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有了新的梦
      
        为父亲办完丧事,我突然感到整个屋子都是空荡荡的,空得让人无法依托。
      
        没有了父亲,房东要房的事催得更紧,弟弟和弟媳妇已经在四处寻找他们认为
      合适的居所。这一切更让母亲心神不定。
      
        许多人都认为我应该继续和母亲相依,我却认为母亲有众多的儿女,不管跟谁
      都比跟我享受更多。而我也想尝试用自己的能力筑一个属于我们母女的巢穴,好让
      我俩在清贫中体现一点洒脱和自如。女儿也在不断长大,我更想给她设计一个宽敞
      的天地,让她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培养出自爱自尊的人格,锤炼她自强不息的意志。
      
        有这样一句话:“未来民族的较量就是母亲的较量。”自从有了女儿,除了挣
      钱谋生,就是不断充实自己。我的身体条件和经济状况都很差,不能给孩子优厚的
      生活享受。只好用丰富的精神食粮来充实女儿的生活。我们娘儿俩一起娱乐、一起
      学习、一起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共同体味这生活中的各种情趣。小孩不
      知道忧愁,也不知道劳累,更不懂得什么叫艰难困苦,只知道好玩、有意思,她会
      把应对艰险看作做游戏。
      
        有一次我和女儿一起看了一个日本儿童电视剧《犬笛》。内容是讲一个小姑娘
      自我保护和坏人作斗争。故事情节比较复杂,估计女儿很难看明白,全部演完后,
      我抽时间又深入浅出地给她讲了一遍。那天小妹真好在家,竟然也在旁边听得入了
      迷。等我讲完后,妹妹惊讶地说:“姐,你不简单呀!一个电视剧只看一遍就能把
      故事的前因后果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讲出来,把我都吸引住了。我还不知道你有这
      样的口才。”其实都是因为我感到这个故事能使女儿受到教益,才下了那么大工夫。
      
        初次演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时,女儿才七八岁,竟然对里面的画面和歌曲都
      很感兴趣。有一次在院子一边玩一边念叨“寒溏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被姑姑
      的大女儿小兰听到了跑到后院子里喊:“都是看的《红楼梦》,你娃咋就记得是‘
      寒溏渡鹤影’,俺娃嘴里念的是‘洞房里钻出个大马猴’,看来还是李春霞的教育
      有方!”
      
        我竭尽全力地在女儿身上下功夫,生性好动、淘气的女儿却依然经常招惹出一
      些令家里人不愉快的事情。女儿在全家人的关爱中成长,各人也都有权利按照自己
      理念对她加以管教。有一段时间,女儿突然学会了吹口哨,薇薇听到后对我说:
      “姐,你也不管你娃。小小的就学吹口哨!街上吹口哨的都是些二流子。你娃又是
      个女娃,学会了,将来才会给你招惹是非!”我和她的见解不尽相同,认为口哨吹
      出的曲子清新明快悠扬,它跟弹琴和唱歌一样,可以给人一种艺术享受。不同的是
      它比唱歌还难,有些人想学还学不会。女孩会吹还更别致。为了避免伤和气,对她
      的见解我未加可否。她看我无动于衷,又把强强叫过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说:
      “吹口哨的人长大都不是好东西,女娃学吹更得让人骂!以后再听见你吹口哨,我
      非叫你舅打你不可!”看着女儿沮丧的神情,搞得我不知所措。每当此时我更希望
      有一个能按我的意愿培养女儿的空间。
      
        父母和全家人的恩德我永远铭记,没有这避风的港湾,这九年的风风雨雨我将
      难以抵挡。但是作为一个弱者,又是母亲跟前最大的女儿,为了顾全大局、息事宁
      人,却不能给女儿一个公正,也使我对女儿多了一分愧疚,我希望能在女儿的个人
      意识还未成形前及早做一点弥补。
      
        这些都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个设想,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能否成功
      只能在实践中去见证,一时还不好直白地告诉任何人。
      
        周围的人都认为我离了母亲根本无法生活,母亲也说她还要和我在一起,帮我
      把女儿管大。我想公开自己的设想,又考虑到父亲的尸骨未寒,总不能让母亲突然
      间去承受孤独的晚年生活。
      
        有一阵我去了大妹家,正好哥哥和冯老师的一个姓林的战友去了航专冯老师家。
      这位林大哥是去石家庄出差顺便来找他的同乡兼战友畅叙自己将要面临的宏伟事业
      的。
      
        他告诉冯老师,他们乡有一位姓葛的,在西北电力局工作,改革开放后首批停
      薪留职去了深圳。赚钱后立志要振兴自己贫穷的家乡,在外边听一些人说结晶硅是
      一种高科技能量,可以远销国际,效益不可估量。于是便设法联络了几个港商投资
      了三百多万元,准备在乡里办一个结晶硅厂。为了以后免交税收并接受西安残联的
      投资,决定办成福利性企业。但是,要想全免税收,残疾人就得过半,又担心残疾
      人过多无法应付那种重体力的生产。
      
        这位林大哥被任命为全权代办,目前厂子正在基建阶段,首批技术骨干已经提
      前到厂,开始接受培训。他此次去石家庄就是聘请冶炼建筑工程人员,协商建筑炼
      硅炉的大事。一旦正式投产,他将成为葛董事长指派下的第一厂长。林大哥转业后
      一直任小学校长,擅长演讲,凭他对未来工厂的憧憬,把厂子的前途描述得宏伟壮
      观,声称此单位将是一个高科技高产值高待遇的大型现代化企业。
      
        古道热肠的冯老师。听了他绘声绘色的讲述,联想到我的情况,认为我如果能
      去那样的单位,厂里可以增加一个残疾人名额,还可以使我得到一份有保障的良好
      待遇,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于是便领着林大哥去见哥哥,哥哥也认为值得考虑。
      三个战友一合计,哥哥就近领着他俩到大妹家去和我商量。
      
        三个大哥哥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竟让我感到这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又听说是
      一个现代化的大厂,厂里的工人全都是年轻人,对我这永远充满生活激情的人来说
      更是兴奋得不得了。我自信只要能生活在集体中,以我的能力肯定能把工作和生活
      处理好。林大哥看我信心十足自然也很满意。我又问了他关于孩子上学的问题,他
      说附近村子里有一所小学,乡上还有一所中学,而且他在乡上本来就是搞文教的,
      孩子上学的事肯定没有问题。我便抱着不妨去试一试的态度,即就是站不住脚,到
      时候还可以重回西安另谋生路。于是便毫不犹豫的答应等待林大哥的消息,一旦他
      们需要我去,我便接受应聘。
      
        林大哥的出现使我的人生又有了新的梦。新的生活在召唤,让我这四十岁的女
      人又有了青春的活力。回家后我日以继夜地努力挣钱,企图给搬迁多积累一些资金。
      
        春节前胡子姐夫给我介绍了一份纺织研究所的科技资料,是一个横跨春节的急
      件,得完成从打字到成书的全过程。为了尝试自己的自我生存能力,我独自绞着车
      子去一文阁购买纸张和油墨,又让大妹夫给我借了油印机,号召全家人参与,就连
      我那九岁的女儿也被我圈起来充当了配页的童工。我把此事当作是去阎良独当一面
      的一次实战演习,干得特别认真,经过实践相信自己足以承担打字员的工作。
      
      
      
         --------
        虹桥书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