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朦胧,客观与相关,主观和宏大
      
          我国大陆的新诗,其实是从我国台湾舶来。而台湾的新诗,又是效法西方。
      
          西方文化是一个客观的文化。客观的方法就不知不觉地渗透到诗里。写诗就讲
      求客观和相关。其特点就是用客观事物、景色、观察来表达主观的意思、情感和意
      境。但这每一个客观景色,都有含蓄的同诗人的感情、观点,意念紧密相关联的相
      关性。有的就很恰到好处,有的就只有诗人自己知道。许多就只有从诗人的演讲或
      其他文字里找出来。他们把诗当作把意思藏在客观的意境里的艺术,极力反对主观
      的直白。所以西诗的意境就窄小,就很狭隘。
      
          但当中国人学来的时候,由于并不懂得相关的联系性,也就学着写景象,写了
      像云朵一样的画像意境,教读者自己随便乱想。这就出现了朦胧诗。其实真正的西
      诗有很紧密的相关性,这相关性还是从中国学来。比如“绿肥红瘦”是很客观的语
      句,但相关得非常出其不意地巧妙而且易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也是客观和相关的写法。
      
          但中国诗歌传统不拘一格,不管客观主观,都拿来为我所用。那“天生我材必
      有用,千金散尽还复回”、“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就是非常主观的
      表达。主观的宏大,无拘束的想像和磅礴的直白,就造就了中国诗歌的大气。中国
      诗歌主观客观的无拘无束,就比西诗的仅仅客观加相关的表现方法多了无尽的空间。
      比如“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全诗都是主观直
      白,到最后一句用了客观加相关,就相关得非常地出其不意,而又意味无穷。
      
          并非极力宣扬中国古诗,只是要指出来,写诗要无拘无束,不要学自己不懂的
      东西,也不要模仿四不像的朦胧。要作客观相关,就要写出意境来,有时虽然难懂,
      但只要懂了就很深刻。靠读者自己来想出什么是什么的诗,就不是表达艺术。要用
      主观的想像和志向,就大胆地来用。不懂,不要装懂,也不要为朦胧而朦胧。如要
      写客观,一定要在相关上下功夫,许多相关都是惊人之句,如“绿肥红瘦“。你再
      去读古诗,就能找出很多主观的浩瀚气派和客观相关的巧妙和出奇。
      
          诗是无穷尽的。即便写新诗、白话诗,也可以从中国古诗里学方法,继承主观、
      客观不拘一格的传统。不要东施效颦地去学那四不像的朦胧。学西诗,学其精华,
      不要学其糟粕。
      
          其实在同舟子辩论新诗旧诗之前,我就在学西诗写作。在英语系选了高级诗写
      作课。
      
      
      
          学诗歌在学理科的博士生里可是少有。因为理科专业不好找工作,而计算机和
      电子工程当时很热门,大家大都去辛勤地选计算机或电子工程课,拿一个硕士将来
      可以混碗好饭吃。
      
          而我却津津有味地学西诗,全然不管将来的好饭坏饭。虽然为西诗形象而客观
      画像一样的意境所打动,同时觉得西诗有一点缺筋少骨样的软弱和过于细腻而晦涩
      难懂,阳春白雪得只为极少数人欣赏。中国古诗有同样的形象,同样细腻的意境,
      但不全从于客观。主观的宏大,天高地远的无尽想像,忧国忧民的心大意高,使人
      觉着好有男子汉的刚强和雄气。同时又有像杜甫这样的诗人,把诗的意境着意地传
      给民间,使百姓的语言都有了许多由诗而引来的成语。于是乎在学那印象、客观和
      相关的同时,便同教授辩论优缺。在同舟子的论战之前,早就跟教授征战了几个回
      合。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