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任事的丹顶鹤
      
          丹顶鹤居然被狮子大王选拔为森林王国的宰相,这真是一桩天大的新闻。《森
      林快报》的记者山鸡找到了丹顶鹤的好朋友梅花鹿,请他帮忙安排一次采访。梅花
      鹿问:“你为什么要采访丹顶鹤呢?”
      
          山鸡说:“丹顶鹤和我们山鸡一样,都是鸟类。我非常想见识见识他的宰相风
      采。”
      
          梅花鹿笑道:“丹顶鹤是不会接受采访的。”
      
          “为什么?”山鸡随机应变,立即改变了采访对象。
      
          梅花鹿说:“因为他从来没有接受过采访,他认为所有的荣耀都应该归于他的
      领导。在他的著名的‘三不理念’中,一位称职的管理者应该做到:不与领导争名、
      不与部下争功、不与同僚争利。”
      
          山鸡及时地打开了采访本,他问道:“森林王国的宰相一职,向来都是由狐狸
      担任的。请问,是什么原因让丹顶鹤取狐狸而代之呢?他身上有哪些杰出的个人优
      势呢?”
      
          梅花鹿想了想,说:“好吧,我也想趁这个机会澄清一下事实。很多媒体都以
      为他不食人间烟火,认为他不务实、不谦虚、清高自负,其实这是大家对他的误会。”
      
          山鸡说:“是啊,大伙儿也觉得无法理解。说他清高不务实吧?那他怎么可能
      成为新任的宰相呢?于是就有人说,丹顶鹤表面上装清高,实际上比狐狸还会溜须
      拍马,那个‘三不理念’说明他骨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马屁情结。”
      
          梅花鹿听得一怔,生气地说:“真是岂有此理!怎么可以这样想当然地随意诋
      毁丹顶鹤的名声呢?居然把‘三不理念’跟马屁情结扯在一起,简直是无聊得很!”
      
          山鸡说:“其实这也难怪。人们一直认为,在狮子身边工作的只有两种人,忍
      气吞声的人和溜须拍马的人。”
      
          梅花鹿说:“人们只知道狮子脾气暴躁,却不知道他脾气暴躁的原因。管理这
      么大的一个国家,他每天日理万机,要承受那么大的压力,身心俱疲,怎么可能总
      有好脾气呢?但是,丹顶鹤和那两种人确实不一样。他勇于任事,积极地向狮子提
      供支持。甚至狮子也认为,丹顶鹤对于森林王国的贡献,决不亚于狮子本人。这次,
      丹顶鹤之所以能够荣任宰相,完全是因为他勇于任事的杰出人品!”
      
          山鸡继续问道:“勇于任事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梅花鹿解释说:“在一个组织或团队里,领导者由于动见观瞻,经常要承受巨
      大的压力,各种内外压力的交相逼迫对领导者的理念和判断力都会构成严酷的考验。
      一位勇于任事的部属在服务领导者时,会在自己的职务权限之内,主动承担更多的
      责任以减轻领导者的负担。他知道如何通过妥善的规划让领导者得以集中精力处理
      最具投资报酬率的工作。他会主动考虑领导者有哪些工作项目可以由自己来分劳,
      一些无法分劳的项目应该如何给予领导者以最大的支援。”
      
          山鸡疑惑地问:“可我还是不明白,勇于任事与讨好卖乖之间有什么区别呀?”
      
          梅花鹿说:“作为部属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设法为领导者降低不必要的压力,
      让领导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工作状态和正常地发挥能力作用,使团队的既定目标能够
      得以稳健地实现。一位勇于任事的部属会积极主动地发挥这种功能,其目的是团队
      的利益;与之相反,那些溜须拍马之徒却是为了谋取一己之私。因此,狐狸和丹顶
      鹤虽然是前后两任宰相,两任宰相的人品和能力却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有机会,你
      应该采访狮子大王,他会把他对狐狸和丹顶鹤的鉴别告诉你的。”
      
          在梅花鹿的帮助下,山鸡很快打通了狮子办公室的电话。在电话里,狮子非常
      乐意地答应了山鸡的请求。
      
          第二天,《森林快报》发表了一篇专题文章,题目是《从狐狸到丹顶鹤—梅花
      鹿解读新时代的宰相功能》。这篇文章在森林王国引起了极大反响,一时之间,丹
      顶鹤成了“称职部属”、“合格员工”、“最佳助手”的同义词。大伙儿用“鹤立
      鸡群”这样的比喻,来赞美他超凡脱俗的人品和才能。
      
      
      
          听完故事,诸葛亮感慨说:“我也要做一个丹顶鹤式的人才!”
      
          黄承彦赞许地说:“你有这样的志向,也让我这个做岳父的深感欣慰啊!”
      
          翁婿俩相视一笑。
      
          这个丹顶鹤的故事后来在管理者阶层广为流传,“丹顶鹤式的人才”甚至成了
      人才选拔的标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说的就是一位雄心勃勃的老板,
      带着一笔巨额资金,选用了一位丹顶鹤式的助手,到扬州去创业的故事。
      
          再后来,丹顶鹤竟然成了神话中得道成仙之人的必选坐骑,又称仙鹤。诸葛亮
      既以仙鹤自比,故而有山人之自称。山人者,仙鹤之仙也。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