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悲剧
      
          我想,一个人,你或许可以不煞费心机地为青年时期筹划,或许可以不煞费心
      机地为中年时期筹划。因为你不用担心收入问题,而且也还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影响
      你的命运,比如婚姻、生育、工作调动、甚至各种突发事件等等,让你计划赶不上
      变化。
      
          但是,你一定要为你的老年筹划,因为老年不仅漫长,而且一直是丧失期,因
      此,筹划得越早越好!在今天,人口老龄化所裹胁而来的问题在中国已初露端倪,
      老年贫困、老年歧视、老年被欺诈现象、代际鸿沟、老年医疗难题……一系列有关
      老年人的难题使我们每个人都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的保障机制,而在中国的城市中,80%
      的家庭都已经是独生子女家庭了。对于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家庭养老
      的可能性就更渺茫了。我们差不多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绝大多数人由于文革而中
      断了学业。在磨难中成长的这一代人中,在整个社会的竞争中,原本就处于弱势,
      很少有人能积累下雄厚的经济基础,现在我们的身体还健康,精力也还充沛,可是
      十年、二十年以后呢?我们将怎样去面对所有这些老年难题?
      
          我想,如何养老,可能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最重要的,是我们进入老年之后,
      不会因失去健康而贫穷,不会因失去伴侣而孤独,不会因子女远走高飞而无人照料,
      不会因年老而被恐惧所折磨……由传统道德理念派生出来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理论,曾让中国历朝历代的老年人承袭同一种养老模式,也使无数老年人把他
      们晚年的幸福寄托在"子女是否孝顺"这个偶然因素上。而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养老模式越来越显露出它的弊端。许许多多的老年人,正用他们自身的悲剧否
      定了这种养老模式。
      
          我琢磨着,马克思如果活着,凭他老人家对社会的洞查力,肯定会赞同社会化
      养老这种方式的。因为我已经决定在某个老年公寓里等着向他汇报了。哪怕我真的
      不长眼地活了100 多岁,也不用担心像张爱玲那样死了多日还无人所知( 她是我最
      欣赏的女作家。人家名人都免不了这种下场,何况我这小老百姓?) 。
      
          我们晚年的幸福,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关爱。其实,
      社会化养老是一种更为先进、更为人道、也更为自主的养老模式。老一代人,用他
      们的青春为今天的社会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后一代人动用社会资源,建立一整套科
      学而有效的老年保障体系,是一个社会快速发展与和谐运行的重要体现。为了让老
      年人安全幸福地度过他们的晚年,社会应该为老年人提供专门的医疗体系、娱乐体
      系、教育体系、住宿体系、生活用品供应体系、心理咨询体系……使老年这个弱势
      群体能够得到有效地保障。
      
          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能走出悲剧的宿命。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