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长缨:一期“麻烦”的节目
      
          堵门、鸣笛、上访、鸣冤叫屈……这就是2003年12月14日焦点访谈播出《助残
      车还是致残车》之后,连续几天在台东门外出现的情景。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期维
      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节目,被批评的那家企业没有喊冤,北京市的某些责任部门没
      有出面,跑到台门口吵吵的竟是几个面熟的残疾人。本来是为残疾人说话的节目,
      为什么这几个残疾人反映如此激烈呢?
      
          细看,来人似曾相识,噢,想起来了,原来在拍摄的素材中有他为白洋淀公司
      推销残疾人摩托车的镜头,也有他(她)不用双拐而行的镜头,可今天他(她)却
      架着双拐而来。
      
          “到54中会合  ”他们中间有人悄悄耳语。54中是什么地方?噢,原来54中正
      是被批评的白洋淀公司在北京的代理处所在地。那么,这些人来上访和这家企业有
      什么样的关系呢? 
      
          还有很多残疾人,给记者打来电话,捎来信表示支持,并希望换车。他们要到
      电视台东门来声援记者,但被记者劝阻了。希望他们通过书信的方式向北京市有关
      部门反映问题。
      
          《助残车还是致残车》一片的拍摄始于今年6 月份,跟踪拍摄半年,拍摄了多
      盘带子,素材够做两期《焦点访谈》或一期《新闻调查》。在这期间,记者总共去
      过三次河北任丘,暗访了8 家违规生产摩托车的企业,在那样简陋的手工作坊里能
      打造出这样像模像样的摩托车,实在“令人佩服”,可惜由于篇幅的原因,记者无
      法充分展示。
      
          为拍摄此片,记者还多次去过白洋淀公司在北京的代理处,甚至还去武汉采访
      了几位因买此车而受伤的残疾人,目睹了残疾人修车的烦恼。这样的车卖给残疾人
      让人揪心。
      
          拍摄此片中,记者还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在任丘暗访时,由于疏忽竟将采
      访提纲落在了某违规厂办公室,到发现时已经坐车走了几公里了,无奈只好调头回
      去找,一进办公室,见厂里几个人正凑在一起研究那分提纲呢,不管三七二十一,
      记者冲上去一把猛抢过来就走,却被几个大汉拦住,不许出门。记者推开他们强行
      就跑,结果又被拉回,非要记者说出到底是什么人,这份提纲是怎么回事,记者坚
      决不肯说,推推搡搡僵持到最后,记者表示要打电话报110 ,对方才不得不放行,
      有惊无险。
      
          “倒车后翻是故意的,是不正当竞争!”
      
          “换油管是自觉弥补缺陷,为用户着想嘛!”
      
          “你们拿嘉陵来作对比,有商业倾向  !” 
      
          “白洋淀物美价廉!”
      
          面对着这些上访的残疾人的唇枪舌剑,除一次是我接待外,其余都是老翟、弯
      弯、吴绍钧、田维刚、李果、白河山、梁主任、保卫处、传达室、公安局(排名不
      分先后)……为我这惹出“麻烦”的节目遮风挡雨。
      
          事实是,每次倒车时,车速均按照北京市招标规定的控制在5 公里/ 小时范围
      内(而国家规定速度为20公里/ 小时,没有明确前进还是倒车),而正是在这样的
      车速下试车,才出现了后翻的情况,不单是记者试验,国家康复器械检测中心现场
      做检测时也出现了后翻的情况。白洋淀公司发车后又马上召回,更换不合格的油管,
      不能说不是为用户着想,但这也恰恰暴露了助残车确实存在质量问题。至于节目中
      之所以出现“嘉陵”的镜头,是因为同时中标的有“嘉陵”厂。如果不提嘉陵厂也
      中标,会使人误以为北京市只有“白洋淀”一家中标。更会对北京市招标的公正性
      产生更多的怀疑。
      
          节目播出之后,引起了国家质监总局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重视。质监总局表示
      从未允许这种车贴三C 标志  ,要对此事进行调查。北京市也要求先将更换工作暂
      停,对助残车重新进行认真检测,并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并与中央电
      视台主动沟通。 
      
      
      
          12月22号晚,任丘市委市政府派人到北京对《焦点访谈》记者表示,白洋淀公
      司确有问题,主要是一些股东和小厂假冒伪劣现象严重,他们已对公司下属小厂予
      以全部关闭,对“白洋淀”的质量进行认真的检测。对《焦点访谈》曝光的问题认
      真整改,并希望在整改后《焦点访谈》能及时给予反馈,同时对与白洋淀公司北京
      代理处有关的一些残疾人屡次到电视台上访的情况予以高度重视,表示立即督促纠
      正这种不正常的做法。同来的白洋淀公司负责人也承认由于是第一次生产助残车,
      有些地方确有缺陷。如刹车油管问题、贴“3C”标志问题、车速设计超标问题等。
      
          12月23日上午,带头到电视台来的残疾人代表给主持人翟树杰打来电话,表示
      前几天到电视台上访时的做法是不对的,同时承认白洋淀车质量有问题,他自己的
      车就修了几次,请电视台予以谅解。
      
          但令人遗撼的是,北京市的那个换车主管部门,至今未按照市里要求去做,也
      没有与电视台主动沟通过一次,更不肯承认招标和换车中的问题,反而在各种场合
      和北京的一些媒体上宣传说  :“白洋淀车没有问题,只能修不能换”。暂停换车
      两天后  ,在没有提供复查和检测报告,没有对《焦点访谈》节目中涉及的问题正
      面回答的情况下,仅靠一张没有盖章的宣传单,就又开始了发放白洋淀牌助残车。
      这种做法给许多残疾人和社会舆论导向造成了混乱。经常有人打来电话问我们真相
      到底是什么?如果《焦点访谈》报的是真的,那为什么他们还这样干?如果《焦点
      访谈》报道不实,那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正面澄清。但现实是,一些人和《访谈》打
      起了“圈圈战  ”,不正面交锋,从侧面和背面“黑”你。这当中的很多内幕并没
      有真正揭开。正是因为“虎头蛇尾”和难以一追到底,才使得一些人有了还手之力,
      在《焦点访谈》报道后反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