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胡乔木同志
      
          张德成
      
          乔木同志一直是我敬重的领导人之一。建国初期,学习了他的著名论文《中国
      共产党的三十年》,以后又不断读到他的文章。1979  年底至1980  年期间,在《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过程中,还当面听过乔木同志的讲
      话,都使我受到很大的教益。乔木同志学识渊博,文、史、经、哲无不通晓,尤其
      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党特别是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杰出的
      贡献,这是全党公认的,甚至连反对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我同乔木同志直接接触,
      是在1985  年秋,陪同他去黑龙江、吉林一面休息一面作点调查研究。几个月后,
      调去作他的秘书,了解也就更多更深了。
      
          1986  年春,我所在单位的领导同志找我谈过几次,就到乔木同志处工作一事
      征求我的意见。我一直在犹豫,不敢承担,甚至写过书面意见。说明我的学识和文
      字能力都难以适应乔木同志工作上的要求。时过两三个月,突然通知我去报到。我
      只好硬着头皮去了。果然乔木同志早已等候在办公室。那天,他兴致很高,异常兴
      奋,我刚坐下,没说一句客气话,他就谈开了。他谈到当前思想理论上的一些问题,
      特别谈到如何作一个合格的秘书。他说:
      
          作秘书,特别作中央领导同志的秘书,固然要守纪律,善于按照领导同志的意
      见和意图办事,但只有这一条不够,还应有自己的见解,并且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
      要敢讲真话,反映真实情况。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秘书。谈到这里,他顺便举
      了一个例子:说前不久,他看到一位领导同志的谈话稿,有几处提法不符合国家刑
      法规定,本没有人委托他作修改,他马上主动地作了必要的修改,并亲自向中央领
      导同志提出此件即使发出也要追回,并把他的修改稿送上。他的意见和修改稿当即
      得到了中央的肯定。然后,话锋一转,对我说:我讲此事,你不一定遇得到,只是
      说明当秘书也要有这种精神,不要在领导同志面前唯唯诺诺,明知不对也说是是。
      有的事,你听了就算了,绝对不许向任何人讲,对老婆也不能讲,作秘书就要严守
      纪律。要用党籍来担保:绝对遵守党的纪律。我听了,内心为之一震,很受感动,
      对一位老革命家的敬重心情油然而生。过去就听说乔木同志是一位很严肃的人,报
      到之日就已领教到了。
      
          我在乔木同志处工作约一年半的时间。这期间,乔木同志健康状况一直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一面养病,一面做了力所能及的大量工作。
      
          每次到外地休息。总是邀请有关方面的同志来住地座谈。在北京,凡是中央委
      托他做的事情和需要他参加的会议,总是认真对待;也时常请文化界、理论界、新
      闻出版界的同志到家里交谈,或派秘书去转达他对某个问题的意见和了解的有关情
      况。乔木同志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是,党的工作和需要就是他毕生的追求,在我的接
      触中,从没有感到他有名和利的丝毫打算,而且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是非常认真
      的,讲党性,讲原则,守纪律,也从不隐瞒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有一次随乔木同志到了某省,省委的几位领导同志在宾馆欢迎乔木同志。见面
      没说多少话,他就感到身体不适,进卧室休息了。省委领导同志要我报告乔木同志
      :当天晚上省委几位领导同志在宾馆设便宴欢迎乔木同志。
      
          乔木同志得知后,当即要我婉言谢绝,并向省委领导同志表示谢意。第二天上
      午8 点刚过,有一位负责同志来到宾馆要求见乔木同志,态度是真诚的,我向乔木
      同志报告,他毫不含糊地要我转告这位负责同志:我是来休息的,这里没有什么事,
      请即回去,有时间多做工作不好嘛,为什么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样一些不必要
      的毫无意义的应酬上呢?在其他地方也多次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据我了解,不少同
      志完全是出于对乔木同志的敬重和仰慕,前去看望他,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乔
      木同志多次对我说:地方上的同志特别是作领导工作的同志本来就够忙的,我们北
      京来的人无论如何不应该给他们添太多的麻烦,即使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也要多加
      谅解。本着这个精神,在各地召开座谈会总是人不多,估计每个人都能有发言的机
      会即可。对此,乔木同志很满意,他说:不能让人家老远跑来,连一次发言的机会
      都没有,就很不合适,开会不要人多,要重实效。
      
          乔木同志从来是改革开放方针积极的宣传者。早在1978  年7 月11  日,乔木
      同志就曾在国务院的一次会议上作了题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
      化》的重要发言。这篇发言,后来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并由人民出版社出了
      单行本。他在这篇发言中提出,必须遵守有计划按比例的规律和价值规律,保证国
      家、企业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扩大经济组织和经济手段的作用,必须进行经济改组
      和经济改革。乔木同志这些重要意见,后来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采纳,并写进
      了全会的公报。
      
      
      
          1979  年1 月3 日,乔木同志在中央宣传部的一次会议上,就社会主义时期我
      们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错误提法从理论上全面地进行了清理,有力地论证了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还
      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
      二大的政治报告,都根据实践经验,进一步论述了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而这两个
      文件恰恰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由乔木同志组织起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
      中央、国务院的大量文件和领导同志讲话,乔木同志或者起草,或者提出意见和进
      行修改,为制定、贯彻和丰富党的基本路线及方针政策做了难以用数字表述的工作。
      这说明乔木同志旗帜鲜明地、一贯地坚持积极、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
      各项方针政策,不愧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原载《人民日报》1993  年5 月23  日)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