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获取情谊
      
        硅厂除了少许管理人员、各个部门的技术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初、高中毕业的
      男女青年,待人朴实、诚恳、热情。大家都是初来乍到,有女儿和宿舍的几个女孩
      的联络,我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因为还没有正式投产,有几个高中毕业生经
      常到我这里来看我工作或者闲谈。那时的农村各个县除了重点高中的英语教育还过
      得去,其它都跟不上趟。学生辛辛苦苦上了高中毕业,却很难考上大学。几个高中
      毕业生在我跟前发牢骚,感觉自己下了一番苦功没能考上大学,回家也没有用武之
      地。
      
        农村的学生大部分离学校都很远,为了节约求学经费长期只带干粮不吃菜,忍
      饥挨冻,生活非常辛苦。我从心里对他们表示同情和遗憾,只好无奈地开导他们:
      “你们虽说没考上大学,但是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基础,还想上
      学的可以吸取教训找出弱点下工夫复习再去尝试,不准备再考的可以博览更广泛的
      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更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务农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走出一条
      农业致富的路。在这个社会里,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当工人还是当农民
      都是为社会和自己创造财富。你们现在所掌握的都是课本知识,如果不加以扩展和
      应用很快就会丢失。只有借助于目前的知识基础不断充实自己,不管是在家务农还
      是出门打工,才能把路越走越宽。”那些小伙子感到我对他们很真诚,得空总要来
      找我聊一聊。我给他们讲陕西省图书馆和陕西师大的图书馆的藏书,并向他们介绍
      我读过的书,他们都很喜欢和我在一起闲聊,大家在一起相处得和谐随意。
      
        刚上班时同宿舍有一个姓郗的姑娘,曾在深圳打过一段工,穿着打扮和消费方
      法都比较超前,跟厂里其他年轻姑娘相比,表现出一种我行我素的神态,人们对她
      都敬而远之。处久了我发现她是一个很善良的好姑娘。每次看见强强干重一点的活,
      她就赶紧上前帮忙,还提醒我:“端水时别让你娃接太满,小心伤了她的腰。有重
      活你只管喊我们。”去镇上买回零食也要分给强强一些。
      
        十一月初,新的办公大院盖好后,给我单独分了一间办公和生活共用的新房,
      搬家那天强强上学去了,厂里派了几个男女青年来给我搬家。在这以前哥哥一家来
      看我时因为有车,顺便给我捎来了几件家具和其它一些生活用品,虽说东西不算很
      多,也只是从东院搬到西院,要搬要摆支床铺床也挺麻烦。小伙子们把大东西搬完
      都走了,小郗不声不响不紧不慢地帮我收拾着零碎。董事长和小郗是在深圳认识的,
      知道她生就旁若无人的性格,和周围人很少打交道。今天竟然跑来跑去为我忙个不
      停,非常吃惊地对我说:“李春霞,今天你能动用这位郗小姐,还真算得上不简单!”
      说着话,他也开始动手帮我支床摆家具。我心里想,能动用你葛老板才算是真的不
      简单呢!
      
        董事长的外甥女小红在灶上当管理员,每次去镇上买东西总要来问我需要捎点
      啥,知道开饭时强强回不来,常来问我要不要打饭。灶房的其他几个小伙子经常来
      看电视跟我也比较熟,有一次灶上炸油饼,我自己绞着车子去买了五个,几个人硬
      要给我多放几个,我坚决不收。他们说我:“你也太认真了,咱厂那几个挣大钱的
      还经常都想混着吃不掏钱的饭呢,哪里在乎你多吃几个油饼!”我笑着对他们说:
      “我不管别人的事,如果我在这里多吃多拿,会让人认为我是为了占便宜才和你们
      拉关系。再说,论年龄我都相当于你们的长辈,在你们跟前占便宜,也让我太没面
      子了。”
      
        日子久了,小红跟我也越来越熟,有一天她来给我做她的拿手好饭棍棍面,董
      事长从门口过看见了,进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从来也没有说给我做一顿象
      样的饭,倒有时间在这里凑热闹!”董事长就住在我隔壁的隔壁,我也感到小红很
      少到她舅舅屋里去。董事长走了以后我问小红:“你为啥不经常到舅舅那里去?”
      小红说:“我凭自己的能力工作,不想让人认为我是在仗舅舅的势力。再说,我舅
      舅那人喜欢和女孩子拉拉扯扯的,我看不惯他那种行为。”她的话虽然不多,却加
      深了我们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有一次她告诉我在炼硅炉上工作的一个小伙子很招她喜欢,几天后还把那个男
      孩领来让我见了,那个男孩好像也挺喜欢她。遗憾的是,那里的旧风俗还很盛行,
      别看男孩还不到二十岁,家里都已经给他订了亲。我知道后给小红建议:“如果男
      孩真喜欢你,他就应该让家里人设法先解除原来的婚约。”小红把我的话给男孩讲
      了,男孩却没能说服父母,并且在春节前举行了婚礼。据小红所知,男孩因为和新
      娘没有感情,结婚那天压根就没合房。小红的心情一直很沉重,男孩也无能为力。
      我听男孩村里的另外一个小伙子说,男孩的媳妇是一个不错的姑娘,倒使我对新媳
      妇也产生了同情心。趁着清明节踏青的日子我领着强强去了一趟男孩家,参观了他
      家的大庄院,看了新房,还吃了一碗他母亲做的菠菜面。男孩的母亲比我还小一岁,
      上有婆婆下有儿媳,男孩是他家的长子,底下还有其他儿女,除了养人还得养牛羊
      鸡鸭和小狗。我去的那天女主人正在感冒发烧,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皱着眉头应付
      着忙不完的家务事。遗憾的是新媳妇回了娘家,没能让我一饱眼福。回到厂后我把
      所见到的情况讲给了小红,提醒她庄户人家娶个媳妇是一件大事,不可能随随便便
      就让离婚,劝她还是趁早死了那分心。另外,我又诚心诚意地告诉她:“据我观察,
      那男孩也没有为你而离婚的勇气!”听了我的劝告,她又找男孩谈了一次,感觉我
      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终于了了这份心事。其实她早就对我说过,灶房那个姓孙的小
      伙子是她们村的,一直都在追她。她感觉那男孩太勤快,老老实实在灶房当厨师,
      没有一点男人的气度。我却认为:“你是一个有主见的女孩,他又勤勤恳恳,不吸
      烟不喝酒,今后的生活才更有保证。如果找一个徒有虚表的男人,不按你的意思办
      事,到时候才能把你气死。”也许是听了我的话,她终于答应了那个男孩的追求。
      俩人订婚时我已经回了西安,他们来西安买订婚礼品时,还双双对对地来我家看了
      我一次。
      
        我刚到厂住的房,中间三间是凹进去的,两头的房门向内开在里侧,房沿特别
      宽。我和几个女孩住在最东头,马会计和李工住在最西头,门和门是遥遥相对。有
      一天下班后我坐在房门口看书,马会计从食堂吃饭回来对我说:“麻烦你给我留神
      一下门,我出去转一圈。”我以为他不会走多久,就满口答应了。谁知一直等到天
      黑也没见有人回来。那时已经是深秋季节,在外边越坐越冷,想回屋又担心那间房
      子里住了好几个人还兼当会计室,万一有人别有用心钻进去做了手脚,我对老会计
      就不好交代,只好老老实实坐在门口当警卫。天黑了好一阵马会计才进了院门,看
      我还在门口坐着竟吃惊地问:“这会挺凉的,你咋还在门口坐着不进屋?”我说:
      “你没回来,我怕进屋后万一不留神,让有心人钻了空子。”老人抱歉地说:“我
      把这事都给忘了,难为你这么当真!”想不到这点小事却促成了我们的相互了解,
      从此老人悠闲时常过来转一圈,看看我们母女的生活,有时需要查个字或者列个表
      格也来找我帮忙。我念记马会计是从西安来的人里最年迈的一位,为人又和蔼可亲,
      偶尔做了汤圆、红烧肉等一些老人喜欢吃的食物,就让强强给马爷爷端一些,因此
      马爷爷特别喜欢强强。不久马会计因老伴多病提前回了西安,回来清理手续时还给
      强强带了一袋锅巴,特意说明是他亲自做的。
      
        林大哥的厂长地位牢靠后沾沾自喜,显得有些居功自傲,我对他也只好敬而远
      之。初去时承蒙大嫂真诚相待却使我难以忘怀,有空时我常和女儿去他家看看,和
      她拉拉家常。大嫂知道灶上的伙食差,经常给我送些挂面、豆酱等自家做的食物。
      大嫂是一位善良而重感情的好人,从老家移居新兴乡后经常怀念那里的邻里乡亲。
      如今孤独地生活在那座荒凉的大院里,面对刹那间变得盛气凌人的丈夫和家庭琐事,
      心中感到无比苦闷,经常怀念以前合家欢聚一堂的情景,她对我说:“那时的日子
      虽说苦一些,一家人在一起欢欢喜喜;现在儿女们都各奔东西,留下我在家里孤孤
      单单操着他们的心。有些心事想跟你哥说说,人家认为自己现在干了大事了,进了
      家冷冰冰的,跟我也没话好说。”我很同情大嫂的处境,劝她不要想得太多,更感
      激她能把我当成亲人,对我推心置腹,一心想给大嫂织一件毛衣暖暖她对我的一片
      真心。想不到最后因为仓促而归,没能遂愿,成了我心里一个亏欠。
      
        我以自己做人的本份对待周围的所有人,换得的是更多人的友爱和关怀。葛老
      板看我一个行动不方便的人和女儿生活得随意、轻松又快乐,特别敬佩我们母女的
      生活能力,更喜欢强强懂事勤劳又能干,大厨给他做了好菜经常端过来给强强分一
      些,还亲热地对强强说:“小强,以后伯伯有好吃的先要分给你尝一尝。”
      
      
      
         --------
        虹桥书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