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城里不许放鞭炮
      
          下面再来看看民国时期江苏省的匪患情况。北洋时期,苏南各地多为小股土匪,
      从数人到数十人不等,大多昼散夜聚,各县乡镇匪案迭出。1923  年仅5 月3O  日
      夜间,武进县内就发生三起:大宁乡20  多名盗匪,先后洗劫了黄阿银、潘顺泉两
      户人家;孝西乡10  多名盗匪抢劫了陈三大家,还打伤3 口人。这一年,上海①郊
      区宝山县也极不太平,真如、殷行、刘行、吴淞、杨行各乡镇连传匪耗。该县有一
      批地痞流氓、无业游民,素以赌博、勒索为生,一旦亏负,便挺而走险,聚众为盗,
      却又旋聚旋散。因这些人对当地居民的家业、环境俱十分了解,故往往一发中的。
      所劫得的财物,大多送往当铺典当换钱,既免得辗转销售、花费时间,又不易被官
      方侦探发现踪迹。官方事先难以获得情报,事发不能及时赶到,事后又侦查不力,
      所以发生匪案很少破获。
      
          苏南是重要的蚕丝产地,各县均没有茧行,向蚕农收购蚕茧。因茧行备有大批
      现金,故成为土匪觊觎的目标。茧行只得花钱雇用军队保护,但纵然如此,往往也
      难免匪劫。1923  年6 月4 日夜间,设在丹阳县埠城镇的大昌永茧行的大门被敲得
      “嘭嘭”直响。守在里面的两名士兵和伙计、小工窥见歹徒在外,便急忙将大门抵
      死,并警告说:“若再撞门,便开枪了!”门外匪徒置若罔闻,竟搬来巨石猛砸,
      终将大门撞开。里面的人知道寡不敌众,也不准备再抵抗了。不料匪徒甫一进门,
      便胡乱开枪,当场打死两名士兵和一名伙计,伤一名小工。随后,土匪将茧行8000 
      余元财物,搜劫一空,呼啸而去。
      
          在苏北地区,收购粮食的粮行则常遭匪袭。1923  年6 月上旬,宝应县一个粮
      食行派玉某到宿迁县去收购小麦,途中被土匪绑架。匪徒向粮行勒赎2000  元。一
      般说来,苏北股匪较苏南的人数为多,大都在数十至百余人,不过与鲁、豫、鄂、
      川及东三省相比,仍属小巫见大巫。然其危害性却不可低估。1923  年7 月下旬的
      一个夜晚,宝应县尹家庄窜来土匪百余人,接连打劫商店、居民20  多家,获赃款
      约2 万多元,并杀死3 人,架走2 人。匪徒还敢于公开抗拒官兵,即使遭到打击,
      隐匿一时,旋又死灰复燃,重新为祸。当时,阜宁县有一巨匪王宝华,在靠近涟水
      县的五条沟一带活动。后官兵、民团联合围剿,打死王宝华,击溃股匪。数日之后,
      匪徒又举崔国保为首领,公然在十套地方白日打劫。官兵再剿,匪徒窜去;兵去,
      匪复来,官府毫无办法。国民党统治时期,江苏省的匪患甚至较之北洋时期更为严
      重。苏南茅山、瓦屋山是土匪的主要巢穴,匪徒分途分股到附近各市县,如镇江、
      丹徒、丹阳、金坛、句容、溧水、溧阳,进行骚扰。土匪称绑票为“炕山芋”,各
      地抢案日夕数起,终民国时期,一直不断。
      
          ①  当时瞩于江苏省。
      
          1927  年8 月,镇江丹徒南乡各地出现多股数人至数十人的匪徒。25  日晚间
      10  时左右,上党乡公所闯入数十名穿杂色军服的人,对乡长说,奉县长之命前来
      剿匪,因武器不够,需征用该乡保卫团的所有枪支。乡长心想,既为剿匪而来,何
      以枪械不足,其中必有诈情。他一面吩咐倒茶递烟,招待来人,一面暗中交代手下
      如此这般去做。随后,他向来人陪笑道:“贵军为民剿匪,乡里自当尽力而为,只
      是枪械一事体大,还请长官出示公文才好移交,否则兄弟难以向上交代。”
      
      
      
          那伙人你看我,我看你,支支吾吾,拿不出公文,正要变脸发作,忽听屋外保
      卫团队员大声议论,说是驻高资镇的警备队往这里来了。那伙人听得心慌意乱,忍
      不住探头往外看,只见远处隐隐绰绰果然来了一队荷枪的人,便急忙招呼着离开。
      临行时,那为首的恶狠狠地对乡长说:“给我准备好一笔钱,我随时来取,否则我
      将扫荡你这个乡,杀个鸡犬不留!”
      
          大约也是这段时间,丹阳县练团乡一带出现以蒋四泰为首的股匪,人数竟达四
      五百人,焚屋劫物,掳人勒赎。西乡六村被焚房屋数百间,杀伤40余人。国民革命
      军第一军第五十八团团长桂永清派兵兜剿,虽小获战果,但大股土匪退往与丹徒县
      交界的浦村集中,准备伺机报复。丹阳城内绅民一片惊慌,县府宣布入夜11  时即
      关闭城门,城内戒严,军警巡逻,夜间无口令不得通行;甚至禁止燃放爆竹,以免
      引起无谓慌乱。为防绑票,四乡农民夜间被迫携家带口到野外露宿,有钱人则纷纷
      迁家移居。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