打的交道多了,开阔了眼界,渐渐
      地意识到自己以前在丰邑老家的朋友都是一帮没用的货色,只有与县里的人交好了
      才好办事,而要与他们结成知心朋友,豪爽很重要,要会谈笑风生,要学会一掷千
      金。
      
          刘邦于是开始用这些方法处世,渐渐的,沛县的低级官吏都特别喜欢和他打交
      道,很快他就成为了沛县小有名气的人。知名度打开了,连中上层官员都不得不对
      他另眼看待,因此人脉关系越来越广。这一时期刘邦认识的一大批朋友,就包括日
      后创业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萧何和曹参。
      
          他首先认识的是萧何。萧何与刘邦是同乡,也属丰邑乡人氏。
      
          萧何受教育较多,加上文辞通顺流利,得以出任沛县的主吏掾,也就是管理人
      事和文书的官员。萧何个性温和又富宽容心,工作谨慎认真,脾气好,擅长折中谈
      判,因此很得上司欣赏,甚至秦皇朝的中央官员,都有意推荐他到咸阳工作。但萧
      何预感秦帝国已有不稳迹象,天下将再陷纷乱,在中央不如在地方,因而婉拒之。
      
          由此可见,萧何虽是文吏,但却颇有眼光。由于管理沛县的人事工作,他对沛
      县中的各式各样人才颇为关心,刘邦的作为与风度,引起了他的注意。萧何非常喜
      欢刘邦的豪气,他认为刘邦是乱世中的英雄人物。
      
          刘邦当上亭长之后,平时不拘小节,喜好吹牛讲大话,动不动又常以他的异相
      ——左股有七十二颗黑痣傲人,使得沛县不少豪强和官僚对他不满,多次检举刘邦
      的不法及无礼行为,把他称之为流氓。这些不利刘邦的检举信,都被萧何放入抽屉
      冷冻起来。萧何总能施展出刀笔吏的神通,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刘邦不至于
      吃官司。刘邦因此对萧何十分敬重,有什么事也会主动和他商量。他总是对萧何说
      :“好吧!反正听你的就是了。”
      
          其次是结识了曹参。
      
          曹参是沛县的狱掾,专管县中的问题人物。他与萧何一个负责白道,一个监管
      黑道,是县城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曹参个性豪迈,但却粗中有细,待朋友一视同仁,与豪爽的刘邦一见如故,两
      人可谓意气相投。
      
          刘邦在沛县官场中的朋友,除了萧何、曹参外,还有当狱吏的任敖,管理车马
      运输的夏侯婴以及泗水亭的亭卒周苛,等等。这些人尽管身份各异,地位不同,但
      他们都为他的豪气所征服,乐意唯刘邦之命是听。刘邦一旦遇到什么危难,他们会
      不顾一切地鼎力相助,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在这方面,夏侯婴表现得最为
      明显。
      
          夏侯婴的职衔是“厩司御”。这是一种较低的官职。他除了管理县里的车马外,
      还要经常赶车出城给县令办事。每次办完公事,夏侯婴都要绕到泗水亭去找刘邦,
      或是喝喝酒,或是说说话。
      
          过了一段时间,夏侯婴听到消息,他将被提升为“试补县吏”。夏侯婴乐得一
      蹦三尺高,连家也顾不上回,一口气赶到了泗水亭,把这个喜讯告诉给刘邦。刘邦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很高兴,亲自动手炒了几个小菜,两人喝起酒来。喝完酒以后,
      高兴之余,两人比画起剑来。一不小心,刘邦居然把夏侯婴砍伤了。此事正好被其
      他县吏看到,便向县官密告,说刘邦故意伤害“公务人员”。
      
          身为亭长,却伤害同僚,依照秦法,不但会被革职,还要被判处重罪。
      
          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候,刘邦开始耍起流氓手段来,无论如何,硬是不承认夏侯
      婴是他砍伤的。
      
          县官下令彻底查清此事,唯一的证人便是夏侯婴自己了。刘邦得知此事后,叫
      人传信给夏侯婴,说只有两人一致对外,订立攻守同盟,才能使两个人都无事。为
      了保护刘邦,夏侯婴忍着严刑拷打,硬是不吐露是谁伤害了他,因而以“知情不报,
      匿护罪犯”之罪名,受到鞭挞数百下,并且打入大牢,判处一年余刑狱。
      
          由于夏侯婴咬紧牙关不招供,加上萧何及曹参从中疏通,刘邦才得以彻底脱罪,
      保住亭长的“头衔”。
      
          这件事,感触最深的是萧何,他真正感受到了刘邦那股可以让人为他卖命牺牲
      却毫无怨言的领袖魅力,因而对刘邦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成为了刘邦最忠诚的追
      随者。
      
          刘邦交朋友时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不管什么阶层,不管对方有没有地位,只要
      与他兴趣相投,对他有利,他就会与他坦诚相待,心无间隙。他与屠狗夫樊哙的交
      往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位力大无穷、虎背熊腰的大汉,是打架的高手,有他在场,
      任何对手均望风而逃。虽然樊哙是一位莽夫,但他粗中有细,为人忠诚,讲义气,
      重友情,和刘邦的感情最好。刘邦觉得有他在身边,可以摆平很多需要武力搞定的
      麻烦事。所以对他也特别热情,特别坦诚。经常将他的狐朋狗友拉到他店里做“狗
      肉生意”,使樊哙非常敬重他,视他为“大哥”,只要刘邦有事,樊哙必是赴汤蹈
      火,在所不辞。
      
          在泗水亭当亭长的时候,刘邦组建了成大事的最初班底,跟随他的人后来大都
      成为了汉朝的开国功勋,萧何、曹参都成了宰相,夏侯婴与樊哙成了将领。可见,
      并不是谁天生就是当官的料,谁家的祖坟天生就冒绿烟,只要跟定了一个大有发展
      的领导,那么自己的前程也差不了哪里去。
      
          谋权之道:塑造自己的形象民间有“当官要有官相”这一说法,意思是这人像
      一个当官的。“官相”一说影响至深,甚至在提拔任用的时候,一些领导也会把这
      一点列入参考之中。
      
          “官相”除了要有当领导的样子,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当领导的人格魅力。刘邦
      谋权的时候是很善于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的。他的方法即是“打肿脸来充胖子”,
      即展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没有也要制造出不一样来。
      
          刘邦产生当皇帝的想法,来源于他的一次公干。
      
          史载,一次,沛县需要一个人到秦国的都城咸阳当差,萧何是管当差的人,于
      是就让刘邦去咸阳,一则让他当差自己放心,二是让刘邦长长见识。萧何没有想到,
      正是这一次公干,让刘邦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在一个秋意很浓的早晨,刘邦牵着一匹好马,走出了沛县的县城往咸阳去,一
      路上,晓行夜宿。到咸阳后,刘邦很快地办完了公事。见时间还有几天,便趁机走
      走,领略一下大都城的气派。这时发生了一件对他的人生起了重要作用的事情。
      
          他在街上闲逛的时候,忽然听到锣鼓声声,街上的人纷纷回避,刘邦好奇地问
      路人:“发生了什么事呀?”
      
          路人告诉他说:“是皇帝来了。”
      
          不一会儿,果然见到了先来的仪仗队,好久,才见秦始皇的巡视队伍从身边经
      过,浩浩荡荡几千人,秦始皇的御驾外面围着三层侍卫,真是雄伟壮观。刘邦感慨
      万分,不禁脱口而出:“大丈夫当如此也!”
      
          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刘邦有了当皇帝的野心,此后,他打肿脸想扮演的对象
      就是秦始皇。
      
          回家后,刘邦联想到自己的一些异相,如酒醉后头上常常有神龙出现,股下有
      七十二颗痣,他开始以异人的面目出现在众人面前,此时的刘邦身上显示出了一种
      与众不同的气质,可以说这就是王者之气。他也因这点王者之气,轻松地娶了一个
      老婆:吕雉。
      
          刘邦的原配夫人吕雉,字娥妁。刘邦与吕雉的结合,就是一幕戏。
      
          由于刘邦平时有混吃混喝的“地痞”表现,所以在当地一般人的心目中,他是
      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谁也不愿把女儿嫁给他,担心日后女儿跟上刘邦会吃亏。刘
      邦自己对此也不以为意,耐不住寂寞了,就做些寻花问柳的风流事,倒也无拘无束。
      就这么混到三十开外,仍然是孤身一人。
      
          刘邦从咸阳回来后不久,沛县城里来了个叫吕公的人,吕公有两男两女,长男
      吕泽,次男吕释之。吕雉是长女,还有一个小女儿,叫吕要(音须)。
      
          吕雉虽是女孩儿,却与一般女孩子不同,不光相貌俊俏出众,脾气也倔犟得出
      奇。曾有不少人登门求亲,她却一个也看不上眼,立志要嫁一个非常之人。吕公对
      此暗暗称是,不予勉强。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吕雉已经二十多岁了,还待字闺
      中,没有许配给人,二十岁的年纪在当时是一个大龄姑娘了。
      
          吕公之所以来沛县,是因为在家乡和人结下怨仇,他怕遭仇人暗算,举家南迁,
      因沛县的县令和吕公是多年的好朋友,所以到沛县来投奔沛县县令。沛令是个色鬼,
      他见吕雉长得天姿国色,光彩照人,就打上了吕雉的主意,为此,对远道来投的吕
      公一家招待得格外殷勤。不久,便公开提出要娶吕雉为妾。吕雉坚决不答应,吕公
      也婉言谢绝,可沛令不死心,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他给属下各级官吏和辖下的乡
      绅富户,统统下了请柬,说是要给贵客吕公接风洗尘,邀请大家赴宴,企图以此聚
      敛一笔钱财,讨得吕公的欢心,再把吕雉弄到手。沛令不知道,他的如意算盘竟是
      给刘邦打的,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沛县的达官显贵,地方上的头面人物,谁敢得罪这个身为一县之主的沛令?闻
      讯之后,争相赶去凑热闹,纷纷解囊送礼,而且互相之间进行攀比,谁敬奉的钱越
      多,就越显示出个人身份的高贵和自己与县令关系的亲密。
      
          刘邦也如约前去赴宴,与众不同的是,他身上却“不持一钱”,不仅如此,连
      薄礼都没有准备一点儿。他两手空空,来到了吕家,只见里里外外张灯结彩,装潢
      得焕然一新。大堂前面支着一张大方桌,桌前负责接收贺礼的,正是自己的老朋友
      萧何。远在大门口,就能听见萧何在里边扯着嗓子大声呼喊:“所有的来宾,都要
      进献贺礼,满一千钱的,坐在堂上,不满一千钱的,坐在堂下。”
      
          刘邦打眼一看,堂下的人已黑压压地坐了一片,尽是些平日喜欢趋炎附势、攀
      龙附凤的势利小人。堂上设立特座,布置得豪华无比,那里倒有几个空着的座位,
      特别引人注目。刘邦略一思索,伸手取过礼帖,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了六个大字
      “刘邦贺钱一万”,交给了接待的侍者。
      
          侍者不敢怠慢,立即回禀吕公。春风满面的吕公,正在乐呵呵地忙于应酬。这
      个送三百,那个送五百,在吕公看来这就算是很重的礼仪。现在居然有人贺一万钱,
      吕公大吃一惊,心想,来者一定不是寻常的人,他便一路小跑,赶到院子相迎。
      
          萧何见刘邦这样做,心里也大吃了一惊,他知道刘邦平时轻财好施,哪有什么
      积蓄,这次打肿脸来充胖子,万一出不起钱,恐为世人耻笑。他怕事情弄大了,上
      前一把拦住吕公,小声说道:“刘邦一向喜欢跟人开玩笑,他的话不必当真,请您
      不要理他。”
      
          吕公听了萧何的话,也很吃惊,自己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没有见过这样吹牛
      的人,他想看一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人物,便不顾萧何的劝阻,径直向外走去。到
      了门口,看刘邦身躯高大,仪表堂堂,心中就很有几分欢喜。双方见过礼,吕公亲
      自把刘邦引到堂上。刘邦也不谦让,雄赳赳,气昂昂,挺胸阔步,进去坐在了贵宾
      席的首座。
      
          席间,刘邦谈笑风生,潇洒自如。有人敬酒他就陪,无人恭让他也喝。奉承的
      话不说,拍马的事不干,俨然成为宴会的主人,倒是把沛县县令冷落在一旁,弄得
      他好生气闷。酒足饭饱之后,客人们陆续退席,刘邦也擦了擦油腻的嘴巴,打了几
      声饱嗝,准备离去。吕公用目光频频示意,一定让他留下。刘邦也猜不透吕公葫芦
      里卖的是什么药。他转念一想,自己本来就是个混世魔王,吕公能把自己怎么着?
      留就留,怕什么。这样一想,他心里就安定了,索性跷起二郎腿,端起大酒杯,在
      那里有滋有味地又喝了起来。
      
          吕公在送走所有的宾客后,便将刘邦带入后堂,为他引见吕夫人及女儿吕雉。
      
          吕雉退入后房,吕公便当着夫人的面对刘邦表示:“我年轻时,便喜好相术,
      根据多年的经验,对面相更是别有心得。但在我见过的那么多面相中,没有人能和
      你一样,希望你不要妄自菲薄,应努力建立自己的事业。”
      
          这番话,倒让一向大方的刘邦傻眼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吕公更明白表示:“我的女儿,你也见过了,如不见弃,愿与你为妻。”
      
          已三十多岁还没有结婚的刘邦听了此话,喜出望外,满口答应。
      
          倒是旁边的吕夫人,大吃一惊,对这位不甚长进的老青年实在没有好印象,她
      顾不得礼貌,便直接质问吕公:“你不是平日常说我这个女儿是贵人,不可随便许
      人,前些日子县令欲纳之为妾,你也当面拒绝,不怕得罪高官,怎么如此随便就许
      给了刘邦呢?听说他……”言下之意,她听到了刘邦在外面的花边新闻。
      
          吕公见此情景,知道她在说什么,他也听到过刘邦的风流事,但吕公认为那不
      过是男人的正常行为,没有什么好指责的,反而说明刘邦是一个不拘常规、大有前
      途的人。他生气地说:“这种事不是你们妇道人家会了解的。”
      
          吕夫人见吕公不高兴,也只好不再反对了。吕雉便在父亲的坚持下,嫁给了这
      位官职低微又表现不佳的泗水亭长刘邦。
      
          刘邦娶媳妇这件事,表面上看与刘邦谋权无关,实质上对于他日后成为沛县百
      姓公推的领袖大有帮助。通过这件事,刘邦获得了以下好处:一是在沛县声名大振,
      想想看,沛令处心积虑都得不到的女人,竟然被刘邦轻松得到,他人认为刘邦身上
      一定有异相,异相在古代是很有号召力的;二是刘邦借助吕公的势力提升了自己的
      地位,成为沛县的实力派人物,更多的人开始追随他;三是不再担心钱财的问题。
      可以说,娶了吕雉之后,刘邦的谋权之路才有了起点。
      
          谋权之道:先当孙子,再当老子
      
          守弱是老子哲学里的一条重要原则,老子认为,根据物极必反的规律,弱可以
      转化为强,强又可以转化为弱,所以,在人生中与其守强不可守弱。
      
          当孙子就是守弱的表现,刘邦是一个很会当孙子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最后成
      为汉朝的开国皇帝;而项羽英雄盖世,处处逞强,却成为了垓下之鬼。两种不同谋
      权手段所带来的结果,很让人深思。
      
          秦二世元年秋天,陈胜、吴广等起兵于蕲,成为正式以武装力量反秦的首起人。
      在陈胜全力造势下,天下大乱,各地地方官员大为紧张,沛县自然也不例外,刘邦
      见机在沛县起兵,夺取了沛县的控制权,成为了秦末起义群雄中一支农民军领袖。
      
          经过数年的经营,刘邦的军队已成为秦末起义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推翻秦朝的斗争中,刘邦领兵率先进入关中后,便不想离开关中。有个儒生,
      看出了刘邦的心思,悄悄对刘邦说:“关中土地肥沃,地势险峻,位置适中,是成
      就帝王之业的风水宝地。听说秦朝将军章邯投降了项羽,被项羽封为雍王,派他治
      理关中。要是章邯一来,沛公您的位子可往哪里摆?”
      
          刘邦一听,赶忙要这个儒生出主意。这个儒生说:“您只要派兵堵住函谷关,
      不让诸侯军队进来,自然就能在关中稳稳当当地称王。”刘邦听他说得有理,立即
      调派军队,严守函谷关。
      
          刘邦刚刚调兵遣将完毕,项羽统率的诸侯联军,就开到了关下。
      
          项羽来到函谷关后,见关门紧闭,关上重兵把守,谁也不许进入。项羽一打听,
      原来是刘邦早已入关,在这里设下障碍。他不禁大怒,下令强攻。守关的部队哪里
      是项羽的对手。不大一会儿,函谷关就被攻破。项羽怒气冲冲地来到了戏水。这里
      离刘邦屯军的灞上已经不远了。项羽命令部队先驻扎下来,他要考虑考虑,如何收
      拾胆敢拦他入关的刘邦。
      
          这时,项羽的谋士范增又火上浇油,说:“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如今进
      了关中,却变成了另一个人,既不收取财物,又不亲近妇女,由此可见,他的野心
      不小啊!”
      
          因为刘邦经常自诩头上有天子气,范增又搬出他的“云气”说来挑起项羽的怒
      火。“我仔细观望了云气,只见刘邦头顶上五彩缤纷,呈现出盘龙卧虎的形势,这
      可是天子的征兆。”
      
          这一说,把项羽气得火冒三丈。他紧紧握着拳头,狠狠擂击桌面,斩钉截铁地
      说道:“亚父(范增)尽管放心,我一定想办法除去这个祸根。”
      
          那时,项羽的兵马四十万人,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兵马只有十万人,驻扎在灞
      上。双方相隔只有四十里地,兵力悬殊。刘邦的处境十分危险。
      
          过了几日,刘邦就收到了项羽的请柬,请他到鸿门赴宴。刘邦知道来者不善,
      急得跺脚,直喊:“这可怎么办?”忙叫手下的谋士张良过来,商量对策。
      
          张良对刘邦说:“项羽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你要向项羽道歉,并装作很服
      从他的样子,这样才能平息他的怒火,平息了他的怒火,他就不会杀你。”
      
          刘邦想了一想,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如此。
      
          第二天清早,刘邦带着一百多个随从,到了鸿门拜见项羽。刘邦一见项羽,满
      脸堆着谄媚的笑,说:“我跟将军同心协力攻打秦国,将军在河北,我在河南。我
      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够先进了关。今天在这儿和将军相见,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哪
      儿知道有人在您面前挑拨,叫您生了气,这实在太不幸了。”
      
          项羽见刘邦低声下气向他说话,满肚子气也都消了。刘邦见项羽心软了,才大
      松一口气。
      
          公元前206 年,推翻秦朝以后,项羽分封天下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
      为汉王,属地为巴蜀。
      
          刘邦听到自己被封在巴蜀,鼻子都气歪了。
      
          巴蜀山高水险,道路艰险,与关中地区交通不便,当年秦朝政府是把那里作为
      放逐罪犯的地方。
      
          刘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率先进了咸阳,结果不但没有分到好一点的地方,还
      给谪贬到巴蜀去。他一肚子的怒气直往上涌,即刻调兵遣将要和项羽拼命。萧何赶
      忙劝道:“人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丈夫做事要审时度势,能伸能屈。项羽
      眼下势大,我们只能暂时顺从他,先去汉中,以巴蜀为立足之地,安抚百姓,养精
      蓄锐,广招天下豪杰,以求东山再起。您可千万不能为了一时的得失荣辱而去白白
      送命!”众将也出来相劝,刘邦这才忍了这口恶气,同意去汉中。
      
          刘邦带着人马前往汉中,大军进入斜谷后,行走在峭岩陡壁的栈道上,栈道全
      长250 公里,是古代由陕入川的重要通道。栈道是在险绝之处,傍山岩凿出洞孔,
      插入横木,铺上木板,以通行人马,栈道下面则是万丈深渊。
      
          进入栈道的时候,刘邦痴呆呆地望着这道天险,感慨良久,这时,张良从后边
      过来,说:“大王应当赶快烧掉沿途的栈道!”
      
          刘邦说:“烧掉了栈道,我们以后如何出来?”
      
          张良附刘邦耳边,悄悄告诉他:“大王虽然离开关中,可项羽对你不放心。烧
      掉了栈道,既能截断诸侯军队来犯的道路,又能解除项羽的疑心,表示自己没有东
      归的意图。至于以后出来,可以修复另一条道路——陈仓古道。”
      
          刘邦一听觉得有理,要当孙子就当得彻底一些,立即命令士兵,将所有栈道烧
      毁。
      
          听到刘邦“火烧栈道”,项羽很高兴。然而,项羽不知道“火烧栈道”只不过
      是刘邦耍了一次手段而已,他这是向项羽示弱。刘邦进入汉中以后,励精图治,积
      蓄力量,等有了与项羽相抗衡的军事实力以后,突然杀出汉中,把项羽打得大败。
      
          纵观刘邦的一生,他是装了很多次“孙子”的,就在他成为了“皇帝老子”的
      时候,他也当过一回“孙子”。
      
          汉初,匈奴已发展成了强大的奴隶制王国,君主冒顿单于的疆域纵横数千里。
      
          匈奴骑兵屡屡侵犯中原地区,践踏农田,掠夺人畜,而且千方百计引诱和招纳
      汉朝诸侯将领叛变,严重威胁着汉朝的安全。
      
          由于汉朝初建,自己的实力在多年的征战中消失殆尽,没有足够的兵力与匈奴
      对抗,于是刘邦想用其他的方法对付匈奴。
      
          为此,刘邦向熟悉边疆情况的刘敬问计,刘敬告诉他:“对付匈奴可以用和亲
      的办法,陛下把嫡长公主嫁给他,再送去丰厚的嫁妆。匈奴单于能和大汉皇帝结亲,
      又能得到丰厚的礼品,心里必定会十分欢喜,必然要把汉皇的公主立为阏氏。这样,
      公主生下儿子便是太子,以后就是单于。这样,冒顿活着,是汉家的女婿;冒顿死
      了,继承单于位子的人是陛下外孙。女婿是不会打岳父,外孙也不会打外祖父的。”
      
          刘邦听后,觉得这是一条好计,但一想到自己的爱女,又有点舍不得。
      
          刘敬看出了刘邦的心思,为了坚定刘邦的决心,他特别强调说:“陛下如果不
      让长公主远嫁,而是另外找个人冒充,万一被冒顿单于知道了,就会对我们的计划
      不利。”
      
          刘邦点点头,他要与皇后吕雉商量商量。
      
          让宝贝女儿去给异族首领当妻子,这可是剜了吕后的心头肉。她蛾眉倒竖,断
      然回绝:“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哪能舍得把她嫁给胡人!”刘邦劝,她就哭,白天
      哭,晚上也哭。终于哭得刘邦改了主意,找了个宗室的女子代替。
      
          为了讨好匈奴人,刘邦搞了一个隆重的送亲仪式,派刘敬作为特使,护送这个
      “嫡长公主”去漠北与冒顿单于完婚,同时带了许多金银、丝绸和珍奇宝物。冒顿
      单于见汉朝皇帝把这么漂亮的女子嫁给他,又贡奉了那么多好东西,喜得眉开眼笑,
      也不辨真假,把汉公主立为阏氏,答应不再侵略中原。
      
          刘邦的“和亲”政策持续了几年后,汉朝的实力得到了充实,当刘邦看到自己
      的实力可以与匈奴抗衡的时候,马上调动大军,远征匈奴。
      
          由上可知,刘邦的“孙子”手段不是白装的,他遇强则避,遇硬则软,看上去
      是一个软柿子,随你捏来捏去,一旦他具备了实力后,马上东山再起,杀对方一个
      措手不及,谋权的手段之高明令人不得不叹服。
      
          谋权之道:灭人欲,存利益“灭人欲,存利益”是所有谋权者必须经历的一个
      痛苦过程,不管白道黑道。如果你做不到“利益压倒一切”,那么最终倒下的肯定
      只能是你自己。
      
          刘邦能成就帝业,很关键的一点在于他是一个信奉利益压倒一切的人。当时与
      他可以抗衡的,外有项羽,内有韩信,但项羽为了一个虞姬可以英雄气短,韩信为
      了朋友之情可以错失大好时机。唯有刘邦,为了帝业可以克服自身的弱点。
      
          刘邦分封到汉中后,经过几年的发展,汉军兵强马壮了,刘邦于是挥师东进,
      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战争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刘邦问韩信最快取胜的办法应
      该怎么打。
      
          韩信断然表示:“火速进攻项羽的大本营——彭城。”
      
          进攻彭城,等于和项羽势力面对面决战。刘邦实在没有自信,心理的准备也尚
      未完成。但刘邦还是接受了韩信的建议。在军事方面,刘邦对韩信是认可的。
      
          因为项羽主力远在齐地,抱着孤注一掷的想法,刘邦率大军直取项羽老巢彭城。
      令刘邦没想到的是项羽老巢不堪一击。攻下彭城之后,刘邦忘乎所以,以为大功告
      成,他的“流氓”本质就又显露出来了,命令汉军劫掠彭城。他下令没收项羽私有
      的货宝、财富、美女,并且每天在项羽的宫殿里开庆祝酒宴,一改以前那种仁义的
      形象,使刘邦的“义名”遭到严重损害。
      
          张良、韩信、樊哙、夏侯婴等人一再苦劝,但刘邦就是不听,说了一句混话:
      “老子受了那厮那么多气,今天要解解恨!”
      
          刘邦我行我素,在彭城大开杀戒。
      
          诸将预感到有一个大灾难即将来临。
      
          得知彭城失陷后,项羽率三万随从紧急回防,项羽判断刘邦大军攻下彭城之后,
      已无作战实力。
      
          兵贵神速,破晓时刻,项羽的大军攻入部署于彭城西北方的汉军。当时汉军大
      部分犹在睡梦中,根本毫无准备。听到项羽的军队来了,匆匆忙忙组织人马起来抵
      抗。
      
          项羽的军队冲击力非常强,防守的汉军不能抵挡。韩信为保存实力,乃下令掩
      护刘邦撤离彭城。想不到军令刚下,汉军大乱,自相践踏,汉军十数万人被挤杀在
      睢水中,睢水为之不流。
      
          夏侯婴于是率领十数骑人马,利用夜色掩护刘邦脱离战场。
      
          刘邦攻打彭城时,将家属带回沛县,由同乡人审食其负责照顾。彭城大败来得
      突然,审食其判断项羽的楚军必来沛县擒抓刘邦家属,但由于准备不及,只得紧急
      移送刘公、吕氏至山区避难。此时刘邦两个孩子均不在身边,审食其只得交代亲戚
      照顾他们,自己则带着刘公、吕氏先行撤离。
      
          刘邦脱离战场后,也和夏侯婴火速返回沛县,此时,审食其等已撤离,见到了
      自己的两个孩子,于是带着他们共同逃亡。
      
          楚军派来搜寻刘邦家属的骑兵队也在这时候进入沛县,夏侯婴于是亲自操控马
      车,由数十骑护送刘邦父子三人向北逃亡。
      
          楚军在后面穷追不舍,刘邦心急,怕自己的命保不住,竟下令把两个孩子丢下
      车子去,以减轻车子重量,但没有一个部属敢执行此命令,刘邦见状,只好亲手把
      两个孩子丢下车去。
      
          想不到夏侯婴立刻停车,把两个孩子抱回到车上,刘邦气急败坏,大声怒斥说
      :“两个小孩子有何用?他会误了我的性命,全军的性命!”
      
          夏侯婴不为所动,坚持己见。刘邦连续三次推下孩子,夏侯婴也不顾危险地三
      次停车救回孩子,他实在忍不住了,大声向刘邦吼道:“虎毒犹不食子,今日这事
      传出去,让天下人耻笑!”
      
          夏侯婴故意放慢马车速度,并要护卫的骑兵跟随着慢慢前进。刘邦大怒,十数
      次故意举剑威胁夏侯婴,但夏侯婴仍坚持原则,周围的侍卫也表示宁愿战死也要保
      护孩子,绝不后悔。
      
          刘邦气得不行,又无可奈何,也放手不管,自己蹲在马车上闭目养神。
      
          最后他们还是甩开了楚军的追击,安全逃离沛县,来到下邑。
      
          在下邑,刘邦得以喘了一口气,又重新集结人马,组建军队。很不幸的是,他
      听到自己的老婆吕氏与父亲刘公为楚军所擒,成为了项羽的人质。
      
          此时,项羽屯兵楚寨,想与刘邦决一死战,见人质在手,他想了一个逼迫刘邦
      决战的好办法。项羽在楚寨前面做个大刀俎,将刘太公全身赤裸地绑在上面,准备
      烹杀之。
      
          刘邦听到报告后立刻赶往城墙前观望。
      
          项羽派人大声喊话:“汉王听着,项王有令,如不尽快下来决一死战,便烹杀
      你的父亲刘太公。”
      
          刘邦见状,扯起他的大嗓门,在城墙上乐呵呵地回答道:“我和项羽当年同时
      受命于楚怀王,并共约为兄弟,我的父亲不也就是你的父亲吗?如果你想烹杀父亲,
      也请分一杯羹给我喝吧!”
      
          项羽被顶了回来,简直气坏了,下令立刻烹杀太公。
      
          这时候项伯也在项羽跟前,他立刻上前劝止道:“天下事每人各有看法,杀害
      刘公对我们不见得有利,可能还会引起天下人的非议。争夺天下的人通常是无法顾
      及亲人的,杀了他对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项羽也觉得靠这种无赖的手段会毁坏自己的一世英名,破坏自己的英雄形象,
      便接受了项伯的劝止。
      
          两军僵持住了。
      
          僵持住的楚汉战场能否很快地解开,最重要的在于韩信的态度。就在这段期间,
      韩信已完全平定了齐国。他认为自己成就了一件了不起的功劳,身份、地位该到了
      必须有所改变的时候了。
      
          因此,他派遣使者到刘邦那里提了一个要求。刘邦听说韩信使节来到,非常高
      兴,正式在朝仪中接见使者。
      
          使者转述韩信话说:“齐国人智谋伪诈多变又反复不定,南边有楚国,如果不
      能有效地管理,对我们是相当不利的。所以,请暂时晋封我为齐国的假王,以能有
      效地镇压之。”
      
          满心郁闷的刘邦期待韩信能在稳定齐国后立刻率军南下,从背后威胁项羽,以
      减轻自己的压力,想不到韩信在这关键时刻玩儿这种花招。刘邦不禁怒骂道:“他
      应该知道我被困在这里,他还不想办法赶快帮助我,却……”
      
          话还没讲完,站在身旁的张良和陈平分别走近,轻踏刘邦的脚。刘邦也警觉,
      立刻住口不言,回头看看这两位心腹谋士。
      
          张良靠近刘邦耳边,轻声表示:“目前我们正困处于此,根本没有力量阻止韩
      信自立为齐王啊!大王不如答应他的要求以便暂时安抚住他,否则可能会让他产生
      叛变的意念呀!”
      
          陈平也建议:“如今韩信声望高、势力大,正是需要拉拢他的时候呀!否则过
      去的恩情都要前功尽弃了。”
      
          刘邦立刻醒悟,并惊出一身冷汗来。他灵机一动,随即把口气迟缓了下来,说
      :“大丈夫既能平定诸侯,理应为真王,干吗还要做假王呢?”
      
          为了弥补刚才的失态可能被使者看在眼里,刘邦特别派张良持印绶代替刘邦前
      往齐国,正式晋封韩信为齐王,并且指示他即日出兵南下攻打楚国的东北防线,以
      逼迫项羽撤军自卫。
      
          刘邦靠着这一招,收买了韩信的心,也挽救了自己,免去了一场本来无法逃脱
      的灭顶之灾。
      
          固权之策:狡兔死,走狗烹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的阶段,最能显示出一个人卓越
      的办事能力,这需要有预见能力与应变能力,能对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一个人到
      了这种境界,人生的造诣就达到了至高境界,他将所向无敌。
      
          成为九五之尊的刘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当上帝王之后,矛盾从外面转到了内
      部,他最担心的就是异姓王叛乱,为了解除心头之患,巩固自己的权力,他向功臣
      举起了屠刀。
      
          史家称他这种做法是“霸王法”。
      
          公元前202 年,刘邦平定天下,即皇帝位,定都长安。
      
          称帝之前,为了让大家团结一心,尽职尽忠,刘邦经常以“与人共分天下”的
      策略来争取大家的支持。
      
          称帝之后,时局变了,天下太平了,皇权也统一了,这个时候自然不能再来谈
      与人共有天下、分享政权了,所以,他必须想办法收回“与人共分天下”的诺言。
      
          他的第一刀砍向了韩信,之所以第一刀就砍向韩信,史书上有了交代。
      
          有一天,刘邦很友好地招待韩信,并和他讨论各将领的能力。谈着谈着,刘邦
      话锋一转,问韩信道:“那么,你认为我有能力指挥多少军队呢?”
      
          “陛下统领军队,最好不要超过十万。”
      
          “那么你能指挥多少军队呢?”
      
          “臣指挥军队没有限制,可谓多多益善。”
      
          刘邦听得心惊肉跳,表面上却哈哈大笑,说:“你既然多多益善,能力远高于
      我,为何反而做我的下臣呢?”
      
          韩信坦然表示:“陛下虽不善于指挥军队,却善于指挥大将,这便是陛下为君
      我为臣的原因。陛下这种指挥将领的能力,是天生非人力所及的啊!”
      
          虽然韩信如此说,但刘邦却被警醒了,他发现韩信就是自己身边的一只老虎。
      
          汉朝立国之后,韩信被封为淮阴侯,这与刘邦共分天下的诺言有很大差异。韩
      信的心中很是不平,封侯之后,韩信拥兵自重,出入皆有部队相随,意在防止不测。
      
          这时候,却又发生一件让刘邦更无法接受的大事。
      
          项羽手下有一员大将钟离昧,在垓下之围后,失去了行踪,后来,刘邦得知他
      在韩信处匿藏着。
      
          钟离昧曾数败刘邦军队,刘邦对他痛恨不已。韩信对钟离昧却英雄惜英雄,尤
      其韩信对钟离昧的智谋和勇略颇为欣赏。刘邦下令逮捕钟离昧,解送至京城审判,
      但韩信置之不从。刘邦内心自然大为不痛快。
      
          十月,负责追缉钟离昧的官员正式向朝廷提出,韩信庇护朝廷重犯,有造反的
      意图。
      
          刘邦召开阵前会议,询问军团将领们的意见。将领们均主张采取强硬态度,以
      大军压境,擒捕韩信和钟离昧。刘邦低头不语。
      
          陈平在旁边表示:“对韩信的控诉,韩信是否知道?”
      
          刘邦:“还不知道。”
      
          陈平:“陛下的军队,在作战力方面和韩信的军队相比如何?”
      
          刘邦:“不如也。”
      
          陈平:“在座诸将领在指挥作战的才气上,和韩信比较,如何呢?”
      
          刘邦:“不如韩信。”
      
          陈平:“陛下的军队作战力不如韩信,陛下的将军指挥能力更不及韩信,在这
      种条件下却出兵打仗,我很替陛下担心啊!”
      
          刘邦:“那么该怎么办呢?”
      
          陈平:“自古以来天子常有巡狩、会诸侯的礼仪,以显示关心地方民情。如今
      陛下可假装将赴云梦地区巡狩,并会诸侯于陈、楚之西界。
      
          “韩信接到天子巡狩会诸侯的消息,会依礼仪以非武装的姿态前来会盟,只要
      韩信没有决战的准备,陛下便可轻易地擒捕之,这只要一个力士便可以做到了。”
      
          刘邦倒很赞同陈平的策略,乃下令通知附近诸侯,将到云梦地区巡狩,并会诸
      侯于陈地。
      
          接着刘邦便率禁卫军团出发,随行的将领也都率其军团跟随出巡。
      
          韩信闻讯,半惊半疑,调查钟离昧事尚未有结果,刘邦却率诸侯巡狩,并要自
      己会盟于陈地,到底其中有何阴谋?
      
          如果在这时举兵反叛,势必遭到围剿,虽然胜败尚未可知,但这一直不是韩信
      的本意。韩信感到迟疑不定。
      
          有宾客向韩信建议:“只要杀死钟离昧向皇上表示忠顺,皇上心喜便不会有祸
      患了。”
      
          韩信觉得有道理,只得和钟离昧商量。钟离昧不忍心自己牵连韩信及楚国军民,
      只得自杀身死。
      
          十二月,刘邦会诸侯于陈地,韩信持钟离昧首级前往谒见。
      
          但刘邦仍下令武士逮捕韩信。韩信自认无罪,向刘邦抗议。刘邦将调查官员的
      控诉书,宣示给韩信和众诸侯。
      
          韩信不禁当场叹息道:“果然如同别人一再向我警告的:”狡兔死,走狗烹;
      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完全安定,我这个替皇上打天下的功
      臣必将遭烹杀啊!“
      
          刘邦押着韩信返回洛阳。不久,韩信就被设计处死,接着汉朝的一大批大将都
      遭到排挤与诛杀,新生的汉朝政权就在废除功臣中得以加强与巩固。
      
          固权之策:打击权臣,防微杜渐对于权臣的处理,也是张弛有度,不要不分青
      红皂白进行打击。
      
          从刘邦清理异姓王的事情可见,他清理的都是手握军权的大将,对于文臣他则
      没有那么狠毒,而是通过防微杜渐的办法来打击功臣,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做好本职
      工作。打击萧何就是一个典型。
      
          萧何,刘邦的心腹,曾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自起事起,萧何就坚决支持刘邦,
      后来刘邦的事越做越大,兵强马壮,横扫天下,萧何为他筹备粮草,管理后方,引
      荐人才,管理得井井有条。军队进咸阳的时候,别人都抢钱、抢女人,只有他入府
      库,收集天下图册文书,待刘邦夺得天下之后,很快就弄清全国的人口分布,并因
      此制定出合适的法律制度。
      
          即便这样的功臣,开国后也遭到了刘邦的打击。
      
          开国后刘邦经常出征,对萧何有些不放心,但是他对于这大后方有些鞭长莫及,
      便多次派使者回到关中慰劳萧何。分析起来,这“慰劳”是有深意的,一是探看萧
      何在干什么,有无造反意图和举措,二是示恩于萧何,笼络萧何之心。萧何当时并
      没有想得很多,但有一个叫鲍生的幕僚看出了刘邦的真正意图,对萧何进言道:
      “汉王在中原风餐露宿,亲冒矢石,却反倒多次来慰劳您,是对您据守关中不放心
      啊!我看您不如将兄弟和子孙中能拿兵器的人都送到汉王那里参军,汉王才会放心。”
      
          鲍生的意思是,萧何要将自己亲属中能打仗的都送往刘邦前线,既表示萧何不
      想用这些亲属做得力臂膀割据关中,又表示了萧何对刘邦的全力支持,使刘邦不再
      疑忌萧何。
      
          萧何听了鲍生的话,翻然猛醒,立即照办,这才使刘邦对萧何放心了。
      
          这是萧何第一次释去刘邦之疑,办法是送自己的亲属去前线充军。
      
          第二次是在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 年),因陈希造反,汉高祖亲自率兵讨
      伐,身在邯郸。又一次离开关中,留守关中的大权实际上又落到了萧何手中。
      
          陈希造反后,韩信企图乘高祖离京时做陈希内应,活捉吕后及太子,再配合陈
      希对汉高祖刘邦前后夹击。吕后接到举报后,和萧何密计,杀死了韩信。然后吕后
      到洛阳迎接刘邦,刘邦听说韩信被杀后,又惊又喜,同时派人拜丞相萧何为相国,
      并为萧何增加食邑五千户,派一个都尉率五百士兵为萧何看家护院。
      
          在长安的朝官和好友听说萧何升做了相国,且增加了食邑,都来祝贺,唯有一
      个人前来唱反调,那就是秦故吏召平。
      
          在众人都热热闹闹地向萧何祝贺唱颂歌时,召平却说:“你的祸从今日开始了。”
      
          萧何不明白。召平解释说:“皇上现在亲自率兵远征,您却安守关中,既无征
      战之功,又无亲冒矢石之劳,却增封土地,亲自派人为公安排宿卫,还不是因为淮
      阴侯韩信刚刚造反被诛,皇上已经疑心您了吗?亲自为您布置宿卫,怕不是真正关
      心您的安全吧?”
      
          接着召平又献计道,“您应推辞封赏的五千户食邑,并将自己的家财全部用以
      资助军需,那样皇上才会高兴。”
      
          萧何按召平之计行事,刘邦才高兴且放心了,二释刘邦之疑。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 年)秋,淮南王英布因韩信、彭越先后被杀,兔死
      狐悲,也举兵造反。汉高祖起初想派太子带兵平叛,因此前高祖曾想过废太子,但
      被吕后从商山请来四个很有名的老人相助(即“商山四皓”),因此高祖未能如愿。
      此次“四皓”老臣怕太子在这次战争中万一打败仗被刘邦借故废掉,设计再次让刘
      邦亲自率兵出关征讨。在刘邦于中原与英布作战过程中,萧何再次留守关中。因为
      皇帝不在都城,萧何自觉地履行相国职责,团结勉励百姓,努力生产,并尽可能地
      将家财和收聚的财赋输往前线支援平叛战争。
      
          这时刘邦又多心了,几次派人来探问萧何在干什么。这时有人又来对萧何提出
      警告:“您快要被灭族了。试想,您位尊为相国,您的官位还能再提高吗?……您
      这样努力工作表现好,您认为是在尽职尽责,然而您位极人臣,又在亲附百姓,皇
      上不会疑心您有更大的欲望和企图吗?”
      
          有人更直白地对萧何说:“何况您最先进入关中,本来就深得百姓拥护,您现
      在继续取得百姓好感,皇上必然疑心您要占据关中,动摇汉家根基。我看您不如胡
      作非为一次,使百姓对您反感,这才能释去皇上的疑惧。”
      
          萧何听从了这位智士的话,以相国的权势贱价强买百姓的田地,并依势向富有
      者低息借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贪婪相国的形象。于是一些人抱怨起萧何来,刘邦
      派来的使者将这些情况回报刘邦,刘邦反而高兴起来。
      
          等到刘邦凯旋归来,很多人挡道上书,控告萧何强行以贱价收买民间田宅。
      
          刘邦心中很明白,见到萧何便笑着表示:“做相国的,必须多为百姓做点事啊!
      现在你为他们争取点福利吧!”
      
          固权之策:布天网,保刘氏社稷平衡是固权的重要策略,晚年的刘邦对于权术
      的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运用平衡的方法控制了吕后,保住了刘氏江山。
      
          晚年的刘邦有一件头痛的事:他看出了老婆吕雉的野心。吕后是一个性格很强
      悍的人,她有把刘氏江山变为吕氏江山的意图。
      
          这时的吕后是五十多岁的人,正是权力欲达到顶峰的时候,而刘邦已经六十一
      岁了,长年的辛劳使他显得更苍老。恰好,这时英布造反,他不得不带兵亲征,在
      和英布进行的蕲西会战中,刘邦为鼓舞士气,曾亲自到前线,结果被流矢所中,流
      矢所造成的病引起他金疮病并发,病情恶化已到难以医治的地步。
      
          吕后闻听这事后,四处探访良医,经人推介有一名治疗金疮颇有名气的医师,
      他替刘邦诊断后表示还可以治,吕后也立刻把这个好消息转告刘邦。
      
          刘邦却不信,骂道:“江湖郎中,我以平民身份靠三尺宝剑而取天下,这都是
      天命啊!如今我天命已尽,就算扁鹊再生也没有救了!”
      
          于是不准此医师治病,赐金五十斤,令他离去。
      
          吕后见刘邦心意已坚,也不强求,便问道:“陛下百岁以后,萧相国年岁也已
      大了,他死后,谁可代为相国?”
      
          刘邦:“可用曹参!”
      
          昌后:“接下来呢?”
      
          刘邦:“可用王陵,只是这个人比较憨直,再用陈平做其副手。陈平智慧够,
      但意志力不定,难以单独负责。周勃个性坚强,文采上则较弱,不过可以安定大局,
      可以让他当太尉(最高军政长官)。”
      
          吕后再问:“接下来呢?”
      
          刘邦笑道:“接下来的事,你也不用知道了。”
      
          这是刘邦最后的遗言,但从这些遗言中,却可发现刘邦其实是大智若愚,他对
      每位部属观察得颇深入,分析得也很有道理,这或许便是韩信所称刘邦有善于领将
      的天才吧。
      
          此时,汉初三杰中萧何垂垂老矣;韩信被吕后诛杀;张良处于半隐居状态,安
      心辟谷不插手政事;异姓诸侯王基本上被屠戮殆尽;刘氏藩王还未形成气候,而宗
      亲外戚,诸功臣之间彼此明争暗斗、互相倾轧,既得利益者希望保持现状,对封赏
      不满者希望重新洗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刘邦过世,如何保持政权的平稳过渡,
      让刘家天下传祚百世,就成了刘邦十分关心的问题。
      
          吕后在这个特殊时期向刘邦询问身后的人事安排,刘邦的人事安排是颇有深意
      的。从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的先后排列来看,并不是一个相互继承的关系,而
      是一个并列选择的关系,也就是说,先后的排列并不是必然和铁定不变的,而是可
      选择的。当然,这种选择有倾向性,基本上是曹参最优,一旦曹参有了变故,那么
      王陵或者陈平与周勃,都是可选的人。而无论是曹参或者王陵,其个人威望在遗留
      的功臣中都是前列的,应该可以服众,而陈平和周勃搭档,互相补充,也是不错的
      选择。更重要的是,此四人在刘邦心目中都是信得过的,都是忠于刘氏的,这是很
      关键的一点。所以,当吕后继续发问的时候,刘邦以“接下来的事,你也不用知道
      了”搪塞。
      
          刘邦明白,吕氏一族无论从资历、能力还是威望来看,都不及上述几位,如果
      强行委以重任,势必遭到功臣们的强烈不满,而刘邦的子弟在法统上毕竟有优势地
      位,这是无法动摇和改变的,吕后直到生命的终结,所做的也只是压制刘氏而扶植
      吕氏,平衡两股政治势力的关系。结果证明,后来的发展果然如刘邦所想。
      
          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合计,除去吕后扶植的吕氏势力,立刘恒为汉文帝,安
      定了刘家江山。所有的这一切与刘邦布下的天网不无关系。
      
          “阴阳无形,厚黑无色”,这是李宗吾先生对刘邦一生的经典评价,一语道破
      他取得谋权与固权成功的奥秘所在。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三点:一、他非常善于
      伪装自己,不到关键的时候不显露出狠辣的本质。
      
          刘邦是有双重人格的人,表面上给别人的都是豪爽热情、重情讲义的形象,实
      质上却是一个心狠手辣、只有目标并且为了目标可以赴汤蹈火不顾一切的人。因为
      “哥们义气”形象,所以他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也很容易收买人心让他人为自
      己卖命。
      
          二、干什么都要找好理由。
      
          刘邦杀人于无形,凡是对他有威胁的人,不管是真是假,他一律要千方百计将
      他除掉。他杀人的时候通常都是先找到别人的错,然后危言耸听让其他人认为那个
      人该杀,以说明他杀人是对的;其次是不亲自动手,借刀杀人,杀韩信就是如此。
      
          三、善于许诺,善于使用“诱惑”这一手段。
      
          刘邦不太会打仗,这是开国皇帝中少有的,但他懂决策,运筹帷幄,而且他特
      别会用人,每当需要人为自己卖命的时候,他都会先进行承诺许愿,这表明他深知
      人性的弱点,也懂得治人、用人的游戏规则。最典型的就是“与人共分天下”的许
      诺。
      
          刘邦的“双重人格”为传统道德所不齿,但他将一个混乱的中国带入了秩序井
      然、强大无比的大汉天下,其功绩也是显著的。这或许正是“人道”与“王道”有
      区别的地方。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