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营”心在“汉”,万死而不辞(上)
      
          离开洛阳前,刘子久给葛佩琦交代了任务:做好宋克宾和官兵们的统战工作,
      为新四军彭雪枫支队进驻豫东、建立抗日根据地创造条件。他并写了一封介绍信,
      要葛佩琦面交彭雪枫。
      
          1938年冬,彭雪枫率部到达豫东,宋克宾等人不但表示欢迎,还送了几百套棉
      军衣给彭支队战士们御寒。葛佩琦单独与彭雪枫见了面,转交了刘子久的信,汇报
      了豫东的抗战活动和敌我情势。彭雪枫对葛佩琦的工作大加赞赏,要葛佩琦有事直
      接与他联系。
      
          1939年春,彭雪枫支队在永城县境与日寇作战,牺牲了几位战士。葛佩琦代表
      豫东专员公署和保安司令部前往参加了追悼会。会后,彭雪枫约葛佩琦单独谈了话。
      这时,宋克宾的部队又扩大到一万五千多人,下分三个纵队。葛佩琦说,自己已经
      是一个共产党员了,老穿着国民党的军官服,觉得很不舒服,要求到自己的党的部
      队中去工作。彭雪枫大笑。他劝慰葛佩琦说:为了发展抗日统一战线,你继续留在
      宋克宾那里为党工作,比调去新四军会起更大的作用。
      
          葛佩琦这才下了决心在国民党部队继续干下去,除非党组织有了新的派遣。
      
          这时,程潜调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天水行营主任,由洛阳到了西安。第
      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主席由卫立煌接任。卫立煌撤了宋克宾的豫东专员兼保安
      司令的职,但宋克宾没有交出原来由葛佩琦帮助扩建的豫东抗日游击队。后来在程
      潜的支持下,这支部队改编为下辖三个师的国民党暂编第二军,宋克宾为军长,葛
      佩琦为政治部主任,调河北省抗日。
      
          在河北大名、南宫之间,这支部队与扫荡的日寇频频发生战斗。由于人生地不
      熟,武器装备又极为悬殊,部队损失惨重,军心颇为动荡,绝大部分官兵都主张返
      回豫东老家。葛佩琦坚决反对。因为原来的防区已被河南省保安队接收,豫东陇海
      沿线又被汉奸张岚峰部队所控制,一时难有立足之地。可是宋克宾却说,张岚峰也
      是豫东同乡,又在西北军中共过事,不至于不给碗饭吃。
      
          葛佩琦预感宋克宾等人有率部当汉奸的危险,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绝不
      能被他们裹挟而去当汉奸,遂连夜只身潜出围塞,历数昼夜,越过日寇铁路封锁线,
      奔向彭雪枫部队原驻地永城县书案店。到了书案店,才知彭雪枫已率部东进,吴芝
      圃副司令还在附近一个村庄,当晚也将出发,葛佩琦立即向吴芝圃汇报了宋克宾部
      队的险象,并问是否可以再由他自己去把宋部的部分部队拉到永城,与新四军合作
      抗战。吴芝圃说,这不符合抗日统战政策,要葛佩琦尽快去西安向程潜报告,力挽
      宋部不当汉奸,并说,如果宋部真的投靠了敌人,你就利用程潜的关系留在天水行
      营,长期埋伏,等待党的新指示。
      
          葛佩琦与吴芝圃分了手,经多日迂回跋涉到了洛阳。他想向刘子久汇报党的工
      作,可是没有找到刘子久;他想乘火车直奔西安,但这一带的铁路已遭黄河北岸日
      寇炮火破坏。他只得时而骑自行车,时而推车步行。他好不容易地到了西安,程潜
      闻知,立即召见。程潜说:“前方来电话宋克宾已率部叛国投敌。那个部队是你当
      民运指导员时组织起来的,你能不能把那个部队再拉回来?”葛佩琦说:能!程潜
      让他去参谋处看看有关策反的文件,听候命令。
      
          1939年8 月中旬,程潜派葛佩琦为“天水行营豫东特派员”,主要任务就是策
      反汉奸部队反正,并给他派了三名联络参谋和一个通信班及电台。
      
          9 月初,他们到达黄泛区以北的鹿邑县秋渠集,葛佩琦分别派遣三名参谋潜入
      敌占区开封、商丘、徐州,他本人也化装潜入商丘,侦察到宋克宾部队已被改编为
      “和平救国军第一军第三师”,宋为师长,驻商丘以东三十华里的马牧集。他同时
      还侦察到,他当年扩编的游击第六支队袁天柱部,也已投敌被编为“和平救国军第
      一军独立团”,驻商丘以南的马头集。经数月周密策划,袁天柱部于1940年2 月率
      先反正。
      
          接着,葛佩琦又与宋克宾的部队取得了联系。他们也答应反正。他立即把这一
      情况报告了天水行营。程潜复电说:及早发动,有功者奖。不久,程潜又来电说:
      策反工作可与何柱国军长合作进行,已另给何军长去电知照。
      
          何柱国是豫东前线国民党骑兵第二军军长。葛佩琦知道,他正在策动“和平救
      国军第一军”另两个师的反正。葛佩琦仍一门心思地想把宋克宾部队拉到彭雪枫那
      边去,以壮大自己党的武装力量。他专程赶赴洛阳,找到了刘子久,汇报了这一新
      的重要军情。刘子久说:你与何柱国的这一密切合作,符合抗日统战政策,有利于
      抗战;你若把宋克宾部队拉到新四军去,恐怕难以成功。
      
      
      
          这样,葛佩琦才与何柱国紧密协作。1940年10月下旬,由何柱国的骑兵接应,
      三个伪军师同时反正成功,被合编为国民党新七军,削弱了在豫东的蚕食力量。
      
          当年冬,程潜被调往重庆,天水行营改称国民党军委会西安办公厅,熊斌、蒋
      鼎文相继担任办公厅主任。葛佩琦以“参议”名义,继续埋首于此,听候党的指示。
      
          1941年夏,西安办公厅、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一战区和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
      河南与安徽两个省政府的代表,组成了黄泛区勘察团,调查黄泛区民情。水利委员
      会的代表为主任,葛佩琦担任副主任。他们的木船时而在漂晃的高粱穗梢上前进,
      时而在水漫屋檐的街道中穿行;安徽淮河边上的著名城镇正阳关,也成了洪水四围
      的“海中龙宫”;木船从西门开进,停在一家旅店前。
      
          经数月勘察,深入了解黄泛区的灾情和政治、经济、军事情况后,他们在报告
      中建议由国家拨款,以工代赈,在黄泛区西岸的河南新郑至安徽界首,修筑一条大
      堤,既可保住黄泛区以西大片土地不受水淹,救济灾民,还可建筑河防工事。用大
      堤充作繁荣黄泛区经济的运输公路。
      
          这个建议立即被采纳而且顺利实现,对抗战、救灾不无裨益。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