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感悟
      
          是的,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被感动过了,在这个充满着伪善和灵魂处处被拍卖的
      当下,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竟然还会感动! 当忠诚已成为棺中的祭品偶然磷光
      一闪,当奉献已成为睡中的呓语犹如痴人说梦,当人与人之间本应有的真诚必须先
      破译欺骗才能撩开面纱;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面对我们眼前的这一只狗呢?可鲁,
      它真的比我们强很多,它真的比人类拥有更多的忠诚和奉献! 它真的给如今生命的
      晚霞中增添了一份久违的彩虹。泰戈尔曾这样感叹道:“我情愿让文化的自豪感在
      我的屋子里逐渐死亡,只要在幸福的来世我能投身为布    林达森林里的一个牧童
      ……”  说真的,我此刻的心情正像是泰戈尔所说的那样:我情愿让做人的尊严感
      在我的生活中逐渐死亡,只要在幸福的来世我能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成为一只可爱的
      导盲犬! 
      
          因为面对可鲁,我们人类在生命的本性上是无颜面对的。我们人类更多的是对
      生命的一种残杀、一种暴力以及生命与生命之间的那种充满血腥的较量!
      
          记得以前我们常说,旧社会我们劳苦大众生活得还不如一条狗。或许大家还记
      得在半个世纪以前上海的法国公园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写着“华人与狗,
      不得入内”。为了摘掉那块牌子,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当我们对
      一些事情进行深度思考的时候,我们却常常面临着一些让人极为尴尬的局面:以前
      我们说“人不如狗”,说的是我们的物质生活。但是当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水平早
      已“人比狗高”的时候,在一种生命的本性上,我们能说自己就一定“人比狗高”
      么?比如说“忠诚”;比如说“奉献”;比如说“责任”等等。
      
          如今中国人尤其是城市人养狗如潮,为什么呢?是因为它忠诚;是因为它能慰
      籍很多人内心的伤痛和寂寞;是因为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太过于伪善和奸诈而远远不
      如一只狗。由此看来,我们的麻烦大了。因为我们谁也不会承认在某些方面我们人
      类还不如狗( 这里不是指生理方面) ;我们谁也不愿意承认在某种生命相处的契约
      性上狗比人类更具有责任感。当然一向高傲的人类是不愿意承认这些的。但,假如
      你已经被可鲁的故事所感动;假如你看到可鲁在奄奄一息时眼神中依然充满着对人
      类的一种眷恋,那么人哪! 我们真的应该从对生命的感悟中,放弃奸诈和残暴吧! 
      因为生命中有我们太多的艳丽和感动;生命中有我们太多的寄托和幻想;了解生命,
      了解深沉的生命,了解生命中所有的旭日和晚霞;珍惜生命,珍惜灿烂的生命,珍
      惜生命中所有的忠诚和奉献…… 
      
          我的儿子今年9 岁,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每当他在街上看到那些买小鸡、小
      兔子的时候,他一定会停下脚步来看上很长时间,并会买上两只小鸡或兔子回家。
      对于他的这种要求,我们从来就不反对。在我现在居住的家附近,有一种被称之为
      “毛蛋”的东西在自由市场里随处可见。什么是“毛蛋”呢?就是专门有一种人,
      他们把那些即将被孵化成小鸡的蛋,突然从孵化器中拿出来进行冷却,于是一个个
      即将破壳而出的小生命在顷刻间便暴死在尚未破壳的蛋中。然后,这些人就把这些
      已经披着稀疏羽毛的小鸡从蛋壳里拿出来,从它们身上穿过一个小棍,然后放在油
      锅里煎渣,每个一块五毛钱。香味飘散在路边,鲜嫩的肉让很多小孩站在一边垂涎
      三尺。但我儿子他从来不吃。他不仅不吃,而且对此行为他始终表示出一种愤怒。
      他说这种行为实在太残忍,他说他终究有一天会纠集起他的那些小伙伴们去把这些
      人赶走。对此,我对我儿子在如此年龄便有了这种意识感到欣慰。因为我始终相信
      :一个从小就对一个弱小生命予以珍爱和关怀的人,长大以后不会残暴。我坚信这
      一点。也因此,我儿子几乎不会打架,也从来不和他的同学打架。尽管如此,他似
      乎依然是个小头头。孩子们愿意跟他玩,不管是比他大的还是比他小的,都以他为
      中心。他的学习我们几乎从来都不用操心,但他的成绩在班上始终是名列前茅。我
      希望他能够自由而快乐地成长,我希望他在与那些小动物的接触和交流中学会珍惜
      生命。不管他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但首先一定要是一个懂得感恩、情感丰富并遵
      守公德的人。
      
          江西省有个叫赖京元的小学生,他曾经写过一篇作文,题目叫《蝉的自语》。
      这篇作文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作者不是以一个人视角去写那些蝉的,而是站在
      蝉的角度上来感悟这个世界的。所以它显得很特别:
      
          蝉是你们人类给我取得名字。许多人又叫我“知了”,可我不爱听。
      
          炎炎夏日,我喜欢在浓荫的树上高声鸣叫:“真热呀! 真热呀! ”有时候,我
      自个儿玩腻了。就唱起歌来,招呼伙伴们。您也许知道,我唱歌不用嘴,也不用喉,
      而是用冀后空腹里带一对似鏺般的“乐器”。有些人偏偏把我们当作骄傲的化身,
      来教育天真的孩子;“别整体知了,知了的。”您知道吗?这使我们的家庭蒙受了
      很多的委屈啊! 
      
      
      
          那年,妈妈在树枝上刺成了一排排卵窝,把我们生下来。秋天过去了,天越来
      越冷,我们把“家”搬到了地底下,靠吮吸树根的液汁维持生活。在黑暗中我耐心
      地等待,悄悄地长大。
      
          五年过去了,又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我渐渐向土地上层移动。这一天终于来了
      ! 黎明时刻,我破土而出,穿着厚厚的“盔甲”,艰难地爬上了树干。过了好一会
      儿,伴着一阵撕烈般的剧痛,我的背部中央的硬壳裂开了。我脱壳而出,渐渐老熟,
      爬到树梢上。阳光透过薄翼,在我的翅膀上闪亮。我挣开眼睛,仔细打量这我周围
      的一切;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小河在欢快地流淌……我不住的歌唱,歌唱光
      明和自由,虽然没有人为我喝采。尽管过这风餐露宿的生活,但每天呼吸着新鲜的
      空气,我已经很知足了。也许您正在林间小路上散步,也许您正在窗前看书,这时,
      您会听到我的声音。请相信,这是我对您的问候。因为,您会是我的朋友!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