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自身权益遭报复两名中国学生被遣返
      
          中国某新闻媒体2003年4 月16日报道说,日本关东地区拥有226 家中小企业会
      员的“东日本中  小企  业经友会事业协同组合”,因在接受外国人研修生事业上
      管理混乱、滥用制度,被东京入境  管理局处以今后三年内不准接收外国人研修生
      的处分。 4月11日,东京入境管理局到该组合的事务局本部进行了调查,对约700 
      名从事与在留资格不  符工作的研修生实施了归国指导。作为中小企业组合出现如
      此大规模的违法行为,在日本还  是首次,而几百名研修生集体归国也是前所未闻。   
      据了解,“东日本中小企业经友会事业协同组合”是于1991年12月以接受外国人研
      修生  及提供教育信息起家的。据该组合事务局本部的竹内先生介绍,他们接受的
      外国人研修生主  要来自中国上海、青岛、大连、内蒙古等地。    日本东京入
      境管理局从今年1 月起至3 月为止开始对接收研修生的会社进行调查,发现由  该
      组合派遣的研修生在其下属的中小企业里遭受到肆意榨取,研修生十几人住一个房
      间,工  作要加班加点,一个月只能拿到几万日元的补助金。  日本的“入境管理
      法”明确规定,禁止接收单纯劳动力,但一些中小企业中却把非法滞留者  和研修
      生当成了单纯劳动力,让他们支撑着日本经济的底层。东京入境管理局对该组合约
      13 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有半数以上的企业违反研修生接收制度,甚至在组合
      提出的“研  修计划”里,竟然有向已倒闭破产的企业派遣研修生的计划。  另外,
      东京入境管理局还对该组合近三年以来接受的700 名研修生做了归国指导,对其中
      约1 40人的在留期间延长及技能实习生的资格更新不予批准,对70多名在留期间已
      经过期的研修  生全部强制收容。  另据中国《环球时报》2001年3 月16日报道,
      关于两名中国留日学生于2 月14日被校方强制遣  送回国的消息在当地华人中被炒
      得沸沸扬扬。这两名留学生来自济南,在  被遣返前就读于中京短期大学。  中京
      短期大学位于日本歧阜县,距名古屋市乘电车大约45分钟。这是一所两年制大学,
      共有  三个学科,即生活文化、食物营养和保育。其中攻读生活文化学科的中国学
      生最多。近两年  ,中国学生大幅增加,该校400 名在校生中,中国学生几占一半,
      他们多来自中国山东、湖  北、上海、浙江以及东北三省。  据中国学生介绍,2 
      月7 日,校方曾找这两名学生谈话,指责他们把头发染成黄色,强  迫他  们填写
      一份退学自愿书。2 月14日,校方把他们两人叫到学校,强迫两人回国,当时离飞
      机  起飞只有3 个小时。后来,两人要求回寓所取自己的东西,也遭到了校方的反
      对。到了最后  ,两人要求去厕所,校方也派了人员跟随。两人在该校12名教职人
      员押送下分乘两辆面包车  被送至名古屋机场。  据中国学生介绍,这两名学生早
      就与校方关系紧张。2000年年初,因为校方扣押学生护照,  该校的中国学生联名
      要求校方归还所扣学生护照,但校方却以各种理由搪塞,如怕个人保管  丢失、需
      要办理奖学金事宜、听讲生转正式生考试的需要等等,拒绝归还。在这个过程中, 
      有人比较积极,引起校方不满。此事因文部省过问,学校才将护照归还给学生。此
      外  ,按日本文部省规定,每一留学生抵日之后发15万日元安置费。但实际该校并
      未发给学生。  他们曾多次要求校方尽早发放这笔费用。直到年底,校方才发放了
      这笔费用。 2001 年3 月13日,中京短期大学学生部负责人强调说:他们是“自愿
      退学”的。他否认了两  人被遣送回国是因为染发的说法。但是否存在其他原因,
      这名负责人没说。关于该校是否扣  押学生护照,这名负责人承认曾代学生保管,
      但现在已经不再保管了。关于“保证金”改“  支援金”一事,该负责人坚决否认
      这一指控。他推说此事正与中国驻日使馆接触,不便回答  过多问题。  同一天,
      中国驻日使馆领事部有关负责人表示,3 月5 日,中京短期大学副校长、学生部  
      长等五人已到领事部说明情况。12日,领事部也派专人前往歧阜中京短期大学了解
      情况。据  领事部有关负责人说,因学生的情况反映与校方解释出入很大,所以需
      要更深入的调查,调  查结果尚要等待一段时间。  对于上述报道,笔者不作任何
      评论。不过,笔者想要说的是,如果不小心谨慎,有关中国学  生在日本生存状况
      的报道往往会把中国媒体带入非常尴尬的境地。实际情况往往与中国学生  自述的
      差别很大。2000年,笔者的同事等人在日本报道某王姓女学生被毒打一案就是最典
      型  的。后据警方和日本媒体的揭发,这位王姓女子有很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
      这些问题王  姓女子从来没有告诉中国记者。中国记者对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处境
      的说法将信将疑,甚至  渐渐失去关注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兴趣。还有让中国记者尴
      尬的一点是,对于质疑这些学生表  现的问题,学生往往把记者扣上“没有同情心”、
      “与日本人穿同一条裤子”的帽子。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