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生死之战的前奏曲(2)
      
          分食这块蛋糕的当然也有国产微机,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品牌”,比如
      “北大方正”和“西安海星”。前者宣布“出货第一个月已售3 000 套,明年力争
      国产第三名”。后者自称“在价格上将比方正电脑更具竞争力”。不过,诸如此类
      的电脑在当时都被消费者叫做“杂牌”。事实上,那时候中关村一条街上最兴旺的
      国产微机,既不是  “名牌”也不是“杂牌”,而是“攒机”,也就是从供应商那
      里买来部件,拿着一把螺丝刀坐等客户上门,临时组装,一手交货一手收钱。它完
      全没有质量检查程序,也没有生产许可证,可是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之后便
      长盛不衰,逐渐占有了10% 的市场份额。与其说这是一种市场现象,倒不如说是一
      种社会现象。当时拥有政府颁发微机生产许可证的厂家寥寥无几。不过,这并不重
      要,即使联想这样的公司,在开始时也是“无证生产”的。问题是,中关村的公司
      总数10年以来第一次减少了,因为1995年电脑公司中,死亡的大大多于新生的。根
      据《北京科技报》的一则消息:这一年中关村的公司中有30% 亏损,有50% 只能维
      持与前一年相当的销售收入,只有20% 在盈利。如果考虑这一年的通货膨胀达到18%,
      那么这里面大多数公司的业绩实际上也是负数,所以《北京科技报》的这篇文章题
      目就是《中关村电子街路在何方》。  让公司成名的联想汉卡在这一年停止生产,
      积压在仓库里的最后780 件被降价清理,包括“九型汉卡”和“七型汉卡”,与此
      同时联想微机就像一轮初升的太阳。联想在这一年里生产了105 780 台微机,在国
      产微机中第一次超过“长城”位列全国第一。应当说微机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要比汉卡遇到更多的坎坷,因为中国已经开始了由“暴利时代”向“微利时代”的
      转折。当时人们都说电脑市场是“无利繁荣”,这有点夸张。但是要说电脑业是
      “一群高智慧的人才挣苦力钱”,却是事实。利润还是有的,不过已经越来越低。
      全世界电脑行业的平均毛利率,3 年前还有40% 呢,现在只有20% 。在中关村,8 
      年前卖一台电脑能赚2 万元,现在赚200 元就能给销售人员一个意外惊喜。 
      
          装载奔腾芯片的笔记本电脑首次在中国市场上出现,可惜过于昂贵,无人问津。
      竞争还是在台式机市场中展开的。降价本来只是产品成本降低的折射,现在成了击
      败对手的最有力的武器。康柏显然是最先拿起这件武器的制造商。它在这一年里把
      自己的系列微机降价11%~23% 。联想被一群外商包围着,势单力薄,处处被动,其
      “E 、G 、P 三系列”的价格在1994年10月定下之后,6 个月一直不动。后来不得
      不跟着别人宣布新的价格政策,将全线产品价格下调4.8%~21.5%,可惜还是跟不上
      世界市场的变化。1995年秋天开始的时候,康柏再次宣布将其台式机降价13%~25% 。
      IBM 在两周之内做出反应,把它的系列微机降价20% 。惠普动作稍慢,也在11月1 
      日发布了全球的新价格。外国厂商一个劲地在广告中说自己的电脑“更便宜了”,
      他们显然不知道中国人的习惯一向都是“买涨不买落”,更何况还有一些所谓电脑
      专家在媒体上大声疾呼:“捂住你的钱包,新一轮PC削价战又要开始了。”
      
      
      
          1995年年终,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汉·密尔顿来到北京,在联想集团的六
      层接待室里坐了好几个小时。他最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在中国计算机市场的前10名
      里,还会有一个名叫“联想”的中国品牌?因为他比中国人更明白联想的对手有多
      么强大。
      
          柳传志没有会见汉·密尔顿,他正在香港为了联想举办的圣诞晚会准备演讲稿。
      他的演讲都是自己动手准备,他又不会使用电脑,所以演讲稿总是写在纸上。这一
      天手边没有稿纸,所以顺手拿来几张苹果公司的信笺,把自己的想法密密麻麻地写
      在上面。
      
          圣诞之夜,他给香港的听众讲了自己的创业故事,讲了联想微机多年来经历的
      风风雨雨,讲了自己为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当然也没有忘记感谢政府、银行、媒
      体、上游供应商以及千万用户。听上去一切都很正常,可是他在一年以后公开承认,
      这次圣诞讲话是他最尴尬的一次讲话。因为当时公司正面临极大危机,不得不“两
      线作战”,而“作为上市公司的主席,我既不能提前披露这个事实,更不应该继续
      粉饰太平,蒙蔽股东”。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