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英雄》绣球,犹豫不决含泪接
      
          张艺谋筹《英雄》大片,抛《英雄》绣球,李连杰犹豫不决。张艺谋出奇招
      把重情重义的李连杰夫妇感动得泪流不止,利智的手绢竟然能拧出水来。于是,
      李连杰决意“自降身价”,出演《英雄》。
      
          各路人马汇集后,《英雄》剧组辗转大江南北,秋赴敦煌,雪战九寨沟。李
      杰连一路上身先士卒,毫无架子。
      
          2000年,张艺谋开始筹备他蓄谋已久的新作《英雄》。
      
          张艺谋,1950年生,陕西西安人,以《红高梁》一片成为我国著名导演,所
      拍电影得奖无数,堪称“得奖专业户”,拍的电影极具个人色彩和民族风格,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但你绝对想不到这位被娱记称为张艺谋的导演是个武侠迷与魂斗罗高手,他
      可以一晚上看完一本武侠小说并在第二天跟别人讲得头头是道,好像那本书是他
      写的。张艺谋曾对记者说:“我这个人非常喜欢武侠,是个武侠迷。自从干上导
      演这行,我就一直想拍摄一部武侠片,而且任何一个男性导演,都很可能有拍一
      部武侠片的冲动。我也是。这事我想了很久了,看过好多本子,都不行,后来就
      决定自己写。”
      
          拍完《幸福时光》的时候,张艺谋决定拍一部武侠电影,为此,他花了三年
      的时间来筹备此片。据张艺谋的编剧王斌说:“最初筹拍武侠电影的时候,想改
      编金庸与梁羽生的作品,但没有成功,于是决定自己编。刚编好后,《卧虎藏龙
      》就得奥斯卡奖了,可谓时运不济,国内有些媒体认为张艺谋是在跟风。事实并
      非如此,他只是想完成他的心愿之作。一位国际大师级的导演,是不会轻易因跟
      风而丧失自己的影片个性的。”
      
          张艺谋做事有一个特点,干什么事都爱琢磨,死认一根筋,不干好不罢休。
      这部电影他想在国内做到“三最”,一有一个最好的剧本,二有一个最强大的演
      员阵容,三有一个最好的摄制组。
      
          剧本落实之后,张艺谋开始物色演员,凭着他的名气,他很轻松地请来了梁
      朝伟饰演残剑,张曼玉饰演飞雪,陈道明饰演秦王,章子怡饰演如月,甄子丹饰
      演长空。但是,最后一个无名,也就是《英雄》一片最主要的演员张艺谋不好请
      谁来演。饰演无名的这个演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武术功底,还要有巨大的市场号
      召力。之所以要有号召力的人物来演,因这部片子是一部国际水准的电影,张艺
      谋想把这部电影推向国际市场。
      
          张艺谋在大连拍《幸福时光》时,就与策划人员就一起商量请谁来演刺杀秦
      始皇的刺客,策划人员就满世界地想,最后想请由成龙来演,因为成龙与张艺谋
      合作过一个电视广告。成龙曾在一个场合表示,虽然自己目前是华人片酬第一高
      影星,但他可以不较片酬,跟张艺谋合作。
      
          当时张艺谋考虑到,无名这个人物自幼便是孤儿,性孤冷,精神内敛,胸藏
      血气。练剑10年,成十步一杀的绝技,是惟一能刺杀秦王政的刺客。
      
          其次,张艺谋觉得如果用47岁的成龙,秦王的年龄就势必随着龙哥的年龄水
      涨船高,而这部片子讲的是秦王早期的故事,人物不能太老。
      
          想来想去,这样的人物成龙不善长演绎,张艺谋于是将目光落到李连杰的身
      上,李连杰才36岁,扮演秦王身边的刺客正合适。又是北京出生,能讲一口地道
      的普通话,又是如日中天的国际明星,凭其在国际上的票房号召力这也是很划算
      的事。而且李连杰的形象可正可邪,更能体现刺客的性格,由李连杰来演是再也
      合适不过的事了。但张艺谋一想到李连杰的片酬便头痛,自2000年始,李连杰在
      好莱坞的发展势头迅猛,接拍《龙之吻》已窜到900 万美元,这个数字吓坏了投
      资方,如果把900 万美元划给了李连杰,剩下的事就不用干了。而李连杰去年拒
      拍《黑客帝国2 、3 》集也有他嫌300 万美元太低的说法。张艺谋急得直挠脑袋,
      不请吧,自己不情愿;请吧,又出不起这个价。
      
          最后,张艺谋还是硬着头皮托人向大洋彼岸的李连杰抛出了“绣球”,意在
      用同胞之情与自己艺术大师的声望打动李连杰。
      
          李连杰接下“绣球”后,认真地看起剧本来了,一直没个反应。张艺谋一招
      打在李连杰的“棉花肚”上,他也吃不准李连杰心里究竟想什么。长时间的沉默
      使张艺谋越想越慌,罢罢,既然老脸都豁出去了,索性一竿子揭到底。他又和李
      连杰联系,通过两次电话,发了几份传真给李连杰,李连杰的态度也是含含糊糊,
      张艺谋想真是大明星难请呀。政协会议召开前,李连杰的经纪人曾到上海办事,
      张艺谋闻讯后,马上搭飞机赴上海,与李连杰的经纪人接触,见面后,张艺谋好
      话说了一大箩,经纪人还是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说要请示李连杰本人后才
      能给个准信,而导致问题搁浅的关键原因,仍是李连杰的片酬问题。
      
          对李连杰这位已经在好莱坞“打”出一片崭新天地的功夫皇帝来说,一部电
      影片酬多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在好莱坞的地位。李连杰在好莱坞达到1000万
      美元的身份,张艺谋是无论如何也出不起的。而张艺谋提出的400 万美元为最大
      限度的片酬,似乎太少了,李连杰也觉得左右为难,接吧,片酬如此之低,传出
      去对自己以后的星途也不好;不接吧,张艺谋是国际著名导演,谁也不知他会不
      会把《英雄》拍成一部经典之作,况且他又是自己的朋友。张艺谋也有他自己的
      难处,国内的电影大都为小制作,张艺谋这个价是尽了他的最大能力了,人家一
      个名导演豁出老脸也属不易的了。
      
          星空下,李连杰在房间里踱着步,觉得这个“绣球”长满了刺。
      
          在李连杰举棋不定的时候,这边的张艺谋便想邀成龙披挂上阵演刺客,这是
      无奈之举。成龙一直想与张艺谋合作打造一部武侠巨片。但这回轮到张艺谋举棋
      不定了,因为李连杰并没有说不演,说明他还在思考之中。
      
          与李连杰的“暧昧态度”相比,由张艺谋一手捧红,而今在好莱坞小有名气
      的章子怡可要够意思多了。当初,张艺谋怕章子怡嫌她在《英雄》中出演的角色
      戏份不多,没想到章子怡大度地理解了张艺谋的难处,她读了剧本后泪水涟涟,
      一口应承下来,说张艺谋能为她提供跟张曼玉、梁朝伟这样的演员合作的机会,
      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高。
      
          张艺谋是章子怡的恩师,章子怡凡遇到什么问题都及时向张艺谋讨教。记者
      提起张艺谋因怕章子怡饰一个配角而拒演时,章子怡由衷地说:“自己是靠张导
      的培养,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只要张导让她演,只要档期允许,无论角色大小,
      无论有无酬金,她都会义不容辞,因为没有张导,谁认识我是谁呀? ”
      
          由于《英雄》采取严密封锁消息的做法,外界一直误以为《英雄》是讲述历
      史上著名典故——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媒体普遍认为李连杰主演的是荆轲。事实
      并不如此,《英雄》是分段式的故事,即几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讲故事,类似于日
      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罗生门》。英雄的剧情为:战国时代;当时的天下由七个
      诸侯国瓜分,秦、楚、燕、齐、赵、魏、韩七国,各据一地,互为争雄,以致战
      争连年,老百姓饱受战祸的煎熬。
      
          七国竞逐,都有据天下为己有之心。七雄之中,秦人国力最强,野心最大。
      史传秦王政专制独裁,残酷不仁,一早已有灭六国、鲸吞天下之心。各地诸侯,
      皆视秦王政为天下的大毒瘤,誓要去之而后快。江湖之中,有许多游侠( 或称侠
      客) 心怀匡济天下百姓的理想,刺秦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一时间,天下刺客猖獗, 名动天下的三大高手: 残剑、飞雪、长空更是秦王
      的心腹大患。十年来, 秦王防范甚严, 并颁下法令: “有诛杀三人者, 赏万金,
      封五千户侯, 上殿十步, 与王对饮。”
      
          残剑、飞雪双剑联手, 号称天下无敌, 长空更是长枪在手, 天下无人能出其
      右! 要灭三人, 谈何容易? 岂料秦国区区一个小亭长无名竟能连败三人。在森严
      大殿上, 无名得与秦王对饮, 双方只有十步之距, 无名向秦王述说当中的来龙去
      脉。
      
          无名本为孤儿, 潜心练剑, 十年后, 修成绝世剑法, 决心对付三大刺客。无
      名几经查探, 得悉残剑虽深爱飞雪, 却因飞雪与长空曾有一夜之情而耿耿於怀;
      无名遂计划利用三人的微妙关系, 将他们逐一击破。
      
          无名决定先对付长空, 铁枪虽无敌, 唯无名深谙剑术精要, 在于以静制动;
      长空沉不住气, 终败于无名剑下。无名再持长枪挑战残剑与飞雪, 飞雪见枪,黯
      然神伤。残剑妒火中烧, 竟与丫环如月相好, 以泄心头之恨; 飞雪目睹一切, 盛
      怒之下, 错手将残剑了断。飞雪误杀挚爱, 悲痛欲绝, 终致剑法大乱; 无名竟不
      费吹灰之力, 便大获全胜。
      
          无名说得仔细, 秦王听得入神。冷不防无名举目盯向秦王, 目光竟若剑锋般
      锐利; 秦王回望无名, 眼神也凛若寒霜。此时, 秦王突然开口徐徐道出三大刺客
      败於无名剑下的另一个版本来……
      
          最后,在森严的大殿里, 殿上十排摇曳的烛火, 刹那间如着了魔似的, 齐刷
      刷地倾斜, 像剑锋一样指向秦王。秦王向无名说了自己为什么要打天下——为了
      和平。听了秦王的话后,无名放弃了刺杀秦王的计划,却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惊天
      动地的侠客传奇、一个历史无法诉说的英雄故事。
      
          据说,李连杰看完剧本后,深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所感动,曾经几次掉下眼
      泪,他很想尝试饰演这个极具挑战性的人物,刻划“无名”的内心世界。利智见
      老公泪流不止,也好奇地拿剧本来读,结果她落泪的次数比李连杰多得多,一条
      手绢竟然可以拧出水来。剧本创作人员说,整个剧本具有强烈的悲壮氛围,无法
      预料人物命运使影片扣人心弦。
      
          那到底接不接这部电影呢?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连杰知道,无论演还是不演
      都要给张艺谋导演一个答复了。
      
          正在李连杰左右不定的时候,他收到了张艺谋两封密函,一封信给自己,一
      封信给利智,张艺谋给利智的信中说:李连杰20年来一直未与内地导演合作过,
      希望念在同胞之谊上两人合作一把,拍一部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电影。
      
          张艺谋给李连杰的信则谈了自己对武侠电影的理解,他说:
      
          我自己是希望拍这样一部武侠电影,既重“武”又重“侠”,既希望在动作
      和画面上有非常出色的部分,也希望能通过一种很通俗的角度去向观众传递什么
      是侠。我自己认为真正的高手、英雄和侠都是胸怀天下的人。
      
          中国的武侠片,都是为个人恩怨而打。《英雄》里面所有的人,都是为信念、
      为理想、为做人的境界和格调去打,根本不是报私仇。所以我想在打的过程中,
      突出那种礼仪感,突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对剑术的仰慕。我希望西方人能看到,东
      方武术里面除了打的美,打的身手矫健,还有武侠里面的道义。
      
          张艺谋这一招果然奏了奇效,李连杰想,自己与张导真是志同道合之人,对
      武术的理解惊人的相似,既然如此,片酬也就是小问题了,李连杰举棋不定的棋
      子一下落到《英雄》身上。
      
          2001年5 月24日,李连杰专程赶到北京与张艺谋探讨这部片子,他第一句话
      就问:“这部影片与众不同之处在那里?”
      
          张艺谋说:“在创作《英雄》的过程中,我们有一点非常明确,也非常坚定,
      那就是创新,要尽可能用别的影片中没有出现过的东西,活儿要漂亮,要与众不
      同,要奔着精致、极致去努力。武打是大场面与细节的结合、摄影唯美、音乐体
      现民族特色、主题崇高。《英雄》剧组在策划之初就对这五个环节上进行了精雕
      细琢。”
      
          “那么你在信中说,在拍武打的过程中,突出那种礼仪感,突出对对方的尊
      重和对剑术的仰慕。这一点你怎么样做到呢?”
      
          张艺谋说:“我们片中的人物全是高手,只几下,就可以分出胜负。里面所
      有的人,在打的过程中,绝对突出礼仪感,没有血淋淋的场面出现。如秦兵攻城,
      只是摆阵,并不屠城。还有飞雪与如月的对打,打得很飘逸,最后只有一滴血出
      来,这一滴血就分出了胜负。”
      
          李连杰听后,很满意,又问:“英雄是讲你心目中的概念,究竟这个概念能
      达到多远,你希望别人接受怎样的概念,特别是看完电影之后?”
      
          张艺谋老实地说:“我首先还是希望这部电影能拍得好看,有商业因素,除
      了吸引观众之外,希望能拍得有力量,与《卧虎藏龙》相比,是另一种风格。除
      了打斗好看之外,我希望能传递出我们侠的含义。至于主题提炼,可以说应该是
      电影中一种水到渠成的东西,《英雄》的主旨,我认为是武侠精神,就是所谓的
      舍生取义,肝胆相照。这个‘义’是什么?每个人的解释完全不同。我的解释比
      较大,是天下。”
      
          一番话说完后,李连杰感动地说:“只有黄土地长大的人,才有这种力度。
      一些普通的打斗戏对我没有吸引力,吸引我的是剧本那种彼此的尊重,超越了你
      死我活的武术思想。在这一点上我们是有共识的。”
      
          高兴之余,李连杰说:“我对这部片子是很感兴趣的,我想听听你怎么打算
      塑造无名这个人物。”
      
          张艺谋说:“无名战国时代的刺客,赵国后裔。自幼便为孤儿,性格孤冷,
      他花了10年时间练成一种绝世剑法,即十步一杀。无名的造型来自战国时代的游
      侠,行侠仗义,济人之困,一无依傍的独行杀手。他的衣色虽然依照故事叙述的
      转折而改变,无论是红,是蓝,是白,依然杀气严严,却不失侠义的本色。在这
      部片子中,考虑到你的武术底子深厚,武术指导程小东为你设计动作时,尽量展
      现你的功夫,以超高难度的动作发挥李连杰肢体最高的潜能。电影中第一场武打
      场面,你与甄子丹对战,你们两人都是实战高手,是名副其实的高手过招,是肢
      体能力和功夫造诣的较量。之所以如此设计,为的是要打一场硬桥硬马的真功夫,
      呈现出 2000 年前古人互相搏击的架式。”
      
          随后,李连杰又与张艺谋讨论了如何塑造其它角色。
      
          临走的时候,李连杰对张艺谋说:“好,我接拍这部电影,希望和你一起打
      造好它。你可以把合同给我的经纪人。至于片酬的事都是小事,大家理解就好了。”
      
          一席话说得张艺谋感动不已。
      
          2001年6 月份,李连杰与《英雄》剧组签订合同后,李连杰宣传《龙之吻》
      时接见记者,谈了一些关于《英雄》的事,但一些敏感问题仍让娱记摸不着头脑。
      关于片酬问题,媒体说他给张艺谋的是“朋友价”--400 万美元。
      
          有记者问:“英雄片酬与你的身价相比,差几百万,如此“降价处理”是否
      因为吸取了《卧虎藏龙》的教训?”
      
          李连杰当场否认了降片酬的说法,说那只是娱乐记者的想法。他笑着说,这
      些都是外传,再过几个月后大家都会看到的,不用我解释,大家何必这么心急呢
      ? 接着李连杰又说了一通不着边际的话,最后回归主题,说演员的片酬不是任何
      人去定的,给你多少就多少,演员的片酬要根据市场反应来定。又说剧组对我很
      好,我相信张导也不会亏待我的。
      
          但不论怎样,李连杰终于接下这个“绣球”,应该说李连杰看准了这部片子
      的发展前途,有感于张艺谋的诚意才自降身价的。李连杰是通情达理之人,在影
      片拍摄后期他看到剧组经费有困难,还主动提出可以再减一点自己的片酬来维持
      剧组的运转。
      
          由于这部合拍片明星众多,投资浩大,在国内称得上是一部大手笔的电影,
      投资总额超过亿元大关,动用的群众演员达2000多人,这么强大的阵势,别说张
      艺谋是第一次,对中国电影也是第一次。
      
          落实好李连杰的事后,张艺谋马上派工作人员到新疆、四川、内蒙古进行景
      点考察,选择适合拍英雄的场景。
      
          张艺谋便落实其它的事情,如服装设计,灯光师等人员。因为影片起点高,
      张艺谋特地从日本请来年过六十的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师禾田惠美女士,禾田曾在
      电影大师黑泽明的《影子武士》、《乱》片中担任设计师,接到张艺谋的邀请后,
      她很快就来到北京,忙开来了。
      
          等一切都到位之后,张艺谋将开拍日期定于8 月中旬。在等演员到北京的时
      候,张艺谋利用空闲的时间四处游览,确定拍摄景点。他这时的心态非常良好,
      既踌躇满志又心平气和,有此阵容大赚一笔将不是问题,当前首要的是怎样把电
      影拍好,张艺谋的电影一向讲究画面美感,《英雄》要在美丽的风景里将江湖恩
      怨演得惊心动魄。
      
          张艺谋的首选之处便是离敦煌几百公里的一个有着独特自然景色的沙漠风景
      区,人称雅丹地貌。其地貌特征是大沙漠中突然耸起一块黄土区,因风吹日晒,
      形成很多动物模样的地貌,尤其在晨昏,景色神秘荒凉。
      
          其二是四川省九寨沟风景区。张艺谋带着一行人连夜进川,在此之前,他曾
      派三人秘密来看景点,他们三个被九寨沟神奇的山水吸引,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带
      回去让张艺谋定夺,张艺谋反复比较后认为胶片的感觉效果很适合李连杰与梁朝
      伟在此对打的场面,但为慎重起见,他亲赴四川考察。
      
          九寨沟的领导知道此事后很高兴,对张艺谋大开绿灯,负责接待的小姐兴奋
      地说,我们的接待工作全准备好了,我们将用青稞酒、哈达热情欢迎张导演,这
      部新片对九寨沟风景区的对外宣传会起很大作用。
      
          张艺谋一进九寨沟,立即惊呆了,完整地走完了所有景点,在五个小时的游
      览过程中,不断地要求司机停车,下到景点仔细观赏,还约摄影师与美术师一起
      走到景点的深处商量。他脑中浮现出李连杰与众大腕在此演绎的精彩场面,欣喜
      不已。在箭竹海景点,张艺谋被这独特的景致所感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不
      转睛地望着这个海拔2618米、深6 米、面积17万平方米的海子,他决定将其划为
      主要的外景拍摄地。
      
          同时,选定的还有甘肃的阿克塞当金山,内蒙古的大草原、浙江横店。当一
      切准备就绪后,张艺谋将影片定于8 月15曰开拍,地点在甘肃的阿克塞当金山。
      
          2001年7 月,在日本东京忙完《龙之吻》的宣传后,李连杰便侠客一样悄然
      回京城。当天,张艺谋为了表示诚意,率新片《英雄》创作班底到机场集体迎接
      李连杰,双方在机场贵宾厅寒喧之后,又谈了一下电影的问题,当晚,由制片人
      张伟平做东,大家吃了一餐,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准备开拍事宜。
      
          《英雄》一片,其创作目标与方向直指国际市场,《扬子晚报》说是想直奔
      奥斯卡金像奖。加入《英雄》剧组后,李连杰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意见,令张艺
      谋不住地点头。两人就《英雄》一片的创作思路畅谈了几次,双方最后取得了一
      致意见。张艺谋对媒体说李连杰不仅功夫高而且才气也高。
      
          这样,根据李连杰等大腕们的意见,剧本再次被修改。7 月末,剧本改后。
      
          八月份,《英雄》转移战场到达敦煌,李连杰第一次到这儿,对这儿的西部
      风情十分感兴趣,乘影片还没有他的镜头时,也忙里偷闲,到莫高窟游玩,他怕
      游客会把他认出来,戴上墨镜,叫保镖远距离跟着他。
      
          一身便装的李连杰看上去神采奕奕,和电影中的角色一样帅气十足,他对古
      代能工巧匠们的手艺赞叹不已,于是摘下来想仔细瞧个究竟。但一摘下眼镜便有
      人认出他来了,游客便大呼小叫起来,引来等他等得心焦的便衣记者。忙了好一
      阵子,才由保镖的保卫下钻进一辆高级轿车。他钻进轿车后仍听到记者相机不停
      的咔嚓声。
      
          李连杰还没有走,就看到张曼玉的轿车来了,看来她也是来凑热闹的。
      
          师妹张曼玉则是第二次来敦煌了,她主演重要角色“飞雪”。她第一次来是
      拍徐克的《新龙门客栈》,张曼玉在片中扮演风情万种的黑店老板金香玉。片中
      她卖酒的“黑店”现在仍卖着青稞酒。李连杰对她说:“张老板,酒一碗! ”又
      打趣地说:“都说乱世莫谈儿女情,其实乱世儿女情更深。”这一句话是影片中
      有名的台词。
      
          张曼玉马上纠正他,说:“这句话是梁家辉对林青霞说的,不是对我金香玉
      说的。”
      
          说罢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完成敦煌的所有拍摄后,《英雄》剧组移师进入内蒙古的胡杨林,拍摄飞雪
      与如月为情决斗的场面,在胡杨林拍了10天后,进入主战场进行拍摄,那就是九
      寨沟。
      
          10月8 日,众“英雄”在张艺谋这个元帅的指挥下,千里跃进九寨沟,并安
      营扎寨。此时天气已进入初冬时分,正是拍摄的好天气,天空澄清,万里无云,
      这样的气候胶片的感光度也好了起来。
      
          令人心烦的是进驻九寨沟箭竹海以来,许许多多的影迷涌入现场看明星,虽
      然有武警在离现场的几百米外劝阻,但他们仍不死心。27日拍片的时候,不少疯
      狂的影迷严重干扰了剧组的正常拍摄,他们站在路口大声地喊,“李连杰! 梁朝
      伟! ”“别挡我,我要李连杰! ”李连杰手一挥,整条山道便响起尖叫声。在拍
      片间隙,影迷不顾一切地冲上来索要签名,气得张艺谋拿着对讲话机对负责保卫
      的人喊:“拦住,怎么搞的,不要拍戏了。”武警那一天累得几乎要趴在地上,
      他们说,这比训练还要辛苦。
      
          在箭竹海拍的戏主要是讲“无语”与“残剑”、“飞雪”的恩怨情仇。这里
      设计了许多精彩的打斗,在整部电影中对情节起启承转合的作用。下面介绍一段
      精彩画面及拍戏场面:
      
          碧空如洗,静静的湖面泛着粼粼波光,覆盖青苔的水中小亭,躺着一位蓝衣
      女子。“残剑”怒气冲天,拔剑挥去,“无语”遭突然一袭,但身手敏捷,避开
      剑锋,腾空而走,“残剑”也腾空追赶,两人在空中打得难分难解,然后“残剑”
      功力不支落入水中,借水面反而跃起,“无语”则贴着水面飘飞,最后两人从空
      中一起掉入水中,而凉亭上受伤的“飞雪”哀怨地看着两位顶级高手的厮杀。
      
          拍戏的时候,两台吊车把李连杰和梁朝伟高高吊在水面上,两人剑拔驽张,
      空气中也弥漫着火药味儿,而跃入水中的场面则由替身完成。
      
          拍这段戏拍得很辛苦,银幕上播这些武打镜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而拍它们
      则花了五六天时间,张艺谋在这段戏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拍摄方法,远景与近景
      想结合,去掉中景。所以,要不就在湖面上飞,要不突然切入到细节上去,通过
      一个很小的东西来表现武者高超的技艺。这样一来,细致的部分就要求做得很完
      美,增加了拍摄的难度。
      
          其次,是等时间等得辛苦。在九寨沟湖面上拍两个高手对决时,为了求得完
      美,要求湖面上的水波平如镜,但是湖上的水非常奇怪,在十一点钟的时候就会
      有微波,到了一点的时候才会恢复平静。所以只能利用早上九点到十一点,一点
      到四点的时间拍摄。除此之外,有时为了等一束适合画面的光线,又要等两三个
      小时。剧组的总摄影师杜可风是个有趣的老头,爱喝啤酒,在现场还不忘带上一
      瓶啤酒,不时地呷上几口。在等待的时候,他偷空跑回车里,把瓶装的蓝剑啤酒
      往自己空了的矿泉水瓶里倒,然后乐颠颠地一路小跑回去。
      
          在拍这段戏时,三大明星古装造型颜色搭配极佳,线条简约,配上长发飘飘,
      每人都有英雄儿女的神韵在其中。梁朝伟与张曼玉行走江湖,心胸开朗,衣服在
      蓝色的统一基调下,梁朝伟是湖蓝长衫,张曼玉是水蓝内衬白衣,李连杰穿着黑
      衣犹如阴影一般。
      
          最有趣的当算刺探李连杰等一帮明星新闻的记者了,剧组的严密封锁把娱记
      气得牙痒痒。惧于老总的死命令娱记不采访也不行,但采访又捞不到什么消息。
      当一位与张艺谋助手胡晓峰很熟的记者问:“你们就行行好吧,为什么不接受采
      访?我们没办法回去交待呀。”
      
          胡晓峰对记者说:“我知道这是你们的工作,但我也不敢答应接受你的采访,
      这部电影是国外投资,一切都须符合国外的要求,张导也不敢答应。”
      
          这下苦了娱记们,他们绞尽脑汁,变着花招去探消息,有的甚至当起“特务”,
      扮成游客,向宾馆工作人员去套消息。有的为了成功地混进拍片现场,特意买了
      一套迷彩服。这一下,全国的媒体就只能东抄西凑各种新闻了,结果错误百出,
      捕风捉影的消息让人哭笑不得。
      
          一家媒体的记者扛着摄影机,攀上山顶,支起摄影机,刚拍了一半,被警惕
      的剧务人员赶过来收缴了录像带,那人哭丧着脸说:“大哥,还给我吧,我还要
      回去交差呢。”
      
          剧务人员说:“对不起,这是规定,来,兄弟,我帮你把摄影机扛下去吧,
      这带子是绝对不能给你的。”
      
          有的记者们非常有职业精神,抱着啃硬骨头的心态,四处刺探《英雄》的消
      息。《成都日报》的娱记说:“为了让《英雄》的“绝对隐私”大白于天下,就
      算他们再怎样严防死守,也要把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还有张艺谋的军情见
      诸于报端。”
      
          记者们为了捕捉《英雄》的新闻,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清晨6 点就
      潜伏于剧组的宾馆之外,追随着英雄的脚步。娱记们每天上路——采访——发稿
      三点一线运转,晚睡早起,让剧组的人大为感叹,说:“为什么昨天的事,今天
      就见报了,也真难为这帮家伙。”
      
          有娱记撰文恨恨地说,真希望有一天,在国内的一个大都市,比如成都,张
      艺谋率领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等巨星来举行个什么记者见面会,他们盛装华
      服,笑容可掬,而当主持人宣布发布开始时,台下的记者们倾刻间走得干干净净。
      
          在九寨沟拍摄的最后期间,已进入11月的仲冬时分,九寨沟自4 日起已飘起
      纷纷扬扬的大雪,沟外是青山绿水,沟中已是白雪皑皑、玉树琼枝。大雪纷飞,
      给《英雄》一片增添了一道景致,让张艺谋有喜有忧,喜的是大雪纷飞更有利于
      表现悲壮的气氛,忧的是给拍摄带来了许多不便。剧组人员都穿上羽绒服、毛皮
      靴,戴上皮帽子,全副武装以抵御严寒。
      
          李连杰是主角,他是苦出身的孩子,不畏严寒。当有他的戏时,总是把衣服
      一脱上阵,在雪地中身穿黑衣,看上去玉树临风,气势不凡。他还鼓励其他演员,
      说别拍冷,要认真演戏,活动开了就不冷了。他与梁朝伟被钢丝吊着在湖上飞来
      飞去,动作潇洒自如,如拍得不满意还要求导演再来一次,剧组的人无不为他拼
      命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李连杰被吊机放下来时,已冻得不知道如何走路了,张艺
      谋忙命人去把他扶过来,亲手上前给他披上大衣。张曼玉较怕冷,她披着大衣,
      哆哆嗦嗦地说:“杰哥,你也真能挨冻啊。”
      
          《英雄》得到九寨沟风景管理局的支持,他们成立一个工作组,负责维持现
      场秩序,协调一些后勤事务,还与剧组签署了一份合同。其中环保是一项重要规
      定,剧组搭建的外景,可随时折除,每天拍完戏后,垃圾也全部清理完。《英雄
      》的演职人员很爱护九寨沟里的环境,现场几乎没有垃圾。
      
          九寨沟拍片时,李连杰收到了两件喜讯,其一是第二届亚美奖的官方网页公
      布李连杰已获亚美奖提名。亚美奖是专门为表彰亚洲影视工作者在海外的杰出表
      现而设立的获奖者除李连杰外还有周润发。上届周润发凭《安娜与国王》夺得亚
      美奖影帝,但2001年的影帝花落谁家尚不知,李连杰获提名的原因是他这一二年
      在好莱坞的出色表现。竞争最激烈的应是影后之位,除杨紫琼与章子怡获提名外,
      还有个在《霹雳娇娃》中的露西·刘。其二是《亚裔杂志》评李连杰为在美国最
      享盛名的25位亚裔之一。
      
        --------
        梦远书城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