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买方市场到德国控方市场
      
          比较幸运的是,卫莉到德国留学的一切手续都是自己办的,德国的和中国的中
      介公司都没有  捞到她一分钱。她一直居住在生活极其便利的柏林市中心,过着舒
      适、俭朴的留学生活。她  与通过中介公司去德国的多数人相比,其最大区别就  
      在于:通过中介去德国的,大多数生活条件都不是很好,但花的钱远远多于自己办
      出国所花  的费用。  可是,王芳( 化名) 等人显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尽管她在
      德国有许多不太令人高兴的遭遇  ,她在接受笔者  采访时,还是不希望公开自己
      的真实姓名。她说,她爸爸来信告诉她,国内对“科隆语言学  院”问题已略有所
      知,也都知道在这个学校的中国人都是通过中介公司办的,不希望她的名  字再在
      中国媒体上出现。 
      
          德国官方媒体《德国之声》( 世界上一家非常庞大的官方媒体,总部设在科隆
      )曾报道说: 几经周折之后,上海姑娘王芳选择了科隆的一家中  介公司。对这位
      会计出身的23岁姑娘来说,这家中介公司介绍的学校的名字听起来极具吸引  力,
      该校名叫“科隆语言学院”——它的中文译名听上去像一所大学。根据该中介公司
      的广  告介绍,申请人在读完一年的语言班后即可在科隆大学免费学习,并以硕士
      学位毕业。王芳  于是在合同上签了字,支付了一万美金,几星期后就乘上了飞往
      德国的班机。然而初  到“校园”时迎接她的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尽管王芳在德国有这样的遭遇,遗憾的是,当笔者亲自在科隆找到她时,她不
      愿过多地谈  及自己的问题,而是有诸多犹豫,对于中介公司的做法也不愿多说。 
      
          有关“科隆语言学院”的情况,中国《科技日报》2001年的一篇报道这样说:
      有  位上海来  的女学生,看到科隆某中介机构的广告介绍说,申请人在“科隆语
      言学院”的语言班学习一  年后,即可免费进入科隆大学,毕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
      她随即签了合同,并交了10000 美  元中介费。几个星期后,当她乘飞机来到莱茵
      河畔的科隆时才发现,所谓的“科隆语言学院  ”不过是一个工地的工棚,而且与
      她梦寐以求的科隆大学毫无瓜葛。按德国有关规定,凡是  赴德留学的外国学生都
      必须经过语言培训,而且培训结果需被德国的大学认可。目前,在这  所“学院”
      学习的56名中国孩子仍被蒙在鼓里。这所语言学校是一位名叫哈尔巴赫的德国人  
      和一个中国人策划的,专门蒙骗想到德国来念书的中国孩子,从中牟取暴利。 
      
          本书浓墨描写的就是这所学校,由于情况复杂,后面再细述,但这里需要简要
      解剖这个  典型的“留学垃圾”的全部制作过程: 
      
          第一步,买方市场:一些本不该或根本没有资格去德国留学的人,他们想到了
      要去德国,因  为花钱就可以到德国去,留学的买方市场就这样形成了。还有些人
      是冲着德国上大学不要钱  的想法去的,现在先吐血是寄希望于将来。因此,很多
      很有潜力的“留学垃圾”自然会被吸  纳进来。 
      
          第二步,一级卖方市场:有人想花钱出国,自然就有市场,自然就有人想办法
      把钱从那些孩  子或孩子家长身上掏出来,中介人或中介公司应运而生。当然,他
      们也会提供一定的服务,  至少能让想留学的人跨出国门,留学的买方市场也就产
      生了。国内中介、德国中介,把学校  说得天花乱坠,而且信誓旦旦。笔者所采访
      到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对中介公司恨之入骨。 
      
          第三步,二级卖方市场:几乎所有的中介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所说的和所做
      的都是限于国  内的,对于国外的情况,他们或许知道不多,或许明知有问题但不
      向学生明示,为的  是把钱从别人口袋里掏出来,中介必须有求于学生。在中介看
      来,只要把留学生送出去,交  给德国中介或德国学校后,其一级卖方市场的使命
      就完成,而且把未来的问题和责任推得一  干二净,那么,这个二级市场,即与国
      内中介“联袂主演”的国外中介或学校也就  堂而皇之地出现了。 
      
          第四步,超级控方市场:中介把学生交给德方之后,就形成了由卖方控制的买
      卖关系新阶段  。通过中介到德国留学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由德国的学校或德国
      中介通过控制签证而控制  学生,二级卖方市场明显处于主导地位。这些对国外几
      乎一无所知的学生当然是弱势群体,  他们只能任凭德方操控,有良知的中介,还
      跟学生讲道理;没道德的,就对学生采取蛮横手  段,对于品行不佳的学生更是有
      办法对付。一旦学生与校方关系不协调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中国学生在国外发生
      的问题正是本书要调查的重点。 
      
      
      
          言归正传。笔者2002年夏天前往调查时,王芳( 化名) 正在“科隆语言学院”
      学习,她是一  大批计  划去德国而最终抵达德国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她和她
      的学校都待在一个远离科隆市中心  的偏僻地方。笔者去之前,那所学校已经上演
      了一幕又一幕荒唐的活报剧。德国官方媒体《  德国之声》等曾有过专门报道,但
      本应知道真相的国内人几乎对这个学校的情况一无所知,  有关这个学校的情况仍
      然挂在某家中介公司的名下。笔者专程赴科隆调查采访,获得的第一  手资料显示,
      那里的留学状况“惨不忍睹”和“触目惊心”。 
      
          笔者去科隆前,曾收到一封来自一位姓王的留学生发来的电子邮件,谈到了科
      隆语言学院的  情  况。从其中文功底来看,这封邮件只有小学水平,错误百出,
      连基本文法都不会。此君一到  学校就开始大手大脚花钱,找女朋友,还组织一些
      与学校进行“斗争”的活动。以下内容是  笔者经过精心修改后的部分内容。 
      
          “我们是从中国各个地区来的学生,也有少数是大学生和参加过工作的。我们
      来德  国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学到国外更先进的技术。有的同学家长为  了孩子是倾
      囊而出,甚至是借钱出国。可是这样良好的愿望和心态却被一些人利用,成了他  
      们发财的方法。他们利用虚假广告和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词误导甚至是欺骗同学和家
      长。这种  行为让我们深受其害。所以,我们想通过您和您的报纸告诫还在中国的
      学生和广大青年们,  不要轻易相信一些人的话,一定要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再做
      决定。不然,吃亏的总是自己,  不只是浪费了金钱,而且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