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凤之道德:华夏文明的品质
      
          生潮涨了,生潮涨了,死了的凤凰更生了。
      
          我们生动,我们自由。
      
          我们雄浑,我们悠久。
      
          一切的一,悠久。
      
          一的一切,悠久。
      
          郭沫若先生的一首《凤凰涅巉》道出了中华民族的火凤凰品质,她在烈火与血
      的洗礼中新生、奋起,发出震耳欲聋的鸣声。
      
          凤凰,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及文化肇端的象征出现在远古时代的传说和史书中。
      
          有的学者认为,凤凰,就其初义而言,是一种自然物的生命化景象。凤鸟即风
      神,并非真实鸟类的化身。凰本字作皇,即太阳鸟。
      
          然而,更多的学者认为,凤凰乃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由火、太阳和各种鸟复合成
      的部族图腾。所以,古书称:凤凰,火之精,生丹穴,状如鸡,五彩备举(又称五
      彩鸟),鸟中之王,雄曰凤,雌曰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于四海之外,见则
      天下大安宁,故为“仁鸟”,祥瑞之禽。其形象大体是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颈
      鸳思,燕颔鸡喙,人目鸭耳,鹤足鹰爪,龙文龟身。
      
          据载,光武年间,辛缮隐居华阴,有大鸟至,高五尺,鸡头燕颔,蛇颈鱼尾,
      五色备举而多青。弘农太守听说后,召集百寮而问之,都以为是凤。
      
          太史令蔡衡道:“凡像凤者有五,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鸾,多黄色者鹓鹐,
      多紫色者恓饸,多白色者鹄。今此鸟多青,乃鸾。非凤也。”可见,只有红色的五
      彩鸟才是真正的凤鸟,俗称丹凤。
      
          上述所言丹凤具有鸿雁、麒麟、蛇、鱼、龙、龟、燕、鸡等虫、鸟、兽等类图
      腾的复合特征,但其基本特征为两点:  (1 )凤鸟与太阳(火)不可分,俗谓
      “丹凤朝阳”;(2 )凤鸟冠羽,多作三羽,古称“三毛”、“三苗”,尾羽拖地
      舒卷,多作三五羽,雉翎状或孔雀眼斑翎状。这两大特征,近8000年来始终保持,
      是凤鸟的最恒定的特征。
      
          中国凤鸟的早期形象广泛见于远古文化,远比龙的形象具体、明确、丰富。有
      的学者将远古中国的凤鸟划分为三大区南系凤鸟主要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凤鸟,
      包括崧泽文化、大溪文化和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所遗存的原始凤鸟形象,为鹑鸡
      类。例如,在余姚河姆渡一期(距今7000  年前)遗址中出土的骨匕柄上左右对称
      地各饰相连双鸟纹,鸟头上有细长的冠羽,状似凤鸟。双鸟头共连着一个身子,身
      子上载着光焰的太阳。该遗址还出土一件鸟形象牙雕,这只鸟有一个长长的近似扇
      形的肥大尾巴,双翅之间的鸟背上和尾巴的近根部刻着翎羽纹。更有趣的是,专家
      们在遗址中的另一象牙雕刻上面发现了异常精美的双凤朝阳纹。器中间为一个复线
      同心圆构成的火焰状的光芒四射的太阳,两边各刻一个相向昂首、拖着长长的带有
      眼斑翎羽尾的鸟纹。显然,这两件象牙雕刻上的凤鸟纹是同一鸟类的真实描绘,很
      可能原本就是长尾鸡或驯化后的家鸡。古文献所载之凤,或称鸡,或具有鸡的属性。
      《拾遗记》:“尧在位七十年,有抵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双睛,言双睛在目。
      状如鸡,鸣似凤……能博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孝子传》:
      “舜父夜卧,梦见一凤皇,自名为鸡。”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专家们据此断定,
      河姆渡一期遗址中的“凤鸣朝阳图”,当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丹凤朝阳图”,实
      际为“鸡鸣朝阳”。
      
          东系凤鸟主要指以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凤鸟,包括连
      云港云台山一带的原始崖画,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中所遗存的原始凤鸟形象,为
      鹰鸮类。例如,在连云港市郊的将军崖岩画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的凤鸟图像特
      征十分鲜明:两只毛角(耳),圆目,锐利的嘴,赫然是一只鸮鸟。与其成组排列
      的还有成三角形的三个太阳。此外还有大量高度抽象的凤鸟形象,或鸟喙与目构成
      或人凤合一,或为“  ”形符号。这是一个以鸮鹰为主的图腾崇拜王国。鹰鸮类猛
      禽古称鸷鸟,今天的云台山还能常常见到长耳鸮一类的鹰,极为凶猛,善于搏击。
      专家们认定,人凤合一中的人即太昊、少昊民族的祖先和领袖。古书记载:“少昊
      以金德王。母曰皇娥,处璇官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时有神童,容貌绝俗,
      称为白帝之子……降乎水际,与皇娥燕戏,奏便娟之乐,游漾忘归……帝子与皇娥
      泛于海上,……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
      也。今之相风,此之遗象也……及皇娥生少吴,号曰穷桑氏,一号金天氏。
      
          时有五凤,随五方之色,集于帝庭,因曰凤鸟氏。”而鸠古人认为与鹰是互变
      的,这就是说,鸠之子表端,具有图腾柱的性质。太白金星(白帝)自然不会以鸠
      为图腾,那么就当是皇娥为鸠图腾。看来历史的本相可能是以金星为图腾的氏族和
      以鸠为图腾的氏族联姻,诞生了少昊族,因此少昊族才兼有金星族和鸠鸟族的双重
      特征。据有关学者研究,当时呣鸠即布谷鸟,此鸟谷雨鸣,夏至止,民间以为候鸟。
      皇娥族将知四时之候的鸠鸟立于表端相风正是为了掌握物候节令的变化,以便农耕。
      
          西系凤鸟主要是指黄河上游、中游地区为中心的凤鸟,并包括川、藏、云贵地
      区,包括大地湾一期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巴蜀文化、滇
      越铜鼓文化等遗存的原始凤鸟形象,为骏鸟类天翟类。西系凤鸟的典型都是以太阳
      和黑色鸟类相复合,成为华夏文化中著名的“阳鸟”、“日中有乌”、“骏乌”。
      陕西华县柳子钲泉护村遗址中发现了清晰的阳乌图:或太阳在鸟的双翅上方,鸟很
      像燕子,三足,剪式分尾;或鸟在日中,河南陕县庙底沟的凤鸟为骏乌。骏乌者,
      三足乌,其形象为圆头、双翅、三足,正面飞翔形,位于日中。这是炎帝族的图腾。
      《山海经》曾载:“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
      足,名曰精卫……
      
      
      
          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太石以
      埋于东海。”此即精卫填海的传说。专家们据此断定,炎帝族曾以一种类似乌鸦或
      即乌鸦的黑色鸟为原生图腾,当发明人工取火后,即以这种鸟为火或太阳的象征。
      图腾时代某一图腾族人死后,要回归祖先那里。女娃死后灵魂化作乌状的精卫鸟,
      说明灵魂回归到了祖先——三足乌那里。乌而居日,自当不同于一般的乌,故三足。
      看来,当初炎帝族人见到的可能是一只三只足的乌鸦。因为此乌颇异于其它乌,因
      而有更大的神秘感,唤起了他们的崇拜感。正如蛇可能是一身二首,人可能是四臂
      二足或联体那样,鸟也完全可能生出三条腿。
      
          至于北系——红山文化及东北地区诸远古文化中的凤鸟,因资料较少,暂不讨
      论。
      
          除此之外,中国的古文字中也可见到大量的“凤”字。古文字所记之“凤”有
      四种:一种以“风”为“凤”或以“凤”为“风”,像鹰鸟形;一种是凤为鹏;一
      种是凤为孔雀;一种是凤为雄鸡。为何古文字中的凤鸟形象多变呢?
      
          据专家推断,原因有二:  (1 )在古文字汇集过程中,不同区域里的以五彩
      鸟为主图腾崇拜的民族的标志逐渐融合成一个文化系统;(2 )凤家族扩大后,按
      类组合的方式,相近者都被归为一体或归为一个大系了。
      
          随着历史的演进,华夏大地诸部族交往与冲突的扩大,上述几大区系的凤鸟形
      象逐渐汇合成相近或统一的形象。东夷族尚黑,炎帝族尚赤,两大部族文化交流的
      结果便是尚黑与尚红二者的互渗,黑色鸟形中出现了“赤喙”、“朱目”、“赤足”、
      “赤尾”等。到商周时期,形成了以玄鸟为主体的凤鸟形象,其形象大体是“鹰头
      鸮耳,鸷喙鸷爪,弋状高冠,剪式分尾或雉羽三分孔雀翎状透地长尾,经汉唐、宋
      元的发展,到明清时代,凤的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并趋于定型,在商周的鸷鸟和汉
      唐的朱雀基础上,以鸡为原型,加以变化。嘴明显地鹰化,目光锐利,头爪更有力,
      长足蛇颈,肉状雄鸡冠,孔雀状三翎巨尾或五、七、九条雉状翎尾,或缠枝交连状
      尾,同时,鸳鸯雄者翼侧耸立状羽毛也附丽于凤的同等部位,成为我们今天所确认
      的凤凰形象。
      
          可见,凤凰形象的演进贯穿于整个华夏文明的演进过程,是中国大地诸文化共
      同创造的象征。那么,为什么太阳与凤总是形影不离,甚至合为一体呢?在古人看
      来,火与太阳相通,炎帝以火烧荒开辟山野,在原始农业时代备享殊荣,而炎帝之
      所以称“炎”,乃因其发明人工取火,炎为火焰升腾状,故又称“燧人氏”(钻木
      取火之名),并形成了该族对火与太阳的崇拜。《山海经》云:“一日方至,一日
      方出,皆载于乌。”可见日与三足乌的关系非常密切。有关专家根据古书的记载和
      传说认为,凤鸟见日而鸣,先民认为太阳引来了鸡,或鸡唤来了太阳,由此在先民
      心目中产生了凤与太阳不可分的联想,故构建了二者复合的图腾。流传至今的“丹
      凤朝阳”之最原始含义可能就是这样。
      
          看来,凤在远古时代是阳性的象征,故谓之“阳鸟”,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成
      熟和天子与龙关系的固定化,凤由此而成了龙的配偶和附属品。晚清慈禧太后垂帘
      听政,欲把凤从属于龙的关系颠倒,有以凤代龙的意向,所以在龙凤布局上曾出现
      了凤引龙的现象(慈禧陵石雕有此布局)。不过,凤凰的喻义绝不止于此。对于广
      大民众来讲,更重要的是,凤鸟还象征着灵魂,不仅意味着灵魂可以升天,而且还
      意味着再生。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战国楚人物夔龙舟帛画,表现的就是灵魂在凤凰的
      导引下乘魂舟登天的情景。在古代,灵魂本身也属于阳性,《说文》曰:“魂,阳
      气也;魄,阴气也”,因此以凤来象征灵魂和再生。无独有偶,在古老的文明古国
      埃及也有着同样的传说。
      
          在一块彩陶版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神鸟(我们且称为凤凰)正在将一根吸
      管插入被征服者的鼻子中,为他导引灵魂。而更为著名的则是“凤凰涅巉”的传说
      :神鸟菲尼克司(Phoenix ,今译为凤凰),每隔五百年后便飞到一座神庙前在那
      里用芬芳的树枝和香料筑巢,然后点火自焚。熊熊烈火中,神鸟化为灰烬,而一只
      新凤凰很快从灰烬中复生飞出。郭沫若先生正是借此而写出了不朽名篇——《凤凰
      涅巉》:
      
          在一片荒寂、阴晦凄凉的世界上,一对飞来飞去的凤凰为求得光明和新生而选
      择了火葬,并发出问天、问地、问海的吼声:“宇宙呀,宇宙,你为什么存在?你
      自从哪儿来……? 那拥抱你的空间从哪儿来……? 你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
      表现出与旧世界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凤凰燃起的熊熊烈火
      将把腐朽的旧世界连根焚毁,为了新世界、新生命的诞生,凤凰展示了坚定果敢的
      无畏精神。在诗人的心目中,中华民族就是火凤凰。《凤凰涅巉》是光明和新生的
      颂歌,象征着古老中华民族的觉醒,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质。
      
          可以说,无论是在先民的心目中还是在现代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凤凰都是华
      夏文明品质的象征。古人云:此鸟,首戴德,颈揭义,背负仁,心入信,翼挟义,
      足履正,尾系武。集德、义、信、仁、正、武于一身,映照出了华夏文明的品质精
      髓:
      
          一是集民众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于一身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即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的
      态度,其核心便是那种以民族利益为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博大情怀和“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邃眼光。它是一种深沉的民族感情,
      激励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来寻求幸福之路,始终贯穿在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之中。
      
          春秋乱世,孔子以一介书生,驾车周游列国,劝说各国君主采取他的治国方略,
      屡败而不悔,最后不得不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慨叹,充分体现了他一贯坚持的
      “君子忧道”的意识。屈原报国无门,眼看楚国的前途日趋暗淡,舍身投江,并发
      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叹。晋代刘琨的“或多难以固邦国,或
      殷忧以启圣明”之语规劝晋元帝发愤图强。明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之句更是妇孺皆知。近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的困难频频,无数的仁人志士更是以
      “天下为公”为信条,前赴后继,为华夏文明的复兴而抗争不息。
      
          华夏文明的忧患意识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溯及远古神话之中:古神大禹与阿
      娇结婚的第四天便离家而去率领大家讨共工,治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  
      年,禹疏通了九川,平息了水患,实现了让民众安居乐业的志愿,可是自己的阿娇
      却因思夫心切,终日站在嵩高山下眺望,最后竟化为一块岩石。另一古神女蜗为了
      让子孙摆脱水难,生活幸福,苦心炼石补天,补呀,补呀,终于天补好了,地填平
      了,女蜗却因劳累过度而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这种忧患意识集中体现了华夏文明中可贵的理性精神。它绝不是一种悲观主义
      的体现,而是积极进取的警钟。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他看来,只有不断进取,居安思危,国家、民族、个人的生命才会延续,贪
      图安逸,醉生梦死,只会自取灭亡,故唐代名臣魏征断言:“思所以危则安矣,思
      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二是自强不息、舍身弘道的理想主义。
      
          曾几何时,一些人声言:中国人没有奋发精神,只有奴隶性和保守性。
      
          他们眼中的中国人,一个个面黄肌瘦,目光呆滞,冷漠无情,心中死水一潭。
      
          其实,说这种话才是奴性的流露,是自卑的情结,是对国人精神的无知和对华
      夏传统的歪曲。
      
          早在两千余年前,儒家的重要典籍《周易》就已道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的名言。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意味着主动性、能动性及刚强
      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努力向上。星移斗转,朝代变迁,而这一观
      点却始终是一切奋发有为之士的座右铭。唐朝有名的诗人才子骆宾王曾放言“终徇
      己以效能,靡因人而成事”,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处处依赖他人。李白更是
      一派诗仙气势,写下了“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的千古绝句。宋代欧阳修纵览
      历代人物沉浮,国事变幻,感慨万端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强者不自勉,或死而
      泯灭于无闻;弱者能自力,则必有称于后世”。
      
          自强不息的精神突出反映在那些身处逆境而不坠青云之志的人物身上。
      
          苏秦头悬梁,锥刺骨,食不进,夜不寐,发奋苦读,终成一代谋士的形象,至
      今令人记忆犹新。越王勾践国破家亡,为死敌吴王养马扫圈,十年不忘国耻,刻骨
      铭心地牢记贬居石宅的情景,苦身劳心地“累薪而卧,悬胆而尝”,以磨练意志,
      终于灭掉了强敌。齐国孙膑虽肢体残毁,但坚韧不拔,策划的马陵道一战,不仅杀
      死了宿敌庞涓,而且使强大的魏国一蹶不振。西汉司马迁遭受了惨无人道的宫刑,
      仍发愤著述,写下了千古名著《史记》。因参加“永祯革新”而遭放逐的刘禹锡写
      下了铮铮诗句:“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幸苦,吹尽狂沙
      始到金”。表达了真金不怕烈火的顽强精神。
      
          而比自强不息精神更高一个境界的是舍身弘道的理想主义。
      
          既然“仁”是中国传统中的最高道德准则,“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便成
      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涵之一。华夏文明历来推崇那些“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尤其是赞美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了人间正义,为
      了民众幸福而舍弃一切的仁人志士。例如,西汉之时,苏武奉命出使,被拘后大义
      凛然、宁死不屈,北海牧羊19  年,“受尽难中难,心比铁石坚”,始终不忘报国,
      不辱使命,赢得了千秋之功。宋代名将岳飞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为信条,以“精忠报国”为己任,留下爱妻娇子,奋战沙场,“笑谈渴饮匈奴血,
      壮士饥餐胡虏肉”,抱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宏志,苦撑局面,慷慨赴义。明末
      文天祥不肯甘做“识时务”之俊杰,独力奋争,直至洒尽最后一滴血,留下了“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回肠荡气之句。还有遣散家人、自备棺木、
      冒死进谏的海瑞,等等。这些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脊梁”的人杰为华夏文明增添
      了耀目的光彩。
      
          近代以来,舍身弘道的精神体现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甲午战争中,运送兵员的高升号战舰,不幸中途遭日舰偷袭下沉,舰上官兵宁愿葬
      身大海,也无一人喊降,令日军刮目而观。戌戊变法失败,谭嗣同悲愤异常,决心
      以自己的鲜血唤起千万万民众的觉醒而拒绝出逃,毅然走上断头台。李大钊、方志
      敏、瞿秋白、杨靖宇、江雪琴、狼牙山五壮士为了心中的信念,董存瑞、黄继光,
      为了千万万民众的幸福,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我国著名的
      现代文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身为中文系主任,病体虚弱,极度清贫,却在一
      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毫不迟疑地署了名,体现了中
      华民族的高风亮节。及至当代,身患重症仍不忘民众饥苦的焦裕禄、体有绝症仍孜
      孜不倦追求的蒋筑英、面对歹徒而毫无惧色的徐洪刚,无不是华夏民族宝贵传统的
      杰出代表。正因如此,华夏民族才不像一些国家一旦失去民族独立,遇强敌入侵,
      便一溃千里,一蹶不振,才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复兴起来,从而延续几千年。
      
          从经典《周易大传》中,我们发现,传统中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思想还含有
      “刚中”、“及时”、“通变”等引申的原则。《周易大传》中提出:
      
          “能止健,大正也。”即强健而不妄行,不走极端,所谓“刚中”是也。“及
      时”即“与时偕行”,即自强不息与永恒变化的外在世界相一致,人的生活行动也
      随时间环境的变化而调整。“通变”则是“革新”。《周易大传》中有句名言: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不能再发展地步,是为“穷”,事物发
      展到极盛向反面变化,即为“变”。通过变革或革命,原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
      境地,就会一变而为“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叫“通”。“通”则使事物永恒地
      发展下去,达到“久”的目的。正因如此,《周易大传》把“通天下之变”视为一
      条重要原则,它说:“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
      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由于《周易大传》在
      古代一直被认为是孔子所作,其思想影响甚大,在铸造中华文明的基本品质方面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
      
          勿庸讳言,因种种原因,中国在近代未能充分发挥上述华夏文明的品质优势,
      致使国势积弱,如爱因斯坦所言:“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为强有力的性格的人重
      新刻勒,而且总是使之适应于雕塑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如果这种真理不
      总是不断地重新创造出来,它就会完全被我们遗忘掉。”
      
          三是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谋生态度。
      
          在不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下劳作的中华民族,以凤之精神为信条,形成了特有
      的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谋生态度。
      
          两千多年前,荀子用“良农不为水旱而不耕”之句说明了“身劳而必安,为之”
      的道理。勤劳被视为一切社会阶层均需培育的美德。儒家一直要求帝王官吏“无傲
      从康”,“无戏怠”,把沉溺于享乐比作吸食毒药,认为“宴安鸩奉,不可怀也”
      ;要求文人学子勤奋读书,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而
      荒于嬉;要求农民、工匠、商人日作不辍、勤于本业。“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勤有功,戏无益”等训诫早已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谋生态度了。
      
          与勤劳同时备受赞扬的是节俭。《易经》曰:“甘节,吉。”“苦节,贞凶。”
      把乐于节俭当作避凶趋吉的一条重要原则。《左传》则把节俭还是奢侈当作判断君
      子与小人界线的重要标志,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迁在《史记
      》虽说过:“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也就是说,追求富裕,是人之
      本性,但反对因富而侈。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咏史》名句,则是对秦代以来诸
      帝治国实践的精辟总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时至今日,华夏文明中勤劳俭朴的奋斗精神仍在建设大庆、研制“两弹”等共
      和国的建设者身上得以弘扬,仍在海外华侨、华商的创业中得到光大。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