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方法(2)
      
          该为儿子做美容手术吗?
      
          这可能是一个很古怪的问题:我的儿子15岁了,长了一个大鼻子。他对此毫不
      在意——至少他从没提过,但我总在想是否应该建议他做一次鼻子整形手术,我相
      信一个小一点的鼻子会使他的外表得到巨大改善。他已经到了对女孩子感兴趣的年
      龄,外貌对他来讲很重要。我知道很多女孩子在这个年龄都会做整鼻手术。我想知
      道什么时候做这个手术最好。我应该建议他去做这个手术吗?
      
          毫无疑问,美容手术在十几岁的孩子中间越来越普遍了。整鼻手术是18岁以下
      的孩子进行得最多的整形手术,根据美国美容整形协会的统计,大约每8 例整鼻手
      术就有1 例是给十几岁的孩子做的。女孩子最早在十三四岁就会做整鼻手术,男孩
      子则在十五六岁,如果这时他们的鼻子已停止生长的话。
      
          对于整形手术十几岁的孩子多数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成年人都很少能做到这
      一点。整鼻手术可以改变鼻子的大小形状,但不一定会让你更受欢迎、更自信,提
      升你的职业和爱情。虽然很多青少年同意这些说法,但在内心深处,大部分人仍然
      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外貌的改变会带给他们很多益处。成年人也如此。
      
          听上去你对儿子鼻子的关心比他自己还多。如果你觉得他的确为外表担心,可
      以借谈论一个刚做完整鼻手术的人引出这个问题。如果他不主动进行这场谈话,而
      你却主动提出问题,我坚信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样说有几个理由:这就像对一个
      对自己着装很自信的人说:“你真想穿这件衣服去参加聚会吗?”连妈妈都认为他
      鼻子太大,这对你儿子的自尊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父母的眼里,我们都应是美
      丽的,即使从美学角度讲只能得到10分中的3 分,我们也该保持这种错觉。孩子,
      即使是十几岁的孩子也更相信别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你的儿子可能会听你的话去
      做整鼻手术,但5 年或10年后,他一定会后悔的。
      
          美国美容整形协会已列出了青少年从整形手术得到正面效果的三个条件:进行
      手术的要求必须是青少年自己提出的;他们必须有现实的目标;他们必须足够成熟。
      如果你的儿子有很活跃的社交生活,有很多朋友,同人接触时不会用手挡住脸,那
      我建议不要去做整容手术。
      
          幼儿不愿同别人接触怎么办?
      
          我对两岁大的女儿很担心。我和丈夫都有工作,没办法尽量多得同她在一起。
      问题是她对与人交往好像没一点儿兴趣。大体上说,她是一个很好的孩子,非常可
      爱,反应也很敏捷。保姆几乎每天都带她去公园,并且告诉我们说她一个人玩得很
      高兴。如果有孩子接近她,她也会对他们笑,但不会同任何人玩。最糟糕的是当我
      和丈夫周末带她去“白瑞亲子”园时,她好像很不高兴,总是哭并抓住我们不放,
      拒绝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我们一直尝试在周末安排她与更多的伙伴一起玩,但结果
      往往是一团糟。我们还替她报了一个幼儿舞蹈班,以便让她习惯同别的孩子在一起,
      但直到现在也没看到什么积极的效果。
      
          两岁的幼儿对社交的接受程度有很大差别,你小孩的表现并不那么可怕,她只
      是属于害羞、同别人交往比较慢的一类孩子。一周当中,她生活非常轻松,在离家
      很近的公园里,有自己的保姆陪伴,她更容易对外界敞开心扉,尝试新的体验。从
      你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在公园的时候她会对玩伴微笑,即使很少同他们玩。她同别
      的孩子有目光接触,没有躲避他们,这是很好的现象。如果她的反应是相反的,那
      么就是有比较严重的社交问题。
      
          工作忙碌的父母希望将周末安排得紧张充实。但你的孩子听上去适应性不是那
      么强。而且,当她意识到你因为她非常不情愿同别的孩子玩耍而急切不安,她自己
      的惶恐也在增加。看上去,不论是你还是孩子都没有从你的努力中得到乐趣。
      
          家长们相信孩子,即使是幼儿也需要同别人交流,适应周围的环境,这实际上
      是关于个人发展的错误理解。我记起当我去看妇产科医生时,从一本非常受欢迎的
      家教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描述了仅6 个月大的婴儿一起玩的情形。他们
      非常喜欢彼此的陪伴,而在设定的时间被分开时,他们会很难过。但即使是认为这
      种活动对婴儿很有益的作者,也特别指出一点,即群体的活动不是发展社交行为所
      必须的。无论我们介入与否,实际上绝大多数幼儿最终都能够逐渐学会与人交往。
      
          你的孩子才两岁,参加“白瑞亲子”活动节目以及“妈妈与我”的游戏无论对
      你还是对她都太难了,而且这也不是孩子健康发展所必须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孩
      子开始上学后才最为重要,那时,与同龄人在一起的快乐甚至使家庭生活显得黯淡
      无光。当然你应该更规律地安排你的孩子同其他孩子一起玩,但要随意些。比如一
      起去公园,参加家庭聚会,同那些有同龄孩子的家长交往,这一切都会让她了解别
      人,并且接纳别人。
      
      
      
          记住,两岁正是孩子们与自己的本性进行斗争的年龄,尤其是那些害羞的孩子。
      如果这些孩子感到他们是在被强迫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就会更不情愿而且会变得
      顽固、有叛逆性。
      
          如何处理孩子的怪念头?
      
          我五岁的儿子对于蝙蝠侠非常着迷。他看过所有关于蝙蝠侠的电影,而且还一
      直看卡通画。他甚至要求我管他叫蝙蝠侠。我丈夫总是假装让他飞起来,他很喜欢
      这样。我的麻烦是他坚持要我把浴巾缝在衬衫上,好看上去像个斗篷。这对我没有
      问题,我也同意他穿着斗篷上学。但麻烦的是老师不允许他在学校这样穿。坦白地
      讲,我觉得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而且穿着斗篷上学可能会让他更容易适应学校,
      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做呢?
      
          大多数人都会记得,童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假想的伙伴。这是成长过程中一个
      迷人而短暂的时期,各种古怪的念头、自主和控制都与多彩的想像联系在一起。孩
      子甚至会要求我们为他假想的伙伴做一些我们可能不愿,也不会为他本人做的事情
      :“他的朋友”需要一个地方放桌子;“你能换一个频道吗?因为‘他’不喜欢这
      个节目”;“‘他’想坐在车子的中间”;“对不起,但是‘他们’午餐时想吃P
      B&J而不是烤奶酪。”
      
          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把自己想像成一个超级英雄的时期,男孩子更是如此,当
      然,随着“力量女孩”的出现,情况也会变化。你儿子并不是惟一对蝙蝠侠着迷的
      孩子,四五岁的孩子希望人们用超级英雄的名字来称呼他是很正常的。他们穿印着
      蝙蝠侠的内衣和运动鞋,背印着蝙蝠侠的背包,一边看蝙蝠侠的卡通片一边用印着
      蝙蝠侠的碗吃蝙蝠侠形状的通心粉。实际上如果由这个充满商业性的社会和你的孩
      子决定的话,对于蝙蝠侠的痴迷是没完没了的。但是我相信有几次你一定拒绝了他。
      
          如果你的孩子是5 岁的话,那么他应该在上学前班。开始上学前班是件非常重
      要的事。我明白你想让这个弯转得越容易越好。但是我会尊重老师做出的决定,让
      斗篷留在家里。上学的部分意义在于让孩子意识到他是同学中的一员,在学校是为
      了学习。是“坚尼”在学校里,而不是蝙蝠侠。幻想是有趣的,有时还有教育意义,
      但是老师并不想把这种幻想带到教室里。也许这对你来说太冷酷、太官僚了,但这
      正是学校的意义。
      
          从一个更实际的角度看,如果老师允许你的孩子在学校里围披风,那么其他孩
      子也会效仿。突然间,你会发现24个5 岁的孩子在教室里乱跑,像在模仿电影《洛
      奇奇遇记》。
      
          确定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家长必须有一个准则,而且要求孩子必
      须遵守,尽管有时破坏准则极富诱惑性。在孩子一生中有时必须尊重权威,这也许
      就是他学习适应这种情况的开始。
      
          该帮孩子写征文吗?
      
          我觉得问这个问题很羞耻,但我不知道还能向谁请教。我的儿子上七年级,聪
      明而且非常讨人喜欢。我的麻烦是明年他要申请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私立学校。他
      的成绩虽好但并不突出,打网球但并不是顶级选手,什么乐器都不会,也从没担任
      过学生干部。总之,他没有任何能使自己出类拔萃的东西。他文章写得很好,在这
      方面他的确有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才华。我的问题是:我在报上看到一个为他这个年
      龄组的学生设的写作比赛,参加者必须就他所崇拜的人写一篇论文。我认为如果能
      在这类事情上有出色表现,对他申请学校一定很有帮助。我对他提起这个竞赛,他
      却一点也不感兴趣。我的第一冲动是命令他参加,而且他爸爸会帮助他,他是一个
      广告撰稿人。实际上我曾想过自己写一篇文章,给儿子看看并做些修改。我深信我
      们至少能够拿到第3 名。
      
          我意识到如果这么做就有些过分了,但社会上不都是这样吗?如果能够进入那
      所学校,他的未来就会发生重大变化。你觉得这样帮他有什么不好吗?
      
          你相信有能力做一些事使孩子的生活有迅速而重大的好转,这太有诱惑性了。
      你几乎能听到撒旦在你耳边说:替你的儿子写一篇文章吧!让他做些修改便交上去,
      这肯定是出名的好机会,可以拿到奖,得到好成绩。对父母来说,帮孩子做事是让
      他们觉得自己“有用”,表达对孩子的爱的最容易的方法(也许付钱让别人帮你做
      会比这个还容易)。不替孩子做事虽然很难,但他却会受益无穷。这就像在他们蹒
      跚学步时不急着去扶,在他们用好像无限长的时间系鞋带时耐心等待一样。
      
          你相信这个机会会使他出类拔萃,改变他周围的一切。我对此表示怀疑,在一
      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绝不会只因一件事就让他们成功或失败。当然,你可以替孩子
      写篇文章,再使它看上去真的像一个七年级孩子写的不同凡响的东西。但这不能最
      终改变他学业上的未来,至少不像你想得那样积极。即使他真被学校录取了,他能
      同那些在学习上更投入的学生竞争吗?他会认为自己应该进那所学校,还是觉得为
      了入学他欺骗了招生老师?最后,可能在一些很微妙的方面,他的自信会受到影响。
      何况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保持紧密的联系已经很困难,当他觉得父母不再诚实、不
      再有责任感、不再值得尊敬甚至崇拜,这就更难了。总之,看到父母舞弊或欺骗对
      一个孩子的影响比你能想像的要深得多。
      
          当家长有意同孩子一起欺骗老师或其他公共部门时,巨大的麻烦就来了。除非
      这完全是一个玩笑,否则孩子们最终学到的只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为达目的不
      择手段。有时家长会自欺欺人地对自己,并对孩子说:“我只会为你做这一次,再
      也不会有下一次了。”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没有主动要求这样的帮助,家长们这
      样说会让孩子觉得家长想把欺骗的责任推卸给他们。
      
          家长们开创了先例,孩子们学会了欺骗并且认为这很正常。这样的孩子不会明
      白为什么从互联网上抄考试答案是不对的,为什么剽窃是不对的,甚至在以后的生
      活中会卷入经济欺诈中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