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泪水在母亲的眼中打转(2)
      
          而在香山县,最引人注目的是唐家镇。当年属香山县,今天属于珠海的唐家镇,
      当年先后送出了七位留美幼童,其中包括日后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的唐绍仪,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的唐国安。
      
          唐家的老者唐有淦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拿出一本书和一张图。书是怡和洋行百
      年纪念画册,图是一百多年前广东一带和世界关系的示意地图。在那张手绘的“地
      图”上,在广东沿海位置赫然标着“唐家”两字,唐有淦告诉我们,早年唐家远在
      檀香山和美国旧金山的人极多,因此“唐家”这地名如雷贯耳。据说远在异国的人
      给家里写信,信封上只须标明“中国  唐家”,便可寄达。唐家又是中国近代著名
      的“买办之乡”。当年著名的怡和洋行买办,后任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的唐廷枢就
      是唐家人,他和容闳是香港马里逊学校的同学。这样的买办在唐家不乏其人。正是
      这样一些早年就开始和洋人打交道、并且发家致富的人士,成为乡亲效仿的榜样。
      
          沿海地区涉足“洋务”的人,他们能率先送孩子出洋,是“事出有因”的。全
      部幼童中,有31人父亲的职业和“洋务”有关。
      
          一大批讲粤语的孩子,构成“留美幼童”群体独特的风貌。这批孩子进入美国
      时填写的中文姓名音译,就像当年容闳的名字是“Yung Wing ”一样,都以广东话
      发音,例如“唐国安”写成“Tong Kok On ”, “钟文耀”,写成“Chung Mun Yuw”,
      “梁如浩”写成“Liang Yu Ho ”;这使后来不谙粤语的历史考证者,在美国的图
      书馆或档案馆面对中国“留美幼童”名单的时候,常如破译密码般煞费苦心。
      
          和“留美幼童”中广东人居多、商家子弟居多的情形正好相反,尽管清政府刻
      意要求选拔学生“不分满汉”,却不见一个八旗子弟报名。120 人中也决无汉人高
      官的子弟。
      
          那个年代,出国,可不是什么挤破头的时髦事。当时所有留洋孩子的父母都要
      和政府“具甘结”,即签订一份合同——那几乎就是一份生死文书。当时的家长,
      仅仅朦胧看到孩子可能的前途,就义无返顾地把他们的一生交给了政府。“留美幼
      童”詹天佑的父亲詹兴洪照章具结的全文是:
      
      
      
          具结人詹兴洪今与具结事,兹有子天佑情愿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机艺
      回来之日,听从中国派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
      是实。
      
          童男,詹天佑,年十二岁,身中面圆白,徽州婺源县人氏。曾祖文贤,祖世鸾,
      父兴洪。
      
          同治年十一年三月十五日    詹兴洪亲笔画押
      
          “在和我的叔叔、婶婶、兄弟姐妹以及街坊邻里告别后,我用传统的方式向我
      母亲做最后的告别。”幼童李恩富在他的自传体回忆录《我在中国的童年故事》中
      描述了他离开家乡前往上海预备学校和家人告别的场面:“我没有拥抱她,也没有
      亲吻她。噢,这在中国传统礼仪中可不是体面的做法。我所做的就是向我们的母亲
      磕了四个头。她想装出很高兴的样子,但我能看见泪水在她眼睛中转。她只是给了
      我一些零花钱,嘱咐我做个好孩子,经常给家里写信……”正像李恩富在自传中所
      慨叹的——“母亲的爱,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最伟大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