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建开办旧货场董事长赖帐不还钱(2)
      
          一开始的时候,曹植的旧货市场生意比较清淡。人们还不习惯把家里的旧东西
      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可是远近的农民对旧货市场里的家具、电器很感兴趣,纷纷像
      赶集似的来这里淘金。上千元的电视机在这里一百多元就能扛走,一套组合家具也
      就七八十元,拉回去往屋里一摆,照样显得阔气。市场始终是供求关系决定的,来
      这里买旧货的人多了,各种各样的旧货也就好卖了,城里人也愿意到这里处理家中
      要淘汰的东西了。
      
          曹植不断创新旧货市场的营销模式。他先是把旧货按照价值和功能进行分区,
      家具类、电器类、汽车类、服装类,图书类等。后来又把双休日开办成“跳蚤市场”,
      让愿意参与旧货买卖的人自己在市场里互相寻找交易对象,随便砍价。只要双方觉
      得合适就成交。也可以进行以物易物的非货币性物物交换。曹植还特别鼓励家长带
      领小朋友到跳蚤市场上互相交换玩具,借以培养儿童的商品意识。自己玩腻的玩具
      拿到市场上换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别人也可以同样从他这里得到新奇的东西。这
      样可以使双方都能够从交易中得到好处。小额商品,儿童玩具,以物易物者,一律
      免收交易费。
      
          对于大件商品,这里一律采取货主自我标价的方式进场。一件旧货可以任意标
      价,哪怕是比原价更高也没关系,但是有一个规定,标价后一个星期无人购买,要
      自动降价10% ,如果还没人买,一个星期后再降10% ,直到最后有人愿意出价钱购
      买为止。
      
          这样的方式很是吸引了一些看中商品又想等降价的人。吕布曾经在这里看到一
      部红色法拉利跑车,外型和功能各方面都很满意,一点不比当年董卓赠他的赤兔马
      差。可是他觉得60万元太贵,想等等再说。他的理想价位在40万元左右。一个星期
      以后降到了55万,又过了一个星期,降到50万,他想等到下星期再来买,谁知道等
      星期一过去的时候,却被人上星期已经买走了。吕布真是感到追悔莫及。
      
          旧货市场里这种价格机制的灵活性就在于,如果你一定要等降到你理想的价位,
      可能就被别人抢得了先机。所以,一直等下去也有买不到便宜货的风险。这种公开
      透明的标价方式,可以说在商品本身的质量、性能、受损状况、破旧程度等信息不
      充分的情况下,依靠价格信息来调整买卖关系是最有效率的,只要有人愿意出的价
      格,那就是一个公开的,同时也是公平的成交价格。
      
          曹植的旧货交易市场还公开接受市民的捐赠。凡是旧衣服,一律接受下来,统
      一消毒,然后根据各地的受灾情况,联系捐赠给灾区人民。家里的旧书、课本、辅
      导材料之类,接受下来之后主要捐赠给西部老少边穷地区,让这些图书为那里的中
      小学生带去新的知识,再次发挥作用。
      
          曹植无意之中又涉及到了馈赠经济。馈赠经济是一种没有交易底价的经济活动,
      这种经济活动的社会福利效果应该说是比较明显的。馈赠可以使捐赠者获得精神道
      德的满足和享受,接受捐赠者则可以得到物质利益的享受。一件衣服对于富人可能
      仅仅因为式样陈旧而没有价值,对于穷人则是极有消费价值的。这样自然就物尽其
      用,实现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馈赠分为向社会的馈赠和向亲友的馈赠。向亲友
      的馈赠有时则涉及到资产和财富的转移,如果没有严格的法律,会使国家在税收方
      面蒙受一定的损失。至于怀着某种特殊的目的向有权势的人实施贿赂,虽然也可以
      冠以“馈赠”的名义,但是事实上却是一种权钱交易,不能算是馈赠。此是后话,
      暂且不提。
      
          旧货市场的交易无论如何不会是市场经济的主流,因此,曹植的收益也是有限
      的。毕竟在中国这样的消费文化环境里,很多人仅仅是因为“面子”问题还不习惯
      于旧货的买卖,富人们出于面子而不屑于卖,穷人们碍于面子不愿意买。其实从可
      持续发展的要求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浪费是应该大力提倡的。曹植的举
      动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这里我们也并不是要给曹植戴什么高帽,说他多么积极地响
      应党中央的号召,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但是曹子建能够从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最优化,
      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效用出发,考虑问题并付诸实践,确实是符合经济学所提倡
      的原则的。
      
          市场机遇总是需要以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曹植在开办旧货市场的过程中,又发
      现了新的机遇。他注意到一些看似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东西,往往在市场上非常抢
      手。如名人字画,古玩文物等。这些东西在寻常百姓家里可能就是一个带着裂纹的
      旧瓷器,可是经过行家法眼一过,可能就是宋代汝瓷官窑的珍品,动不动价值连城。
      这些东西要我们平常人看来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但是却有着非常高的收藏价值。物
      以稀为贵嘛。越是稀缺的东西,就越有价值,这正是经济学的基本法则。为了使那
      些稀缺的东西真正展现自身的价值,就需要一个公开的竞价机制。曹植灵机一动,
      开办了一家拍卖公司,取名“德嘉拍卖行”。“德嘉”是“得价”的谐音,取合理
      价格的意思。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德嘉拍卖行一开业,果然生意兴
      隆。过去收集的坛坛罐罐,现在都成了文物,都能拍出天价来。有了这些资金垫底,
      拍卖业务开展得红红火火。从古玩字画,到汽车房产,拍品日渐增多。加上他又聘
      请很多专家,杨修、荀昱等人,有搞鉴赏的,有搞法律的,还有专门举锤拍卖的。
      不过,曹植的心思并不在如何大把赚钱上,由于受了那几本经济教科书的蛊惑,他
      始终把自己的目标锁定在资源的充分利用上。尽管在拍卖业务上确实赚了不少钱,
      但是几乎都被他拿来补贴到旧货市场的业务推广上了。
      
          物尽其用可以避免浪费,发挥效用,节约资源。其实还有另一种宝贵的资源就
      是时间资源,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最宝贵的经济资源。可是许多人对于时间的
      价值往往不能引起重视。我们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围着看热闹的人群,看人家变
      戏法,在路边看下棋,在街头看算命,在马路上看吵架。若是遇到谁跟谁打架,更
      是放下自己的事不办,推着自行车,踮起脚尖也要看个究竟,还必须打听清楚原因,
      究竟为什么打起来了,打的结果如何等等。
      
          董卓有一个侄子叫董事长。请大家不要误会,董事长的“长”字发音是CHANG ,
      可不是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在公司里拍板定案做决策的一把手董事长。这个董事长
      是一个终日游手好闲、提笼架鸟的顽主。有事无事的喜欢逛街看热闹。说他是京城
      阔少,似乎又高了点,你见过几个官宦人家的子弟老站在羊肉铺子前张着嘴巴看人
      家剥羊的?这董事长却是京城羊肉铺子门前的常客,就是那种张着嘴巴看剥羊一直
      看人家剥完为止的一类人。其实在中国,像董事长这样喜欢看热闹的人似乎特别多。
      
          董事长和别的游手好闲的人还不一样,他喜欢摆阔。别人有什么他不能没有。
      自从银行推出了消费信贷业务以后,真正满足的是董事长这样的人,无论如何,先
      把别人的钱借过来花了再说。如果说借过来是从事生产经营的也还好说,但是,如
      果纯粹是为了个人消费,虽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是也出现了另外的问题。那就
      是呆坏帐的增多。
      
          当银行推出汽车个人贷款的消费信贷业务以后,董事长是第一批到银行借款买
      车的人。特别是有两项重要措施对于董事长们来说是相当有诱惑力的:一是银行的
      汽车信贷可以“零首付”,这意味着一开始不用花钱就可以把车开回家,有这样的
      便宜再不去占,那才真是傻瓜;二是保险公司推出了个人汽车贷款保险业务,买车
      者只要向保险公司交上若干保费,并以汽车做抵押,保险公司可以承担向银行还贷
      款的风险,简称“车贷险”。
      
          董事长看中的是一款叫富康988 的新款轿车。在他看来,汽车本身的质量都差
      不到哪儿去,关键要看牌子。富康988 让他心动并采取行动的,一是车价适中,15
      万多元不算太高,二是牌子好,富康988 ,那预示着什么?先致富奔小康,988 就
      是时间久了一定会发发。董事长看完新车,想象着自己开车的风光、潇洒与惬意,
      就决定了。“砰”的一声,车门一关,“就是它了!”
      
          董事长在汽车销售公司业务人员的引领下,先后办完了贷款手续和购车手续,
      很快就把新车开回家了,惹得周围的邻居们无不伸头探脑地围观,又是赞叹,又是
      羡慕。董事长越发感到自己风光无限。有事无事的开车到大街上兜风,呼朋唤友的
      到郊区旅游,到渡假村洗温泉,到花鸟市场上显摆。在董事长看来,买这车的消费
      者剩余就不是3 万5 万、10万8 万的,怎么着也得15万,自己不用掏腰包,不跟白
      捡的一样吗?
      
          可是松快过了没多久,银行的催款单来了,接连不断的电话也来了,惹得他心
      里很烦,还没怎么着呢就开始要钱了,这叫什么事啊?不还!老子没钱还!要不然
      就把车开走。过了1 年以后,银行没有办法,就找保险公司要。保险公司正为车贷
      险问题犯愁呢。最新的统计显示,全国拖欠汽车贷款不还的“董事长”们已经超过
      6万多人。保险公司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尽快止损,无奈之下,决定立即暂停车贷险。
      银行一看这样的情况,对汽车个人信贷业务也越发小心谨慎了,进一步加强对个人
      消费信贷的信用评估,加大贷款抵押的力度,而且停止了以汽车本身作为抵押的按
      揭。
      
          其实,凡事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汽车信贷消费的问题上,有几种情况
      应该分清楚。一是整个中国的信贷消费还刚刚起步,肯定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
      地方。二是像董卓的侄子这样的无赖,压根儿就没有打算还钱,是信贷市场上的异
      类,不能代表多数讲信用的信贷消费者。三是其他不还钱的“董事长”们其实是另
      有隐情的。主要是近几年来汽车降价频率太快,幅度太大,刚买的新车,不到一个
      月降8000,这谁受得了?一年降1 万多,过一  年再降1 万多,三年下来15万元的
      车降到不足10万元。如果再加上贷款利息,三年前买一辆车的钱,现在可以买两辆
      更好的车。这不是亏大发了吗? 
      
          在这里,经济学常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可能多数不还钱的“董事长”们还不
      了解。那就是沉没成本。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