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末日目击者(1)
      
          李鸿章等人数十年的心血被毁于一旦。甲午战争,海军中的留学生们或死或伤,
      或是被日军俘虏,或是被朝廷革职。“留美幼童”原本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中
      国的自强培养的,可是今天,当自强运动迅速走向末日的时候,诡谲的命运,却要
      安排一些“留美幼童”,作为这个末日的目击者,让他们背负巨大的屈辱——当他
      们刚刚步入而立之年。
      
          1895年1 月31日,就在黄祖莲阵亡的第二天,与他同属第四批幼童的同学梁诚,
      作为清廷全权议和大臣张荫桓和邵友濂的随员,随代表团到达日本广岛。30岁的梁
      诚已经是一名职业外交官,当年被“召回”后,他曾是“电报生”,后来考上总理
      衙门的章京(秘书)。1886年到1889年,梁诚随公使张荫桓在中国驻美国使馆工作。
      20世纪初,他成为中国驻美公使,“庚子赔款留学计划”是由他的努力而建立的。
      
          在梁诚的外交生涯中,1895年赴日和谈是最屈辱的经历。他们到达日本的那天,
      威海刚刚陷落,北洋海军的指挥中心刘公岛尚未被攻克。为了推迟议和,在战场上
      获取更大的利益,日方蓄意挑剔和刁难中国议和使臣。他们狂傲地指责中国与世界
      各国几乎完全背道而驰,称中方的外交文书不合规格,张荫桓等不具有缔约的全权。
      他们要逼出“名位极崇能肩重担”的最高代表李鸿章,到日本议和。使臣被逐,张
      荫桓等无奈回国。
      
          1895年4 月17日,李鸿章到达日本马关。在李鸿章随员名单中,又有一位“留
      美幼童”林联辉。
      
          林联辉是李鸿章的医官。他也是第四批幼童,曾和梁诚一同就读麻省安道渥
      (Andover )的菲利普学校(Phillips Academy)。“召回”后,他被分配到北洋
      医学堂(Viceroy ′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这是李鸿章创办的中国第一
      所西医学校;因为一位英国医生曾治愈李家人的重病,李鸿章相信而且重视西医。
      林联辉是这位英国医生的得意弟子,1885年,他和他的留美同学金大廷、何廷梁、
      李汝淦、曹茂祥、周传谔一起毕业。他留校任教,甲午战争前已经担任校长(总办)。
      
      
      
          他是李鸿章身边的医生,他比常人更能体察这位72岁的总督的身心创痛。战争
      爆发后的数月里,上有皇帝太后的重压,下有士大夫们潮水般的攻讦,李鸿章心境
      昏暗,陷入一片紊乱。这个一生都按严格作息时间生活的人,此时起居无节,寝食
      不安。他惶惶不可终日,时而狂怒,随意呵斥身边的幕僚和亲属;时而抑郁,语言
      颠三倒四。李鸿章每天需要外国医生来给他做理疗,以至弹劾他的奏章告他“每日
      须洋人上电气一百二十分,时用铜绿浸灌血管,若不如此,则终日颓然若醉”……
      
          战争无可挽回地失败,李鸿章知道失败的苦果只能是“割地求和”,但在中国
      人的道德观里,战败后的妥协仍是卖国,所以他决不愿受万世唾骂。在光绪皇帝召
      见时,他有言在先:“割地之说,不敢承担”。又说:“割地是不行的,议不成我
      就回来”。直到光绪最终做出“割地”的决定,授予他“商让土地之权”,他才勉
      强接受使臣之命。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