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初试身手
      
          玛丽安排陆文博参与处理虐待儿童的案件。第一次接受这样的案子,对于新来
      乍到的实习生极具挑战性。陆文博有些紧张,但并不胆怯。到了美国以后,他经历
      了无数的第一次:第一次演讲,第一次开车,第一次打工,尝尽酸甜苦辣。他知道
      万事开头难,更明白车到山前自有路,吃苦是收获的前奏,他不怕挫折,享受拼搏,
      “  事在人为”是他的座右铭。他更自信,更果断,更坚强。
      
          案情并不复杂,白人男子举报越南裔的妻子虐待两个孩子。市儿童福利机构组
      织调查组,调查案件实情以防案情恶化,陆文博和三个女孩参与监督工作。四人各
      司其职,一个指导父母正确教育子女,一个监督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一个做女孩
      的监护人,陆文博做男孩的监护人。
      
          母亲是越南移民,多年前来到美国,看到陆文博是亚洲人,倍感亲切,诚恳地
      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他。她和丈夫正办理离婚手续,在孩子的问题上分歧严重,两人
      都想拥有孩子的监护权。她很爱自己的孩子,为了管教孩子偶尔打一下,这种教育
      方式在越南习以为常。她丈夫以此为由把她告发,其实是想离婚判决时占得上风,
      这让她尤其难过和委屈。
      
          陆文博理解母亲爱孩子心切,同情她的处境。“不打不成器”在亚洲是个普遍
      接受的观念,母亲打几下孩子再正常不过。美国偏偏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孩子
      绝对不能打,否则触犯法律。抛开个人感情,陆文博无奈地告诉她必须避免任何类
      似行为,否则既争取不到孩子的监护权,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男孩叫布兰登,只有14岁,聪明可爱,在学校成绩很好,但父母关系恶化对他
      影响巨大,他的学习成绩下降,还经常逃学,和同学打架。父母离婚其实对孩子最
      不公平,眼前便是活生生的例子。陆文博需要给他精神支持,帮助他走出家庭矛盾
      的阴影,渡过难关。
      
          由于文化背景相似,布兰登自然地对陆文博产生了认同感,信任他,把很多没
      有告诉父母的心里话讲给他听。陆文博吃惊地发现孩子比大人想象的成熟懂事得多,
      他们特别敏感,关注细节,在意父母的一言一行。他庆幸布兰登把他当做倾诉的对
      象,展示内心世界,给了他工作的突破口。
      
          陆文博每周都花时间和布兰登在一起,陪他做功课,带他看电影、打篮球、参
      观博物馆等。他利用每个机会开导布兰登,为他疏通心头的忧虑和不安。布兰登慢
      慢开心起来,他开始接受父母离异的事实,相信父母仍然会一样爱他。
      
          眼看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布兰登的父亲居然跑到SilverSpring
      大吵大闹,向指导老师玛丽投诉陆文博。他坚决反对让一个中国人参与案子,指控
      陆文博带坏了他儿子,要求儿童福利机构立即派人替换陆文博。陆文博没有在场,
      但得知此事并不意外。
      
          他和孩子母亲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每周还要花很多时间陪布兰登,父亲担心陆
      文博会把孩子导向母亲一边,让自己的计划落空。玛丽了解案子进展情况,她相信
      陆文博的所作所为符合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拒绝了父亲的无理要求。有了老师的
      支持,陆文博更有信心,他要坚持到案件完满结束。
      
          几周过去,工作成效显著,情况大有好转,离婚危机虽未散去,家庭成员之间
      的矛盾与冲突不再紧张。母亲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孩子的爱,也证明她有能力用合
      适的方式教育孩子。儿童福利机构决定中止调查,让孩子继续留在家中,无需庇护,
      更无需领养。
      
          第一次承担重任,陆文博没有让玛丽和同学失望。缺乏对体制和程序的了解没
      有成为障碍。
      
          他的敬业和热情弥补了经验的不足。更幸运的是,中国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帮了
      他。卓有成效的工作让他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
        梦远书城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