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重返课堂
      
          第二天一早,陆文博满怀期望走进教室。“教室不大,前面有一张给老师用的
      桌子,其他桌椅板凳摆成”U “字形,环绕整个房间,有大约20个人坐在里面。他
      礼貌地用微笑回应了同学投来的好奇目光,找个后面的位置坐下了。屋子里大多数
      是白人女孩,除了陆文博之外,还有两个白人男孩。他是唯一的亚洲人,也是唯一
      的  ”老外“。
      
          老师走了进来。他身材不高,十分瘦削,留着山羊胡,头发和女人一样长,扎
      成马尾辫放在脑后,穿着休闲衬衫和牛仔裤,一副眼镜是他身上唯一让他显得有点
      学者气质的配件。
      
          “我叫马克。莫塔尼,是刚刚从哥伦比亚转过来的教授。我从事心理咨询和其
      他社会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第一句话就把学生镇住了。“我刚刚到密尔沃基来,
      有很多要适应的,希望你们可以帮助我了解这里。”开场白简短有力而有效。接下
      来他让学生按照顺序依次进行自我介绍。每个学生都介绍了自己的名字,从哪里来
      的,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工作。陆文博虽有备而来,但还是有点紧张。
      
          “我叫陆文博,是从中国来的。在大学的时候,我参加了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
      的服务工作,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社会状况有很多了解。我希望通
      过在这里的学习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人,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的双手。”
      
          “非常欢迎你到我的班上来。我也希望你能帮助我们多多了解中国。”莫塔尼
      教授老师热情地表达了自己的友好。随后,他口若悬河地开始了第一讲。“社会工
      作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学科,主要研究的对象是' 人' ,例如人的生理、心理,行
      为模式,婚姻家庭等问题。”
      
          他一下子坐到桌子上,有节奏地摇晃着他的腿,继续着演讲。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群体、组织
      机构打交道。社会工作的核心是认识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这其中包括帮助穷
      人和受不公正待遇的人;帮助酗酒和吸毒者,保护妇女儿童,改善少数民族受压迫、
      受歧视的状况……”
      
          过去的一个星期,陆文博一直在阅读有关参考书,多少对社会工作有所了解,
      可是今天这些知识到了老师嘴里,突然变得晦涩难懂起来。他有点跟不上老师的语
      速,脑子也有点转不过来。一堂课下来,大概也就明白了一半左右,满脑子问号。
      
          莫塔尼教授似乎看到了他的迷惑,走上前来。“你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
      发问清楚,不要害怕,我和其他同学都会帮你的。如果你不问,把事情做错了,或
      者让别人以为你都明白了,你就是最大的傻瓜。”老师一针见血,十分直接坦率,
      典型的美国人做事的方式。
      
          陆文博心里明白,五成没听懂,问几个问题只是杯水车薪,恐怕还要自己补课,
      遭遇“语言关”,英语专业高材生也要格外用心。“谢谢教授。谢谢。我好好整理
      一下思路,会找您把所有的问题搞清楚的。”
      
          下课后,他和负责机房的老师见了面,明确了工作时间和任务。为了赚到助教
      金,陆文博每周要花上20个小时管理学校机房,虽然不轻松,可是毕竟能够帮助他
      支付学费并赚取微薄的生活费,他没理由抱怨了。
      
          第一天算是应付过去了。发愁的事情又来了,陆文博所选的三门课中,“文化
      差异”居然被安排在校外的一个小学里,离住处校园很远,交通不便,新来乍到的
      陆文博对学校的方位没有任何概念,更不知道怎么去。他求助于导师吉姆,吉姆给
      他出了个主意,让他直接找“文化差异”的主讲教授何塞。托里斯,搭老师的车去
      上课。他有点顾虑。毕竟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老师代表权威,学生始终要对老
      师毕恭毕敬,老师和学生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为老师做事是理所应当的,而搭老师
      的车无异于让老师为他服务,陆文博觉得说不过去。
      
          “这样能行吗?他是教授啊!”
      
          “何塞是个非常好的人,你只要把你的困难和他直接说,他会替你想办法的。”
      吉姆让陆文博放心。
      
          陆文博半信半疑来找何塞。办公室的门虚掩着,他敲了敲门。
      
          “请进!”一个浑厚的男中音招呼他进来。
      
          陆文博推门进去。桌前坐着一个有拉美血统的中年男子。
      
          “托里斯教授,我叫陆文博,是你班上的学生。我刚到密尔沃基,对上课的地
      方不熟悉,所以不知道我能不能……能不能……”他觉得有点不好开口,支支吾吾
      的。
      
          “你是不是需要搭个车?没问题。明天晚上5 ∶30你到办公室来找我。我带你
      一起去。”何塞非常爽快。
      
          “太好了,那就谢谢你了。”
      
          陆文博目前接触过的老师个个都非常的简单直率,平易近人,不摆架子,不耍
      权威,平起平坐。他体会到了一种友好尊重的氛围,原来对遭受种族歧视的担心也
      一扫而空。
      
          何塞是波多黎各人,“文化差异”的第一堂课上,他讲述了自己为何来这教书
      的一段曲折的经历。当初学院招聘副教授,十多个人应聘,何塞一路过关,直至面
      试职位。到最后一轮,只剩下何塞和另外一个白人。与那人相比,何塞在学历、资
      历、经验各方面都要更胜一筹,结果却意外落选。何塞向评选委员会提出申诉,认
      为有种族歧视的嫌疑,经过一番斗争,他堂堂正正地为自己争到了这个职位。
      
          陆文博也庆幸自己刚到密尔沃基就碰上这样一位好老师。何塞有着极大的个人
      魅力,他的课非常精彩,他对于种族、文化、热点事件总有独特的视角和见解。他
      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每个人挖掘内心深处的意识,看法,价值观,甚至是偏见。课
      堂上始终充满着种族大团结与热情的活力和气氛。
      
          分小组自我介绍的时候,大家都对陆文博很感兴趣,七嘴八舌地问他各种问题。
      
          “你从中国的哪里来的啊?”
      
          “你有几个兄弟姐妹?”
      
          “你为什么要到密尔沃基来?”
      
          陆文博一时成了关注焦点。
      
          “你住在哪里呀?上课怎么来的?”同组一个从芝加哥来的女孩卡蒂很好奇地
      问他。
      
          “我住在学校附近的马里兰大街上。今天是搭托里斯教授的车来的。”
      
          “我也住在那儿附近。如果愿意,以后可以搭我的车。”卡蒂非常热情地伸出
      援助之手。
      
          陆文博因为不好意思总搭老师的车,正在发愁,听她这么一说,欣然应允。卡
      蒂和他约定每周上课之前来接他。
      
          学期就这样开始了,一周的课下来,更多的困难摆在了面前。英语他明白得稍
      微多了一点,可还是障碍重重。最让他震惊的是阅读量的巨大让他震惊。上大学的
      时候,他也要阅读英文原著,可是一个学期最多读两本,几百页顶天了。而现在三
      门课下来,一周的阅读量就要接近上千页,每次读书之余还要写读书笔记,算成绩。
      陆文博叫苦不迭:“这怎么可能读得完?”计划中两年的学业百分之一还没有到,
      陆文博已经有点吃不消了。
      
          “拼吧!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吗?那么多中国人来留学,没有听说念不下去的。
      自己绝对不能做第一个!”陆文博开始挖空心思想对策。他买了一个袖珍的笔记本,
      走到哪里都带着,碰到新的词汇和用法绝不放过,立刻记录下来平常没事就拿出来
      看。他还给自己的笔记本起了个名字“AmericanSlanginUse”,视为攻克英语的《
      圣经》。
      
          超市也成为学习英语的课堂。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陆文博经常带着小本子,
      把所有商品标签上的词语写下来,看着实物学英语,获益匪浅。一次,他回来得很
      晚,刚刚打开电视,看到加利福尼亚的橙子只有10美分一个,想大买特买一顿。结
      果货架上空空如也,原来不只是中国人想省钱。
      
          服务员正在旁边摆放苹果,他便走过去问:“DoyouhavemoreorangesThereisnoneleftontheshelves.”
      (你们还有橙子吗?架子上没有了。)
      
          工作人员非常抱歉:“Iamsorrywedon'thaveanyleft,butifyoureallywantthese,
      youcanaskforaraincheck. ”(抱歉。我们没有了。不过如果你非常想要,你可以
      申请一张raincheck.)
      
          “What'saraincheck”(什么叫raincheck ?)陆文博的脑细胞高度活跃起
      来。听到一个新的词组,立刻来了精神。
      
          “Araincheckisanote.Nexttimeyouarehereyoucanstillgettheorangesfor10centseachwiththenoteevenifthepricegoesbackuptotheoriginal.”
      (就是一张纸条。下次你来的时候,不管价钱是否恢复原价,你还能10美分买一个。)
      工作人员耐心地讲解。
      
          “ReallyThanks. ”(是吗?谢谢。)陆文博到服务台领取raincheck.当然,
      意义不止于此。他兴奋地掏出小本子,写下了raincheck ,旁边还画了个橙子作为
      提示。
      
          小本子上记的东西越来越多,自学的能力越来越强,他终于豁然开朗,他也慢
      慢地适应了真正的美国英语,找到了美语思维的门道,他觉得几个星期学到的比国
      内几年都要丰富而正宗。他并不聪明,但用心尽心是他超越别人的秘诀。
      
          每天早上,只要有时间,他就到教学楼前的湖边大声朗读英语,拼命练习美音。
      当时在北外念书的时候,每天早操过后,他一般都会到英语系旁边的小花园大声朗
      读课文。方式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背景不一样了。
      
          按照老师教授的办法,他的脸皮也“厚”起来了。只要是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
      都一问到底。人急了什么都能豁出去,中国人最在乎的面子早已被他抛到九霄云外,
      上课时陆文博甚至比美国学生还活跃,对的错的一起上,刚听到的词组就敢用,甚
      至达到了一种“enjoylosingface ”(享受丢脸)的高度。
      
          阅读量大,陆文博就抓紧每一分钟,吃饭的时候看,管理机房的空闲看,课间
      休息看,甚至走路的时候也看。他觉得自己大学四年从来没有这么刻苦过,学习强
      度甚至超过了备战高考。
      
          书可以狂看,读书笔记可不是想写就写得出来的。往往在疯狂阅读几本书以后,
      一坐到计算机前他就没了词。有时一页纸可以让他憋几个小时都想不出一个完整的
      句子,毕竟对这个领域不熟悉,而且在大学里写作基本训练远远不够。大学里小儿
      科似的写作训练对于这个深奥的科目全无帮助。
      
          白天看管机房,上课,晚上要阅读,写作,这样的循环让陆文博身心疲惫。很
      多时候,他不得不经常学习战斗到凌晨两三点钟,为了第二天及时交上布置的作业。
      陆文博很少喝咖啡,可是现在这种关键时刻却只能靠它支撑。他从超市里买了速溶
      咖啡,每次要熬夜的时候就连喝几杯,几乎上了瘾。如果早上8 点钟要去看机房,
      他就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有几次,他都险些在课堂上睡着。这可不像在国内的大
      班上课,有几百个人在一起听课,躲在后面趴着睡觉也不会有大碍。美国多是小班,
      可是他上的几门课,每个班只有二十几个,打起瞌睡太明显。有时候实在忍不住,
      他就用双手撑住额头,故作思考状地给自己争取几分钟的瞌睡时间。
      
          陆文博的生活简直就像是在悬崖边上,稍微懈怠一点,就有前功尽弃的可能。
      有时他想放弃,卷铺盖卷回家,可每次他又说服自己多坚持一天,周而复始,几个
      星期转眼过去了。他开始体会到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他要倾力付出。他给自己
      开辟了第二课堂,自学成才。
      
      
        --------
        梦远书城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