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风雨路三千”
      
          陈铁源“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
      儿悬念。自古穷通皆  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
      牵连。”这是谁写的,已很模糊  ,但仍是中国奔赴国外的莘莘学子的典型写照,
      尽管其原意不是关于留学的,尽管留学也没  那么凄凄惨惨戚戚。 
      
          当读者看到这本书时,作者已被邀请到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高级国际问题学
      院”学习  。这个学院确是世界精英汇集的地方,这样的留学无疑会让人受用无穷,
      更何况留学的几乎  所有费用都由美方承担了。15年前,笔者也曾想留学,但当时
      连报考托福的费用都没有。在  过去十年工作期间,笔者倒也曾访问近30个国家,
      其中包括至今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从一篇文章到一本书,“留学垃圾”显然是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甚至是个非
      常霸道的话题  。  即使“留学垃圾”的提法或许值得商榷,但在这个名目下汇集
      的各种问题则真真切切。从笔  者2003年1 月初第一次公开提出“留学垃圾”概念
      后,接下来所反馈的信息其实更加“触  目惊心”。 
      
          留学过程中产生问题本来很正常,但在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学生几乎都在重复产
      生几个类似的  问题,这就显得非同寻常,应该进一步探究。本书把来自16个国家
      的中国留学生问题汇集成  册,它其实应该是中国学生问题的一个缩影,只不过被
      放在更广阔的全球范围内,这些问题  有很多共性:集中反映了中国独生子女一代
      原本在国内就存在的问题。 
      
          尽管本书所涉及的全都是“问题”,但也并不表明所有问题都是“留学垃圾”。
      需要强调的  是,暴露出问题的学生在留学生群体中应是一个小比例。中国学生当
      中确有“留学垃圾”  ,尤其是十八九岁的小留学生,但并不是说书中所有涉及的
      人和事都归入“留学垃圾”  。书名没直接使用“留学垃圾”一词而是用“留学”
      与“垃圾”两个词,也基于此。 
      
          笔者所做的,只是把中国学生在国外所遭遇的各种问题客观地、及时地报告给
      读者,尤其要  报告给那些有留学生或即将留学的孩子的家庭,以引起注意,因为
      他们往往是不明真相的。  因此,本书采取了笔者最擅长的新闻报道手法:客观调
      查与报告。书中有部分内容也引自权  威媒体,特别是国外权威媒体的报道,没有
      任何一个问题是作者杜撰。 
      
          究其实,“留学垃圾”有一个完整的产生过程,还有四个关键环节:留学生本
      身、留学生家  长、中介公司、国外学校。如果每个环节都出现问题,那一般就会
      出现“留学垃圾”。 
      
          比如,一个自理能力很差且在国内学习就不好的孩子,就已给“留学垃圾”留
      下了第一伏  笔;家长基于“望子成龙”、“崇洋媚外”、“混文凭”、“换位移
      民”等方面的考虑,想  把这样的孩子送到国  外,这样,问题就加重了;中介的
      目的很明确,通过把孩子送出国门而赚钱。目前,有些中  介的最强项之一就是把
      这些有“留学垃圾”潜质的年轻人进行包装(造假)。最后,当这些  孩子抵达
      “垃圾学校”后,一系列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问题学生”、“问题家长 ” 、
      “问题中介”和“问题学校”组合在一起,想不成垃圾也很困难。很显然,很多中
      国学生  并不是在四个环节的每个环节里都会产生问题,但已经出现的问题都无法
      超越这四大环节。 
      
          无论怎么说,留学应该是有境界的。有愿望、有金钱、有机会并不等于任何人
      都适合留学,  自身的素质决定着对外在条件的利用程度。通过大量的采访,笔者
      发现,很多人对留学境界  有个标准。第一境界: 去西方发达国家留学;第二境界
      :去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美英等国留学  ;第三境界:去美英国家一流学府留学;最
      高境界:去美英国家的顶尖大学留学。 
      
          笔者无意把这个标准强加给公众,但从过去几十年的留学历史来看,在美英著 
      名大学里锻造之后,你极有可能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成绩,至少能表明你不是“留
      学垃圾”  。这个标准至少在未来数十年里有效,只是去这些国家很难,至于如何
      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  出  ,那完全是自己的造化。希望本书能对那些即将做出留
      学计划的学生和家长有所裨益。 
      
          2003年9 月于北京望京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