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金三角地区综合毒情
      
          由于缺乏更早期的整个金三角地区的毒品生产综合数据,我们只能从20世纪50
      年代的材料中得出一些数据,即使如此我们可以看到金三角地区毒品的大致发展脉
      络:鸦片产量的发展:
      
          由于国民党残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这个地区的鸦片产量约
      为300 吨,到50年代末金三角地区的鸦片产量已经达到500 多吨。
      
          受越南战争的影响金三角的罂粟生产自60年代起进入了黄金时代,1961年美国
      禁毒署在总结世界毒品情况时指出:“缅、老和泰已演变为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生产
      国,鸦片产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受坤沙等贩毒集团的操纵,以及国际毒品市场的扩大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是
      世界性的毒品问题走向严重的一个时代。联合国禁毒委员会在第七次特别会议上公
      布的年度报告中称:1980年金三角地区的鸦片产量保持在600 吨的水平。
      
          1990年缅北一批新的贩毒势力崛起,毒品种植再一次发生了飞跃式的增加,海
      洛因的加工能力不断提高。
      
          海洛因加工:
      
          1970年以后在泰国的北部地区和老挝开始生产海洛因,这些产品被运往香港和
      欧洲,还有一部分直接出售给驻泰美军供士兵使用,或运回美国。由于需求量大,
      海洛因加工厂迅速增加,产量不断扩大,有资料称当年在金三角地区就有了15个加
      工海洛因的试验室;约在1971年在老挝已经建起了两个海洛因加工厂;此后泰缅边
      境地区的海洛因加工厂很快发展起来,金三角地区的毒品以其双狮地球标的海洛因
      而世界闻名。
      
          1985年缅北地区开始生产海洛因,进入1990年代后,缅北海洛因加工能力不断
      扩大,当地所生产的罂粟多数被用于加工海洛因。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