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的当市长
      
          张二辰过去曾是个杀猪的,这个人在李真的活动下当上了石家庄市长,这一
      消息更强化了李真秘书的能量和在社会上的传播效果。市民们风趣地说:市政府
      大院可以开养猪场啦!连宰猪的、猪贩子、卖猪肉的人都能进市里当领导,我们
      老百姓也可以当市里的领导呀。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里,对于李真的信息,比
      社会层面所传播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人们更早一些时间就注意到张二辰。当时在正定县,张二辰还是个学生,是
      学生造反派的骨干,但他的那一派很快失势了,后来张二辰杀猪卖起了猪肉。据
      《三联生活周刊》记者李鸿谷等披露,八十年代张二辰曾支援过西藏,但由于身
      体不适只呆了一年就回到了河北。再后来张二辰被人们注意时,他已经是石家庄
      市副市长了。张二辰虽然在做事方式上与李真有相似之处,但并未得到赏识。在
      由副市长至市长的这一跨越过程中,张二辰借助了李真这座桥,完成了个人升迁。
      
          对于原石家庄市市长张二辰,李真本来是很看不上的,认为他狡猾,善于贬
      低别人抬高自己。可是,后来二人的关系好了起来。一方面因为张二辰主动向李
      真靠拢,一方面李真也意识到不宜在政治上给自己树立对立面,还是以互相搞好
      关系更为有利。1994年5 月,李真陪领导出国访问。7 月份回来以后,有一次在
      省政府开会,张二辰碰到李真,套近乎地说:" 你出国怎么不通知我一声?我好
      给你准备些零用钱。" 李真见他这么亲热也很吃惊,平时二人是没有什么话说的,
      便也不见外地说:" 我已经都回来了,还需要什么费用?" 过了几天,在省委四
      号院办公楼的楼道里二人又碰面了。张二辰说:" 我给你准备了些费用,你留着
      下次出国时用。" 说着从裤兜里掏出10张千元港币,共1 万元,硬塞给他。李真
      见楼道口有很多人,再争下去不好,就收下了。一年以后石家庄市选市长,李真
      仍没改变自己的观点,支持的是别人。但此后张二辰多次找他聊天,汇报思想,
      不断进贡,关系就进一步融洽了。第二次选市长,他就没有表示异议。
      
          1997年的一天晚上,张二辰去李真家串门,见到李母立即上前叩拜说:" 你
      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祝老母亲身体健康,万寿无疆……" 。临走时以李真母亲
      身体不好为名放下1 万元。
      
          1998年下半年,李真邀了几个朋友在阳光大厦吃饭,其中就有张二辰,这说
      明关系已经很不错了。那天吃饭,张二辰来得很早,提前到他办公室里说:" 老
      人身体不好,给你放点钱,代我给老人买些营养品。" 说着就从书包里掏出两个
      信封,里面各装1 万元,共2 万元,放在了沙发上。
      
          2000年2 月的一天晚上,石家庄市地税局长在培训中心请客,席间张二辰打
      电话来:" 打了几次电话也找不到你,你在干什么?" 李真说:" 跟几个朋友吃
      饭,你也过来吧!"不一会儿他就带着桥西区委书记到了。散席的时候,他对李真
      的儿子说:" 伯伯给你点压岁钱。" 说着就从桥西区委书记的包里拿出5000多元,
      塞进了孩子的裤兜里。张二辰终于选上石家庄市市长。议论人选时,李真是这样
      跟省委领导同志说的:" 从工作角度看,张二辰很有魄力,石家庄只有是他了。
      " 这样的好话已经超出了张二辰的期望值。张二辰知道李真对他有成见,李真又
      在那个位子上,跟省委领导说得上话,所以绝对不能跟他对立,方的不来来圆的,
      才主动向他靠拢,但是他也没有抱太大的指望。他是这样说的:" 李真在省委领
      导面前很有分量。在1994年之前,李真曾在不同场合说过我的坏话,说我是个'
      支部书记' ,' 土老冒' 。在我心目中李真这个人是个惹不起、怕不起的人,闹
      不好,还能坏我的事。我给他送钱的动机就是想培养、沟通我们之间的感情,别
      在省委领导面前说我的坏话。我不想让他为我成什么事,但至少别坏我的事。送
      钱后我俩的关系逐步融洽了,交往也多了。"
      
          将石家庄市长张二辰与李真联络起来,是多数河北官员能够指认的事实之一,
      是李真在里面" 咬出" 了张二辰。一位官员描述张二辰不是被" 咬" 出来的,而
      是" 自投罗网" 。李真被" 双规" 后,张二辰" 一天竟四次给李真的原领导程书
      记打电话,询问李真的情况,结果被注意到了" 。
      
          这一批案件的律师都很紧张,其原因是张二辰的律师" 出事了" 。张的第一
      个律师倒霉在张二辰家人身上,他把证人证词泄露给张的家人,张的家人凭此去
      质问证人,并" 做了一些活动" 。这个律师不仅辩护不成,而且因泄密而被关了
      四天,放出来后" 被监视居住" 。因出现这个插曲,张的第二任律师选择了北京
      律师。前一个律师的" 事故" 当然容易在业内传播,因此北京有关领导对此案很
      重视,亲自跑到河北指导律师的工作,结果在下雨的返回途中,出了车祸。这种
      种背景,又加剧了有关当事人的谨慎。
      
          李真的律师说,舆论描述的张二辰向李真" 行贿3 .5 万元和1 万港币" ,
      在起诉书上没有体现,"(因为) 在情节上很难构成行贿" 。法律上没有认定为"
      行贿" ,并不意味着张二辰与李真的角色关系不存在。
      
          后来吴庆五总结李真,其判断是:" 李真是一个拿政治当生意做的人,他索
      贿、受贿的公式是:特定位置+ 政治情报+ 人事消息= 牟取利益。他利用自己在
      省主要领导身边工作的特殊位置,把省领导用人说成是自己的意见,他把常委会
      用人方案在第一时间透露给当事人,然后讨好对方,自然会获取利益。" 吴庆五
      的描述未必不准确,但更多权力系统里的人士描述李真,并非这样" 被动" ,而
      是更主动。他的" 控制力" 被形容的十分强大。即使在张二辰的升迁过程里,更
      多人相信是李真主动操作的结果。李真的位置基本上把可能" 被动" 的操作,变
      成了主动的" 形象" ,随后形成的效应,已非单纯传播消息那样简单。
      
          帮助李真在权力系统内树立权威的事实之一是一个县委书记的传奇。在吴庆
      五当秘书的时代,这个县委书记被斥责说:" 这样的人还能当县委书记?" 所幸
      的是,龙威发作之时,正巧在李真与吴庆五交接班前后。稍后通过李真的运作,
      差不多算得上被注销的这个县委书记奇怪地留任,后来还升迁了。
      
          在这种格局里,寻找到攀附李真的机会成了最重要内容。杨益铭与李真在案
      情上的关系,是一个攀附的实例。在河北的权力系统里,杨益铭也是比较引人注
      意的人物之一。被注意的理由是,他是从北京调来的干部,这一身份使他既不是
      河北成长起来的干部,也不像吴庆五那样有江苏背景。杨益铭在中央某机关工作,
      其间曾到河南查过案件,查办结果是"(案件) 并不成立" ,这一结论对河南方面
      的当事人是一个最利好的结论,因此河南方面的当事人给予的回报是:你可以调
      到河北来工作。未来的" 副厅" 在那时已经被预支。
      
          大约在1994年,被预支的允诺开始兑现。当时的组织部长接到北京方面的一
      个条子,大意是:为了加强河北反腐斗争,河北主要负责人与中央( 某) 机关同
      意将杨益铭调到河北,任监察厅副厅长。这一精神很快成为组织部门的实际工作
      运转,稍费周折后杨益铭的材料到了河北省委。当时的组织部长还没有来得及看
      材料,就又接到中央机关的电话,要求将材料退回北京。事后有关方面说:" 杨
      益铭不能提拔" 。
      
          很偶然,曾经的允诺意外落空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调动,比一般干部调动更
      复杂。中央和地方沟通好了,上面要调人下来,必须经过的一道程序是,下面要
      先打报告给上面,并指明给调来的干部什么位置。河北方面的报告刚刚上报到中
      央机关,河北省来了一些外地人,点名要求找监察厅杨( 益铭) 厅长,结果让并
      不知道这背后组织程序的有关人员很觉意外。杨益铭之所以被" 卡" 住,主要因
      为杨炒股,又未向组织说明。因此,他的升迁报告一到中央机关便引起众多议论,
      结果被迅速地收回决定。
      
          这是一个令双方都觉意外与尴尬的结果。本来在北京已经呆得很觉不顺的杨
      益铭,现在更难呆了,但是,离开北京,到河北的路似乎也被堵死了。结果,李
      真为这一困境解了套。
      
          李真的手法是:直接由处级位置平调到河北,进入省委督查室,然后将督查
      室升格为副厅级,级别位置等等问题因此而解决。杨益铭进入河北省之际,也是
      李真即将进入税务系统之时。杨受审时的职务是" 省委办公厅副主任" ,这同样
      是李真的职务,杨是李真未来的" 继任者" 。
      
          李真因为有此运作,所以无论是李真本人还是其他的观察者,都认为李真杨
      益铭是" 同一战壕的战友" 。在初期,这种判断并没有任何失当之处,但后来情
      势变化了。杨益铭后来发现,在河北的权力结构里,他与李真几乎无法形成竞争
      格局。李真也并未将杨益铭视为对手,但后来双方仍然关系交恶。杨益铭的起诉
      书里所呈叙的是,河北下面官员为着保位置,托请杨益铭将10万元送给李真,李
      真拒绝,而杨益铭自己便收下了。
      
          当然对此还有另一种说法。1997年石家庄市所辖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当时
      任新乐市委副书记的马某、副市长李某想要趁这个机会晋升。他们两人通过新乐
      市一个安全设备有限公司的经理张发帮忙活动。张某又找到深圳市一个房地产开
      发公司董事长林某,联系到了杨益铭,送给他20万元。
      
          1997年12月初,领导班子换届后,马某和李某心急如焚,因为他们感觉到"
      没什么动静" 。俩人又送了杨益铭四块手表。结果他们听到的答复是,马某不能
      留在新乐任书记。这一次马某和张发将10万元直接送给杨益铭,让他将这些钱送
      给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因为他们知道李真的名声。杨益铭将10万元送给李真,却
      被李真拒绝了。在法庭上,周国均说:" 杨益铭被问及为什么将10万元占为己有?
      "
      
          杨回答说:" 以李真的胃口而言,根本看不上这10万元钱。"
      
          后来杨发现李的升迁速度远甚于他,逐渐由过去的走动频繁而变得相对疏远。
      对下面官员所托请转送贿赂,自己独享并不代劳帮忙。
      
          ·他不给李真一点面子
      
          1997年李真当上了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后威风八面,在石家庄乃至河北省成了
      呼风唤雨的人物。在河北省可能提起一个副省长、副书记你的印象也许不深,可
      在政界一提起李真却是人人皆知。这一年在华北某军任团长的郑中转业回到了河
      北,他被安排到石家庄财税局任副局长。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他还有些不适应,当
      他听了有关李真的种种传言以后,开始他不敢相信,他认为这么一个小小的秘书,
      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能量,火箭式地升为国税局长,而且架子很大人很狂,他最不
      信这个。在他转业回来的一天晚上,财税局的领导在石门大酒店为他接风洗尘,
      不巧李真和张二辰也在同一酒店吃饭,局长不敢怠慢,紧忙着给李真去敬酒。过
      了一会儿,李真过来回敬,人们忙站起来向李真迎酒,唯独这位副局长郑中没有
      站起来,他就不买李真的帐,也不向李真敬酒。李真当即说:他是什么人?干什
      么的?为什么不站起来?有的人有眼不识泰山,敬酒不吃吃罚酒,你知道吗?别
      人马上介绍说:这就是河北第一大秘李真,他是大名鼎鼎的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啊!
      你刚转业回来还不认识他。人们赶忙向李真介绍说:李局长,这是刚从部队转业
      来的我们财税局副局长郑中。郑中说:你就是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对不起我
      不认识你,不知道李真是何许人,也没有听说过你,所以我就没站起来。抛开了
      社会上的行政角色,谁也不比谁差多少,谁也不比谁高人一头,何况现在是八小
      时以外,我们就更不应该有身份的尊卑之分了,所以你也别见怪。李真便气坏了。
      当即酒也不喝了,把酒杯摔在了地上,愤愤地走了。到家就给石家庄的一个领导
      打电话,让把这个转业干部的副局长职务给撤了。这名转业干部得知闯下大祸,
      便赶紧带上礼物,先后两次到李真家去赔礼道歉,这才平息了事态,保住了差点
      儿丢掉的副局长职位。
      
        --------
        寒烟翠阁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