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不单行的年关
      
          话说吕布从打工仔到老板,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风光。可是好日子没过两天,
      吕布就感到莫名其妙地烦躁起来。虽然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徐州公司,却总觉得有什
      么地方不对劲。他心里暗自奇怪,对貂蝉说:“难道这企业与老板之间,还讲究原
      配的情分不成?”
      
          貂蝉问道:“你这话是怎么说的呢?”
      
          吕布说:“当初徐州公司在刘备手里时,虽然也有许多麻烦,可生意做得是红
      红火火。如今到了我的手里,怎么变得跟筛子似的,到处是窟窿呢?”
      
          貂蝉说:“可是,刘备也不是徐州公司原配的老板呀!”
      
          吕布说:“我也琢磨不透其中的奥妙。眼瞅着到了岁末年关,拖欠了员工三个
      月的工资需要补发,犒劳员工也是一大笔开支,这财务上是无论如何也转不动了。
      你去找找蔡文姬,求她帮忙跟曹操说几句好话。”
      
          貂蝉问:“你又要借钱呀?”
      
          吕布苦笑道:“年年难过年年过,不借钱可怎么过?”
      
          吕布已不是第一次向曹操借钱了,可公司的光景却在日益惨淡。曹操公司的经
      营业绩不错,也经常借钱给吕布,是吕布的最大债权人。他怕吕布还不起债,很犹
      豫。蔡文姬在电话里不好意思地对貂蝉说:“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
      
          “这不是要我的命吗?”吕布急得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窜。
      
          俗话说祸不单行,不仅仅是工资的问题,还有公司的前途问题让吕布感到万分
      沮丧。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毕竟每年都有人从中淘出了黄金。公司之所以亏损,
      是因为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说到底是因为人才饥荒。
      
          也是气极反笑,吕布愁眉紧锁了多日,忽然想起一个故事。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个人大摆筵席,宴请宾客。
      
          时近中午,还有几个人未到。他自言自语地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听到这话,有些客人心想:“该来的还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了?”于是起身
      告辞而去。
      
          这个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解释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
      
          其他的客人心想:“不该走的走了,看来我是该走的!”也纷纷起身告辞而去,
      最后只剩下一位多年的好友。
      
          好友责怪他说:“你看你,真不会说话,把客人都气走了。”
      
          那人辩解说:“我说的不是他们。”
      
          好友一听这话,顿时心头火起:“不是他们!那只有是我了!”于是长叹了一
      口气,也走了。
      
          这个故事显然是笑话,但对于吕布来说,恰恰是他长期潜藏于心最想说的话。
      公司里,好的人才总是难以留住,例如,陈登跳槽投奔了曹操,许汜、王楷跳槽投
      奔了袁术,还有一些人自己做了老板。而滞留在企业里的人,不是老弱病残,就是
      平庸无能之辈。所以,“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这句话正是公司人力资源状
      况的真实写照。
      
          又到了辞旧迎新的岁尾年初。对于一些有能力的人来说,他的脑子里也许开始
      盘算:跳槽还是不跳槽?而对更多的平庸的人来说,则是祈求明年能继续有一碗饭
      吃,当然也少不得要揣摩老板的意思:留还是不留?
      
          在吕布手下,仅仅只有一个叫张辽的销售员还能勉强创造一点业绩。可是吕布
      知道,如果他要走,也没有办法挽留。除此之外,只有常务副总经理陈宫还能为公
      司操心着想。就这么一点班底,明年想要扭亏为盈,如同穷光蛋做梦娶媳妇,那显
      然是不可能的。
      
          吕布思前想后,自觉无力回天,只好请求曹操收购徐州公司。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