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颠簸:能否修成正果(1)
      
          2004年,顺驰从宏观调控与舆论风雨中颠簸走来,孙宏斌笑言“顺驰”是中国
      媒体上排行在“周正毅”和“德隆”之后的第三大热门词汇。那么在今后,顺驰是
      不是可以终于摆脱争议,修成正果,走上做大做强的阳光大道?恐怕一时还很难做
      出判断。
      
          永远的悬念
      
          我们总能看到,芸芸众生中,有那么一小撮不甘寂寞的人,构成了社会组织最
      不安分的一股气质,在搅动滚滚红尘里深深蕴藏的热情。正是这样的人,在改变格
      局,改变世界,改变历史。顺驰的争议,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江山易改,本性难
      移,顺驰的颠覆性带着与生俱来的烙印。它性格里的挑战欲、发言权,都是与中国
      的传统文化极为抵触的成分。而且,顺驰的争议性,不仅仅代表一个个案,而是带
      有趋势性与方向性的东西,甚至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
      
          中国的大环境是处在一个冲突与矛盾层出不穷的社会转型期,新势力与旧势力
      的抗争绝非朝夕之功。现在的中国面临方方面面的课题,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
      企业要成长,无一不需要一种进步的、向上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来自何方,怎样
      去实现,实现到什么程度,现在没有人能够下定论。而顺驰、华为、华晨、海南航
      空这样一批挑战者、野心家的出现,它们所带来的争议,折射的就是这种冲突和趋
      势,带有深深的社会根源。
      
          顺驰的挑战对象,就不再是同行,也不再是行业规则,而是一个范围更广、时
      间更长的交锋。假如一定要总结出顺驰现象的特殊性,那就是顺驰企业文化的强势
      与偏执,将注定了在与那种范围广大的社会保守势力交锋的时候,在程度上可能更
      剧烈,更持久。这种文化上的交锋,带来的是看不到终点的争议,是永远的悬疑。
      
          克服僵化
      
          当顺驰的战舰有惊无险地驶过了企业扩张的危险期,下一步所面临的就是精深
      化课题,比如,在企业内部需不需要多样化的思想,太过一致的声音会不会导致思
      想的僵化?都是做大后的顺驰需要深省的内容。
      
          今天的顺驰,企业思想和语言有着惊人的一致,孙宏斌其人形同企业的大脑和
      指挥官。这一点,与权谋型领导柳传志形成大大的不同。有人这样评价“联想教父”
      :他练就一番洞察世事应对八方手腕强硬的功夫,对上能够与政府妥善周旋赢得支
      持,对下还要平定企业内部不断滋生的在野势力,能够党同伐异赢得万众一心。然
      而对照顺驰的情形,似乎只有外患,没有内忧。一位曾经供职于顺驰的业内人表达
      了这样的看法:“也许是过于强调用一个声音说话,也许是包括领导在内的压力都
      太大,会议上说话说得漂亮在顺驰似乎非常重要。在平常的工作中,用所谓的顺驰
      语言喊高目标,更是体现你认同企业的关键,甚至是你获得迅速提升的南山捷径。
      可是,如果会议中都不提倡争论,不反映真实问题,开那么多同质的会议真的有用
      吗?”
      
          应该说,企业的确不是自由论坛,否则会议而不决,企业需要的是快速统一的
      思考和行动,才能有结果。但是另一方面,活跃的思想则是引发和促进变革的一种
      源泉。任何好企业,都要有一个把握平衡企业基本价值与应对变革的能力。在企业
      中存在两种互为制衡的力量,就是基本价值与变革。为追求二者平衡,企业会面临
      很大的紧张和压力,在回归基本原则与价值的同时,时刻要追求持续创新与改善,
      以应付瞬息万变的形势。一方面,需要遵循诸如诚实、正直、公正与信任等基本价
      值;另一方面,要坚持勇敢创新,鼓励新的思想,能够真正实施变革,欢迎甚至热
      爱创新性思维和多样化声音。
      
          担当榜样形象
      
          众所周知,顺驰的口号是做行业的领导者,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企业的扩
      张能力,产品的销售能力,团队的管理能力之外,在企业行为方面还要形成一种风
      范,一种标杆作用。
      
          对于一个优秀企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作风上能够大气而不失严谨;在产品
      火爆销售、满足自身回款需要的同时,能够带给同行更多操作环节的启迪和感召力,
      能够给行业贡献更多的经验和智慧;在内部管理指挥自如的同时,能够沉淀下来更
      多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规章、制度和体系,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给中国企业界创
      造可以共享的理论财富;在建设和顺利销售无数高楼大厦的时候,能够给一个个城
      市的建筑文化留下经典手笔,给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城市文明缔造一座座时代的象
      征。
      
          所有这些,对一个行业领导者来说,不能算苛刻,只能说是任何一个“榜样企
      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顺驰毫不遮遮掩掩地走向了公众的台前,如果不是出
      于轻率和莽撞的话,那就是在展示一种自信和实力。我们也看到,它正在各地陆续
      获得的认同和赞誉。比如郑州的郑东新区项目,在当地打出了响亮的口号和广告语
      ——“建筑榜样中原”、“给你一个榜样生活”等,由于工程进度和销售业绩都很
      突出,受到了当地政府官员的表扬,政府领导还亲自带队率领其他开发商到顺驰工
      地参观学习。假如在更多的城市里,顺驰也能够无可挑剔地获得广泛赞誉,成为
      “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榜样”,想必一切流言都会不攻自破。
      
          当然,作为一个行业的明星企业和标杆企业,在受到公众广泛关注、拥有了极
      高知名度的时候,它就再不能套用通行原则为自己辩解,它注定了要遵从一个超越
      一般化标准的评价体系。人们甚至会动用道德范围的原则,如同对待社会上的明星
      人物或者美国总统这样的公众人物一样。这时候,舆论和大众就像聚光灯和放大镜,
      会对任何瑕疵都充分放大,使其无从躲藏。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