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Howdoyoudo?”的邂逅(1)
      
          ——沟通什么话题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一定有一些相同的东西存在。——康
      定斯基
      
          有一种人,我们经常会在有落地大玻璃的咖啡屋里喝下午茶时,在人头攒动的
      国际展览会上,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古董级建筑物里,看到:他,和一群有着各种肤
      色的外国人在一起谈笑风声,一副好不潇洒的样子!
      
          已经到了InternationalLife 的世纪,你还在烦恼:下午3 :55,阳光很好,
      在长安街上碰到了个外国人,很冲动想交个朋友,犹犹豫豫了1 分钟,就在他擦肩
      而过的那一瞬间,你张大了嘴巴却只能吐出两个词“Hi!Goodbye!”然后望着人家
      远去的背影,跟自己后悔地直跺脚。
      
          是什么让你觉得话到嘴边又不知从何说起,鼓起勇气又总还是有一点微妙的距
      离?
      
          也许,在你眼中,外国人并不是和我们一样吃饭睡觉逛大街的人,他们变成了
      一种对象,一种你用来练习某种刚学过的外语工具的对象,亦或者是另一个星球的
      来客。你对他/ 她足够好奇,又有点怕怕。当我初次见到来自欧洲海边小城的Johanna
      时,那是她来中国的第三个礼拜。每次说中文的时候,她的声音小得只能被她尖尖
      的鼻子听见,脸害羞的时候因为皮肤白而显得特别得红。对于她“这是一部很好的
      演员”“我好的很吃”的错误,我会觉得她格外的可爱。
      
          如果把情形反过来,在外国人眼中的你即使说话犯点错误,也许只是增添了你
      的可爱指数。关键是先学会一套有氧心理放松操,用《家有喜事》的深呼吸法则对
      自己默念:世界上大部分人民都爱看足球,世界上大部分人民都知道有个好莱坞…
      …于是,你突然发现,走在身边却似乎有着十万八千里差距的洋佬和你有着一样的
      嗜好。因为,他们也只不过是生活着的人。
      
          生活本身,就有好多说不完的话题。
      
          第一次“Howdoyoudo? ”的邂逅
      
          故事需要一个开始,朋友是一种缘分。当你们俩之间只有三点零三公分的距离
      时……
      
          1 、主动出击
      
          他是个法国男人,他坐在夕阳下的长椅上看书,在半个小时内至少有30个中国
      人走过来对他说:“噢,您在学中文,太好了!我在学英文!我们可以交个朋友,
      平时您教我说英文,我陪您练练中文?”
      
          一次邂逅,同一个意思,30个人有30种不同的说法。如果是你遇到了一个
      外国人,你又会怎么做呢?
      
          命中率最高的属于那种你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圈内人,
      一块方圆之地把你们紧密团结在了一起,当然也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超是学韩语的。当他身边的朋友渐渐都有了自己的语伴,超决定到外国人聚居
      的地方去“守株待兔”。后来,就遇到了景——那种典型的化着淡妆的,一笑就露
      出两个酒窝,精致的韩国女孩。事后想想,当时超还真是大胆又可爱,鼓足勇气跑
      上去跟人家说(中文):“你——好——。”对方有点诧异,微微鞠了一躬(韩国
      人打招呼的方式)。然后他忙指指自己的胸口:“我叫超。”最后,连手势带动作,
      再加上几句三角猫的英文,也没能让对方明白自己想要找她做语伴。据他当时的回
      忆:“我的招数都使尽了,只有等她的反应了。她似乎也看出来我的不安,用韩语
      问了我几句。我才突然记起来,原来我是会说韩语的啊——虽然只是最简单的那几
      句。然后,我们就开始聊起来,她特别惊讶我会说他们的话,随即就蹦出一大堆韩
      语。当然,我一句也听不懂。当时我们沟通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通过手势啊,在
      纸上写啊,彼此慢慢有了一些默契,聊得也算投机。临别的时候,我们约定了一起
      学习的时间。”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超的运气,碰上了一个温柔可人的韩国女生。
      
      
      
          和他相比,Kate显然就比较有她的小主意。一个秋天的下午,棕色头发的Martin,
      开始在Kate的“头顶上”破土动工,隔壁的小李捅了捅Kate,说:“这下可好,搬
      来了个老外。”Kate对这个长得酷似泰迪熊的人物也非常地好奇。于是,她就这么
      “巧”地需要一个电钻在墙上打眼来装好她的相框。看看四周,理所当然只有我们
      的Martin配备有这么先进的工具。第二天,Kate敲响了Martin家的大门:“你好,
      我是你楼下的邻居,看到你在装修房子,想你可能有电钻可以借给我用一下?”
      “没问题,你这么瘦小,一个人应付地来吗?如果你不介意,我来帮你好啦!”最
      后,我们看到热情的Martin到Kate家装了半个小时的相框,喝了一个小时的茶。这
      一招就叫“请君入瓮”。根据你身边外国朋友出没的场合、时间,和他的爱好、习
      惯、或者他手边做的事情,来设计一个巧合的舞台,让他刚好可以doyouafavor ,
      是不是比冲上去直白心情要轻松自然呢?
      
          如果这么不凑巧,你半径5 公里内没有经常可以不期而遇的异“乡”客,那你
      就只好去轧马路。往往会不小心在开往国贸方向的地铁上,王府井的街角处和西单
      的商场里碰到一些外国人。
      
          Amy 就属于那种常常能意外地认识一些各种颜色朋友的人:“我也会跟人家主
      动搭讪。那天特别巧,红灯的时候我旁边站着一个黑人。我看了他一眼,这时他正
      好也看过来。那我就跟他说‘hi’咯,他也跟我说‘hi’,然后我们就聊了一会儿。”
      按她的说法,碰到这种情况,对方如果想跟你继续交谈自然会和你侃下去,如果没
      有这个意思,最好是不要使用蘑菇战术。其实,你不妨根据当时的情况随机问一点
      小问题,比如“你好,你也是来这里shopping吗?”好让话题可以继续下去。
      
          当然,也制造说话的气氛,但是千万注意不要让对方感觉你是在刻意搭讪。所
      以有时问题先行,还是一招比较灵光的方法,比如从对方的衣着、随身携带的饰物,
      也可以是书什么的着手:“对不起,小姐,打扰一下。您的这个手镯很特别,可以
      告诉我是在哪里买的吗?我也想买一个送朋友。”
      
          一般说来,年轻人比较容易打交道,可以平辈相称,大家会有很多共同话题,
      好象流行音乐、影视偶像。当然,你还会不时遇到慈祥得像肯德基伯伯一样的老爷
      爷和他身边的老奶奶。常常就是逛某个名胜古迹时,碰到一帮老人家迎面而来,对
      他们微笑,然后说:“HI,欢迎来中国玩。”但是“跟年长者搭讪也好,平时聊天
      也罢,不要一副太随意的样子,要注意礼貌和应有的尊重。说话的语级,最好用
      “您”“Madame”“Sir ”的级别称呼。”外国朋友如是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