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分享不是慷慨,分享是明智
      
          与他人分享的愿望--分享不是慷慨,分享是明智梁山在宋江的治理下,一派兴
      旺发达。众兄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过得好不快活。宋江治理梁山全
      靠两个手段,一是建章立制,自宋江而下,众兄弟排排坐,分果果,分工明确,各
      司其职;二是作为领导人,宋江懂得与兄弟分享。每当" 买卖" 有所获,宋江总是
      第一个安排下功劳薄,众兄弟论功行赏,按照各人的贡献,将利润进行公平分配。
      《水浒传》120 回,从来没有一个字讲到宋公明瞒着众人多吃多占,中饱私囊。按
      理说,宋江貌不惊人,论文不能吟诗作赋,讲武不能上马提枪,却将梁山一干人马
      治得服服帖帖,原因很简单:宋江这样的领导人,不会让大家吃亏。按经济学家的
      说法,就算是有人不服他,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让宋江当头儿也是个最优
      选择。
      
          作为创业者,一定要懂得与他人分享。一个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创业者,不可
      能将事业做大。
      
          若干年前,笔者曾在中关村采访过一位创业者。这位创业者当时在中关村做产
      品供求信息。当时,中关村做一行的人还很少,因而这位创业者的收入可观,很短
      时间内就买了车,买了房,但是对自己的员工却很抠门,能少给一分,绝不多给一
      分,他说这叫低成本运作。现在七八年过去了,这位创业者的公司已经搬了几次家,
      但总是改不了小门脸那种寒酸的模样,员工也总是那么寥寥几个,而且员工不断地
      更换。中关村竞争激烈,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的创业梦化为泡影。这么多年过去了,
      这位创业者仍然存在,仍然在中关村坚持,自有他的成功之处。但是,与和他差不
      多时间起步,做同样行业,而且是白手起家的郭凡生相比,他就差得远了。现在郭
      凡生的慧聪年产值早已过亿,在现代化的写字楼里拥有了上千平方米的办公面积,
      在全国各地还有数十家分公司。郭凡生也早就成了千万富翁。
      
          郭凡生和这位创业者的区别,就在于懂得与众人分享。慧聪是1991年创立的,
      1992年慧聪的章程里已经写入了劳动股份制的内容。学经济出身的郭凡生这样解释
      他的劳动股份制:" 我们规定,慧聪公司的任何人分红不得超过企业总额的10% ,
      董事分红不得超过企业总额的30% 。当时我在公司占有50% 的股份,整个董事占有
      的股份在70% 以上,有20% 是准备股,但是连续8 年,慧聪是把70% 以上的现金分
      红分给了公司那些不持股的职工,而我们这些董事规定得很清楚,谁离开公司,本
      金退还,不许持股。所以我们这些董事又都是公司的总裁、副总裁,参与的也是知
      识分红。慧聪早在1992年初创的时候,就确立了按知识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 据
      说郭凡生第一次给员工分红的时候,有一位员工一下分到了3000多块钱。那是上世
      纪90年代初,3000元可是一笔大钱。这位员工以为公司搞错了,不相信世界上竟然
      会有" 这样大方的老板" ,拿到钱后竟然连夜跑掉了。
      
          郭凡生对中关村的企业和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为什么做不大也有一番高论:" 中
      关村企业有100 万利润就分裂,有200 万利润就打架,为什么做不大呢?就在于这
      个公司只有一个老板,老板拿走绝对的利益,而这个公司又不是靠老板的资本来推
      动发展的,当它的主体变为知识推动的时候,企业就要不断地分裂,所以中关村的
      企业做不大,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做不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个需要层次理论,说人按层次一共有5 种需要,第一是
      生存需要,第二是安全需要,第三是社交需要,第四是尊重需要,第五是自我实现
      需要。这5 种需要具体到企业环境里,具体到公司员工身上,就是需要老板与员工
      共同分享。当老板舍得付出,舍得与员工分享,员工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
      需要就从老板这里都得到了满足。员工出于感激,同时也因为害怕失去眼前所获得
      的一切,就会产生" 自我实现的需要" ,通过自我实现,为老板做更多的事、赚更
      多的钱、做更大的贡献,回报老板。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正向循环、良性循环。
      这应该是马斯洛理论在企业层面的恰当解释。
      
          当周枫成功地完成婷美" 惊险的一跳" 后,当初坚定不移地跟随着他的员工现
      在可享福了。不但是这些员工,现在婷美所有的员工都在分享着周枫和婷美的成功。
      如今在周枫的公司里,120 多名员工光小汽车就有96辆。这些小汽车都是公司作为
      奖励送给员工的。周枫规定,凡在公司工作满3 年的员工,就送给小汽车一辆、百
      平米住房一套。现在周枫又买了28套" 部长级" 住房,每套150 平方米。周枫规定,
      在公司工作满5 年以上的员工,可以得到这些住房。
      
          周枫这样解释自己的成功:我觉得我成功的因素里面有这样一条,就是我能够
      做到与人分享。周枫当然也有他的" 小九九" 。他说:我现在研究很多案例,比如
      三株、太阳神等等企业是怎么成的,怎么倒的。他们成功以后员工和主要干部都是
      什么样的福利待遇。我们中国有个现象,就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一旦做火了以后,紧
      接着就会分岔。好像只要做了一个给老板个人带来暴富机会的产品,之后这个企业
      很快就会销声匿迹,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比如说一个口服液,做火了以
      后,紧接着就会出现很多很多同样的口服液,你想一想,做这些口服液的人都是从
      哪儿来的呢?都是从原来的公司里派生出来的。这里面有高薪挖墙角的原因,更多
      是老板自身的原因。老板挣钱了,副总们会想,老板挣了,看看我自己的钱,还是
      没有涨多少。那好,我宁愿不拿你这5000多块钱的月工资了,我也不出去给别人干,
      因为给别人干,我可能还是拿那点工资。我自己办一个公司。几个人单独拉出去也
      做这个,因为别的不会做,我就仿照你来做。一旦做成了,我也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所以这样不断地派生,今天果茶大战,明天保暖内衣大战,还有各种的保健品大战,
      基本上都是这样,但是你看我做的生意,基本上后面没有跟进的人跟着搅和。婷美
      为什么能够一花独秀?原因在于我们有一支凝聚力特别强的队伍。对公司员工来说,
      如果这个企业事业发展了,他还拿他那几千块钱月薪的话,他是会有想法的。但如
      果他一年可以拿个30万元、40万元的话,他就会考虑,自己现在出去做老板,冒那
      个风险,还不如在这儿做。这种比较经济学,决定了你一下就把他5 年的时间拴死
      了,以后你只要巩固住,甭说5 年,有两年你的品牌就出来了。别人再跟你做同样
      的东西竞争,你靠品牌已经压死了他。所以说,一个企业家要懂得与他人分享,真
      心分享,公平分配利益。这样做了以后,你这种坦诚,一个窝头大家掰着吃的那种
      诚恳,会产生很强的凝聚力。其实这样做,同时也保护了自己,比如分出岔以后,
      你就要用更大的广告量去抵消对方的竞争。现在像我这样,每年的广告量就减下来
      不少,无形中还是保护了你自己的利益。
      
      
      
          周枫如此精明,如此会算账,怪不得他做一样东西火一样东西呢。而且只要是
      他做过的东西,都做到了全国第一。做生意的人都会算账,只不过有些人算得是大
      账,有些人算得是小账。商业法则:算大账的人做大生意,做大生意人;算小账的
      人永远只能做小生意,做小生意人。
      
          分享不仅仅限于企业或团队内部,对创业者来说,对外部的分享有时候同样重
      要。王江民不管什么时候,对他的生意伙伴都是一句话:有钱大家赚。而正泰集团
      的成长历史,有人说就是修鞋匠南存辉不断股权分流的历史。在南存辉的发家史上,
      曾经进行过4 次大规模的股权分流,从最初持股100%,到后来只持有正泰股权的28%,
      每一次当南存辉将自己的股权稀释,将自己的股权拿出来分流到别人口袋里去的时
      候,都伴随着企业的高速成长。但是南存辉觉得自己并没有吃亏,因为蛋糕做大了,
      自己的相对收益虽然少了,但是绝对收益却大大地提高了。
      
          分享不是慷慨,对创业者来说,分享是明智。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