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渔村踏进清华
      
          大儿子连续跳级,只用三年时间就读完小学六年的全部课程,9 岁读初中,12
      岁上高中,16岁就连续参加了三次高考……一连串的辉煌打造出一连串的桂冠:
      “天才少年”、“神童”。如今二儿子只有10岁,也在读初中二年级了,这听起来
      似乎是一个神奇的传说,但确是真的……
      
          2001年8 月11日下午3 时,清华大学招生办的李老师把电话打到河北省昌黎县
      海边的一个   
      
          小渔村。“喂?您是考生王京的家长吗?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可以录取他,如
      果愿意的话请尽快发个传真过来,因为他没有填报这个专业。”
      
          此时的王京正在村子里捉知了。妈妈赶紧去找他,以为他听了这个消息肯定会
      高兴得跳起来。岂料,他脑袋一歪,想都不想地说:“不去。”妈妈不好回绝,找
      到了我,商量再三还是尊重了孩子的决定。
      
          学校开学了,孩子去重读高三。
      
          十几家媒体争先报道了拒绝清华第一人——贪玩村娃,年仅十五岁的王京。
      
          “清华大学”,不用看校志,不用读校史,光听这名字就有一种神圣的感觉。
      在我看来,她是圣殿,每一块砖石都是闪闪发光的。多少人梦寐以求,多少人翘首
      期盼,走进这个门将是怎样的一种荣耀……然而他却拒绝了。
      
          落榜的王京回到了学校,说再读一年高三。昌黎一中的校长张国光只好说:
      “是应该帮他打好基础,晚走一年更有助于他日后成才。”学校不仅免收他的复读
      费,还帮他挡驾记者,让他在光环之下,仍然能有一份专注和宁静。与此同时,很
      多热心人为他准备了包括美国各名校在内的邮件申请。但王京不为所动,在他看来,
      不读清华而直接申请美国大学是个终生遗憾。
      
          清华,是王京的一个梦想。
      
          早在2000年7 月,当时正在昌黎一中读高二的王京第一次参加了高考,在很多
      知识还未掌握的情况下,他考了560 分,超过了当年全国重点大学在河北省的录取
      的分数线540 分。专程赶到昌黎一中招生的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程艺一见王京,便
      喜欢得不得了,甚至想亲自抱抱这个才十四岁的小孩。但是王京不想去别处读书,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清华。
      
          2001年高考一结束,只有15岁的王京把所有的事情往脑后一抛,就去玩了。老
      师追着他问:“估计考了多少分?”他回答道:“640 多分吧!”成绩单下来,果
      然是647 分。加上上一年获得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所给的附加分,
      王京的总成绩是657 分。志愿表上他只填了一栏――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
      
          2001年清华大学在河北省的录取分数线是665 分,而在河北省报考清华大学的
      考生中630 分以上的只有五名,其中王京的分数最高。负责招生的李老师向学校领
      导请示要求破格招收一个。学校领导同意从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分出一个名额给河北。
      然而,当李老师费力找到王京家的电话时,满以为全家会因这个喜讯而兴奋,不想
      却被这个小小的考生拒绝了。
      
          2003年高考,王京再次考出高分——683 !
      
          他再一次选择了清华,同样是惟一的选择。经过反复思考,他填报了生物医学
      工程专业。
      
          作为秦皇岛市的理科状元,这一次他的梦想如愿以偿。
      
          人生的空间到底有多大?我们无法回答,只有不断地去梦想,去拓展,去超越,
      去实现更多的可能性,生命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2002年9 月4 日陪孩子走过曾被他放弃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大楼,走过荷塘边清
      瘦冷峻的朱自清先生塑像。我感慨万千,激动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作为一个没有读
      完高中的普通农民,能把16岁的孩子送进这个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最高学府,孩子不
      用再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种辛苦的日子了,他的未来在我面前展现出
      绚丽的色彩,我的泪水忍不住簌簌落下。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