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孩子为本(1)
      
          “如果说《植物妈妈有办法》,爸爸更有办法,蒲公英的妈妈给孩子们准备了
      降落伞,我则给你准备了更好的学习方法和读物,只要你照我说的办………”儿子
      点着头,眼眸里满是清纯与信任。此时,我对自己的方法已经充满了信心,这其实
      没有什么难的。如果说这种方法对施教者有什么特殊要求的话,那就是耐心和付出,
      一切以孩子为本。
      
          “你能赤手捉一只苍蝇吗?”我用手摸着王京的头。
      
          “不能。”他眨着眼睛。
      
          “怪了,难道苍蝇比人还聪明?”他把手放在头上想了想;“难道苍蝇的反应
      比人还快?”
      
          “你看没看过电视里用竹筷夹苍蝇的?这就是速度!苍蝇比一般的人反应快,
      但是经过训练的人就可以赤手抓住它。你看武林高手,敌人要是发来暗器,他一伸
      手就接住了,为什么?”
      
          他听懂了我的弦外之音,忙说:“爸,你考吧,我用豹的速度写。”
      
          “乌鸦从瓶子旁边衔起了石子……”
      
          “爸爸,这是阅读课,生字多。”他碰到了不会写的字为自己找借口。
      
          “几千个常用的汉字,早晚都要学,早学完,早省事。”
      
          他眨了眨眼睛,打了个呵欠,好像说:“我困了。”
      
          “睡觉,今天就学到这儿。”我看到他确实累了,鸣金收兵。
      
          “爸爸,讲故事。”他要求着。他知道自从上了一年级,爸爸的故事多了,尤
      其是在每天学几篇课文的日子。
      
          “就讲一个。”我说。
      
          “一个也行呀!”他无奈地同意了。
      
          “乌鸦喝水的课文讲的是乌鸦解决喝水的问题。它是怎么解决的呢?是让水面
      升高。叼进石子,水面升高了,它就能喝到水了。”
      
          “乌鸦真聪明。”王京为乌鸦的睿智眼睛一亮。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引领他渐
      入广阔的联想思维世界。
      
          “它确实聪明。但是它也有缺点。它周身是黑色的,但它害怕黑夜,是个胆小
      鬼。”看他专注的样子,我借题发挥着。
      
          “为什么说它是胆小鬼?”
      
          “有一个‘月落乌啼’的成语,说了乌鸦的胆小。乌鸦看见太阳落山了,就找
      了一棵大树在上面过夜。借着月光看去,远处的黑影是不是老鹰呀?它害怕极了,
      怎么看不清呢?它心里开始不安起来。月亮渐渐落了下去,眼前一片漆黑。‘哎呀,
      我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了?老鹰是不是抓我来了?它‘嘎嘎’地拼命叫着同伴。”我
      绘声绘色地编着。
      
          精彩处他听得入了迷,边笑边问:“后来呢?”
      
          “后来……”我略一停顿,思考了一下:“后来乌鸦吓得飞离了大树,飞呀飞。
      天这么黑,怎么也找不到落脚的树,它累极了,只好落到地上……”
      
          “再后来呢?”他又追问。
      
          “你说呢?”我抬起头来反问着。
      
      
      
          “它更害怕了。因为地上有小猫、狐狸……”
      
          “快睡吧!”妈妈发话了。
      
          “真好玩,我再看一遍《乌鸦喝水》就睡觉”。说完又来了精神。
      
          “也许是乌鸦的诱惑。”我和妻子悄悄地说。
      
          “爸爸,你还是把我不会写的字贴在墙上吧。明天早晨我一定会写。”
      
          就这样,王京的学习充满了乐趣,也充满了刺激。不需要我逼迫,他自己就有
      了学习的动力,因为学习本身就是快乐的,甚至是幸福的,因为学习给了他成功的
      感觉。每天都有新的知识,每天都有新的成功,而这成功并不是轻易获得的,付出
      了汗水,成功才更加宝贵,更有价值。
      
          我自己也渐渐地熟悉了王京的课本,书上的内容也变成了我们的口头禅。当他
      有点洋洋得意的时候,我会笑着说:“你可不要做《美丽的公鸡》哦!”我用课文
      替代了“骄傲”二字。在我们的日常交谈中,《小猫钓鱼》替代了“三心二意”,
      《孔融让梨》替代了“礼让、无私”………
      
          这样的替代即使是爸爸的斥责,也会变得亲切,而他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课
      本中的知识,还能活学活用。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