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据说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一万七千多所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这可不是个小数。
      而且,现在老年大学的专业设置都非常适合老年人对知识的需求。因为我们反正也
      不需要什么文凭,就是想学一些实用的知识。老年大学一般都针对老年人的学习特
      点,专业设置非常实用,就是为了让老人们通过学习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据说一些卫生保健专业招生时,都排起了报名的长龙。旅游地理、声乐、电子
      琴等专业也相当火爆。投资与理财专业招生也受到不少老年人的青睐,因为不少老
      同志生活水平提高了,手里有钱了,离退休后时、空间活动范围加大了,生活上没
      有后顾之忧了,于是,炒股就成了他们最实惠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乐趣。有的地
      方,因为老年大学办得很受老年人欢迎,甚至很多老年人都报不上名,为此有的老
      年人写信给有关部门,要求解决他们的课堂。
      
          有一位老同志好不容易报上名,可因为教室有限,经常要换教室,上一个课,
      总要搬来搬去,于是他说:"我年轻时投身抗日,跟日本鬼子打游击。现在我老了,
      上老年大学还要打游击。今天上这儿,明天上那儿,这游击还打得完打不完?”
      
          ——即使“打游击”,这老年大学也得上!
      
          有一位老人在老年大学已经学了十几年了,老年的学习生活已经成为她的生活
      方式,她在这里学习,有的专业她还当教师。她说:只要走得动,她就一直要学下
      去。
      
          在山西,还有一位坐火车上学的丁敏老人,她已经75岁了,她五年如一日地乘
      坐太原到榆次的火车,到太原市老年大学上课。
      
          1998年初,70岁的丁敏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太原市老年大学报名学习绘画和唱歌。
      从此,她每逢周一、周四早晨6 点15分准时从家里起身,乘火车到太原火车站再转
      乘公共汽车到老年大学,中午不回家。她说:“来一次不容易,要充分把时间利用
      起来,多学一些,够回去练才行。”
      
          丁老一生从事会计工作,退休后还又干了几年。也许是职业使然,丁老确实很
      会“算计”,这一点表现在她对时间的利用上。她说她的时间不够用,在家练习画
      画时,还捎带看看或听电视《老年课堂》和有关卫生保健的节目;做饭时还背歌谱、
      歌词;晨练时一边唱歌一边散步;晨练完在回家路上顺便买上菜。
      
          丁老的老伴前几年过世,她一人住着100 多平方米的房子,她在水泥地板上用
      粉笔写满了她喜爱的诗词,无论到哪个房间,都能随时读诗,驱除了杂念和烦恼。
      在用过的日历、台历上,每一页都标满了汉语拼音。丁老说她小时候没有学过汉语
      拼音,现在查字典不方便,要设法补上这一课。老人笑着说:“小孙女写了一篇作
      文,题为《奶奶的日历本》,还获了奖呢!”
      
          学了音乐课后,她能识简谱了,就又买了二胡和二胡演奏的书籍,经过一年的
      琢磨和练习,竟也能拉上几曲。她最喜欢拉的曲子是《真的好想你》,当她思念亲
      人,想念朋友的时候,拉这首曲子可以渲泄自己的情感。当亲人团聚,孩子们来看
      她时,也拉这首曲子表达她的一腔真情。
      
          还有一位老人,在报纸上撰文,写他当上"家庭医生"的经历。他开始时在济
      南老年大学学习“中老年保健”、“楷隶”、“行草”书法专业。后来偶然插班听
      了一次按摩保健课,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于是从此爱上了按摩保健,近四年的学
      习,还真学到了不少养生知识,自己得益不说,还成了全家的保健大夫。家里人有
      个头痛脑热,感冒什么的,他都能给治一下。他的老伴因患“风心痛”做了“换瓣
      术”,体质较弱,一不注意就因感冒引起发烧,肺部炎症而咳嗽,每次都要输液治
      疗七天左右,不仅药费开销大,也影响子女工作和全家人休息。他掌握了按摩保健
      基本技能后,坚持每天给老伴按摩一次,采取按、揉、推、拿等手法,重点是增强
      抵抗力,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主要穴位是风府、风池、大椎、合谷、太阳等,
      加上捏脊,取得了明显效果,四年来老伴儿再没有输液,打针,体重也增加了。
      
          还有一位刘老先生,本来是给孙子报名学绘画的,孙子学习的事儿是大事儿,
      他千方百计找了一个很正规的绘画班。报名时,他忽发奇想:我也可以学呀!反正
      闲着也是闲着,还可以顺便督促孙子学习。于是也报了名,就与孙子坐在同一个课
      堂上,成了同学!这祖孙俩互帮互学,都学会了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在不断切磋的
      过程中,这一老一小还上瘾了,于是这祖孙俩开始到名山大川去采风,家乡附近的
      景点都被他们走遍了,而且成果颇丰,孙子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绘画之外的
      知识。
      
          据《老人天地》载,在南京有一对夫妇,老先生81岁,老伴儿75岁,两人本来
      都读过大学,英语也很熟练,离休后,又一起到金陵老年大学学日语、世界语、法
      语和德语,两人边学边交流。而且从1982年开始,两人竟然骑自行车周游全国,南
      到海南的“鹿回头,北到黑龙江的“北极村”,西到戈壁滩的“千里雪”,东到黄
      海之滨的“无名岛”。沿途还救了6 个人,义务为群众治病近万人次( 因为老太太
      过去是大夫) 。沿途他们经常会碰到各国来旅游的人们,经常义务为老外当导游,
      一会儿用英语,一会儿用日语,有时还用法语和德语,不少老外为此与他们同路旅
      游。
      
          后来他们走不动了,就又回到老年大学,重新坐到了课堂上。他们已经骑车周
      游了中国,下一个目标是周游世界。学习多种语言就是为周游世界作准备。
      
          看了这则报道,我真羡慕他们,这才是神仙眷侣!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