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无法抗拒的抉择
      
          1998年我放弃了在国家机关优越的工作,决定留学美国。这一决定在家人和亲
      戚朋友中间掀起不小的波澜。2002年底,我放弃留在美国,作出了回国发展的选择,
      更是在周围的人群中产生了地震效应。“好容易到了美国,为什么还要回去?”
      
          说实话,我不知道如何应答。但我知道回国是我唯一的选择,就像当初留学美
      国一样。我的决定虽然饱受非议,不被理解,我至今不悔。可以自豪地说,我作出
      了有生以来最艰难也是最正确的决定,我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鱼得水、充
      满乐趣、富有生气。我有一份在外企的满意工作,有一套借债购买的新房,有一帮
      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一份来自家人的亲情。凭借成熟的心态和丰富的经历,我有信
      心也有能力续写一个“海归”的成功故事。
      
          四年的美国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我。知识的累积毋庸置疑,人格的完善、思
      维的拓展以及心态的改进带给我意外的惊喜。仔细想想,我有两个最重要的收获。
      
          第一,四年苦读让我吃尽苦头,饱受折磨,强度远远超过“高考”,我居然咬
      牙挺过来了,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的我经常可以放出豪言壮语:“作为四
      年寒窗苦读的幸存者,没有什么我吃不了的苦”不管生活中出现何种磨难,我都
      有绝对的自信克服它战胜它。吃苦,在我看来,是人生的一大幸运与收获。
      
          第二,四年留学生活,处处面临选择。我庆幸能够不受干扰,独立思考,按照
      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我常想:“人生中的道理没有我
      想不通的。”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给我追求幸福快乐的能力。
      
          回国的时候,我没有带回大把大把的美金,没有带回世界领先的技术,没有带
      回令人垂涎的绿卡,只带回了两件行李,和出国的时候一样,几乎两手空空。我带
      回来的,是最重要的东西心中的希望和憧憬,一个真实又可信的“中国梦”。一种
      使命感和紧迫感让我重新拿起放下多年的笔,记录下留学美国的宝贵日子。
      
          这本书是我四年留学生活的总结,以陆文博这个人物为主线,它讲述了一大批
      在90年代去美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生的真实故事,描绘了酸甜苦辣、五味
      俱全的留学感受。
      
          这些留学生来自祖国各地,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人生目标不同。工作、
      绿卡、孩子、财富是他们生活的核心。他们所体现的生活状态千奇百怪。
      
          有人顺利完成学业,找到工作,买房买车,实现所谓美国梦;有人找不到工作,
      为保持身份、等待机会,在学校里当职业学生;有人为了孩子,牺牲在国内的事业,
      甘愿在美国从头做起;有人回归传统,彻底做起家庭主妇,一心支持丈夫学业;有
      人嫁给美国人,迅速实现留在美国的目的;有人仅仅为了多生几个孩子;有人不愿
      意回来,干脆黑下来,放弃所学,在餐馆打工等,拼命赚钱,为孩子和自己的下半
      辈子准备;有人则在学有所成之后,回国寻找自己的机会与定位。
      
          本书不想去评判他们的生活方式,只是真实展现中国留学生的生活现状,他们
      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围绕美国梦和绿卡作出的种种抉择。希望读者在选择自己
      的人生道路时能够有所借鉴,有所启发。
      
          此外,留学过程中,我所学专业给了我得天独厚的条件,让我能够接触到各个
      阶层的人,最真切地了解美国社会,体会美国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和很多
      中国人一样,在国内的时候,由于各种媒体的导向,关于美国的信息非常多,分歧
      也很大,不是一味推崇美国,就是一味痛恨美国,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美国文化的精
      髓。我有幸能够拨开迷雾,直面真相。美国有太多优秀之处,非常值得中国去学,
      但是美国远没有他们宣传的那么完美。即使是自由、民主这样所谓的美国精神对不
      同的人来说也有不同的意义。这促使我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反思和挖掘,我发现原来
      中国文化也没有那么不完美,西方人希望从中国的悠久文化里吸取精华充实自己的
      文化,而不少的中国人自己却比较忽视了。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在国内形成的对两
      种文化的偏见。
      
          在我看来,中国现在在某些方面处于盲目国际化的阶段,美国文化的精髓没有
      学到,却把一大堆糟粕拿了过来。我们的眼睛已经完全放在外面,从外面来的东西
      就是国际化的标准,而中国传统文化被偏颇地认为不现代,跟不上时代步伐,不符
      合国际化标准,这种观念使我们放弃挖掘自身的文化优势。这本书希望传递的一个
      信息就是,国际化不代表失去自我,中国人在学习别国文化的时候,要具备鉴别能
      力,同时还要深挖本国文化的优秀之处,不能完全成为西方文化的俘虏。
      
          对于留学美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本书中有很多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足
      以同其他这方面作品区分开来。对于现在的大学生特别是渴望出国留学的大学生,
      这本书值得一读。此外,那些二三十岁的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都会从中获
      得启发。
      
      
      
        --------
        梦远书城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