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吴两秘书交友,李真讲的邢崇智时代河北的许多内幕是?
      
          1992年春天,李真向吴介绍了河北的许多内幕:省委邢崇智书记过去在北京
      工作过,他工作虽然很认真刻苦、肯干,但是文化较低、没学历,又没什么大的
      迫力,在河北省的成绩平平;政协某主席是个书生,文章写得好,但就是魄力和
      胆略较小;省委某副书记也是从北京来的,有点背景,个人能力也不错;纪委刘
      书记这个人在张家口我就认识他,我对他太了解了,他是又臭又硬,工作过于认
      真负责,思想守旧和正统,不合时宜,他提出了要刹住目前的吃喝风,现在的社
      会风气他能刹住吗?光靠他个人能行吗?他未免也太理想化了,今后要防着他点
      ;王省长有能力,工作方式灵活,但是他喜欢女人,他有一个小情人就安排到了
      某电视台主持新闻,经常露面。宋叔华省长抓工业很有一套,全省的财政收入,
      主要靠国有工业企业上缴的;王幼辉副省长是民主人士,口碑特好又有魄力;叶
      连松省长这个人比较老实听话,是某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很有才华,抓经济是
      行家里手,但爱人提早去了,现在他又找一个媳妇小他近二十岁,曾是他的女秘
      书,他们的小孩现在才上省直幼儿园呢……。
      
          在吴庆五看来,李真年轻、有头脑,见过世面,反应敏捷,对问题的看法能
      透木三分,有独到之处,是个难得的秘书人才。李真一面和吴庆五套着近乎,一
      面揣摩着吴庆五的心理,凭借着吴庆五对自己有好感的热乎劲儿,李真不断地编
      造着红色历史和特殊背景,在吴大秘面前展示着自己。李真拿出他义父和中央有
      关领导的合影来给吴庆五看,一下子把吴庆五给震住了。吴庆五万万没有想到,
      李真这个年轻有为的小秘书还有如此特殊的背景,和中央高层领导还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他心里对李真又有了新的感受和评价,即由欣赏而转入一种无缘无故
      的信任。李真当然也能感受到吴庆五的心理变化,他也善于抓住一切机会,不失
      时机地往自己的脸上贴金。他向吴庆五介绍个人历史时说,几年前他从中国人民
      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被分配到中央办公厅,他在河北给副省长当秘书,是下
      来挂职锻炼的,过几年期限届满他仍要回北京工作,目前他的人事关系和个人档
      案都还留在中央办公厅……。李真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居然
      把吴庆五连蒙带哄骗得服服帖帖。
      
          吴对李真讲的深信不疑,从此李真赢得了吴的极大信任,私下两个人称兄道
      弟,关系极为密切。为进一步讨好和拉拢吴庆五,李真还把自己的铁杆朋友--东
      方租赁公司河北办事处(以下简称东租冀办)主任张铁梦介绍给吴庆五。张铁梦
      掌管的国有资产就如同他自家的金库,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吴庆五到河北后,不
      时到北京办些私事,求人请客和送礼品都需要花钱。他虽然贵为秘书,但严格的
      财务制度,使得有些花销难能以公款支付报销。他刚刚来到河北,人生地不熟,
      没有朋友和老板的支持,为解决这个问题,他绞尽了脑汁,想得头疼,张铁梦的
      出现给他解了围。初识张铁梦后不久,张就豪爽地对吴庆五说:" 今后有什么费
      用处理不了的,尽管给我说,咱们这儿好办。" 李真也在旁边煽动说:" 铁梦是
      自己人,你不要客气和有什么顾虑。" 见李真对自己如此关照,吴庆五的内心对
      李真顿生感激之情,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知遇之情。说归说,但当吴庆五初次
      拿着一笔进京办事的费用要张铁梦给处理时,心里还真是有些忐忑不安和难为情,
      但张铁梦却不以为然,每次都很热情、爽快、客气。几次交往,吴庆五的心里也
      渐渐平坦了下来,在金钱的作用下,两人的关系也慢慢紧密了起来。时间还不到
      一年,在李真的一手操纵下,在张铁梦的金钱链条连接下,吴庆五、李真、张铁
      梦三人的同盟关系逐渐建立起来。
      
          当吴庆五把自己愿下海经商的想法告诉李真时,立即得到了李真的积极响应
      和大力支持。在李真看来,吴庆五下海,无疑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升迁的绝好机
      会,凭着他的直觉和同吴庆五的交往培植的感情,他相信吴庆五退位之前,肯定
      会将他推荐给有关领导,而吴庆五的位置又是他窃视已久的,但他没想到,这个
      机会和位置来得这么快,以致使他有点措手不及。李真得知吴庆五下海经商的想
      法后曾欣喜若狂地说:" 你在商界为了挣钱,我在官场为了当官,你在商界需要
      权力支持,我在官场需要经济支持,我支持你经商,你支持我从政,我的官越坐
      越大,你的钱越挣越多。" 李真的想法也得到吴庆五的赞同,在吴庆五看来,李
      真熟知官场之道,是个难得的从政人才,自己退出政界,既可以给李真腾出位子,
      创造个人发展的机会,自己也好下海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因此,下海之前,他
      和李真、张铁梦制定了一个共同奋斗目标:他在商界、李真在政界、张铁梦在国
      有企业,各有优势,优势互补,官商结合,共图大业。
      
          转眼到了1992年初,吴庆五不听省长程维高的规劝,决意要弃政从商,省长
      和他作了最后一次谈话,省长对他说:你都当上副厅级干部了,我对你能办到都
      办了,你还要走,是我一手将你提拨起来的,你跟了我八年了,那一点得罪你啦,
      你说说,你还缺什么了?搞政治是需要资本的,你下海挣钱,我同意,再说用你
      的钱,我也放心。我是不赞成你下海的。吴说:你对我的情,我是不会忘记的,
      特别是在我困难的时候,你提拔任用我,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但从长远看,
      我的性格不适合从政,政治斗争太残酷,我不想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我的特
      长是经商,经过长期的考虑,我去向已定,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程维高说:
      好,那就由你去把,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得给我推荐一个秘书来接替你。吴说:
      我推荐李真。省长说:不行,这人不行,省政府办公厅的一些人对他意见很大,
      说这个人有点狂,盛气凌人,不用这样的人,应该用一个稳重的、传统式的人。
      吴坚持说:不,就是李真,他替我当你的秘书,有多方面的理由:第一他是河北
      人,是地头蛇,我们虽然比他的位置高,但是外来户,得罪了他这样的人物不行,
      何况强龙都压不住地头蛇呢;二是他在北京上面有人,朝廷有人好做官嘛,他在
      北京据说有一个高干义父,李真和中央高干的秘书、子女们混得很熟;三是现在
      省委、省政府个别人的观点和意见不一致,为了工作争斗的特别激烈,需要李真
      这样的人出来打头阵,这是政治的需要,不是你是否需要他这样的秘书,而是只
      有他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刻适合担当此重任。省长听了后沉默良久,说:等我再考
      虑一下,我向孙省长了解一下有关他的情况后再作定夺。那好吧!吴庆五说。
      
          吴将这个信息马上传递给李真,李真找到了自己效力的副省长说:宋省长,
      你这届就要退到政协去了,你对我很好,我年龄尚小,想留在省政府里,不想去
      政协,你能否把我推荐的给程省长。宋省长说:那倒可以,但当省长的秘书,不
      比在我这儿,伴君如伴虎啊!你一定好好改变一下你过去的作派,为人处事要热
      情,尊重领导和同志,虚心学习,不能太张狂,对比自己职务低、或者差不多甚
      至地位比自己略高的人,要尊重,不能呼来喝去,叫人" 老王" 、" 老张" ,注
      意个人的影响,也许你的成功是在当秘书,也许失败也会在秘书的岗位上。如果
      你今后改掉自己的那些缺点,你将前途无量。否则,后果难测。
      
          1992年夏季,便开始了下海前的准备工作,这年的6 月30日,他首先办理了
      去香港的定居手续。这时,观察他已久并在商海沉浮多年的张铁梦,从多方原因
      和长远利益考虑,劝他不要下海经商,因为商海险象丛生,闹不好会人财两空。
      但此时的吴庆五业已铁了心,决心要走经商之路。1993年8 月17日,吴庆五正式
      向河北省人民政府递交了辞职报告。
      
          吴庆五下海,当时还是河北省的第一例。吴下海时的身份,不仅是秘书,同
      时也是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由南而北的市场经济风潮,无论在当时还是现
      在的河北,一般人更看重的是位置的保险性,吴庆五的副厅位置足够令人羡慕了。
      即使在免去吴庆五的省委常委会上,吴庆五离开的理由不是下海而是另有安排,
      吴庆五下海,后来自己解释的理由是,对官场的厌倦。不过,在他的言词中,多
      少也有一些对他所服务的领导的不满。吴庆五说:" 早在河南省政府工作时就有
      离开官场的愿望。" 离开官场时,吴自述" 做秘书这么多年,由于能力、水平限
      制,没做好" 。吴庆五的这段自述强调的是:"(下海前) 从政十几年,扪心自问,
      没做亏心事。" " 能力与水平限制" 就未必完全是自谦。在此之前,他已推荐李
      真接替了自己的秘书一职,满足了李真窃视已久的欲望。
      
          李真要当省长的秘书,同样遇到了来自省委其他一些人的阻力,纪委刘书记
      向省长进言说:李真这样的人不适合做省长的秘书,我在张家口就了解他,他是
      聪明过度,诚实不够。过了不久省长力排众议,果断地录取李真为秘书。
      
        --------
        寒烟翠阁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