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璋袭击朱德,惨败而逃
      
          兵匪一家、兵匪难分的第五种情况是,一些在野或垂死的势力收买土匪,除给
      以金钱、武器外,还授以军职、军衔,给以军队编制和番号,用以参加政治斗争。
      这对搞政治的人来说,本是一种穷途末路的表现,但在民国时期却屡见不鲜。1920 
      年皖系军阀在对直系的斗争中失败后,派出一批政客、军官到各省去联络土匪,授
      以“×省建国自治军”、“×省公民救国军”等番号,与直系政权作对。例如老洋
      人、孙美瑶等,都曾标榜过这类旗号。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奉系军阀也
      曾花钱收买过东北胡匪,一方面指使他们大队人马入关骚扰直系统治地盘,一方面
      要他们以江湖义气勾结各省土匪,配合行动。1923  年上半年,东北胡匪王振元受
      奉系指派,潜入山东、河南等省,勾结当地土匪、红枪会、民团,组织“定国军”。
      每省设一名总司令,下辖五路人马,每路设司令一名,辖十个营,上有旅、团建制。
      河南省总司令为卢壁臣,副司令为黄文魁;山东省总司令为一姓孙的(并非孙美瑶)。
      
          两省之上又有一总指挥,为冯占元。奉系军阀为他们提供关防印信,并准备资
      助粮饷、军火;要求他们一俟奉军行动,即在华北起事配合。
      
          国民党统治集团也是如此。1927—1937  年十年内战期间,国民党在各地都曾
      收抚过土匪,或组成“民团”,或改编为“国军”,用以“围剿”共产党领导的革
      命根据地,攻打红军,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湖北汝城县大土匪胡凤璋盘踞湘南、
      粤北、赣西南前后达30  余年。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他被广东国民党当局收编
      为“第一游击司令”,第二年被湖南清乡会办何键收编为资(兴)永(兴)警备营
      长,后又改为资(兴)汝(城)桂(东)警备营长,最后当上警备团长,专门对付
      活动在这一带的共产党和工农政权“他一面当官,一面为匪,无恶不作。1928  年
      初春,胡凤璋率匪众乘夜从粤北打回汝城石泉村老家,袭击当地农会,逮捕并杀害
      农会干部。朱德率领湘南起义军投奔井冈山的途中,经过这一带时,胡凤璋也曾率
      队袭击,结果遭到惨败。后来井冈山红军在“左”倾机会主义的强迫命令下,进攻
      湘南,遭到“八月失败”后,部分红军战士流散于此,均遭胡匪杀害。
      
          至于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为挽救失败命运,在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各地
      都曾大量收编土匪,给匪首们委以司令、师长、旅长等职,授以将官、校官军衔,
      唆使他们对付共产党和解放军。小说《林海雪原》、电影《湘西剿匪记》、电视剧
      《乌龙山剿匪记》等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各种各样的匪首,都是取材于当年实际斗
      争而创作的。
      
          此外,还有一些在解放战争中遭解放军打击的反动军官、兵痞,在土地改革中
      被清算的地主、富农,怀着对共产党的仇恨而逃入山林,结成匪帮。
      
      
      
          例如,在湘西新化县、淑浦县交界的雪峰山脉中,有两座海拔1600  多米以上
      的高山,名为白马山、风车巷山。这里有一个自称“反共救国军新化溆浦地区司令”
      的匪首,叫张新雄。此人早在1927  年就是湖南军队许克祥部下的连长,参加过
      “马日事变”,在长沙大肆杀戮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以后又三次参加过对江西红军
      的“围剿”。抗战中,他在长沙充当特务,与湘西土匪素有勾结。抗战胜利后,他
      百般钻营到东北当上了国民党保安团长。东北民主联军三下江南时,张新雄被俘,
      后逃往长春。辽沈战役结束后,他又逃回湘西,搜罗惯匪、国民党三青团骨干分子
      和被解放军释放的俘虏,占山为王,成为对抗解放军的政治土匪。
      
          在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下,有不少国民党军队被击溃后,上天无路,入
      地无门,遂钻入深山老林,负隅顽抗,时间既久,粮饷补给全无,也转化为土匪。
      他们不仅打家劫舍,而且还对各地已建立的人民政权进行破坏,也带有明显的政治
      色彩。人民政府和军队曾花费了不少力量来追剿这些匪徒,使他们作为旧社会的渣
      滓,随着民国时代的结束而彻底灭亡。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