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著名的女性(4)
      
          克拉格也觉察到了这些年来,杰奎琳的穿着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杰
      奎琳脸上的变化非常之大,使得我经常迷惑这些变化什么时候发生的。我曾经看过
      一些女士,经历了40年风雨后(从20岁到60岁),她们脸部变化非常大,你
      都不敢确认她们是同一个人。但是最令我吃惊的还是杰奎琳:15岁那年她是个骑
      手,然后成为第一夫人,最后又成为欧纳西斯夫人。有时,她希望每个人都关注她,
      但是有时又想远离众人的目光。她脸部的骨架依旧,还有那副宽大的墨镜简直就是
      个天才装饰:这便于杰奎琳可以看到每个人在观察她,但是别人却看不到她。”
      
          对杰奎琳而言,她的“神经紧绷的岁月”也称为“盖勒拉岁月”。罗·盖勒拉
      不是惟一追随杰奎琳的摄影师,但是却是最明显的一位,他的作品标志着名人与媒
      体、公众获知权和个人隐私权之间不断上升的冲突。他们经常通过《现代荧屏》封
      面联系在一起。然而,杰奎琳不是莉斯·泰勒。在最初阶段的名人文化中,杰奎琳
      和盖勒拉不断地起冲突,然后进行相互协调。但是这两者之间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
      只是因为杰奎琳不是好莱坞女影星,她不需要依靠公众崇拜而生活。如果有选择的
      机会,杰奎琳宁愿自己被媒体所遗忘,安安静静地抚养孩子。
      
          但是美国公众并不理会这些。他们热爱肯尼迪总统,因此就连带关心总统的遗
      孀和小孩,而且他们还想让杰奎琳知道他们的关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表现出
      对肯尼迪一家极端的兴趣,尤其是杰奎琳、约翰和卡罗琳,他们是维系肯尼迪总统
      的主要途径。只要杰奎琳仍然不断地吸引公众目光,不被人们所遗忘,那么按照他
      们的观点,这意味着肯尼迪总统也没有被人们遗忘。
      
          由于杰奎琳对于关注的态度也非常复杂,所以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虽然她经常
      希望隐藏、希望人们忽略自己,但是她有时又会做出些事情来,成为头条新闻,从
      而吸引众人的目光。基思·欧文回忆起,有一次(肯尼迪总统遇刺后不久)他前往
      海角拜访杰奎琳,和她商讨装修事宜。之后,杰奎琳亲自开车(卡迪拉克变速轿车)
      送他到机场。车上载着自己的孩子,车后还坐着洛夫特家的孩子,车内还用链条拴
      住一只美国鹰(这只鹰一直放在海恩尼斯家中的门廊)。“那就是杰奎琳的另一面。
      其实,有时杰奎琳也希望每个人关注自己。当时,她驾车送我去机场,引起了一场
      骚乱。对杰奎琳而言,这是个绝好的机会。”
      
          最初给杰奎琳拍摄,罗完全依靠自己。事实上,他过着单调的生活,而且容易
      引起误会:每天他都晃荡在杰奎琳公寓前,那么女孩看到了就极易误会,怀疑他是
      否在约会某人。罗是个单身汉,住在布朗克斯。大多数情况下,罗都在下午和晚上
      拍摄杰奎琳。通过跟踪和观察,罗掌握了杰奎琳的活动规律和路线。某天下午,如
      果杰奎琳前往麦迪逊大街肯尼思发廊做头发,那么她很可能晚上就有活动;如果城
      里的车子停在公寓前,则又说明了杰奎琳晚上有活动安排:一般说来,7点半是戏
      院,8点钟是芭蕾舞表演。
      
          罗用着各种把戏,对杰奎琳进行跟踪拍摄。他从来不向纽约1040公寓的门
      卫询问杰奎琳,因为他清楚门卫会把他撵走。于是他就去问门卫的邻居,因为那人
      没有在圣诞节收到亚里和杰奎琳的红包。罗递给他10元,于是那人的记忆就复苏
      了。
      
          但是,罗有时做得过火了,这点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为了获取信息,他约
      会杰奎琳的女佣。杰奎琳开门出来,发现他们在说悄悄话,于是马上辞退了那位女
      佣。1970年,他利用朋友做幌子,让朋友打扮成圣诞老人,企图拍摄一张杰奎
      琳过圣诞的照片,给《国家追究者(National  Enquirer)》杂
      志供稿。但是,罗的计谋没有得逞,于是他不得不自我解嘲说:“杰奎琳太快了,
      圣诞老人跟不上她。”后来,他甚至去希腊见了亚里。 
      
          “你四处周游?”亚里问他道。亚里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年轻人竟然以此为
      生。
      
          对亚里而言,盖勒拉及所有的摄影师的行为都是不合逻辑的,只是映衬场景而
      已,所以他不明白杰奎琳为什么对他们如此反感和无奈。欧纳西斯是希腊人,更加
      的哲理性。让公众流言蜚语吧,我们根本不在乎。“既然已经湿了,那么再多几滴
      雨水又何妨呢?”他沉思道。
      
          在将罗·盖勒拉送上法庭之前,杰奎琳明白地暗示了自己的不满。晚上外出时,
      杰奎琳故意一身黑色装束,而这是摄影师的噩梦,因为根本无法拍照。杰奎琳还有
      其他的戏弄手段,譬如用花束遮掩脸部(1969年,为了庆祝母亲节,儿子约翰
      送给杰奎琳的花束),从来不摘下大框墨镜(由于看不到杰奎琳的眼睛,编辑给的
      拍摄酬劳也会相应下降),或者上车前让门卫挡一下。但是不管怎样,罗对杰奎琳
      的仰慕反而更加强烈。对罗而言,杰奎琳确实是个挑战,而他则喜欢接受挑战。杰
      奎琳从来不去抢夺任何人的东西。
      
      
      
          如果有机会,盖勒拉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艺术家。或许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
      盖勒拉毕业于洛杉矶最著名的艺术学校设计专业。和杰奎琳一样,盖勒拉非常酷爱
      素描。他梦想有一天能够设计自己的花园,点缀上白色的雕像、喷泉和小径。盖勒
      拉的脑子里已经有了完整的蓝图,他认为房子必须位于郊区新泽西城。那时,城市
      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安全,到处都是疯子,你不能信任任何人。必要时,盖勒拉可以
      自己动手垒砖砌房。
      
          很快,新泽西梦想破灭了。然而,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诞生拍摄杰奎琳的
      摄影高手。谁知道呢!对于敢梦想的人而言,天空才是最终的限制。起码盖勒拉是
      这么认为的。对他而言,这种拍摄生涯或许是个更大的挑战。“最精彩的游戏在市
      区。”他这么说道。
      
          现在,罗住在布朗克斯。不能和那些艺术家攀比(如艾夫登·理查德),罗不
      够富有,租不起市区的工作室。哎,谁让他不是哈佛那些幸运的私生子,有个富有
      的父亲呢?
      
          罗经常穿着一件夹克,系着领带,前往杰奎琳公寓拍摄。当然,如果是去天蝎
      岛拍摄的话,由于自己偷渡者的身份,他不得不穿着水手的制服,脸上还粘着假胡
      须。当卡罗琳抱怨说,他干扰了她在中央公园的网球课,那么他会怎么做呢?他会
      选择离开。是的,罗很清楚,无论自己的举止多么优雅,那些高贵的夫人们(如杰
      奎琳、梅隆夫人等)不可能邀请他共进午餐。对她们而言,自己只是一个从布朗克
      斯跑出来谋生的孩子。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杰奎琳就是罗的出路。
      
          盖勒拉自己回忆道:“我于1967年开始拍摄杰奎琳,第一次摄于麦迪逊大
      街的韦德斯德(Wildenstein)美术馆。我追随着杰奎琳,来到她的公
      寓,就像发掘出一个金矿那么欣喜!”  盖勒拉于是吃吃地笑,就像一个小孩等待
      射门机会一样。 
      
          “第一次的作品不太理想,主要是因为当时灵感不够。但是逐渐地,杰奎琳成
      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越来越被她吸引,直至完全迷住了。对我而言,拍摄杰奎琳
      是个挑战。越来越多的杂志编辑向我索要杰奎琳的照片,她的名字也经常见诸于《
      时代》、《每周新闻》等杂志的索要清单上。于是我意识到:各大媒体为了寻求有
      关杰奎琳的好作品,不惜出高价购买。”
      
          上述这些对盖勒拉先生是好事,但是另一方面,他也不断地触犯杰奎琳,更糟
      的是,他惊吓了杰奎琳的孩子们。1970年是盖勒拉作品最丰富的一年,总共拍
      摄了20张杰奎琳的照片。但是与此同时,他也惹恼了杰奎琳,因为拍摄了许多杰
      奎琳不愿为人所知的事情。于是,杰奎琳动用了特工,希望盖勒拉远离自己的视线。
      
          然而,1969年,杰奎琳终于忍无可忍了。事情是这样的:杰奎琳和儿子约
      翰正在中央公园练习单车,突然盖勒拉从灌木丛中蹿了出来(杰奎琳的供词),
      “吓得约翰惊声尖叫”。于是,杰奎琳将盖勒拉告上了法庭,等待法庭的判决。按
      照杰奎琳的说法,这件事情就此结束。然而,盖勒拉却持相反说法:杰奎琳命令了
      特工人员“砸烂了自己的相机”。由于没有出现殴打现象,盖勒拉因骚扰罪名而被
      捕。虽然后来杰奎琳撤销了控诉,但是这件事使得盖勒拉下定决心:控告欧纳西斯
      夫人。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