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舅爷的罗曼史
      
          在我还没见到这位洋舅爷之前,就先收到了他的送给我们的结婚贺礼。那是我
      们刚到法国没有多久,被外婆召去吃饭。吃完饭,吻别时,外婆突然拿出一个白信
      封递给我和丈夫。白信封里面放着一张支票,支票的收款人是丈夫和我。原来,那
      是舅爷送给我们的结婚贺礼。这让我感到万分惊讶,法国人原来也有送“红包”这
      样的礼节的。所不同的是,贺礼不是放在真正的“红包”里,而是放在“白包”
      (白色的信封)里。那时候,除了知道舅爷是外婆的哥哥之外,他是个什么样子的
      人,我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的。
      
          事后,婆婆怕我是“老外”不懂得法国的礼节。就让我和丈夫赶紧给舅爷寄卡
      片道谢。从婆婆那里我得知一些关于这个舅爷的情况。舅爷住在大约70多公里之外
      的一个村庄里。是个多才多艺的老头儿,虽然快八十岁的人了,却依然对生活充满
      了激情,晚上经常去舞厅跳舞,平日里他还喜欢弄音乐,小号吹得很好,钢琴也弹
      的不错,除此以外,我还知道了,舅爷一共有三男一女四个孩子。而每个孩子现在
      住的别墅都是这位心灵手巧的舅爷亲自设计并亲手建造的。
      
          听婆婆讲述了关于这个舅爷的种种后,我心中忍不住很渴望和这位舅爷见上一
      面。
      
          不久,机会来了。得知舅爷要来与外婆相聚,婆婆趁机带我到外婆家吃饭,以
      便当面对他送的“红包”表示感谢。舅爷果然是一个风度翩翩气宇不凡的老头儿。
      可惜的是我没法和他交流——他不会说法语或英语,而我,又不会说阿尔萨斯的方
      言或德语。所以,就只能由婆婆把我的谢意翻译给他。我呢,就在只能在他的脸上
      亲吻两下,把我的感激用这种不用翻译的语言传达给他了。席间,听说舅爷新添了
      一个小孙儿,婆婆当即写了一张支票,装到一个白信封里面当作贺礼给舅爷新添的
      孙子的,送礼人的落款,婆婆除了署她本人和公公的名字外,还加上了我和丈夫的
      名字。婆婆这个举动又让我心中一动:原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样的观念,
      在法国和中国都是一样的。也许,礼尚往来是所有的古老的民族都崇尚的礼节吧。
      
          再次见到舅爷是在他的家里。为了庆祝他的80大寿,舅爷在他村庄附近的餐厅
      里宴请整个家族。照例,所有的人都先在舅爷家碰头喝开胃酒。我们一行到舅爷家
      的时候,他的家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可除了寿星舅爷外,其他人我一个都不认识。
      他们说的又都是方言,我一句话也听不懂。只好“傻子过年看邻居”,紧紧跟着婆
      婆和老公,该拥抱的就拥抱,该亲吻的就亲吻。说实话,平日里我很厌烦法国人的
      见面礼节过于繁琐。现在却很喜欢这种礼节。亲吻和拥抱是一种很容易就能在短时
      间内缩短人与人的距离的礼节。而且,这是一种不用翻译的、任何种族的人都可以
      用来表示友好的语言。在行贴面礼的时候,我注意到,有一位大约七十多岁的女士,
      一直伴随在舅爷的身边,以女主人的身份招呼着大家。我虽然并不知道她是何许人
      也,却非常确定她不是舅婆。因为,据我所知,舅婆在去年就已经去世了。大家见
      过礼后就开始喝开胃酒拉家常。丈夫怕我语言不通会感到郁闷。就趁大家没注意,
      带我偷偷溜到舅爷的后院摘樱桃吃。因为没有旁人,他告诉了我那位时刻伴随在舅
      爷左右的女士,是舅爷的新女朋友,而且他们已经同居一年了。我们不禁唏嘘不已
      :这老头儿的动作真快呀。毕竟舅婆刚刚去世一年而已。真是旧人坟土未干尸骨未
      寒,新人已经拥抱在怀了。法国人果真是浪漫。
      
          等我们再回到客厅里的时候。大家还在悠然地喝酒聊天。所有的人都一副若无
      其事的样子。该喝酒的喝酒,该聊天的聊天。大家和那位“新舅婆”聊天的时候,
      态度也“正常”得很——既没有刻意套近乎的举动也没有任何排斥的迹象。虽然知
      道法国人一惯对别人的私生活都比较宽容,但是,我还是相信大家心里一定是和我
      们一样吃惊不已的。毕竟,都80岁的老头儿了,还如此“风流”他们就一点也不吃
      惊?!可是,没有一个人把这种吃惊表现在脸上。我在一边窃想,法国人的涵养真
      是了得,个个道行深得让我自愧不如。这事要是放在国内,我真的想象不出,人们
      是否还可以如此若无其事地坦然面对?开胃酒喝了一个小时以后,该吃饭了。大家
      分批开车去预定好的酒店去吃饭。我们一家人和丈夫的一个堂妹同乘一辆车。因为
      都是“自己人”,所以,一关上车门大家就迫不及待议论开了。婆婆首当其冲惊叹
      道:天呀,这是多么具有戏剧性的事呀!他们居然是在坟场里相识的!原来,就在
      舅婆下葬的那天,舅爷去安葬亡妻,而他的新女朋友去拜祭已故的丈夫。他们就那
      样相遇了。舅爷忙完了丧事立刻就上去邀请那位女士晚上和他一起去跳舞。而那位
      俏寡妇也看的开,随即就答应了——为什么不?于是俩人一拍即合就同居了。而且,
      据说人家的“老”日子过得还满有滋味的。整天跳舞、露营、旅游、兜风,忙个不
      亦乐乎——都80岁的人了呀!舅爷的女儿对此颇有微词,她很替死去的母亲吃醋,
      认为舅爷不该如此着急地找新人,而且还是在母亲的葬礼上。这是多么的不敬呀。
      她并不反对父亲有新欢,但是却认为无论如何都应该等待些时日才能有所举动。可
      出乎意料的是,几乎整个家族的亲友对舅爷的举动都表示“理解”,大家普遍的看
      法是,死去的人已经死去了,活着的人有权利得到新的生活。毕竟都80岁的人了还
      等什么呀,再不抓紧时间就“来不及”了。对于他们相识的场所,大家觉得“奇怪”
      了点。不过,那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在坟场,以他这样的年纪,也许还不
      一定能那样快地找到新人呢。大家用“奇怪”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相识的场合,这实
      在是很让我这个老外感到“奇怪”:在亡妻葬礼上认识新欢,岂是“奇怪”二字了
      得的。我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了法国和中国的文化差异。法国人对别人的私生活确实
      是非常宽容的,就是舅爷那位吃醋的女儿,也只是私下里和亲友们嘀咕发泄其不满
      而已,表面上,对父亲从坟场里找来的这位“美丽的妈妈”还是以礼相待的。(法
      国人把婆婆,岳母和继母都统称为belle mere,中文的意思为“美丽妈妈 ”) 
      
          我想,这样的事,大概只有浪漫的法国人才能干得出来,也只有浪漫的法国人
      才能如此理解和宽容。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