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乡督办邓锡侯遇匪
      
          不但上述主要公路干线上经常有盗匪劫车抢掠、绑票,各省、市的一些公路上,
      也不时发生匪案;若不是触及洋人或当时各界重要人物的话,报刊上甚至连一条消
      息也未必报道。这里介绍一个发生在四川公路上的匪案,因为所触及到的人物远较
      许主骅、徐柏园地位高,实权大,所以逮捕和枪杀的人也就更多。
      
          四川土匪大都与袍哥①有关,许多匪首都是袍哥大爷或舵把子。而袍哥在四川
      地方军队中势力也很大。因此,兵、匪之间,通过袍哥的中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一些军官、匪首、袍哥大爷相互间都是拜把子的兄弟伙。所以,四川官军的剿
      匪完全是官样文章,是显而易见的。
      
          1926  年军阀邓锡侯担任四川省清乡督办,负责剿匪事宜。然而,他的卫兵副
      官喻载阳与成都巨匪赵国栋就是拜把子兄弟。一天早晨六七点钟的时候,邓锡侯突
      然起意要到成都郊外游玩,便带着几名并兵乘上小汽车出发。
      
          喻载阳一手持枪、一手拉住汽车上的把手,站在车门前的踏板上,警惕地观察
      着公路四下的动静。
      
          前方公路旁有一茶店。此时茶店内外,有一批身穿青绒短褂的汉子正乱哄哄喝
      茶、摆龙门阵、游荡。这几十人正是匪首赵国栋手下的一股,其两名头目叫黄成玉、
      周子云。他们打探到今日上午,有一名商人携巨款要到邛崃山区去采购黄金,便早
      早等候在此,准备打劫商人所乘的汽车。众匪徒等了许久,正有些不耐烦时,有人
      喊道:“那边来了一辆小汽车!”
      
          黄成玉一面喝茶,一面说:“那人买的是长途汽车票,小汽车不会是的。”
      
          周子云却放下茶碗,边走边说:“管他呢,能坐小汽车的,准是个有钱人,多
      拉一个也好。”他招呼众匪徒说,“弟兄们,把路给堵上!”
      
          匪徒们七手八脚地把茶店里的桌椅板凳全都搬到公路中间。这时,黄成玉也走
      了出来,他眯着眼睛,对驶来的汽车瞅了一会儿,扭头对周子云说:
      
          “咦,我看那汽车踏板上站着的像是喻载阳,莫非这小车里坐的是邓锡侯?”
      
          “对头,是喻载阳。”周子云也看清楚了,他兴冲冲地说,“就是邓锡侯也拉
      他来关一关,要他拿出个几千杆枪、几十挑银子来赎!”
      
          “要得!要邓锡侯把我们编成正规军队!”几名站在近旁的匪徒附和着。
      
          黄成玉正犹疑间,小汽车已经驶近了。站在车外的喻载阳这时也看清了站在路
      边的黄成玉、周子云,心里着实吃了一惊,但马上就想出了应付办法。
      
          他认为,第一,他与赵国栋是兄弟伙,他要给赵国栋留面子,不能来硬的;第
      二,这伙人是赵国栋的部下,他们都知道自己与赵的关系,他们也要顾这个面子,
      不至于硬来;第三,邓督办正坐在车里,匪众我寡,打起来吃亏事小,邓督办性命
      和名声都难保。
      
          于是,喻载阳把手中的枪插进枪套里,主动招呼道:“黄老弟,周老弟,二位
      辛苦了!”
      
      
      
          黄、周二匪知道这个肥猪①是拉不成了,只得尴尬地抱拳回礼:“喻大哥,近
      来可好!下车喝碗茶吧!”
      
          ①  袍哥是四川的一种帮会组织,其首领称舵把子,头目称大爷。
      
          ①  四川土匪称绑票为拉肥猪。
      
          “不用啦,改日再来喝。”喻载阳一边向二匪点头致意,一边轻声吩咐司机赶
      快倒车。
      
          却说邓锡侯这日起得早了些,路上就倚在后座椅背上闭目养神。车刚停时,他
      倒也未在意,后听得喻载阳与人说话,随后汽车竟又倒起车来,便睁开眼睛往窗外
      看去。不看则已,一看之下,他不由惊出一身冷汗——车外几十名拿着手枪的人,
      正横眉竖眼地瞪着汽车,看见了邓锡侯的面孔,又用手指指戳戳,议论起来。等汽
      车退了一段路,掉头回驶时,邓锡侯回过头,只见那一群人也径自离去。
      
          返回成都后,邓锡侯立即召喻载阳询问究竟。喻载阳无法隐瞒,只得如实说明。
      邓锡侯闻言勃然大怒。他认为,自己堂堂清乡督办,专司剿匪,今日竟道遇土匪,
      还险些为匪徒绑架,实乃奇耻大辱;若再不严厉惩治一下,上司、报界以及民间将
      何以看待我邓某人!而喻载阳则因匪方确实给了他面子,如果邓督办真的严办起来,
      他将来在江湖上会被人笑骂的,因此便极力希望邓锡侯手下留情。他说:“土匪正
      是因为得知小汽车上是邓督办,才不敢劫车架人的,以此可见督办的声威足以震慑
      匪类。督办何不网开一面,容其迷途知返呢?”
      
          邓锡侯哪里肯听!他下令将成都市区内外穿青绒短褂的人,一个不漏地抓起来,
      逐个审讯;又逮捕了一批知名的袍哥大爷,将其中几十个通匪有据的,都砍头示众
      ;同时,下令严行缉拿匪首赵国栋。一时间,成都地区军警忙碌,监狱人满,平素
      与土匪、袍哥有瓜葛的人纷纷藏匿,社会治安倒似乎真的好了一阵子。
      
          赵国栋在四川呆不下去,三十六计,走为上,遂化装乘船顺江而下,躲到了上
      海。事隔不久,担任成都卫戍司令的刘文辉有事要借助赵国栋,千方百计地打听到
      赵的去处后,亲自派人到上海将赵国栋接回成都。邓锡侯自然闻知此事,但一则时
      过境迁,二则也不愿与刘文辉反目,便不再提什么缉拿赵国栋的话了。
      
          民国时期铁路、公路上的匪案,使广大旅客出门上路,都是胆战心惊,不知何
      时会遇上剪径强盗绑票匪。“行路难”之叹,已不是李白所指的道路艰险之意,而
      是指途中无安全可言。而且,从本章所述的诸多案例来看,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
      国民党,都没有给土匪以真正的沉重的打击。只要获得暂时性的、局部的解决,对
      上司或社会舆论有个交待,那就万事大吉,至于残余匪徒等也不必斩草除根,除恶
      务尽了。所以,即使撇开造成民国时期匪祸的社会根源不谈,官方剿匪敷衍塞责、
      得过且过,也是匪祸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