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这样做(3)
      
          在嫉妒和争强好胜的双重煎熬下,我们寝食难安,尽管明明知道有些事是瞎编
      的。最近一本有名的妇女杂志刊登了一家6 个明星孩子的故事。从8 岁到15岁,这
      几个天才儿童的生活被旅行、演出、结交明星和挣钱填满,但文章却强调说,“他
      们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样”。他们的妈妈自豪地介绍说他们都有朋友,也做家务、写
      作业;他们只是比别的孩子多学了点技艺,更有能力和决心罢了。看到这些,我们
      不能不想,难道自己的孩子不能成为明星吗?我们可以为此做点什么呢?尽管这本
      杂志上月的一期还刊登了若干童星吸毒、离家出走、十几岁就离婚的悲惨故事,我
      们依然不能摆脱让孩子成名成腕的幻想。
      
          当然真正鼓励孩子踏上“星途”的父母只是少数,我们更关心的是孩子日常生
      活中面临的各种竞争。他们入睡后,我们会讨论他的吃相是否斯文,他在训练中的
      表现是否能入选全明星队,或是考试成绩的好坏。只要孩子比邻居的小孩好那么一
      点点,我们就会非常欣慰,起码也得和邻居的孩子一样好。因此,如果邻居的小孩
      在补数学、练棒球、准备上学前班,我们的反应肯定会一样不落地照做,因为孩子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自己感受这种竞争大概是过去参加SAT考试的时候。但那时,即使成绩
      不好,也茫然不知这会对自己未来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什么影响。那时没有人“备考”,
      因为人们说这没用,我们也就听之任之。在现在这个追求完美的世界,我们的孩子
      一样可以不用准备就上考场,但是想想吧,一旦准备了,他将可能是少数精英中的
      一个。如今,SAT辅导已经成了一种产业,各种图书、CD、网站、各种冲刺辅
      导班以及名师应运而生。如果你没有让孩子为SAT考试做准备,那简直就是对他
      的失职。
      
          很多父母用SAT考试说明自己逼迫孩子学这学那的苦心。过去的父母不会这
      样做,他们的孩子也很好。但时代不同了,现在每个人都这么做,过去认为是“多
      余的”现在则是“必要的”。如果人人都停下来,自己也可以放手。可是当所有人
      都在想如何让孩子更胜一筹时,你怎么能松懈呢?这就像削减军备的改革,每个人
      都觉得是个好主意,可就是没人首先放下枪来。
      
          成功的空间很狭窄,这一认识让子女教育的战斗更加激烈。想想抢凳子游戏。
      你蹒跚学步的孩子正在参加一个生日聚会,凳子摆成了一圈。9 个孩子围着8 张椅
      子绕圈,突然音乐停下来,孩子们抢成一团,待尘埃落定,你发现只有你的小家伙
      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儿,简直很难说谁更伤心欲绝,是他还是你。要不是社交礼节的
      约束,你早就冲到隔壁拿张椅子给他了。
      
          抢凳子只是个很简单的游戏。赢者坐下,输者站立。没有灰色地带,没有折中
      的可能。即使最好的朋友也不会分坐一张椅子,也不能靠伶牙俐齿获胜。每一回合,
      总有一个人要败下阵来,最终只有一个胜者。在这个游戏里,成功的概率很小。
      
          现在的父母把孩子的生活看成一场更严峻的抢凳子游戏。目的当然不是抢得一
      把椅子,而是去“获取成功”,但两者提供的机会都是有限的。如果你的孩子行动
      迟缓,反应不迅速,没有适时坐到椅子上,他肯定会被清除出局,因为其他孩子已
      捷足先登。
      
          这种认识潜在的含义是,与你的孩子竞争的其他孩子都是他的敌人,至少是竞
      争者。
      
          这是真的吗?生活真是这么残酷吗?很多成年人都会点头称是。工作中,有人
      得到加薪、晋升,有人却没有;有的人非常灵活,在别人排队时,他已通过预定得
      到了紧俏的音乐会门票;有的人得到大宿舍,因为与舍监关系好。总会有人比你多
      打算一步,早出发、多跑腿,得到的当然是胜券。对成人来说,把生活看作一场争
      斗自有道理,也许还大有好处,但在教育孩子时给他们灌输这个观念是否恰当呢?
      
          多数父母接受了学校教育的模式,因此,让孩子进入一流的学校(幼儿园、中
      学、大学)就成了家长苦心追求的目标。然而学校的名额是有限的,这是一个节奏
      更快,也更重要的“抢凳子”的游戏,如何为孩子谋得一席之地呢?只有最好的才
      能获胜。
      
      
      
          比尔·盖茨辍学闯天下,成就微软帝国的事业;查尔斯·施瓦博患有阅读障碍,
      却创立了一家成功的投资公司。然而人们对这些违背这一定律的例子熟视无睹。
      
          人们现在不仅对SAT考试十分紧张,连入幼儿园也变成头等大事。据《纽约
      时报》报道,纽约一些指导孩子进幼儿园和小学的咨询师每小时收费高达300 美金。
      他们指导孩子如何用眼神交流,微笑;大点的孩子还要学习如何做得自然,让人想
      不到自己曾参加这种培训,总之要很保密,因为学校强烈反对这样做。为什么依然
      还有家长花钱让3 ~5 岁的孩子学这些东西呢?马克斯·卡罗先生是弗吉尼亚州教
      育咨询协会的理事,他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父母们把私立学校看得过高。
      他们以为孩子不能进私立幼儿园,以后就没法上好的学前班。而如果上不了哈佛,
      孩子的一切都完了。”
      
          这是那些凡事都要为孩子做到最好的父母们非常极端的做法。另外一些父母从
      未想过这个问题,但看到有关报道后他们也会考虑,要是放任自己的孩子在街上游
      荡,满脑子都是超级英雄或比萨饼,在与别人的竞争时他们就会处于劣势,而一次
      咨询却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从事“完美儿童培养”行业的收费水涨船高,父母面临
      的压力和焦虑也越来越沉重。据《哈特佛德报》报道,6 年前,康涅狄格州米德费
      尔德学校的八年级学生有一半以上被该州著名的查沃特罗斯玛丽大学预科学校录取,
      而今年被录取的只有几个人。彼得·菲力蒲先生是赫茨科斯学校的录取官,他说,
      自1995年以来申请他们学校的人数已经涨了1 /3 ,而录取率现在仅为27%。
      
          2001年春,国家公共广播电台从150 份高中毕业生的大学申请论文中选出5 份
      在电台播放。尽管听听高中生如何把自己推销给大学很有趣,但这种做法却不合情
      理。因为这些文章应该只有录取官才能看,这样做不仅玷污了大学申请过程,而且
      刺激了家长们竞争的决心。
      
          类似的报道充斥着媒体,几乎到了另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它们传递的信息很清
      楚:要孩子成功,赶快送他们去受训,去练球,去美容,时不待人啊。
      
          人有竞争心,无可厚非,焦虑发愁也在所难免。为人父母的重要职责不仅是将
      孩子带到这个世界,还要“武装”他,让他生存下去,如果能成功,再好不过。对
      很多父母来说,送孩子进哈佛、普林斯顿的竞赛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也
      是一切家教背后的动因。但是如果坚持这种教育子女的方式,问题会日益严重。
      
          过度强调成功和完美、打造天才少年以及媒体的大肆渲染、邻里之间的攀比,
      这一切已使人们无法看清儿童成长的真正要义。16岁的孩子接受辅导,让他熟悉数
      学公式,以便更有信心地参加考试,这没什么不对。但是,从孩子两岁起就给他施
      压,让他做得比现在“更好一点,更多一点”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因为“人人都这样做”,所以要采取逼迫式家教,而过分强调“目标”的心态
      更是元凶。大人的生活是由目标构成的:工作时我们要达到某个目标;娱乐也有目
      标,骑自行车是为了锻炼心脏、保持健康。我们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
      乐趣,如果减肥成功或学会了一门外语,我们会洋洋自得。很自然地,我们把这种
      感受强加到孩子身上。如果能成为校队一员、赢得数学竞赛胜利、会弹钢琴,他们
      就难道不开心吗?确实,谁都想取得成就,但对孩子来说,过程最为重要。况且如
      果目标是自己定的,实现它当然会快乐无比,但如果是别人强加给你的,那就索然
      无味了。
      
          比尔·约翰逊是1984年冬季奥运会的滑雪冠军,他的经历是典型的为目标而生
      的悲剧。没有什么职业比当运动员更强调目标的实现,在最高水平上保持优异的成
      绩需要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正如获得过8 次全美田径比赛冠军的里恩·詹尼斯所说,
      “你不训练可以,但别人会练的”)。比尔经过80年代的辉煌后,他的目标是2002
      年奥运会冠军,但40岁的他已力不从心。为了引起教练的注意,他参加了阿尔卑斯
      滑雪锦标赛,结果差一点儿失去平衡丧身山崖。更令人唏嘘的是,他得到奥运冠军
      后的生活非常悲惨,他和妻子离了婚,放弃了两个年幼孩子的抚养权,没有工作,
      甚至没有长期的住所。他的一个老朋友告诉《纽约时报》的记者:“比尔还是小孩
      时,就梦想着赢得金牌。我想他不知道生活中还有别的什么。更可悲的是,他后来
      的生活就是同那些同样值得珍惜的东西作战。”
      
          过度强调目标或奖励会在孩子身上产生副作用。一位母亲在跟我讨论时,提到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经常告诉他们要尽力而为。但现在我想他们也许以为我是
      要他们去赢,去打败别人。”她的想法没错,在孩子们看来,“尽力而为”就是要
      “完美”。没有几个小孩会认为自己能做到完美,如果试图这么做,对失败的恐惧
      会造成孩子的焦虑和压抑。
      
          我们这一代人是用努力和奋斗换来今天的成就,从这一经验出发,我们感到逼
      迫子女成功是有道理的。我们拥有的东西比父辈多多了,我们希望下一代至少不会
      输于我们。回首走过的岁月,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做出的明智选择和犯下的错误。
      劝孩子放弃冰球、学习拉丁  语或击剑时,我们知道自己的决定对孩子的将来意味
      着什么。 
      
          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些期望给子女带来的压力。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已经不
      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是以家长为中心了。正如大卫·厄尔金在《后现代家庭:新的
      不平衡》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已经改变,这是为了让他们更适应
      我们成年人的生活。“以前觉得十几岁的孩子很幼稚,现在看他们是无所不能。我
      们不得不这么看,因为我们必须让自己相信,他们有能力应付这个纷繁复杂的现代
      社会。”如果为了工作我们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看护中心,我们就必须相信孩子能独
      自应付外面的一切。如果孩子放学回家一个人呆几小时,我们得让自己相信不会有
      什么事发生。如果孩子只能独自乘飞机去看你的前妻,你不能考虑他是不是太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感到孩子就是个小大人,任何事都能办到,因此提出超越他
      们能力范围的要求似乎无所谓。“人人都这么做”,会错吗?
      
          试图让家长们退后一步很不容易,没人愿意首先从这场战役中退下来。可喜的
      是,有一些父母已经认识到如此教育孩子的危害。在明尼阿波利斯郊区人们组织了
      一个“家庭生活第一”的社团,他们拒绝让孩子参加过多的训练,尤其在假日里。
      尽管有些教练对此大加反对,他们强调运动可以锻炼体魄和意志,作为运动员申请
      名校可谓易如反掌,但这些父母依然坚持减少孩子课外补课、训练的时间,而是让
      孩子真正享受做孩子的乐趣。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