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艺术人生 从头细说人生路
      
          做客《艺术人生》,畅谈自己从一个幼稚男孩到一个成熟男人的过程,以及
      武术、电影和情感给自己带来的人生感悟。在李连杰心中,生命、爱、朋友和家
      人,才是最酷的东西。1998年正式成为佛教徒的他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他拍电
      影,他设立基金,目的只有一个,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弘扬佛家的“博爱”精神。
      
          2005年11月26日下午,带着对武术和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国际影星李连杰
      做客央视《艺术人生》,为观众朋友们畅谈自己人生感悟。李连杰的家人、师傅
      和朋友也来到现场,回忆儿时的李连杰和早期拍戏时的趣事。
      
          一想起李连杰,不得不想起与他成长历程息息相关的武术,他靠武术成名,
      靠武术使自己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便人们不曾知道,李连杰成功的背后,是付
      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
      
          在19岁时,李连杰就凭借一部《少林寺》一炮而红,一夜之间便成为全国的
      公众人物,可此时浮现在李连杰脑海中的并不是自己的未来,而是终于达成了他
      儿时的誓言----承担家中负担,李连杰说:“我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只有妈妈一个人很不容易的养活着我们这个家,所以我从小就立誓要为妈妈减轻
      负担,其实这也是有背后的一件事才让我理解到了这一点,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小
      朋友都在骑脚踏车,所以我也特别想有一辆,然后我就跑回家,我当时知道,如
      果直接跟妈妈说,肯定不给买的,然后我就到我爸爸照片前,哭着要脚踏车,妈
      妈看到了以后,二话没说就去借了10元钱给我买了车,后来姐姐跟我讲,我们一
      家一个月才41元钱,这时我才明白自己不能这样任性了,我就又在爸爸的照片前
      发誓,一生都不要妈妈一分钱了。”这句童言并不是儿戏,李连杰从6 岁时就已
      经开始不花家中的钱,并且每个月还能给家里拿回自己在武校挣来的5 元钱。
      
          说起与武术的结缘,对于小时候在体校那种近似“非人”般的训练方式,今
      年已经42岁的李连杰仍然会用“噩梦”来形容那段艰苦的岁月,他甚至曾经借助
      自己的小聪明做过“逃兵”,“我那时候都开始拍电影了,还经常做噩梦,梦到
      自己又回到武校了,当时就特别害怕,因为真的很苦,回忆起来还是有一种发抖
      的感觉。”不过,教练的一句“孩子,你做什么都会成功,但是记住做人要做英
      雄别做狗熊”,让要强的李连杰重新回到了武术的战场,并且一打就是几十年。
      节目中,李连杰的师傅——北京武术队的总“教头”吴彬也亲自来到了节目的录
      制现场,师徒二人共忆过去,为观众带来一段段精彩的“江湖”往事。吴彬回忆
      起当时的李连杰,他表示自己从一开始就觉得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做什么都
      会成功,对于李连杰后来的成功,师傅更是坦然给自己推广武术带来了很多便利。
      
          作为众人眼中的智者,其实真实的李连杰也曾有过常人所有过的迷茫与困惑。
      
          聪明刻苦的李连杰迅速成为了武术界的佼佼者,七十年代中后期,年纪轻轻
      的他几乎囊括了国内外所有比赛的奖牌,并多次代表中国出访世界各地。这样的
      成绩和经历让李连杰的少年时代更多了别人所没有的成熟和开阔,他开始学会独
      立思考问题,如此的独立和思考让他拥有了与众不同的视野和作为。1974年,11
      岁的李连杰从美国回到香港,看到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部武侠电影——李小龙的
      《精武门》,六年后,他的处女作《少林寺》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巨大的成
      功是李连杰不曾料想到的,它使这位“武术神童”的不凡走向了一个极点。
      
          然而,极点的背后总有一段虚无缥缈的迷茫,在人生不得志的几年中,李连
      杰尝试过突破,也经历过放弃,甚至还触碰过死亡。24岁时的他,似乎已经领教
      过了所有常人都望尘莫及的成功与苦痛。迷失,成了他那段时间最难以步出的阴
      影。但是,冥冥之中,智慧和追求仍然倾慕了这位少年,并最终引领他屠杀了困
      顿和不解。
      
          不久,连杰离开了武术队,再去香港之前一个人来到了深圳闯天下。李连杰
      到深圳的最初想法是开一个服务与武术运动员的公司,包括医疗,保险,以及拍
      片途径方面,因为连杰深深知道曾经他受到的剥削和压榨,但是来自于体育局,
      卫生局,税务局,以及这部门那部门的关照,最终的结果就是连杰放弃了大陆开
      创自己事业的想法。
      
          1987年,24岁的李连杰只身来到美国,重新开始了他事业的第二个创作高峰
      期。当然,去了美国的连杰获得了绝对的自由身,作为一位有着绝对的市场开发
      潜力的人,其一举一动都收到香港方面片商的关注,连杰前脚迈进美国,后脚跟
      来的就是香港的制作组。
      
          香港大导演罗维潜下了连杰的和约,拍摄了一部并不是很好的作品《龙在天
      涯》,现场的连杰用这样的话语描述了这部电影“两个都很矛盾,很挣扎的演员
      碰到了一起,加上同样很痛苦的罗维(早期香港的知名导演,后期其风格不被市
      场所认可),一起弄出了不很矛盾的作品”。告别《龙在天涯》后,连杰的事业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到底该留在哪里,成为困扰连杰的首要问题。
      
          挣扎是痛苦的,痛苦到极至也就以为转机的到来。李连杰人生的转机是遇到
      了徐克与嘉禾。
      
          当时,嘉禾电影公司接触了李连杰:“条件随你开,答应来我这里拍电影。”
      这是嘉禾老板给他的话。“两个条件,我就答应你,一、导演徐克。二、四部电
      影。”之前,徐克导演属于新艺城电影公司,和嘉禾是竞争对手的关系。但嘉禾
      不想错过李连杰这个人才,便经过努力,终于说服了当时香港电影界的领军人物
      徐克来到其麾下。
      
          第一部合作的电影《龙行天下》是徐克西行的第一部作品,对时装篇的把握
      和写实风格的探索,这部电影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徐克和李连杰决定回香港重
      新开始。
      
          “徐导演,才华横溢。”李连杰这样评价徐克。“他从来不会告诉我该怎么
      表演,他带着我去动物园看动物的搏斗,看到动物的捕猎,看野兽的厮杀,让我
      领会动物搏斗前的精、气、神。”
      
          回香港之后的几年,徐克和连杰的合作无疑是可以载入史册的。《笑傲江湖
      之东方不败》《黄飞鸿系列》的空前成功成就了徐克和李连杰的辉煌。两位寂寞
      高手的才华横溢,让90年代的香港电影在世界的一角掀起了不小的一波。获得空
      前成功的李连杰成了香港电影界的炙手可热的人物,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李连杰毅然离开嘉禾,创立自己的制作公司,在几年间一口气拍摄了《中南海保
      镖》、《精武英雄》、《方世玉系列》、《太极张三丰》、《鼠胆龙危》、《冒
      险王》、《黑侠》、《给爸爸的信》、《洪熙官》等卖座的动作电影。
      
          这就是李连杰在香港的黄金时代。此时的连杰还不到三十。
      
          节目中,徐克导演现场连线《艺术人生》,与李连杰一同回忆他们合作中的
      种种往事。
      
          为了进一步寻求事业的突破,李连杰毅然踏进好莱坞。李连杰踏入好莱坞的
      第一部电影是《轰天炮4 》,其中他饰演一位来自香港的杀手,仅有的几句台词
      和简单实用的动作,李连杰匆匆的完成了好莱坞的第一部作品。李连杰说,第一
      次制片方致电给他,告诉他饰演一位反面角色,片酬100 万美金。李连杰考虑后,
      致电给片方,表示可以接受的时候,片方告诉他,现在的片酬是75万美金签约。
      妻子利智看到丈夫如此的境遇,坚决要求回香港,但是李连杰告诉妻子,哪怕这
      次没有片酬,也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当李连杰再次致电片方是,片方已经把
      片酬压低到了50万,最后李连杰签约了《致命武器4 》剧组。
      
          之后,李连杰陆续拍摄了《致命罗密欧》《The One 》和《龙之吻》,而《
      龙之吻》完全超越了前面三部电影,当年在美国独立日的上映档期也使得李连杰
      第一次获得好莱坞的尊敬。
      
          好莱坞的闯荡让李连杰再一次陷入了“寂寞”高手的境地。对于他的全新表
      现,有的人接受,有的人鄙夷,但执著的他对于如此褒贬不一的舆论仍旧保持了
      高手的冷静与果敢。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传承武术的精义,让更多的人认识武
      术,了解武术。他也希望多年以后当人们再次与外国朋友接触时,他们不只是知
      道中国功夫的炫目与美轮美奂,更能品味出些许孕育其中的中国文化和内旨。
      
          此时的李连杰已经不需要担心片酬和片约,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开始
      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武术的根本。
      
          《英雄》的思想被李连杰所认可的,但是无奈张艺谋把它变成了一部号称是
      视觉盛宴的作品,但是创纪录的票房并没有给李连杰带来任何突破。
      
          之后的那部《致命摇篮》仍然重复这《致命罗密欧》套路,票房上的成功和
      媒体炮轰让李连杰左右不定。
      
          当然,这也给了李连杰一个思考的契机,重新思考他所醉心的武术的真正内
      涵,功夫片是一种形式,通过这这种形式,需要表达一种思想,而不是单纯的重
      复着武术的动作。
      
          同时经历了东南亚海啸和地震的李连杰也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定义,用他自
      己的话说,当海水即将研磨自己的一瞬间,让他明白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甚至你
      自己都不可能控制你生命的走向。曾经令自己烦劳的问题,在此刻显得如此的苍
      白和卑微。在被捆在酒店的晚上,李连杰作出了他生命中的第二次改变。
      
          这时,李连杰接拍了第一部他的转型之作《狼犬丹尼》监制卢贝松。
      
          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正是李连杰所思考的“厉害的功夫可以让你的武力变得
      更强大,通过杀戮可以消灭你的敌人,可以给你带来金钱,但最终感化丹尼的确
      是爱和教化”虽然这部电影在票房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而且也没有得到西方媒
      体的一致认可,但是它却给李连杰开创了另外一片天地,也就是为此,李连杰决
      定拍摄平生最后一部武术的电影《霍元甲》,通过霍元甲这样一个民族英雄来的
      角色演绎自己这么多年对武术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虽然之后李连杰肯定的回
      答将来他还会接拍动作电影,但是《霍元甲》就此作为他个人讲述武术电影的一
      个终结。
      
          李连杰新拍摄的电影《霍元甲》将成为他的最后一部武术电影,这引起了广
      大观众的注意力。在《艺术人生》中,李连杰再一次说明他拍此片的目的和意义。
      
          李连杰的一切人生感悟并不是空穴来风,在近一年中李连杰就三次面对死亡,
      他发觉生命才是最可贵的,“从印度洋海啸,到上一次我去西藏时患上强烈的高
      原反应,到这次南亚的地震,全部被我在一年中经历到了,说实话,在面对死亡
      的时候我只想到让家人安全最重要,这可能就是每个人爱的本能,但是在回到平
      静后我会想,那些名、利、权都是带不走的,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是起一个保管
      的作用,就像我在电影《霍元甲》中加入的那句对白‘我没有办法选择生命的开
      始,但是我有勇气能走到生命的最后。’我希望能用我剩下的时间去做一些慈善
      事业,帮助贫困的人们和地区。”
      
          《艺术人生》中,李连杰首次袒露了自己对生命中两个女人的情感历程,坦
      荡的心胸足以向世人告解。
      
          对于社会的爱,李连杰可谓是做到了极点,而对于自己另一半,李连杰更是
      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和太太利智至今仍旧非常恩爱,就像恋爱中的情侣一样,
      “这是我们曾经的一个约定,如果十年之后我们仍然还有那份激情,我们就结婚
      生子。”这份约定也导致李连杰失去了当初拍摄《卧虎藏龙》的机会,但李连杰
      并不后悔,因为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陪伴终身的好太太。
      
          对于太太利智的这份爱,李连杰算的上是全面付出,但对于前妻的感情,李
      连杰却被戴上了“背叛”的帽子,那么这份一直没有被揭开的感情到底是因何结
      束的呢?“因为太早出名了,很小的时候又不知道感情是什么,就知道这个女孩
      漂亮,那个女孩对我好,就这么简单,第一个太太是在学校里,她比我大两岁,
      经常照顾我,也不清楚什么是爱,就是互相的一种喜欢,这段感情也模模糊糊走
      到了我开始拍摄《少林寺》,我就开始出名了,也红了,我就想如果当时我们俩
      分手了,是不是对不起人家呀,我也怕当时大家对我有这个误会,所以又找了《
      少林寺》导演,拍了第二部,介绍她做了女主角,这样我心里就塌实了,因为我
      觉得我也对的起她了,我成功了,我也希望你成功呀!不是我红了把你甩了,是
      你也成功了,在这之后,我们俩就经常在外面拍戏,她也知道我们要分手了,但
      她仍旧对我很好,很照顾,所以这段感情就一直这么走着。”李连杰坦然前妻对
      自己的爱有80% 到90% ,但自己对她的爱只有20% ,虽然这份感情并没有那么完
      美,可最终还是有了成果,1997年6 月3 日俩人结为了夫妻,这份姻缘也只维持
      了三年。“其实在这之前,大家都彼此知道这种感觉,所以直到离婚的那天我们
      仍旧是很好的朋友,在分手的时候,她说自己没有能力照顾那两个孩子,而且希
      望把所有美国的财产给她,因为她没有能力生活,其实这也是我所想讲的,除了
      孩子我抚养,其他全给你,因为当时自己还是觉得有点愧疚,其实后来很多人说
      李连杰抛妻弃子,这真是冤枉,这两个孩子一直是我和哥哥姐姐们照顾的,但对
      于那些传闻,我也不想解释,觉得真没那必要。”
      
          总结起这两段感情,李连杰表示前者失败在于对爱情的不成熟,“对于前一
      段感情,我没有那种为爱付出的感觉,还不明白到底什么是爱。而在遇到利智后,
      我发觉对她的爱,是可以让我付出一切名利、地位,甚至生命,有一种豁出去的
      感觉,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爱。”
      
          李连杰在《艺术人生》长达近四个小时的畅谈中,讲述了他的人生历程、心
      理历程,讲述了他不惑之年的人生境界,令观众也随之感概万分。
      
          1998年,李连杰正式成为佛教徒,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发生了巨变,“爱”
      和“付出”成为他生命的主体,他开始致力于各种慈善事业。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已经出离了那个‘小我’,我认为,自己应该在今天这个位置上,把全世界
      给我的这种爱,慢慢地回馈给大家,回馈给整个世界,这就是我现在和以后很长
      一段时间内要做的事情。”
      
          李连杰早就表示,《霍元甲》是他个人武术电影的收关之作,“到霍元甲为
      止,中国历史上特别有名的武术家我基本都扮演过了,我放下了一个包袱”。他
      以后会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在公益慈善事业上。
      
          回首过去,李连杰感到满足,“人生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追求,到我这个
      年龄,就应该随遇而安,用自然而然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李连杰说
      这句话的时候眼神清亮。闯荡世界许多年,他还是那个传统的东方男人,孝敬寡
      母至养老送终,尊重、关爱妻子,负担4 个哥哥姐姐的生活,负责任地对待与前
      妻生的两个女儿和与现任妻子生的两个女儿。
      
          如果你看过《霍元甲》,你一定很久都不会忘记影片最后那组镜头:一片撒
      满月光的草地上,霍元甲全神贯注地在打一套拳,刚柔相济,既有力度更充满美
      感,可谓翩若惊鸿,蛟若游龙;潇洒如行云流水,顿挫若骤雨急风。夜晚的清风
      吹动他的白色衣衫,一切恍如梦境。
      
          这正是李连杰的武术境界更是人生境界的外化以及延伸。
      
          
        --------
        梦远书城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