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冤案(1)
      
          崇祯二年(1629)十月下旬,一直与袁崇焕商谈议和的皇太极,突然率兵绕开
      宁远、山海关一带的明朝防线,由蒙古境内开拔,抵达老河。然后兵分3 路,分别
      从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突袭长城防线,并迅速得手,至十一月初二日,皇太极
      的3 路兵马已到达了遵化城下,形势告急! 皇太极这次突袭,有内外双重因素。崇
      祯二年(1628),不仅新附后金的蒙古诸部遭受严重灾荒,后金本身也遭重灾,日
      子艰难。皇太极为了摆脱经济困难,巩固汗位,急于开战。而当时的形势,也有利
      于进攻。虽说袁崇焕统辖的宁远、山海关防线不容易攻破,但由于蒙古已经归附后
      金,后金的军队可以在蒙古军的协助下,选择山海关以西的薄弱之处,作为突破口,
      攻破长城防线。而且此时朝鲜也已归附后金,皇太极不必像原先那样担心朝鲜人在
      后面攻击他的大本营,没有了后顾之忧。
      
          当时明朝在山海关以西的长城防线十分薄弱。在蒙古喀尔沁等部尚未依附后金
      前,这段防线尚有缓冲地区,形势不算严峻。但至蒙古诸部归附后金之后,情形就
      大不一样了,因为这段长城防线直接面临着后金的威胁。对此,袁崇焕已清醒地意
      识到了,所以,他一再上书朝廷,要求在这一线增兵,尤其要用重兵把守蓟州镇( 
      今河北迁西) 、遵化( 今河北遵化) 、蓟州( 今河北蓟县) 等要地。但朝廷未能依
      此具体实施。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朝廷无力布防,二是因为崇祯帝及朝廷上下都认
      为,对付后金只要袁崇焕就行了,不必再另作筹划。没想到,袁崇焕担心的事,皇
      太极也想到了,而且迅速实行并一举成功,把明朝打了个措手不及。
      
          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得知长城防线被攻破的军情后,立即率守关兵马飞驰3 昼夜,
      赶到迁西西北的三屯营,却被驻守此镇的总兵官朱国彦阻止,不得入城。赵率教无
      奈之下,继续西行,遇后金军队伏击,双方激战,结果赵率教战死,其部也全军覆
      没。
      
          打掉援军的后金军队,乘胜攻打遵化城。巡抚王元雅、保定府推官李献明、永
      平推官何天球以及现任、前任两位知县和几位武官,或自尽,或战死,遵化沦陷。
      
          遵化一破,三屯营随即军心动摇,一批守将临阵脱逃。总兵官朱国彦愤怒之余,
      在城中张榜公布逃跑将领的名单,并散尽家财,与妻子张氏双双上吊自杀。形势十
      分危急。
      
          袁崇焕在十一月初一日赶到山海关后,才得知后金军队已从蒙古攻入长城的有
      关详情。他立即调兵遣将,进行堵截,自己则亲率祖大寿、何可刚入卫,于十一月
      十日赶抵蓟州。崇祯帝对袁崇焕“温旨褒勉”,并发内帑犒赏将士,令袁崇焕统率
      各路兵马。袁崇焕立即作了布置:
      
          以原总兵朱梅、副总兵徐敷奏等守山海关;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
      都司刘振华守建昌,参将邵忠武守丰润,游击蔡裕守玉田、昌平;总兵尤世威仍还
      镇护诸陵;宣府总兵侯世禄守三河,扼其西下;保定总兵曹鸣雷、辽东总兵祖大寿
      驻蓟州遏敌,保定总兵刘策还驻密云。
      
          同时,袁崇焕命游击钟宇,中军王应忠、李应元为右翼,继副总兵张弘谟而进
      ;中军何可刚,游击靳国臣、赵国忠、孙志远、陈景荣、陈继盛,都司刘抚民组成
      中权,继朱梅而进;祖大寿为后援,继何可刚而进。袁崇焕自己率军居二线之中策
      应。
      
          朝廷当时一片混乱。当后金军队突破长城防线的消息报到京师,毫无准备的朝
      廷上下大为震惊。崇祯帝立即下令京师戒严。遵化沦陷后,京师大震,人心惶惶。
      崇祯帝任命吏部侍郎成基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又召原先赋闲在
      家的孙承宗任兵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督理兵马,负责京师防卫。一时间,只要
      听说有能用之人,崇祯帝便毫不吝啬,立即给官给钱,予以实权,可见崇祯帝当时
      的心态。而原任兵部尚书的王洽,则倒了大霉,被逮捕入狱,不久便死于非命。这
      位王尚书,本是位不错的文官,没想到却丢了性命。王洽被杀,与周延儒有很大关
      系。在遵化失陷后,崇祯帝召见群臣,周延儒阴森森地说了一番话,而正是这番话
      要了王尚书的命。周延儒是这样说的:
      
          “世宗斩一丁汝夔,将士震悚,疆敌宵遁。”
      
          此言就是要崇祯帝杀一儆百。崇祯帝认为言之有理,便把王洽下了狱。这位周
      延儒,总是出这样的鬼点子,害了不少人,最终也害了自己。崇祯帝实用主义的做
      事风格和变化无常的性格,由此也暴露无遗。
      
          皇太极攻陷遵化后,并没有像袁崇焕所预计的那样强攻蓟州城,而是与蓟州城
      稍有接触之后,便绕城而过,迅速向西挺进,连陷玉田、三河、香河、顺义等县,
      直逼京师。在通州以北20里处扎营后,又分兵向彰义门、天津、密云、居庸关、良
      乡、固安推进。形势已是十分严峻。
      
          袁崇焕弄清了皇太极的意图后,立即率兵火速向京师靠拢,于十五日赶到了通
      州附近的河西务。当时朝廷上下已有谣言说袁崇焕勾结后金,所以朝廷命袁崇焕的
      驻地不得越过蓟州,而袁崇焕此时已越界到了通州附近。因此,部将中有人提醒他,
      干脆就把部队停驻在河西务,不要再往京师靠近,视敌情而作攻守进退。但袁崇焕
      勤王心切,没有采纳,反而亲率9000兵马,于十六日抵达左安门( 外城即外罗城的
      东南门。外城在内城之南,呈长方形,环抱内城东西角楼,共有7 个城门) 。
      
          除袁崇焕这支军队外,京师附近尚有孙承宗驻屯通州,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
      兵侯世禄也率援军赶到了德胜门外驻扎。京师的守卫则由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李邦华、
      右侍郎刘之纶主持。督师袁崇焕赶到后,崇祯帝仍赐彩币和玉带,命其统辖各路兵
      马。
      
          十九日,皇太极率兵进至京师之北土城关之东。皇太极巡视京城外围之后,进
      兵关厢二里列营进击。宣府总兵侯世禄避其锋芒,不与之战。大同总兵满桂则独自
      率领自己带来的5000骑兵迎战。在德胜门城楼上督战的兵部尚书李邦华,急令开炮
      助战,没想到炮弹无眼,误伤了满桂。满桂被抬下来休息。后来有人误把伤满桂的
      账算到袁崇焕头上,这的确是冤枉。
      
      
      
          袁崇焕急忙令都司戴承恩在广渠门( 外城之东门,俗称沙窝门) 择地布阵,祖
      大寿在南,王承胤等在西北,自己在西,严阵以待。此日午时,后金兵马在外城以
      东发起攻击,先由东南方向进攻,祖大寿等人力战却敌。后金兵转而由西面攻击,
      袁崇焕亲自上阵督战,战斗十分激烈。在敌住后金军的攻势以后,袁崇焕挥师合击,
      进行反扑,敌军退却至浑河。皇太极鸣金收兵,移营南海子。攻城之势稍稍缓和。
      
          在京师被攻之际,崇祯帝诏天下镇巡官勤王。崇祯帝此时真是有点急了,担心
      京师守不住,所以才严令各地率师入卫勤王,一时间天下震动。各地援军纷纷向京
      师集结,围攻南海子,后金军队开始后撤。
      
          十一月二十三日,崇祯帝在平台召见袁崇焕、满桂等人,对袁崇焕依然是态度
      和蔼,且有赏赐。当时袁崇焕鉴于局势危急,自感不安,便将传旨的太监留在营中,
      自己则青衣玄帽独自入城进见。依袁崇焕的初衷,他原准备向皇上提出议和的建议,
      所以开始时把敌情说得很严重,让崇祯帝等人听得直发慌,但他最终还是没敢提出
      议和的建议。后来有人说袁崇焕把传旨的太监留在营中,是扣为人质,以防不测,
      真是妄语。
      
          不过,此时崇祯帝心中已对袁崇焕起了疑心,尽管他不露声色。因此,当袁崇
      焕提出要率兵入城时,崇祯帝便一口回绝。两天后,当袁崇焕再次提出把自己的部
      队开进外城休整,并请辅臣出援时,崇祯帝仍然拒绝。而大同总兵满桂的部队却可
      以驻扎在外城休整。袁崇焕至此已觉察到有些不对头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