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之变(1)
      
          农民军攻击的目标,是南直隶西北部的凤阳等府,即今皖北地区。
      
          凤阳是明王朝的“龙兴”之地,即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得天下后,曾
      在这里大兴土木,先后为自己的父母修建了陵墓即皇陵,扩建了自己少年时代当过
      和尚的龙兴寺,并按南京的规格修建凤阳城,定其为中都。因此,凤阳对明王朝有
      特定的意义。
      
          同时,凤阳府也是南京的北方门户,如果凤阳一失,则南京门户洞开,必受兵
      锋威胁。如果南京出了问题,那东南赋税重地、半壁江山就很难保住,大明朝的气
      数也就差不多了。因此,凤阳一带,无论从哪方面而言,都不应该出任何差错。
      
          令人费解的是,朝廷并没有十分重视凤阳的防守。本来,朝廷在凤阳设有留守
      司,以及班军、高墙军、操军和护陵军6 千余人。凤阳巡抚督漕驻淮安,兼护泗陵
      (皇祖陵),太监驻凤阳。但由于承平日久,已无多少战斗力。
      
          早在崇祯六年(1633)冬,当农民军突破黄河南渡河南以后,南京兵部尚书吕
      维祺就上书朝廷,要求派兵防守凤阳祖陵。崇祯七年(1634),兵部尚书张凤翼也
      请饬凤阳抚按加强防守。崇祯帝曾召谕兵户两部,令淮安巡抚朱大典和杨御蕃扼守
      南畿和凤阳祖陵。但总的来说,凤阳的防守仍很薄弱,尤其是负责防护的巡抚杨一
      鹏、太监杨泽都不得力。许多人甚至还认为,农民军大概不会杀向凤阳一线。
      
          不幸的是,农民军恰恰选中了朝廷防守比较薄弱的凤阳地区作为主攻方向。
      
          在闯王高迎祥、张献忠等率领下,农民军经河南汝宁,先南下攻破固始,再攻
      占凤阳府霍丘县。与此同时,另一支农民军在扫地王的率领下,也攻占了凤阳府的
      颍州城。
      
          霍丘、颍州的朝廷官员,在农民军面前倒还很有骨气。霍丘城破时,县丞张有
      俊、教谕倪可大、训导何炳若以及大豪绅田既庭等,都不屈而死。颍州被破时,知
      州尹梦鳌亲持大刀搏杀,后寡不敌众,投城下乌龙潭自杀,其弟、侄7 人随之自杀。
      通判赵士宽,也率家人参与巷战,后投水自杀。其妻则带着3 个女儿登楼自焚。
      
          当时的颍州城中,还住着一位任过兵部尚书的张鹤鸣。天启年间,当时担任兵
      部尚书的张鹤鸣,曾全力支持巡抚王化贞进攻后金而不服从经略熊廷弼的指挥,导
      致辽东全线败退,张鹤鸣因此丢官返乡。这次正好被农民军逮个正着。据说张鹤鸣
      和他的弟弟张鹤腾被抓到后,态度十分强硬。农民军便把张尚书倒悬在树上,张尚
      书仍骂不绝口,最后被杀。其弟张鹤腾、子张大同也同时被杀。
      
          颍州张鹤鸣大概是农民军在崇祯八年以前处死的最高级别的官员。说也奇怪,
      颍州城对农民军的反抗,也十分刚烈。城破之后,遇难的官绅士庶多达150 人,妇
      女殉节者27人,烈女8 人,其“忠烈”之称,一时独盛。
      
          不过,几天后发生在凤阳城中的情形,就与颍州城很不一样了。
      
          农民军破颍州、霍县后,一部分南下攻入庐州府境,另一部分即杀向寿州( 今
      寿县) 、凤阳。
      
          凤阳当时的情形已是很糟糕。不过这倒帮了农民军的大忙。
      
          本来,凤阳作为龙兴之地,享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明太祖朱元璋曾予以特殊照
      顾,在赋役方面给了不少优惠。但至明末,这种优惠已不复见。相反,凤阳作为中
      都,百姓承担的差役、造作多如牛毛,日子几乎到了过不下去的地步。
      
          崇祯四年(1631)十一月,当时任南京礼部右侍郎的钱士升( 后于崇祯七年入
      内阁) ,在奉命祭告凤阳皇陵之后,曾向朝廷上疏汇报了凤阳地区衰败的景象:
      
          “凤阳号称帝乡,但一入其境,只见土地多荒,庐舍寥落,一望萧然。
      
          究其原因,是因为凤阳土地本就贫瘠,在江北属下下之郡。一遇灾荒,百姓往
      往向外逃荒。而走掉的那部分户口本应承担的赋役,就须让留在本地的人承担。如
      此恶性循环,结果自然是户口越来越少,荒地越来越多。”
      
          所以,钱士升最后要求朝廷对凤阳予以特殊照顾,蠲免凤阳的赋税。
      
          崇祯帝在看过奏疏后,也未有多大反应,只是轻描淡写地批了一句。他是怕开
      了先例,各地起而效尤。当时他正想方设法增加收入,自然不愿接受钱士升的建议。
      
          既然如此,凤阳的局势便不可避免地要恶化下去了。崇祯七年(1634),凤阳
      守军曾发生兵变,皇陵卫指挥侯定国被乱兵杀死。
      
          到了崇祯八年(1635)正月,凤阳守备太监杨泽得知农民军已围寿州后,急令
      留守朱国相准备迎敌,令风阳知府颜容埴领乡兵防守。这位杨泽,声名不佳,唯财
      是贪。凤阳商民对他很是不满,便诉告于巡按御史吴振缨。吴振缨哪敢得罪杨泽,
      当然不接受诉告。群情激奋之下,百姓一拥而至太监署,点火焚烧。吴振缨则伺机
      逃脱。
      
          于是,一些极端的百姓便偷偷地赴颍州去接纳农民军。
      
          正月十五日夜,适逢元宵节,凤阳城中依然是仕女如云,笙歌彻耳。农民军的
      先头部队约300 人,化装成商贾、车夫,悄悄潜入凤阳城中。突然,城中火光四起,
      喊声冲天,百姓狂奔,一片混乱。农民军乘乱占城,大军随后而至。
      
      
      
          当时的凤阳本无城墙,无险可守。城中虽有数千兵马,但根本无法组织抵抗。
      留守朱国相、指挥袁瑞征仓促应战而死。
      
          据说农民军首领扫地王、太平王杀入府署,抓到了身穿囚衣混迹于囚犯中的知
      府颜容瑄,用棍子把他活活打杀堂下。推官戴文英等6 位文官及41位武官,也被处
      死。据说士民被杀者多达数万人。
      
          或许是农民军这么多年来一直被追杀,吃足苦头,因此把怒气都发泄到了凤阳,
      以报复崇祯帝和朝廷。
      
          他们把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即皇陵糟蹋得面目全非。他们放火烧掉了皇陵、
      享殿以及陵区内的30万棵蟠松,杀掉了守陵太监60余人,把关押在陵区高墙内的罪
      宗( 即犯罪的宗室人员) 百余人放跑。他们放火焚烧城中的公私邸舍2 万余间。龙
      兴寺也被点着了大火。一时间,凤阳城内外火光冲天,光照百里之外。
      
          农民军公开打出“古元真龙皇帝”的旗号,在凤阳地区恣掠3 日,大口吃肉,
      大碗喝酒,过了几天舒心日子,庆祝他们前所未有的胜利。
      
          据说农民军曾在凤阳神祠中占枚问神,得了个下签。一怒之下,剖神像,拔营
      而去。在分兵撤退时,还有一个小插曲。据说李自成曾向张献忠索要皇陵中那些善
      拉会吹的小太监,张献忠舍不得给。李自成一怒之下,便与张献忠分开。当然,这
      些记载是否属实,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从农民军流动作战的一贯手法而言,农民军撤出凤阳地区也是意料中的
      事。他们根本不会久留此地。另外,凤阳沦陷后,周边的官兵纷纷向凤阳进发。太
      监卢九德等率川兵3 千急驰救援,山东巡抚朱大典也调徐州总兵马、睢州总兵骆举
      率兵进援。南京方面也有进兵动作。农民军绝不会留在凤阳等着官军来进攻。
      
          具体而言,农民军撤离凤阳地区后的主要攻击路线,有这样几路:
      
          一路由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率领,从凤阳府太和县进入河南。经河南鹿邑、杞
      县,进入密县山中。
      
          一路由扫地王等率领,攻毫州( 今安徽亳县) ,走河南夏邑,围归德。
      
          这两支部队后在河南归德地区会师,图谋西入潼关。
      
          一路由张献忠等人率领,杀入庐州府境内,先后攻陷庐江( 今庐江) ,屠戮巢
      县( 今巢县) 、无为( 今无为) 及安庆府的潜山( 今潜山) 、太湖( 今太湖) 、宿
      松( 今宿松) ,后遇应天巡抚张国维的抵抗,又杀入湖北麻城,进入河南境内。
      
          张献忠一支,攻掠最凶,南下庐州、安庆两府后,除庐江一城未下外,其余各
      城无不攻陷,令朝廷无法抵挡。
      
          凤阳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朝廷上下一片惊慌。
      
          兵部尚书张凤翼接到败报后,大惊失色,几乎要站立不住,晕倒在地!
      
          崇祯帝接到中都沦陷、皇陵被焚的消息后,悲痛欲绝。此日本当开讲经筵,崇
      祯帝特传旨免行。他自己素服避殿,亲自赴太庙祭告祖宗之灵,并命百官修省。
      
          凤阳之变在崇祯帝心中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他在默默承受着朝廷上下各种
      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之际,不得不面对列祖列宗,反省自己即位以来的种种举措。不
      过,他更希望他的军队能在短期内剿灭农民军,为他报仇雪恨。
      
          为此,他进行了新的部署。
      
          他首先作了人事上的调动。
      
          凤阳被焚,总要有人顶罪。漕运御史兼凤阳巡抚杨一鹏在劫难逃,后被斩首弃
      市。其实,杨一鹏也有点冤。作为巡抚,杨一鹏因年老多病,是不太称职。但斩他
      的罪名,却是他没及时救援,或没有及时从淮安移镇凤阳。而在这一点上,杨一鹏
      却没有死罪。镇守淮安,本是朝廷的规定。而且杨一鹏事先也征求过朝廷的意见,
      崇祯帝则明确表示不必移镇。当然,话虽是崇祯帝以圣旨的名义说的,实际上却是
      内阁首辅温体仁的意见。就此而言,朝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与杨一鹏一起被迫究的,还有凤阳巡按吴振缨。他也被逮下狱,最后充军戍边。
      守陵太监杨泽则自知罪孽深重,先畏罪自杀了。
      
          杨一鹏被逮后,由朱大典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协同洪承畴围剿农民军。再发
      精锐的辽兵3 千,由总兵祖宽率领,开赴前线。同时急令洪承畴加紧围剿工作。
      
          但前线的战事,并没像崇祯帝所迫切希望的那样,有迅速好转的迹象,反而越
      来越糟糕。
      
          洪承畴依据当时的形势,制定了一个初步的方案,具体布阵如下:
      
          四川镇抚所属各部,移驻夔门、达州一线,进援湖广襄汉;
      
          湖广抚镇,则分驻承天、襄阳,郧阳巡抚驻郧阳;
      
          漕运总督移驻颍州、毫州,进援河南的汝宁、归德;
      
          山东巡抚移镇曹州、濮州,向南支持江北江南;
      
          山西巡抚移驻蒲州,进援河南灵宝、陕州;
      
          陕西巡抚移镇商州,以便策应、调度陕西南部的兴安、汉中诸地;
      
          河南巡抚移镇汝州、南阳间;
      
          保定抚镇移镇邯郸、磁州一带。
      
          洪承畴的如意计划,是想南北策应,形成一个大包围圈,把农民军困在河南,
      一举歼灭。
      
          然而,农民军并不会如此“听话”,留在河南等朝廷来围剿。他们不久又故伎
      重演,杀向关中。
      
          就在洪承畴出潼关进入河南后,原先留在河南西部的农民军便乘陕西空虚,杀
      回陕西境内。至此,由安徽进入河南的高迎祥、李自成等部,以及由湖北进入河南
      的张献忠等部,加上原先留在河南的农民军,纷纷杀向河南之西部,并重回陕西境
      内。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