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为农家联手喝彩
      
          2002年元旦期间,接到领导做一期农业节目的指示,在与北京市顺义区领导一
      番沟通后将主题定在了新时期的农民合作社。《农家联手闯市场》节目6 号播出了。
      由于节目正赶在全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期间播出,从收到的几个地方的信息反馈看
      反响不错。
      
          一提到农民合作组织,人们很自然的联想起50年代兴起的互助组合作社,当时
      的农民合作社历史的看,对当时的农村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在
      生产关系上的不明   
      
          晰,最终合作社成了名副其实的大锅饭,使农民们陷入了贫困的怪圈。而今天
      的农民合作组织在生产关系上是明晰的,农村生产经营的主体还是个体农民,种植
      养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家一户的农民收入,农民们只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技
      术服务,市场营销等一家一户很难做到的问题上,由农民合作组织提供帮助,这样
      农民的积极性有了,又解决了小农生产过程中无法解决的盲目性问题。
      
          顺义区的农民合作组织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抓的都是新鲜的科技领先产品,国家
      农业的高科技人材他们直接挂钩,聘为常年的科技顾问。最新研究出的农业成果他
      们率先实验,这样在市场上价格的优势非常明显,也使得产业结构总是调整在最佳
      状态。
      
          顺义区的农民合作组织是由参与的农户共同投资兴办的,合作组织的盈利最后
      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返还给农户,这与经营农产品的公司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公
      司往往在农产品的收购环节千方百计压低价格,而在销售环节上哄抬价格,在流通
      环节中赚取最大利润,造成农村中初级产品的农户收入下滑。从这个意义上说,农
      民合作组织解决了农民从产到销全过程的利润分配问题,从顺义区的实际看,农民
      收入确实在成倍提高。
      
          由这篇报道引发了许多的联想:第一,这几年关于农民致富的报道很多,许多
      报道都把鼓励农民自己去抓信息,去闯市场作为报道的主线。但实际上对于农村大
      多数的人群来说,一家一户的农民自己抓信息,自己闯市场是不现实的。第二,这
      些年在广大农村,农民们为了生存实际上在不断创造许多新的经济模式,尽管这些
      经济模式形式各异,但衡量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农民是否真的致富了。顺
      义区的农民合作组织在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联手发展,这等于向今后的工业化农
      业迈进了一大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