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多极(3)
      
          南方沦陷区社会言情小说的擎天之作,当推秦瘦鸥1942年出版的《秋海棠》。
      这部小说若列入新文学序列点评,品位亦当在中级以上。作者酝酿构思十余载,确
      定了“揭露社会/人生无常”的双重主题,跳出素材本身的新闻性、玩赏性,围绕
      人的命运、人的尊严这样的大问题展开凄婉深挚的笔墨,歌颂了高尚的爱情、友谊、
      事业心和牺牲精神等人类品质中的真善美,控诉和鞭挞了对这真善美的摧残玩弄。
      作品直面人生,不肯迁就太太小姐们的趣味而改变悲惨的故事结局见《秋海棠》前
      言。。在写作手法上,删繁就简,条理清晰,重描写,轻故事,情节密度小,以塑
      造性格为主,注重环境、气氛和特定境况下的人物心理,具有很强的话剧感、电影
      感,叙事者是一个高雅、正直、善良、极富同情心的现代文人。可以想像,假如没
      有新文学小说二十多年的开拓,通俗小说在1942年绝对产生不出如此精美之作。《
      秋海棠》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笔法实已大大超越了张恨水当年的《啼笑因缘
      》,它所引起的连琐轰动也不逊于后者,若非沦陷时期,它在通俗小说革新史上的
      地位定会更被注重。
      
          武侠小说抗战以来“豪杰并起”,几大巨头联袂称雄,这不仅仅意味着又一轮
      武侠热的到来,更重要的是,武侠小说至此完成了从近代化向现代化的转型,其中
      新文学思想的影响和技法的渗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还珠楼主沦陷时期除继续撰写巨著《蜀山剑侠传》外,还创作了《青城十九侠
      》、《边塞英雄》、《天山飞侠》等。论者多指责还珠作品“荒诞不经”,用现实
      主义标准一棍打死。若依此例,《庄子》、《楚辞》、《山海经》、《西游记》,
      李白、李贺之诗,佛经道藏之语,尽可废矣。还珠所作,本是神怪武侠小说,读者
      自当在阅读时假定神怪世界的存在。“艺术世界是假定的世界”费定《作家·艺术·
      时代》P337。,即使对现实生活最逼真的摹仿,也仍然是假定性契约主宰着叙事者
      和接受者的关系。“如果置假定性于一旁,那末在假定性之后则是赤裸裸的真实性。”
      钱中文《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P226,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艺术世界中的剑仙
      们是否可以翻江倒海、借尸还魂、长生不死,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假定的故
      事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浓缩了人生的真情实理。《蜀山剑侠
      传》开笔于伪满政府成立之后,第一回便借书中人物之口发出慨叹:“那堪故国回
      首月明中! 如此江山竟落入了满人之手,何时才能重返吾家故园啊! ”抗战爆发,
      万民涂炭,国运艰危,还珠楼主因拒绝周作人等要他出任伪职的劝说,被捕入狱七
      十余日,受尽酷刑,一身武功大损。见《回忆父亲还珠楼主》,连载于《人民日报
      》海外版1988年3 月15日至4 月3 日。而他的《蜀山剑侠传》此时从第六集起,忽
      然如有神助,越写越奇幻精彩。其中尤其突出正邪两道的斗法,一边是妖魔横行,
      杀人如草,民不聊生,另一边是正道剑仙苦修正果,拯救苍生。作品贬斥了弱肉强
      食、尔虞我诈、欲壑难填的邪魔外道,颂扬生命的伟大、道德的尊严。这些固然不
      能简单看成“抗战思想”,诸如“邪不压正”等宿命观念也表现出一个传统文化虔
      诚信徒的迂腐,但起码可以说明,这位神仙世界的缔造者的内心是十分“入世”的,
      他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如果联系还珠楼主的整个
      生平来看,他从来就不是“出世”的。1956年他参观延安后赋诗道:“匹夫应有兴
      亡责,恨我迟来十九年”见《回忆父亲还珠楼主》,连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
      年3 月15日至4 月3 日。。应该说,19年前,那兴亡之责就寄寓在他那“荒诞”的
      大作中了。比起一部活生生的百年魔怪舞翩跹的中国近现代史,又有哪部小说称得
      上“荒诞”呢?
      
          还珠楼主作品的另一雅化之处是其“文化味”。作者并不掉书袋、卖典故,却
      到处谈玄说偈、指天论地,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与40年代新文学小
      说的新趋向存在着一定的呼应。“蜀山谜”中有许多高层知识分子,他们的兴趣恐
      怕主要在此,就像今日学者多推崇40年代的骆宾基、端木蕻良、萧红、师陀、废名、
      钱钟书一样。文化味从此成了武侠小说不可缺少的“味之素”。
      
          在笔法上,还珠楼主最擅长从各个角度进行精描细绘,尤其描写雄奇险怪的自
      然风光,动辄上千字,令人时而心神俱醉,时而须发皆张,这明明是新文学所主张
      的小说笔法,但新文学小说家中却无人可与匹敌。像朱自清《荷塘月色》、老舍《
      在烈日和暴雨下》那样的段落,在还珠作品中随便可以抽出不下几十处。
      
          但是还珠楼主往往沉溺于笔下的诗情画意而忘了小说更重要的任务在于人物和
      结构,这两点正是还珠楼主的“气门”和“软肋”,它们在其他武侠小说作家那里
      被练成了“上乘武功”。
      
          白羽的武侠小说虽也是章回体,但人物和结构都已是新文学式的。他所写的人
      物,“没有神不神人不人的所谓剑仙奇侠,也没有飞檐走壁杀富济贫的夜行人,更
      没有为什么忠臣保镖的‘义士’,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仅仅与一般人不同
      者是有一身武艺而已。”吴云心新版《十二金钱镖》序。
      
      
      
          反英雄化、反理想化,甚至反武侠本身,是白羽创作精神的核心。他十分“狠
      心”地直面现实,笔下的侠客世故、懦弱、愚腐、倒霉……威震武林的大侠,一遇
      官府便做小伏低;沽名谦让的高手,被小辈偷袭击毙;比武招亲的英雄,只招来地
      痞流氓的轻薄欺辱。白羽“取径于《魔侠传》,对所谓侠客轻轻加上一点反嘲”。
      《话柄》。他冷峻地刻画出一个世态炎凉、人心险恶、坏人当道、好人受罪、想救
      人者反被所救者伤害的现实社会。他的作品每每令人联想到鲁迅。白羽在《话柄》
      中承认:“鲁迅先生所给予我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他的文艺论。”鲁迅曾为白羽的
      处女作《厘捐局》改动两个字,将“可怜这个老人,两手空空的回去了”一句中的
      “可怜”改为“只是”,这样一改,便隐去了叙事评判,成为不动声色的冷观。鲁
      迅还对白羽讲自认为最满意的小说是《孔乙己》,“这一篇还平心静气些”。白羽
      的小说正是充满了鲁迅式的外冷内热的“死火”风格。
      
          白羽对武侠小说的提高是全方位的。人物塑造典型化,结构匀称,讲究布局、
      照应及视点控制,风景描绘优美含情,武打描写艺术化、视觉化,首创“武林”一
      词并发明大量武打术语,文字洗炼,人物对话逼真传神。叶洪生等谓之“中国的大
      仲马”,不为过誉。白羽志在新文学创作,“自以章回之体,实羞创作,武侠之作,
      更落下乘”《十二金钱镖》后记。,不料生活逼得他“落草为寇”,反而使武侠小
      说有幸获得了新文学一笔丰厚的馈赠。白羽和还珠楼主是中国武侠小说全面走向现
      代化的两位最大功臣,没有他们的卓然自立,就没有后来新派武侠的万紫千红。如
      果说40年代武侠小说是“汉魏气象”,那么梁羽生、金庸、古龙的时代则是“盛唐
      风采”。
      
          与白羽私交甚厚的郑证因,在人物塑造、布局谋篇等方面,学习白羽,但因文
      学功底不足,未能超越。郑氏特长在于发挥自己精通武术、熟悉江湖的优势,进一
      步光大“纸上武学”,把姚民哀的帮会、平江不肖生的佚闻,还珠楼主的想像、白
      羽的文采融为一炉,形成一种地道的“江湖文学”。天津方言的直接运用,是文学
      史上的创新尝试。新文学小说的种种技巧,到郑证因这里已经进入“守成”时期,
      不再新鲜也不再被特别重视,而是变成了当然的“习惯”。武侠小说的进一步发展
      更需要来自文类本身的“绝活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郑证因和还珠楼主、白羽
      一起,为后来的武侠小说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武学”宝库。
      
          沦陷区武侠诸大家中,要数王度庐“武艺”最低。其代表作“鹤铁系列”五部
      曲中一无绝险打斗,二无这帮那派。学界目前对王度庐的一致定位是“悲剧侠情”。
      王度庐多年旁听于北京大学,熟读中西文学名著,深通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他
      笔下的爱情悲剧多是人物自身造成的性格悲剧,人物在可以自掌命运的情况下,由
      于某种心理情结而放弃了幸福。这种爱情观念比之五四时代的新旧冲突模式已经有
      了相当明显的发展,业已接近了爱情和悲剧的本体,因此正像金庸的《神雕侠侣》
      和《白马啸西风》,去掉武打部分仍然是优秀的爱情交响曲。王度庐对象征手法的
      成功运用也留给后人以深刻印象,如柳树、宝剑、金钗等。大量情致深婉的心理描
      写和景物描写,使王度庐的武侠小说在语言层面上成为“雅化”之最。
      
          朱贞木向新文学靠拢突出表现在一些具体方面。一是抛弃传统章回体的对仗回
      目,改用新文学式的随意短语。二是喜用现代新名词。这对武侠小说的发展是利弊
      兼有的,要依作家具体才华而定。
      
          水涨船高,其他武侠作家也各有擅长。沦陷区武侠小说的雅化幅度是各类型中
      最大的,无论观念、题旨、技法、格调,都比上一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内在原因除
      了这一代作者皆是成长于五四新文化哺育下之外,武侠小说读者审美水平的提高也
      是一个强有力的制约。这使得武侠小说这一古老的叙事文类得以焕发青春,走向再
      一次的辉煌。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