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秘书政治:李真曾驾起政坛"两套车"
      
          程维高进京只带李真一人
      
          李真引起人们的关注,基本上是从进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开始的。八十年代
      末期,李真从北京进入石家庄工作,担任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的干部,随后担任
      宋叔华副省长的秘书,当时,河北省政府的第一把手是程维高。
      
          河北一资深记者分析家说,李真曾帮助程维高做了很多事情:李真曾是程维
      高的大管家,李的政治手腕是非常高超的。很多报导说,程维高在数年得以巩固
      他的权力,很多方面都是利用李真的政治手腕来获得的。
      
          程维高" 六四" 后上调河北时,坐上省委书记以后,从河北省进北京,从河
      北省只带了一个干部,那就是李真。
      
          李真为程维高立下过汗马功劳*
      
          李真在几个重大政治战役上,都给程维高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给自己赢得了
      政治上的名声。
      
          首先就是和前省委书记邢崇智的冲突。1992年的时候,邢崇智突然被踢出权
      力中心。邢崇智在人事安排等问题上和程维高发生过激烈的冲突。所谓邢崇智的
      失势,被看成是程维高在高层权力斗争当中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程维高主政后,在政治上打了几个主要战役都大获全胜,而背后都有李真参
      与出谋划策。这几个战役包括:同邢崇智以及刘善祥旧省委一派的矛盾、同省委
      组织部陈部长的矛盾、同省委栗秘书长的斗争、还有同河北省一些老干部子女的
      矛盾。可以说,李真帮程维高稳固江山和地位,立下过汗马功劳。
      
          程维高借李真巩固统治*
      
          不过,程维高同李真的关系,同毛泽东王洪文的关系,以及邓小平同王兆国
      的关系,是不一样的。程维高同李真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程维高重用李真,
      不仅仅是因为李真的才干,更是要借重李真家庭很深的政治渊源和他本人在上面
      广泛的人脉关系。
      
          李真1962年出生在张家口,义父是中共平西老抗日军政干部杨书记。杨书记
      是很资深的干部,一直到文革,都没有受到多大冲击。李真也是文革后的新三级
      大学生,上大学是在河北师范大学张家口地区分校物理专业,1981年毕业。他是
      在大学毕业后入党的。
      
          由于家庭的原因,李真在北京的好友当中有许多所谓" 太子党" 成员。这对
      他日后的仕途发展,不能说没有正面影响.
      
          在仕途上,对李真帮助最大的,除了程维高,应该是义父杨书记和中央某副
      总理级老领导,该老领导长期主管中国经济工作,他和李真的义父杨书记是老战
      友,他们曾一起在平西的察哈尔地区打过游击,又和李真的父亲一起在察哈尔工
      作过。他们对李真知根知底,把漂泊在北京的一般干部的李真介绍到河北省政府
      去工作,担任省政府办公厅的秘书。
      
          李真颇具政治魄力和远见
      
          李真在政治上的魄力和远见,使得他在程维高权力巩固之后,政治行情不断
      看涨。他虽然也属于" 高干子弟" ,从张家口干部子弟学校毕业,但他没有象很
      多其他高干子弟那样进入清华、北大和哈尔滨军工学院,而是考到了塞北的柴沟
      堡师范学校。八十年代末,很多高干子弟下海经商,比如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和
      某老干部儿子薄熙成。但李真却从北京到了石家庄河北省政府去从政。
      
          1990年,李真通过他父亲在北京担任领导工作的老领导,调到了河北省,担
      任河北省政府的秘书。这个时候,程维高还没有调到河北省。
      
          现在看起来,李真离开北京到河北省工作,显然是非常有远见的一步棋。至
      于李真跟程维高在河北后的表现,有目共睹。
      
          李真和程维高有" 瑜亮" 情结
      
          长期关注河北领导层的某记者说,外面所提到的所谓程维高和李真之间的矛
      盾,所谓" 瑜亮" 情结,实际上是对李真能力的肯定。因为,从职务上来说,李
      真只是一个厅局级干部,而程维高已经是国家的正部级领导、中央委员了。这种
      所谓的" 瑜亮" 情结,主要是指实际权力运作
      
          " 瑜亮" 情结主要是指实际权力上,李真对程维高巩固权力起了极为关键的
      作用,几个重大政治战役都是在他直接操作下进行的。他的本事也是显而易见的,
      也正是在这个对比上,人们觉得李真同程维高相比,在政治手腕上、魄力上,程
      维高的能力都没有充份显现出来。"
      
          程维高和李真之间的矛盾
      
          对程维高构成的最大挑战,当然是李真。李真非常有头脑,又得到程的赏识,
      处在非常有利的地位,既国税局局长又是省委办公厅主任。程当然会遇到挑战。
      但关于两人曾有你死我活的斗争,这完全是被夸大的。
      
          有人认为,在中国的政治下,更多的是妥协,而不是冲突。李真是非常谨慎
      的人,他对自己位置的提升,一向非常谨慎。就在他当省委办公厅主任、国税局
      局长后,还一直不是省委成员,甚至还不是省委候补委员。这在省委中是非常少
      见的。
      
          李真上升权力顶峰曾只是时间问题
      
          长期观察河北政情的记者指出,李真若当时别那么太贪婪,别那么太狂妄的
      话,无论发生什么,只要程维高还在位,李真的仕途必然看好,他上升到权力最
      高峰,只是时间的问题。
      
          1995年初,程维高调整秦皇岛、保定两市的领导班子,这两个市的书记市长
      分别有一个空缺,李真他被推荐到省常委会上,当即遭到了否决,理由是他任副
      厅的时间太短,不够任职条件,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他没有在基层市县任职工作过,
      一下安排到市里任书记、市长怕难以胜任。所以,此项动议被否决。
      
          一计不行,又生一计,河南省缺一个常务副省长,他当秘书的领导程维高是
      从河南省过来的,又将他推荐给了当地组织部门,经考察后形成了两种意见:一
      种是他任职时间过短,提拔越级,不够任职年限,另一种是:认为他有实绩,可
      破格提拔重用。最后的结论是:李真还太年轻,缺乏磨练,继续观察,暂不予省
      外安排。出省和在本省下市任职的路都堵死了。
      
          通过这两件事,程维高认为,李真在河北形成的势力越大,反对的声音也就
      越多,脱身于河北的" 块" ,进入国税局的" 条" ,是最灵巧的腾挪。接下来,
      李真最现实的位置追求当然是" 正厅" 。从结果来看,李真是在税务系统解决了
      自己的" 正厅" 级别,但当时还有一种选择是,回河北省去到保定市解决" 正厅
      " 级别。
      
          1994年底省国税、地税刚分家,局长已经就位,无空位可安排,只有去当副
      职了。于是李真被推荐到省常委会,拟任省国税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结果又
      遭到了强烈阻击,这次省委书记程维高发火了:上次我推荐他拟任保定市委书记
      或者秦皇岛市市长,你们认为他在副厅的职位上任职时间过短不通过,这次只是
      一个平调,你们又说三道四,为什么我提拔一个人就这么难?李真同志的工作能
      力强,敢做敢为,为人豪情仗义,年轻能干,对这种创新开拓型干部,应该破格
      使用。难道我连我自己的秘书都不了解吗!不能安排他,我还能安排干部、领导
      别人吗?今天大家先讨论议一下,最后再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最后李真以6 :
      5 微弱的优势获得通过。
      
          1995年5 月他调任河北省国税局副局长兼党组副书记。看上去是一个平调,
      这期间用作的意义很大。李真脱离开河北的" 块" ,而垂直对国家税务总局了。
      李真到省国税局任职后,省委一位老领导注意到李真到了河北省国税局任副局长
      后,他的河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的位置仍然被保留着。这种" 两兼" 身份,当时
      的组织部长也认为并不合规矩。过去的惯例是,副主任一级官员被免职,是要经
      过常委会的,但由于人事大权上收省委,这一款被取消了,也即这一级别免职不
      须经过讨论,因此李真的副主任之位" 也就无人过问" ,一直被保留下来。
      
          吴庆五后来说:" 李真跟我讲,他被推成河北省、国家税务总局的' 双料'
      后备干部都是他自己运作的。为了保证上面考察他时能成功,他给下面一个个人
      做工作。" 李真真正的势力基础在河北省,但整个河北省的权力系统对他的所作
      所为都十分厌恶。在这种环境里,他选择脱身而去自然是" 理性" 选择。但相对
      " 精彩" 的是,他运作保留了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之位,这一位置使他转身变得非
      常容易,进可以回到河北省,退可以留在税务系统发展。这一分析未必完全是推
      测,就在李真任国税局副局长后期,也即他可能升任正局长之前,关于他的职务
      问题又可能有新的变数。当时河北省可以参与人事决策的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
      访时说,"(当时) 有动议将李真从税务系统调回,任保定市委书记。" 如果这一
      动议能够成功,最关键的前提就是李真仍有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之位,而这已被李
      真事先所" 安排" 。当然后来李真回河北的动议,因其推动者位置也将不保,随
      之灰飞烟灭。从另一层面看,李真保留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之位,也多少可以使之
      发挥其" 罕见" 的权力运作" 智慧" 。
      
          从另一层面看,李真保留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之位,也多少可以使之发挥其"
      罕见" 的权力运作" 智慧" 。李真成了两栖干部。一年多后他接任局长,原局长
      改为书记,1998年初李真担任国税局长兼党组书记,升到了个人权力顶峰,成为
      河北省权倾一时的人物,是全国最年轻的正厅级国税局局长。
      
          后来李真通过个人在国税工作的实绩和能力,以及自己在权利上的运作,他
      又成为全国国税系统和河北省的省部级双料后备干部,为自己理想成为政府阁员
      副总理和一任封疆大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他任国税局长后,大胆改革、工作出色,嬴得上级领导的关注。1997年他曾
      作为河南省省常务副省长,省长人选被推荐到中央,2000年3 月双规前,他曾纳
      入中组部视野,作为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的重点人选,作为两个重点考察对象之一,
      后来有两个人到国家税务总局任副局长,而他由于经济问题被追查未果。
      
        --------
        寒烟翠阁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