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璐:“上赶着”也是买卖
      
          接到贵阳车辆厂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经验介绍这个选题的时候, 我刚好经历了一
      次采访的夭折。那是大家常说的负面报道,因为当事人过分地权衡利弊,以及当地
      政府的百般阻挠,我们甚至连当事人的面都没有见到就打道回府了。而在此之前,
      我甚至设想,如果能采到当事人,哪怕她开口说一句话,我就会如何如何……可能
      因为想得太完美,所以那种失败感也越来越变得难以承受。
      
          也许是为了让我的情绪有一个缓和的过程,制片人翟老安排了“贵阳车辆厂”
      这样一个“前途一片光明”(光明指的是相对而言采访顺利、播出安全)的节目给
      我。据说,这是翟老有幸随李岚清副总理赴贵阳考察时领到的旨意,又因他亲自到
      彼处一游,所以对此选题十分看好。在分派选题的同时,翟老没忘记安慰一把,大
      致意思是,这次,我等将免受种种痛苦的折磨,等等。
      
          虽然正面宣传稳稳当当,但因缺乏刺激,因而做起来也往往是没有激情。但不
      管怎么说,凡是任务都得认真对待,何况,又有这样的好处在贵阳招手!
      
          就这样,我和张予北接受了任务。贵州,穷乡僻壤,好吃好玩的太多噢!黄果
      树瀑布去过了,花溪也游过了,如果在拍片之余邀请我们去红枫湖一游,倒是可以
      考虑,上次去旅游因时间不凑巧,没有玩成,这回正好补上。贵州的花江狗肉地球
      人都知道,这次恐怕也少不了……
      
          一路这样想着,我和张予北来到了贵阳车辆厂。到了贵阳车辆厂我和予北才算
      是领教到了什么叫“上擀子不是买卖”。人家这几年成了各大小媒体追逐的对象,
      曰“办公室主任最头疼的就是怎么样躲各路记者”。总之一句话,人家是听说《焦
      点访谈》要来,实在是拉不下脸来拒绝,所以只好不情不愿地答应了。我们的待遇
      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处不便细说。
      
          于是,有了一位不苟言笑的负责对外宣传的同志专门为我们联系采访。好在我
      们还能面对现实,很快从幻想中及时抽身,并且很快地投入工作。(当然也是为了
      能够早点离开这个工厂)
      
          这里必须介绍一下贵阳车辆厂。该厂是从沈阳汽车车辆厂分到贵州的一家三线
      企业,坐落在离贵阳市区20公里以外的一个四面环山的山沟里,2000年以前属于铁
      道部。在计划经济时期,4000名职工就靠着上面下拨的修车任务吃饭,计划亏损近
      千万元。在80年代中期,贵阳车辆厂的情况可谓相当典型:地理位置偏远,产品结
      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劳动生产率低,职工子女就业压力大种种问题都集中在一
      起,企业已经看不到希望。1986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大胆地实行三项制度改革,
      同时,发展多种经营,挖渠放水,解决下岗分流职工的就业问题。可以说,从1990
      年开始,这几项工作齐头并进,集中在一起的矛盾在平稳的改革中得到解决,工厂
      也办得红红火火。在采访中我们接触到不少厂里的工人,干部,他们对比周边的企
      业,对车辆厂的现状都十分满意。而当时全国的局面是,2001年,国有企业下岗职
      工月均人数为650 万人。
      
          贵阳车辆厂的再就业工作就是做得好,这是我在采访过程中的感受。总而言之,
      按部就班的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唯一不太适应的是,到了以吃辣而闻名的贵州,
      每天却只能在车辆厂招待所的食堂里完成一日三餐,多少有些遗憾。没办法,上擀
      子不是买卖嘛!
      
          终于回到北京,终于等到了孙总的签字,也终于有了播出的窗口。节目播出后,
      车辆厂一直没有反馈的信息,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好在我的失落又被及时
      发现,并且及时地得到宽慰:人家的心思全用在发展生产上了,所以工作干得好。
      这样想想心里也平衡了。
      
          播出的第二天,有人告之,再就业如此重要,节目被要求在全国各省台重播,
      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还真是个好选题。于是,想起一句话,李鹏同志说的:“表
      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平时尽想着舆论监督去了,表扬先进其实也是《
      访谈》的一部分嘛。既然这样,上擀子给人家做节目就是为了完成第一句话的内容,
      也值。
      
          都说“上擀子不是买卖”,其实那也未必,关键是看你要做什么样的买卖了。
      (戴璐)
      
          (注:上擀子,东北方言,为一相情愿,自作多情之意。)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