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什么叫补?这是所有人都应该最清楚的一点:不是谁都需要往身体里填加点儿
      什么的,对于这一点,罗国纲的解释最为准确:" 补者,济其虚也。" 反过来说,
      即" 不虚无补" 。所有药物,加之于一个不需要补的正常人身上,相反倒会把正常
      人的平衡搞乱。
      
          进补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中医有一句名言,说得最好:"六腑以通为补",就
      是气血通畅,或者说是脏腑气血通畅,就是最好的"补"了。
      
          就算你真"虚",也有阳虚、阴虚、气虚、血虚、气血双虚、津枯、脾虚、肾
      虚、肾阳虚、肾阴虚、胃阳虚、胃阴虚、卫气虚、心气虚等等之分。若阳虚者服补
      阴药,反而会有副作用。反过来说,每一种补方补药,都有它的适应证,不可能治
      疗所有虚证,犹如一身衣服,不可能春夏秋冬都适宜。
      
          进补关键在于吸收。而吸收的好坏则取决于肠胃功能。脾胃被称作人体的后天
      之本,人体胃气旺盛,不断地吸收营养,就能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如果肠胃不好,
      脾胃虚弱,则不但不能有效吸收营养成份,造成人体代谢失调、体内垃圾积聚,危
      害健康。
      
          说到补,有两个问题特别要注意,一个是要防止“无虚而滥补”。一个身体健
      康的人,本来身体不虚,这样不但徒耗药品,而且会扰乱人体脏器的正常生理功能,
      引起疾病。误服补药,往往会出现头昏、口舌生疮、流鼻血等不良反应。
      
          另一方面,还要防止“虚不受补”。这是指体弱者进补后,病痛不减,反而引
      起一系列不良反应。若阴虚者而又必用人参者,宜选用偏于滋阴的西洋参。另一种
      是脾胃虚弱,进补反而助滞。此时应在进补药中辅以健脾理气之品,如陈皮、木香
      之类。
      
          有些补药用得不当,反会导致疾病或使病情加重。如年高体虚者误服蛤蚧、白
      木耳、会使声音嘶哑、咳嗽频作、咯痰不爽;还有人因服用大量人参、黄芪、鹿茸、
      当归,不仅未能扶正补虚,反而助病为虐,以致水气横溢.....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有一句至理明言,他说:“凡欲治疗,先以食
      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药补不如食补”,特别是对于病后肠胃功能虚
      弱的人,更需要通过“食补”补养脏腑功能,以促进消化和全身状况的康复,更为
      稳妥。
      
          有的专家认为,由于很多人爱吃中药,导致我国“中药肾病”患者增多。专家
      提醒:很多中药具有肾毒性,滥用中草药治肾病有可能加重病情,特别是对打着
      “偏方”、“验方”旗号治肾病的江湖医生要警惕。
      
          近几年,因滥服中草药导致肾炎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日趋增多。多年来
      “中药副作用小”的说法使人们对某些中草药的肾毒性缺少足够的认识和重视。90
      年代中期,比利时医生首先发现相当数量的“肥妞”、“胖嫂”在无所顾忌地服用
      减肥中药后发生急性肾衰,由此提出了“中药肾病”概念。
      
          近几年,我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均发现为数不少的“中药肾病”患者,并
      有继续增多的趋势。一些江湖医生为了赚钱,迎合慢性肾脏病患者急于治病的心理,
      打着“偏方”、“验方”的旗号,滥用中草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不仅不能为患者
      解除痛苦,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尿毒症,对此切不可小视。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
      自身的解毒能力已经下降,滥服中药导致的后果就更严重。
      
          我们都知道这孔老夫子生于春秋时代,而且他也不是医生。然而,此公由于知
      识丰富,坚持“三戒”、“四忌”的养生之道,到了老年身体仍很好,据说也活了
      70多岁。若是没有个好身板儿,他也不可能在当时的条件下周游列国,著书立说,
      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他坎坷的一生中,很少与医药打交道,《论
      语》中仅提及一件事:有一次孔子病了,鲁国的执政者季康子亲自送药上门。孔子
      急忙施礼称谢,但又面露难色地说:“丘未达,不敢尝。”意思是说:我对这种药
      的性能不甚了解,不敢轻易吃啊!加以婉言谢绝。由此可见,孔子对服药治病是相
      当谨慎的。面对权势显赫的达官贵人,孔子都敢拒绝。以当时的医学水平,孔子都
      能这样做,确实不容易。
      
          “是药三分毒”。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是通过口服、注射等途径,进入人
      体血液循环,发挥其药理作用,然后通过肝脏解毒,由肾脏排出体外。如果用量过
      大,时间过长,配伍不当,或药不对证,都会破坏肝肾功能,发生毒副反应,医学
      上泛称为“药原性疾病”。
      
          老年人的肝脏,其合成酶的能力和酶的活性均有所下降,对药物的解毒速度减
      慢,而肾脏中的肾小球的滤过率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肝肾功能的低下,会
      导致大量的药毒物质“蓄积”在血液中。加上老年人“血脑屏障”薄弱,进入脑组
      织的药量必然增多,直接损害中枢神经。另外,老年人往往一身数病,同服几种或
      十几种药,配伍不当,也很容易发生毒副反应。如利血平与地高辛合用,可致严重
      的心动过缓;心得安与降糖药合用,可加重低血糖反应。
      
          造成老年人“药原性疾病”增多的原因,还与家属或子女为老人治病心切,迷
      信新药、贵药、进口药和补药,暗示甚至请求医生开“好药”、多开药有关。现在
      有的医生也乐于多开药,开的药多,他拿的提成就多,何乐而不为?至于开的药是
      否有作用,是否会产生毒副作用,他却不管。
      
          什么是“好药”?一般人认为,只要是进口药、贵药,就是好药。这是十分错
      误的观念。真正的好药是能治好病,又没有毒副反应的药。而不是越贵的药就越是
      好药。一种新药的好坏,不仅只看眼前的疗效,还要追踪观察几年、十几年甚至下
      一代。如二硝基酚曾作为“减肥药”而备受青睐,十分抢手,但在用药数年后却出
      现了数以万计的白内障!
      
          老年人由于听力、视力、体力及记忆力衰退,有时会记不住医生对于药物使用
      的嘱咐,停用、漏用、重用、误用药品的现象十分普遍,从而导致“药原性疾病”
      增多。有关的调查表明,对于药物的副作用,老人的敏感度几乎是中年人的两倍,
      因为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减退,解毒排毒能力下降,所以最容易发生药物中毒,
      并促进人体衰老。另外,老年人特别容易患综合性疾病,相应的治疗药物也必然会
      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尤其是长期生病的老人,很容易受药物影响造成某种营养素的
      缺乏。
      
          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0万人因用药不当死亡。而平时不合理用药的人数,
      占用药总人数的11% 至26% !这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人用药是不合理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