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轻松(1)
      
          在历史上的政治和经济架构中,“闲人”总是被当作潜在的麻烦制造者而极其
      受到憎恶,然而大自然从不憎恶同样闲散的树木、青草、蜗牛、珊瑚,以及空中的
      云彩。
      
          ——《关键路线》,美国发明家巴克明斯特·福勒  (1895-1983 ) 
      
          懒惰的技巧也有高低之分。当然,有最基本的小打小闹的偷懒。对于这类懒惰
      来说,逃   
      
          避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了。它当然也有其价值和魅力,应该给予鼓
      励和培养,因为所有的懒惰(哪怕是这种小打小闹)都是上天的礼物。
      
          而在懒惰级别谱的另一端则是懒惰大师们。他们拥有无上功力,干活儿少到人
      所能达到的极限。这些黑段带级的懒人不仅可以享受无需工作的快乐,而且还可因
      此成就大事,聚敛财富。很快我们就会发现正是这种高级别的懒惰推动了社会的所
      有进步。
      
          不幸的是,未受挑战的传统文化通常认为懒惰会损毁人性。这还是他们的客气
      说法。按照不客气的说法,懒惰就是魔鬼作坊。所以懂得懒惰的高等艺术的人,必
      然要面对反反复复令人麻木的驳斥和说教,其要旨无非就是多劳多得。
      
          “我每天卖力工作16个小时”是贴广告的小工的一句典型夸耀,颇能体现这种
      扭曲无趣的精神。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努力工作,夜以继日本身并没有什么错  ——  只要你不
      介意牺牲个人健康、家庭生活、后半辈子,以及精神成长。而且你还得学会接受自
      己的一种“小成就”——  困到鼾声雷动。从这个方面来说,努力工作有它一定的
      优点和好处。 
      
          但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足以让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们像受过训的熊一样围着你团
      团转,你就需要用新的数学公式来替换“16小时工作制”的思维公式。那种1 加1 
      加1 加1 的单调的累加工作方式就像是用数数来结束数学教育一样荒诞。
      
          首先,我承认如果你在一小时之内完成一件事,你可以在两小时之内完成两件
      类似的事情。如果你只要至多完成16件事,那么这无疑是一个适用的,正确的,不
      用动脑筋的公式。但如果你的目标是一百万件类似的事情呢?你就需要一个新的数
      学公式了。
      
          这个新的公式源自一条纯粹、简单而典雅的真理——  成功与努力工作成反比。
      这就意味着,努力越少,成功就越大。越接近什么努力都没有的境界,成功就越趋
      近无穷无尽。 
      
          根据这条真理,自然就可推论出努力工作会妨碍成功。一个明显证据就是世上
      充斥着努力工作的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然而成功者寥寥无几。但是为着
      某种虚假的原因,人们仍然一门心思地相信努力工作会带来成功。事实上,惟一与
      努力成正比的是疲劳。
      
          本章将教你学会接受以轻松为目标的懒惰,也即无为而无不为的能力。
      
          努力工作的金钱价值
      
          我们将看到,工作对我们没有金钱上的任何意义。如果我们想了解努力工作和
      金钱之间的真正关系,我们会发现,工作越苦越累,报酬就越少。越不需要努力,
      以金钱来衡量的成功就越大。如果人们的报酬是以完成工作所需的辛苦劳动量来计
      量的话,干体力活儿的就会成为社会中最成功的一群人了。显然他们不是。
      
      
      
          举个最基本的例子,假如没有动脑筋产生的发明或设备,一个人仅靠蛮力来产
      电,他这辈子所产出的全部电力大概只能赚4.3 美元。
      
          对于一直在用心阅读本书的读者来说,结论早已显而易见:我们必须开动脑筋
      来减少并最终完全避免工作,不然就只有屈尊降驾去劳动。活儿干得越多,报酬就
      拿得越少,这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的重大突破
      
          几十年前,我和几个朋友打算把一个破败的地方装修成一个时尚的图像设计室。
      
          然而,即将被装修成镶木的地板中央,却躺着一个丑陋不堪的黑色保险箱。箱
      子大约有6 英尺长,3 英尺宽,3 英尺高。很明显,在开始装修之前,我们得先将
      这个发锈的丑箱子搬出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